百味书屋 导航

中医伤科学-分类和病因病机课件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6-12-08 07:45:29
经典文章

篇一: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第二章 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目的与要求

1、 了解损伤的分类及意义

2、 熟悉损伤的病因(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3、 掌握外力因素的致病特点

4、 了解损伤与五脏的关系

5、 了解损伤与津液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

1、 外力因素的致病特点

2、 损伤中肝肾与筋骨的关系

3、 损伤中气血病理变化

讲课形式

面授结合自学

第一节 损伤的分类

损伤定义: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性反应。

对疾病(症候群)进行分类是进入临床思维的第一步

按损伤的性质和特点主要有下列分类方法。

1、按损伤部位分类:

分为外伤和内伤。外伤是指皮、肉、筋、骨、脉损伤.可根据受伤的具体部位分为骨折、脱位与筋伤;内伤是指脏腑损伤及损伤所引起的气血、脏腑、经络功能紊乱。

2、按损伤性质分类:

分为急性损伤与慢性劳损。急性损伤是指由于急骤的暴力所引起的损伤;慢性劳损是指由于劳逸失度或体位不正确而使外力长期累积作用于人体所致的病症。

3.按受伤时间分类:

分为新伤与陈伤。新伤是指近期(2—3周以内)的损伤,或发病后立即就诊者;陈伤又称宿伤,是指新伤失治,日久不愈,或愈后又因某些诱因,隔一定时间在原受伤部位复发者。

4.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时间分类:

根据受伤部位的皮肤或粘膜是否破损,可分为闭合性损伤与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是指受钝性暴力损伤而外部无创口者。开放性损伤是指由锐器、火器或钝性暴力作用使皮肤或粘膜破损而有创口,深部组织与外界环境沟通者。皮肉为人之外壁,皮肤完整,则伤处不致污染,外邪不易浸入。皮肤破损,外邪可以从伤口侵入,容易发生感染。

5.按受伤程度分类:

按受伤的程度不同可分为轻伤与重伤。损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致伤因素的性质、强度,作用时间的长短,受伤的部位及其面积的大小、深度等。

6.按受伤职业特点分类:

根据患者的职业特点可分为生活损伤、工业损伤、农业损伤、交通损伤和运动损伤等。运动员及舞蹈、杂技、武打演员容易发生各种运动损伤,经常卧床颈部过度屈曲看书或电视者、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者容易患颈椎病。这些说明损伤的发生与工作职业及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

7.按照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类

根据致伤因素的性质可分为物理损伤、化学损伤和生物损伤等。物理损伤包括外力、高热、冷冻、电流等,而中医伤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外力因素引起的损伤。

小结

临床辨证施治时,既要参照上述分类方法将伤病进行分类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与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第二节 损伤的病因

损伤的病因是指引起人体损伤发病的原因,或称为损伤的致病因素。

掌握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的病因,才能循因辨证,审因论治,对损伤的性质和程度做出正确的估计,对损伤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外因

损伤外因是指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损伤,主要是外力伤害,但与邪毒感染及外 感六淫等也有一定的关系。

(一)外力因素

外力作用可以损伤人体的皮肉筋骨而引起各种损伤。如跌仆、坠堕、撞击、闪挫、压轧、负重、刀刃、劳损等所引起的损伤都与外力作用有关。根据外力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强烈收缩和持续劳损等四种。

1、直接暴力:发生在外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如创伤、挫伤、骨折、脱位等。

2、间接暴力:发生在远离外力作用的部位,如传达暴力、扭转暴力可引起相应部位的骨折、脱位。(例:自高处坠落,臀部先着地,身体下堕的冲击力与地面向上对脊柱的反作用力造成的挤压即可在胸腰椎发生压缩性骨折,或伴有更严重的脱位及脊髓损伤)图示

3、肌肉过度强烈收缩:如跃仆时股四头肌强烈收缩可引起髌骨骨折,投掷手榴弹时肌 肉强烈收缩致肱骨干骨折。

4、持续劳损:长时间劳损或姿势不正确的操作,使肢体某部位之筋骨受到持续或反复多次的慢性牵拉、摩擦等,均可使筋骨持续受外力积累损伤

(二)外感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若太过或不及,引起人体发病者,称之为“六淫”。外感六淫可引起筋骨、关节疾患,导致关节疼痛或活动不利。《伤科补要》曰:“感冒风寒,以患失颈,头不能转。”说明感受风寒湿邪还可致失枕等疾患。

(三)邪毒感染

外伤后再感受毒邪,或邪毒从伤口乘虚而人,郁而化热,热盛肉腐,附骨成脓,脓毒不泄,蚀筋破骨,则可引起局部和全身感染,出现各种变证。如开放性骨折处理不当可引起化脓性骨髓炎。(图)

二、内因

内因是指由于人体内部变化的影响而致损伤的因素。损伤主要是由于外力伤害等外在因 素所致,但也都有各种不同的内在因素和一定的发病规律,如年龄、体质、局部解剖结构 等。

(一)年龄

年龄不同,伤病的好发部位及发生率也不一样,如跌倒时臀部着地,外力作用相同,但老年人易引起股骨颈骨折或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股骨祖隆间骨折的发病年龄又相对高些,而青少年则较少发生。小儿因骨骼柔软,尚未坚实,所以容易发生骨折,但小儿的骨膜较厚而富有韧性,骨折时多发生不完全性骨折。骨既损伤多发生在儿童或正在生长发育、骨骺尚未闭合的少年。

(二)体质

体质的强弱与损伤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年轻体壮、气血旺盛、肾气充足、筋骨坚固者不易发生损伤。年老体弱、气血虚弱、肝肾亏虚、骨质疏松者容易发生损伤,如突然滑倒,臀部着地,外力虽很轻微,也可能发生股骨颈或股骨转子间骨折

(三)解剖结构

损伤与其局部解剖结构也有—定的关系。传达暴力作用于某一骨筋时,骨折常常发生在密质骨与松质骨交界处,例如,桡骨下端骨折好发于桡骨下端2—3M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

(四)先天因素

损伤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也有密切关系。如第一骶椎的隐性脊椎裂,

由于棘突缺如,棘上与棘间韧带失去了依附,降低了腰骶关节的稳定性,容易发生劳损。先 天性脆骨病、先天性骨关节畸形都可造成骨组织脆弱,易产生骨折。

(五)病理因素

伤病的发生还与组织的病变关系密切.内分泌代谢的障碍可影响骨的成分。骨组织的疾患如骨肿瘤、骨结核、骨髓炎均可破坏骨组织,导致局部结构的破坏。

(六)职业工种

损伤的发生与职业工种有一定的关系,如手部损伤较多发生在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下工作的机械工人,慢性腰部劳损多发于经常弯腰负重操作的工人,运动员及舞蹈、杂技、武打演员容易发生各种运动损伤,经常低头工作者容易患颈椎病等。

(七)七情内伤

在伤科疾病中,内伤与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变化的关系密切。在一些慢性的骨关节痹痛中,如果情志郁结,则内耗气血,可加重局部的病情。在刨伤骨折及各类骨关节疾病患者中,性格开朗、意志坚强者,有利于创伤修复和疾病的好转;如果意志薄弱,忧虑过度,则加重气血内耗,不利于疾病的康复,甚至加重病情。因此,中医伤科历来重视精神调养。

小结:

人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整体 损伤的发生发展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外因.可以引起不同的损伤疾息。而同一外因作用于不同内因的个体,损伤的种类、性质与程度又有所不同。损伤疾患的发生,外因虽然很重要,但亦不要忽视机体的内因。

第三节 损伤的病机

人体是由皮肉、筋骨、脏腑、经络、气血与津液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生命 活动主要是脏腑功能的反映,脏腑功能的物质基础是气血、津液。脏腑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通过经络联系全身的皮肉筋骨等组织,构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它们之间保持着相对的平衡,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无论在生理活动还是在病理变化方面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伤病的发生和发展与皮肉筋骨、脏腑经络、气血律液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外伤疾患多由于皮肉筋骨损伤而引起气血瘀滞,经络阻塞,津液亏损,或瘀血邪毒由表 入里,而导致脏腑不和;亦可由于脏腑不和由里达表引起经络、气血、律液病变,导致皮肉 筋骨病损。

在外伤的辨证论治过程中,从整体观念加以分析,既要辨治局部皮肉筋骨的外伤,又要对外伤引起的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功能的病理生理变化加以综合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认识损伤的本质和病理现象的因果关系。

意义: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观,是中医伤科治疗损伤疾患的原则之一,必需掌握。

(一)损伤与皮肉筋骨的关系

1.伤皮肉 伤病的发生,或破其皮肉,使外邪侵入;或气血瘀滞逆于肉理,则因百气不从,部而化热,犹如闭门留邪,以致被热为毒;局部皮肉组织受邪毒感染,营卫远行机能受阻,气血凝滞,则郁热化火,酿而成脓,出现局部红、肿、热、痈等症状。若皮肉破损引起破伤风,可导致肝风内动,出现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和抽搐等症状。

2.伤筋 筋急则拘挛,筋弛则瘦弱不用。凡跌打损伤,筋首当其冲,受伤机会最多。在临床上,凡扭伤、挫伤后,可致筋肉损伤,局部肿痛、青紫,关节屈伸不利。即使在“伤骨”的病症中,如骨折时,由于筋附着于骨的表面,筋亦往往首先受伤;关节脱位时,关节四周筋膜多有破损。所以,在治疗骨折、脱位时都应考虑筋伤的因素。慢性的劳损,亦可导致筋的损伤,如“久行伤筋”,说明久行过度疲劳,可致筋的损伤。临床上筋伤机会甚多,其证候表现、病理变化复杂多端,如筋急、筋缓、筋缩、筋挛、筋痞、筋结、筋惕等等,宜细审察之。

3.伤骨 在伤科疾患中所见的“伤骨”病证,包括骨折、脱位.多因直接暴力或间接 暴力所引起。凡伤后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并可因骨折位置的改变而有畸形、骨 擦音、异常活动,或因关节脱位,骨的位置不正常,可使附着之筋紧张而出现弹性固定情 况。但伤骨不会是单纯性的孤立的损伤。如上所述,损骨能伤筋,伤筋亦能损骨,筋骨的损 伤必然累及气血伤于内,因脉络受损,气滞血疯,为肿为病酒

(二)损伤与气血的关系

损伤与气血的关系十分密切,当人体受到外力伤害后,常导致气血运行紊乱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人体一切伤病的发生、发展无不与气血有关。

(1)伤气 因用力过度、跌仆闪挫或击撞胸部等,导致人体气机运行失常,脏腑发生病变,出现“气”的功能失常及相应的病理现象。一般表现为气滞与气虚,损伤严重者出现气闭、气脱,内伤肝胃可见气逆等症。

①气滞: “气伤痛,形伤肿”。气本无形,郁滞则气聚,聚则似有形而实无质,气机不通之处.即伤病之所在,常出现胀闷疼痛。如气滞发生于胸胁,则出现胸胁胀痛,呼吸、咳嗽时均可牵掣作痛等。

②气虚: 在伤科疾病中,某些慢性损伤、严重损伤后期、体质虚弱和老年患者等均可见到。其主要证候是:伤痛绵绵不休、疲倦乏力、语声低微、气短、自汗、脉细软无力等。

③气闭:一时性的晕厥、不省人事、窒息、烦躁妄动、四肢抽搐或昏睡困顿等。常见于严重损伤的患者。

④气脱: 损伤引起大出血,可造成气随血脱。气脱者多突然昏迷或醒后又昏迷,表现呼吸浅促、面色苍白、四肢服冷、二便失禁、脉微弱等证候。常发生于开放性损伤失血过多、头部外伤等严重伤

⑥气逆:损伤而致内伤肝胃,造成肝胃气机不降而反逆上,出现暖气频频、作呕欲吐 或呕吐等症。

(2)伤血 由于跃打、挤压、挫按以及各种机械冲击等伤及血脉,以致出血。损伤后血的功能失常可出现各种病理现象,主要有血瘀、血虚、血脱和血热。

①血瘀:在伤科疾息中的血瘀多由于局部损伤出血所致。血有形,形伤肿,瘀血阻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疼痛性质如针刺刀割,痛点固定不移,伤处出现肿胀青紫,面色晦暗、唇舌青紫、脉细或涩等证候。

②血虚:在伤科疾患中,由于失血过多,新血—时未及补充;或因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或因筋骨严重损伤,累及肝肾,肝血肾精不充,都能导致血虚。表现为面色不华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手足发麻、心烦失眠、爪甲色淡、唇舌谈白、脉细无力。

⑦血脱:在创伤严重失血时,出现四肢冰冷、大汗淋漓、烦躁不安、甚至晕厥等虚脱症状。

④血热:损伤后积瘀化热或肝火炽盛、血分有热均可引起血热。临床可见发热、口渴心烦、舌红、脉数等证候,可致局部血肉腐败,酝酿液化成脓。

(三)损伤与津液的关系(自学)

损伤而致血瘀时,由于积瘀生热,热邪灼伤津液,可使律液出现一时性消耗过多,而使滋润作用不能很好发挥,出现口渴、咽燥、大使于结、小便短少、舌苔黄而干燥等症。

(四)损伤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自学)

1.肝、肾“肝主筋”、“肾主骨”的理论亦广泛地运用在伤科辨证治疗上.损伤与肝、肾的关系十分密切。

肝主筋:“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 “其华在爪,其充在筋。” 肝血亢盈才能养筋,筋得其所养,才能运动有力而灵活。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出现手足拘挛、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

肝藏血:“故人卧,血归于肝??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功能。凡跃打损伤之证,而有恶血留内时,则不分何经.皆以肝为主,因肝主藏血,故败凝滞体内,从其所属,必归于如跌仆闪挫进伤的疼痛多发生在胁肋少腹处,正是因为在胁下

肾主骨,主生髓。 说明肾主骨生髓.骨是支持人体的支架。骨的生长、发育、修复,均须依赖肾脏精气所提供的目养和推动。临床上肾的精气不足导致小儿的骨软无力、囱门迟闭以及某些骨筋的发育畸形肾精不足,骨髓空虚,可致腿足瘦弱而行动不便,或骨质脆弱,易于骨折。

2,脾、胃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运化是指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运至全身的生理功能。它对于气血的生成和维持正常活动所必需的营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故称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还具有统摄血液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它对损伤后的修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脾主肌肉四肢:全身的肌肉都要依靠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稍微营养,一般人如果营养好则肌肉壮实。四肢活动有力,即使受伤也容易痊愈;反之,若肌肉瘦削,四肢疲惫,软弱无力,则伤后不易恢复。所以损伤以后要注意调理脾胃的功能。

篇二:中医伤科学

《中医伤科学》

(“十五”国家规划教材?赵文海副主编)

第一章

中医伤科发展简史

一、中医伤科起源

起源:起于远古-公元前2l世纪。随着人类在生活、劳动中的发展。在对付大自然灾害及抗击猛兽侵袭时,经常造成创伤,人们在伤处抚摸、按压以减轻症状,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一些简易的理伤按摩手法;对伤口则用树叶、草茎及矿石粉等裹敷,逐渐发现具有止血、止痛、消肿、排脓、生肌、敛疮作用的外用药物,这便是外治法的起源。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古代人已经能够制作一些较精细的工具,如砭刀、骨针、石镰等。我国奴隶社会在生产力、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发展,促进了医学进步,中医伤科开始萌芽,出现了“疡医”。 夏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用以治病的针是石针、骨针。早在夏代已有了人工酿酒。酒可以通血脉、行药势,也可以止痛、消毒,这对治疗创伤疾病很有意义。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由于青铜器的广泛使用,医疗工具也有了改进和提高,砭石逐渐被金属的刀针所代替,据《韩非子》记载,古人“以刀刺骨”,说明“刀”已经作为骨伤疾患的手术工具了。商代后期,我国汉字发展已基本成熟,从甲骨卜辞和器物 铭文中发现记载的疾病有几十种,其中伤科有疾手、疾肘、疾胫、疾止、疾骨等。相传商初伊尹发明“汤液”,《甲乙经?序》曰:“伊尹??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考古发现藁城台 西商代遗址有30多种药用种仁,其中有活血化瘀的桃仁等。《神农本草经》曰:“桃仁主瘀”。由上可知,商代已应用活血药内服治疗跌打损伤。

中医伤科古属“疡医”范畴,又称“接骨”、“正体”、“正骨”、“骨伤”等。

西周、春秋时期:(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476年),有了医政的设制和医疗的分科。《周礼?天官篇》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供)医事”,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其中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副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疡医就是外伤科医师,周代疡医已能运用“祝”、“副”、“杀”等疗法治疗外伤疾病。《礼记?月令孟秋》载:“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蔡邕注:“皮曰伤,肉曰创,骨曰折,骨肉皆绝曰断。”说明当时已把损伤分成四种不同类型,同时采用“瞻”、“察”、“视”、“审”四种诊断方法,这既是法医学起源的记述,又是古代中医伤科诊断水平的标志。

二、中医伤科基础理论的形成

战国、秦汉时代(公元前476—公元220年):伤科基础理论亦初步形成。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表明了当时伤科诊疗技术的进步。马王堆汉墓的医学帛书有《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和《帛画导引图》等,为现存较早的医学著作,保存了当时诊治骨折、创伤及骨病的丰富经验,包括手术、练功及方药等。《足臂十一脉灸经》记载了“折骨绝筋”(即闭合性骨折);《阴阳脉死候》记载了“折骨裂肤”(即开放性骨折)。《五十二病方》载有 “诸伤”、“腑伤”、“骨疽”、“骨瘤”等伤科病症,同时还描述了“伤痉”的临床表现:“痉者,伤,风人伤,身信(伸)而不能诎(屈)。”这是对创伤后严重并发症——破伤风的最早记载。《五十二病方》记载了金伤、刃伤、外伤出血等多种外伤疾病,以及止痛、止血、洗涤伤口、防止创伤瘢痕的治法与方药,其中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是世界上应用水银于外伤科的最早记载。《帛画导引图》还绘有导引练功图谱与治疗伤科疾患的文字注释。《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基础理论,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此外,《吕氏

春秋?季春纪》认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主张用练功疗法治疗足部“痿蹙”,为后世伤科动静结合理论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伤科临床医学得到发展。西汉初期,名医淳于意留下的“诊籍”记录了两例完整伤科病案:一则是堕马致伤;一则是举重致伤。西汉中期《居延汉简》的“折伤部”记载了骨折创伤的治疗医案。东汉早期,《武威汉代医简》载录治疗金疡、外伤方10余首,有止痛、逐瘀、止痉的作用,配伍较之《五十二病方》有明显的进步。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载有中药365种,其中应用于伤科的药物约100种。汉代著名外伤科医家华佗精通方药、针灸、养生,更擅长外伤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施行于剖腹术、刮骨术,还创立了五禽戏,似今练功疗法,可运用于伤科疾病之康复。东汉末年杰出医学家张仲景总结了

前人的医疗成就,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这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他在《内经》《难经》的理论基础上,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创立了理、法、方、药结合的辨证论治方法。书中记载的攻下逐瘀方药,如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桃仁承气汤、大黄广虫丸和下瘀血汤等,至今仍被伤科医家所推崇。书中还记载了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等创伤复苏术。

三、伤科诊疗技术的发展(公元220—960年):

三国、晋朝至隋唐、五代: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繁时期,晋?葛洪著《肘后救卒方》,在世界上最早记载了下颌关节脱臼手法整复方法:“令人两手牵其颐已,暂推之,急出大指,或咋伤也。”书中还首次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疗腕折、四肢骨破碎及筋伤蹉跌方:烂捣生地黄熬之,以裹折伤处,以竹片夹裹之。令遍病上,急缚,勿令转动。”他论述了开放性创口早期处理的重要性,对腹部创伤肠断裂采用桑白皮线进行肠缝合术;他还记载了烧灼止血法,并首创以口对口吹气法抢救猝死病人的复苏术。南齐,龚庆宣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对创口感染、骨关节化脓性疾病采用外消、内托、排脓、生肌、灭瘢等治法;运用虫类活血药治疗金疡;提出骨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记述了“阴疽”(似髋关节结核)、“筋疽”(似脊柱结核)的证候。隋?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病理专著,载录证候1720条,其中有“金疮病诸候”23论,腕折(泛指骨折、扭伤等)证候9论,还有妇人与小儿金疮、瘀血证候等。“金疮病诸候”精辟论述了金疮化脓感染的病因病理,提出清创疗法四要点:清创要早,要彻底,要正确地分层缝合,要正确包扎,为后世清创手术奠定了理论基础。“金疮伤筋断骨候”、“金疮筋急相引痛不得屈伸候”、“腕折破骨伤筋候”等论述了“伤筋”的证候、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指出筋断“可连续”。“箭簇金刃人肉及骨不出候”、“金疮久不瘥候”对创口不愈合的病因病理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强调了去碎骨和清除异物的重要性。“附骨疽候”指出成人的髋关节、膝关节与儿童的脊椎、膝关节是附骨疽的好发部位。

唐?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是中医临床的百科全书,在伤科方面总结了补髓、生肌、坚筋、固骨类药物,介绍了人工呼吸复苏、止血、镇痛、补血、活血化瘀等疗法;载录了下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采用蜡疗、热敷、针灸等外治法,丰富了伤科治疗法。王焘著《外台秘要》,是一部综合性医学论著,其中收录了折损、金疮、恶刺等伤科疾病治疗方药;把损伤分为外损和内损;列骨折、脱位、内伤、金疮和创伤危重症等五大类。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著,分述骨折、脱位、内伤三大类证型;总结了一套诊疗骨折、脱位的手法,如相度损处、拔伸、用力收入骨、捺正等;提出了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的治疗大法;对筋骨并重、动静结合的理论也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对于难以手法复位的闭合性或开放性骨折,主张采用手术整复。该书首次记载了髋关节脱臼,并分前后脱臼两类,采用手牵足蹬整复手法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利用杠杆原理,采用“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他还介绍了杉树皮夹板固定方法。

四、中医伤科的发展(公元960-1368年)

宋代“太医局”设立“疮肿兼折疡科”,元代“太医院”设十三科,其中包括“正骨科”和“金

镞兼疮肿科”。宋代法医家宋慈著《洗冤集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对全身骨骼、关节结构描述较详细,同时还记载了人体各部位损伤的致伤原因、症状及检查方法。宋?王怀隐等编成《太平圣惠方》对骨折提出了“补筋骨,益精髓,通血脉”的治疗思想,用柳木夹板固定骨折;推广淋、熨,贴、焴、膏摩等外治法治疗损伤。太医局编辑的《圣济总录》内容丰富,其中折伤门总结了宋代以前伤科医疗经验,强调骨折、脱位复位的重要性;记载用刀、针、钩、镊等手术器械,对腹破肠出的重伤采用合理的处理方法。张呆著《医说》记载了随军医生“凿出败骨”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成功的病案,并介绍了采用脚踏转轴及竹管的搓滚舒筋练功疗法。许叔微著《普济本事方》记载了用苏合香丸救治跌伤重症。《夷坚志》记载了邢氏同种异体骨栘植颌骨成功病例。

元代李仲南《水类钤方》中”风损伤折”卷是中医伤科专篇,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届曲型骨折,此外还创制了手术缝合针—“曲针”用于缝合伤口;提出“有尤粘膝”体征作为髋关节前后脱位的鉴别。至今仍有临床意义。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按元代十三科分类.其中“金镞正骨科”不仅继承前人泊伤病经验,而且对骨折、脱位的整复乎法和固定技术有所创新。危氏在世界上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危氏主张扩创复位加外固定治疗。

明初,太医院没有十三科,其中属伤科范畴的有“接骨”、“金镞”两科。隆庆五年(1571年)改名为正骨科(又名正体科)。公元1644年清朝建立,太医院设九科,其中有”疮疡科”和“正骨科”,后者又名“伤科”;明代《金疮秘传禁方》记载:“用骨擦音作为检查骨折的方法;对开放性骨折,主张把穿出皮肤已破溃污染的骨折端切除,以防感染等。明代水乐年间(公元1406年)朱捕等编著《普济方》其中“折伤门”、”金疮门”和“杖伤门”等辑录治疗伤秘方药1256苜.是15世纪以前冶伤方药的总汇。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1892味,其中伤科药物170余种。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准绳》对骨折亦有较精辟的论述,该书还把髌骨损伤分为脱位、骨折两类,骨折又分为分离移位或无移位两种,分离移位者,主张复位后用竹箍扎好,置膝于半伸屈位。该书对伤科的方药还进行了由博而约的归纳整理,深为后世所推崇。

清代吴谦等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并介绍腰腿痛等疾患的手法治疗,及运用攀索叠砖法、腰部垫枕法整复腰椎骨折脱位等。胡廷光著《伤科汇纂》,收集了清代以前有关伤科的文献,结合其临床经验加以整理,是一本价值较高的伤科专著,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各种损伤的证治,记载了骨折、脱位、筋伤的检查、复位法,附录许多治验医案,并介绍大量伤科处方及用药方法。钱秀昌所著《伤科补要》较详细论述骨折、脱位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该书载有医疗器具固定图说、周身各部骨度解释、伤科脉诊及大量方剂。

五、中医伤科的危机(1840-1949年)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医受到歧视,伤科面临危机。中医伤科处于花叶凋零、自生自灭的境地。在此期间,伤科著作甚少,较有代表性的是1852年赵廷海著《救伤秘旨》,收集少林学派的治伤经验,记载人体36个致命大穴,介绍了损伤各种轻重症的治疗方法。以前处于萌芽状态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技术不仅没有发展,而且基本上失传了。

新中国建立前,中医伤科的延续以祖传或师承为主,医疗活动只能以规模极其有限的私人诊所形式开展。中医的许多宝贵的学术思想与医疗经验才得以流传下来。全国各地伤科诊所,因其学术渊源的差别,出现不少流派,较著名的诸如:河南省平乐镇郭氏正骨世家,天津苏氏正骨世家,上海石筱山、魏指薪、王子平等伤科八大家,广东蔡荣、何竹林等五大伤科名家,湖北武当派李氏正骨,福建少林派林如高,四川杜自明、郑怀贤,江苏葛云彬,北京刘寿山,山东梁铁民及辽宁孙华山等,各具特色,在当地影响甚隆。

六、中医伤科的新生(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各地有条件的省、市、县均相继成立了中医院,中医院多设有伤科、正骨科或骨伤科,不少地区还建立了专门的骨伤科医院。50年代上海市首先成立了“伤骨科研究所”,70年代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研究所相继成立,嗣后其他不少省市也纷纷成立伤科研究机构。这标志着中医伤科不仅在临床医疗实践方面,而且在基础理论与科学研究方面都取得进展。

建国后,各地的著名老中医的正骨经验普遍得到整理与继承,有代表性的著作如:石筱山《正骨疗法》、《平乐郭氏正骨法》、《魏指薪治伤手法与导引》、郑怀贤《伤科疗法》、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梁铁民《正骨学》、《刘寿山正骨经验》、《林如高正骨经验》等。 1958年,我国著名骨伤科专家方先之、尚天裕等虚心学习著名中医苏绍三正骨经验,总结出新的正骨八大手法,研制成功新的夹板外固定器材,同时配合中药内服、外治及传统的练功方法,形成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新疗法,其编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提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治疗骨折的四项原则,使骨折治疗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70年代以后,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开放性感染骨折、脊椎骨折、关节内骨折及陈旧性骨折脱位等方面总结了成功经验,治疗慢性骨髓炎、慢性关节炎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外固定方面,各地在总结中西医固定器械的优缺点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加以论证,如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骨折复位固定器”、天津医院“抓髌器”、河南洛阳正骨医院“尺骨鹰嘴骨折固定器”及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等。1986年中国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成立,中医伤科学术交流日趋广泛,一方面推广传统、有效的医疗方法,另一方面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深入研究伤患治疗机理。90年代,光镜、电镜、电生理、生物化学、生物力学、分子生物学、同位素、电子计算机、磁共振、骨密度仪等现代科学技术已在本学科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中得到应用。一些治疗骨延迟愈合、骨质疏松、骨缺血性坏死、骨髓炎及骨性关节炎的中药新药不断研制出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第二章 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第一节 损伤的分类

一、 损伤的概念和各种分类法的特点

损伤的概念: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性反应。

损伤的各种分类法:

1.按损伤部位分类(外伤、内伤)。

2.按损伤性质分类(急性损伤、慢性劳损)。

3.按受伤时间分类(新伤、陈伤)。

4.按受伤部位皮肤或粘膜是否破损分类(闭合性、开放性)。

5.按受伤程度分类(轻伤、重伤)。

6.按伤者的职业特点分类(生活损伤、工业损伤、农业损伤、交通损伤、运动损伤等)。

7.按致伤因素的性质种类分类(物理损伤、化学损伤、生物损伤等)。

第二节 损伤的病因

一、 损伤的病因定义

损伤的病因定义是指引起人体损伤发病的原因,或称为损伤的致病因素。分为:损伤的内因、外因。

二、 损伤内因与外因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1.损伤外因、内因的定义

损伤外因是指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损伤,主要是外力伤害,但与邪毒感染及外感六

淫等也有一定的关系。外因:包括外力伤害(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肌肉强烈收缩和持续劳损)、外感六淫及邪毒感染等。

损伤内因是指由于人体内部变化的影响而致损伤的因素。损伤主要是由于外力伤害等外在因素所致,但也都有各种不同的内在因素和一定的发病规律,如年龄、体质、局部解剖结构等。内因:包括年龄、体质、解剖结构、病理因素及职业等。

2.损伤外因、内因的相互关系

人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整体。损伤的发生发展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外因,可以引起不同的损伤疾患。而同一外因作用于不同内因的个体,损伤的种类、性质与程度又有所不同。损伤疾患的发生,外因虽然很重要,但亦不要忽视机体的内因。

第三节 损伤的病机

一、 皮肉筋骨的病机

1.皮肉筋骨生理功能

皮肉为人之外壁,内充卫气,人之卫外者全赖卫气。筋是筋络、筋膜、肌腱、韧带、肌肉、关节囊、关节软骨等组织的总称。筋的主要功用是连属关节,络缀形体,主司关节运动。骨的作用,不但为立身之主干,还内藏精髓,与肾气有密切关系。

2.损伤与皮肉筋骨的关系

皮肉筋骨的损伤,在伤科疾患中最为多见,一般分为“伤皮肉”、“伤筋”、“伤骨”,但又互有联系。

二、 气血津液的病机

1.气血津液生理功能

气血运行于全身,周流不息,外而充养皮肉筋骨,内则灌溉五脏六腑,维持着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主要是指体液而言。清而稀薄者称为津,浊而浓稠者称为液。

2.损伤与气血津液的关系

当人体受到外力伤害后,常导致气血运行紊乱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人体一切伤病的发生、发展无不与气血有关。损伤而致血瘀时,由于积瘀生热,热邪灼伤津液,可使津液出 现一时性消耗过多,而使滋润作用不能很好发挥,出现口渴、咽燥、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苔黄而干燥等症。

三、 经络脏腑的病机

1.经络脏腑的生理功能

脏腑是化生气血,通调经络,营养皮肉筋骨,主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脏与腑的功能各有不同。脏的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腑的功能是腐熟水谷、传化糟粕、排泄水液。

2.损伤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脏腑病机是探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脏腑功能活动失调的病理变化机制。外伤后势必造成脏腑生理功能紊乱,并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经脉内联脏腑,外络支节,布满全身,是营卫气血循行的通路,经络的病候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脏腑的损伤病变可以累及经络,经络损伤病变又可内传脏腑而出现症状;二是经络运行阻滞,会影响它循行所过组织器官的功能,出现相应部位的证候。

四、人体皮肉筋骨、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的相互关系。

人体是由皮肉、筋骨、脏腑、经络、气血与津液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生命活动主要是脏腑功能的反映,脏腑功能的物质基础是气血、津液。脏腑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通过经络联系全身的皮肉筋骨等组织,构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它们之间保持着相对的平衡,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无论在生理活动还是在病理变化方面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伤病的发生和发展与皮肉筋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外伤疾患多

篇三:中医伤科学复习重点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重点

总论:

第一章:发展史

1、 晋·葛洪《肘后救卒方》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臼的手法整复方法。

2、 蘭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

3、 宋·宋慈《洗冤集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4、 元·李仲南《永类欽方》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曲型骨折,书中记载:“凡腰骨损断,先用门扉一片,放

斜一头,令患人覆眠,以手悍止,下用三人拽伸,医以手按损处三时久。:

5、 元·危宜林《世医得效方》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

6、 清·吴谦《医宗金鉴》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

第二章、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机

1、新伤:是指2~3周内的损伤,或发病后立即就诊者;

旧伤:宿伤,是指新伤失治,日久不愈,或愈后因某些诱因,隔一段时间又在原受伤部位复发者。

2、损伤病机: 明·薛己《正体类要》:“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第三章、临床诊查

1、行痹: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疼痛;

痛痹: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

着痹:关节酸痛,重着,痛有定处;

热痹:患部灼痛,得冷稍舒,痛不可触。

2、肌力的测定标准:(6级)

0级:肌肉无收缩(完全瘫痪);

Ⅰ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够移动关节(接近完全瘫痪);

Ⅱ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吸引力(重度瘫痪);

Ⅳ级:能抗地心吸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抵抗阻力(轻度瘫痪);

Ⅴ级:能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能抵抗一定的强度的阻力(接近正常);

Ⅵ级:能抵抗强大的阻力运动肢体(正常)。

3、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en’ test)(做法、临床意义)

患者坐位,头微屈,检查者立于被检查侧,一手推头部向对侧,同时另一手握该侧腕部做相对牵引,此时臂丛神经受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麻木为阳性。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4、直腿抬高试验(Laseque’s sign)

患者仰卧位,两下肢伸直靠拢,检查者用一手握住患者踝部,一手扶膝保持下肢伸直,逐渐抬高患者下肢,正常者可抬高70°~90°而无任何不适;若小于以上角度即感觉该下肢有传导性疼痛麻木者为阳性。多见于坐骨神经痛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另:直腿抬高踝背伸试验,即加强试验)

5、骨盆挤压试验(Pelvic compression test)

患者仰卧位,检查者用双手分别于髂骨翼两侧同时向中线挤压骨盆;或患者侧卧,检查者挤压其上方的髂嵴。如果该处出现疼痛,即为骨盆挤压试验阳性,提示骨盆骨折或骶髂关节病变。

6、撘肩试验(Dugas‘sign)

患者端坐位或卧位,肘关节取屈曲位,将手搭于对侧肩部,如果能搭于对侧肩部,但肘部不能贴近胸壁,或肘部能贴近胸壁,但手不能搭于对侧肩部,即为撘肩试验阳性。提示肩关节脱位。

7、疼痛弧试验(Painful arc test)

患者肩外展或 被动外展其上肢,当肩外展到60°~!20°范围时,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这一特定的外展痛称为疼痛弧,由冈上肌腱在肩峰下摩擦、撞击所致,说明肩峰下的肩袖有病变。

8、回旋挤压试验( McMurray‘test)

又称为回旋研磨试验。取仰卧位,使患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充分屈曲,尽量使足跟碰触臀部。检查内侧半月板时,检查者一

手握住膝部以稳定大腿及注意膝关节内的感觉,另一手握足部使小腿在充分外旋、外展位伸直膝关节,在伸直过程中,股骨髁经过半月板损伤部位时,因产生摩擦髁感触到或听到弹响声,同时患者感觉膝关节内侧有弹响和疼痛。检查外侧半月板时,在使小腿充分内收、内旋位伸直膝关节时,出现膝关节外侧有弹响和疼痛。用于检查膝关节半月板有无裂伤。

9、抽屉试验(Drawer test)

又称前后运动试验,推拉试验,患者qu5坐位或卧位,双膝屈曲90°,检者一手固定踝部,另一手推拉小腿上段,如能明显拉向前方约1cm,即前抽屉试验阳性,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若能明显向后推1cm即后抽屉试验阳性,则为后交叉韧带损伤,若前后均能推拉1cm,即前后抽屉试验阳性,说明前后交叉韧带损伤。

第四章、治疗方法

1、损伤散气辨证及其代表方:

1)初期:伤后2周内,以活血化瘀为主,如攻下逐瘀之桃核承气汤;

2)中期:伤后3~6周,以活血化瘀,和营生新、接骨续筋为主,如和营止痛汤;

3)后期:伤后7周以上,以坚骨壮筋、补养气血、肝肾、脾胃,如补中益气汤。

2、分骨手法操作要领:

用于矫正两骨并列骨折部位的骨折,如尺桡骨双骨折、胫腓骨、掌骨、跖骨骨折等骨折段因受骨间膜或骨间肌的牵拉而呈相互靠拢的侧方移位。整复骨折时,可用两手拇指及食、中、无名三指由掌背侧对向夹挤两骨间隙,使骨间膜紧张,靠拢的骨折段分开,远近骨折段相对稳定,并列双骨折就像单骨折一样复位。

3、折顶

横断或锯齿型骨折,如患者肌肉发达,单靠牵引力量不能完全矫正重叠移位时,可用折顶法。术者两手拇指抵于突出的骨折一端,其他四指重叠环抱于下陷的骨折另一端,在牵引下两拇指用力向下挤压突出的骨折端,加大成角,依靠拇指的感觉,估计骨折的远近段骨皮质已经相顶时,而后骤然反折。反折时环抱于骨折另一端的四指将下陷的骨折段猛力向上提起,而拇指仍用力将突出的骨折段继续下压,这样比较容易矫正重叠移位畸形。用力大小,依原来重叠移位的多少而定。通过这以手法不但可解决重叠移位,也可以矫正侧方移位。此手法多用于前臂骨折。

4、夹板固定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适应症:①四肢闭合性骨折;②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伤口闭合者;③陈旧性四肢骨折运用手法整复者。

2)禁忌症:①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②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③难以固定的骨折,如髌骨、股骨颈、骨盆骨折等;④肿胀严重伴有水泡者;⑤伤肢远端脉搏微弱,末梢血循环较差,或伴有动脉、静脉损伤者。

5、扎带捆扎后要求能提起扎带在夹板上下移动1cm,即扎带的拉力为800g左右,此松紧度最适宜。

6、股骨下端牵引的适应症与进针方向:

1)适应症:股骨干骨折、粗隆间骨折、髋关节脱位、骶髂关节脱位、骨盆骨折向上移位、髋关节手术前需要松解粘连者。

2)进针方向:与股骨中轴成直角。

7、跟骨牵引适应症与进针方向:

1)适应症:胫骨髁部骨折、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踝部粉碎性骨折、跟骨骨折向后上移位、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等。

2)进针方向:胫腓骨骨折时,针与踝关节面呈15°,即进针处低,出针处高,有利于恢复骨的正常生理弧度。

8、骨盆悬吊牵引(骨盆布兜悬吊固定)的适应症:耻骨联合分裂、骨盆环骨折分离、髂骨翼骨折向外移位、骶髂关节分离。

第五章、创伤急救

1、 现场急救五大技术: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2、 清创术时机:伤后6~8小时内的伤口经彻底清创后可一期缝合战伤及火器伤除外;伤后8~24(或超过24消失)的伤

口,如果尚未感染,配合抗生素有效使用仍可清创

3、 创伤性休克的定义:机体遭受严重的创伤,导致出血和体液渗出,使有效循环量锐减,激发疼痛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反

应,影响心血管功能,引起组织器官灌流不足,微循环衰竭、急性氧代谢障碍和内脏损害为特征的全身反应综合征。

4、 创伤性休克的诊断要点:

1) 病史:明显和较重的外伤史,如撞击、高处坠落、机器绞伤、重物打击、挤压和火器伤。

2) 症状体征:

① 意识与表情;

② 皮肤:苍白湿冷口唇紫绀;

③ 脉搏:100~120次每分,心力衰竭时脉微欲绝;

④ 血压降低;

⑤ 呼吸困难或发绀;

⑥ 尿量减少

⑦ 中心静脉压(CVP)降低

5、创伤性休克的治疗原则:积极抢救生命与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补充血容量与调整机体生理功能,防治创伤及其并发症,纠正体液电解质和酸碱度的紊乱。

6、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定义: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又称为骨筋膜室综合征、筋膜间室综合征等,是因各种原因造成筋膜间隔区内组织压升高致使血管受压,血循环障碍,肌肉和神经组织血供不足,甚至缺血性坏死,最后产生一系列的症状、体征,统称为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7、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局部症状:

①疼痛: 初期以疼痛麻木与异样感为主,疼痛为深肢伤部广泛而剧烈的进行性灼痛,晚期因因植物神经功能丧失而无疼痛。 ②皮温升高:潮红肤温升高;

③肿胀: 早起不显著,但局部压重;

④感觉异常: 感觉过敏或迟钝,晚期消失;

⑤肌力变化: 肌力进行性减弱至消失,被动屈伸患肢可引起受累肌肉疼痛;

⑥患肢远端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因肿胀或主干动静脉损伤可引起无脉搏。

(本病症状体征可归纳为:疼痛转无痛;苍白或紫绀,大理石花纹;感觉异常;肌肉瘫痪;无脉。

8、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早诊早治,减压彻底,减少伤残率,避免并发症。

各论

第六章、骨折

1、骨折的定义: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者,称为骨折。

2、疲劳骨折多发生于长途跋涉后或行军途中,以第二、三跖骨及腓骨干下1/3疲劳骨折多见。

3、根据骨折整复后的稳定程度分为稳定骨折和不稳定骨折:

1)稳定骨折:复位后经过适当固定不容易发生再移位者,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横断骨折等。

2)不稳定骨折: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骨折等。

4、骨折的局部情况:

1)一般情况: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

2)骨折特征:

①畸形:骨折时常因暴力作用、肌肉或韧带牵拉、搬运不当而使断端移位,出现肢体形状改变而产生畸形;

②骨擦音:由于骨折断端相互碰触或摩擦而产生,一般在局部检查时用手触摸骨折处而感觉到;

③异常活动:骨干部无嵌插的完全骨折,可出现如同关节一样能屈曲旋转的不正常活动,又称为假关节活动。

5、骨折并发症中的缺血性肌挛缩的发病原因和好发部位:是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产生的严重后果,上肢多见于肱骨髁上骨折或前臂双骨折,下肢多见于股骨髁上或胫骨上端骨折。

6、骨折并发症之周围神经损伤:肱骨髁上骨折可合并桡神经、正中神经损伤; 腓骨小头上端骨折可合并腓总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出现腕下垂;尺神经损伤出现爪形手;正中神经损伤拇指不能对掌;腓总神经损伤出现足下垂)

7、骨折并发症之损伤性骨化的好发部位:关节内或关节附近骨折脱位。

8、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与骨性愈合标准:

1)临床愈合标准:

①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

②局部无异常活动;

③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④功能测定:在解除外固定情况下,上肢能平举1kg达1分钟,下肢能连续徒手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部。

⑤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则观察的第一天即为临床愈合期。

2)骨折的骨性愈合标准:①具备临床愈合标准的条件;②x线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

9、影响骨折愈合的局部因素:断面的解除;断端的血供;损伤的程度;感染的影响;固定和运动

10、骨折的复位标准:

1)解剖复位:骨折之畸形和移位完全纠正,回复了骨的正常解剖结构,对位对线良好。

2)功能复位:复位虽进了最大努力,某种移位仍未能完全纠正,但骨折在此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妨碍者称为功能复位。

功能复位的标准:

A、对线:成角移位成人不宜超过10°,儿童不宜超过15°

B、对位:长骨干骨折对位至少应达1/3以上,干骺端骨折对位至少应达3/4左右

C、长度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下肢骨折缩短2cm以内,若无骨骺损伤,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行矫正,成人则要求缩短移位不超过1cm。

11、锁骨骨折多发生在中1/3处,尤以幼儿多见。骨折后,内侧段可因胸锁乳突肌的牵拉向后上方移位,外侧段由于上肢重力和胸大肌的牵拉而向前下方移位。

12、肱骨干骨折的移位机制:

肱骨干周围有许多肌肉附着,由于肌肉的牵拉,故在不同平面的骨折就会造成不同方向的移位。上1/3骨折(三角肌止点以上)时,近端因胸大肌、背阔肌和大圆肌的牵拉而向前、向内;远端因三角肌、喙肱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牵拉而向上、向外;中1/3骨折(三角肌止点以下)时,近端因三角肌和喙肱肌牵拉而向外、向前;远端因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牵拉而向上。肱骨干下1/3骨折多因间接暴力所致,常呈斜形。螺旋骨折,移位因暴力方向、前臂和肘关节的位置而异,多为成角、内旋移位。

13、肱骨髁上骨折(肱骨髁上骨和桡骨下断骨折是上肢骨折的重点,出大题。)

1)前倾角:肱骨两髁稍前屈,并与肱骨纵轴形成30°~50°的前倾角。

2)携带角:前臂完全旋后,肘关节伸直时,上臂与前臂纵轴呈10°~15°的携带角。

3)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远端向后上方移位,骨折线多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

4)整复方法:

①无移位者置患肢于屈肘90°位,用颈腕带悬吊2~3周。

②有移位者:患者仰卧,两助手分别握住其上臂和前臂,作顺势拔伸牵引,术者两手分别握住远近段,相对挤压,先用端挤手法矫正侧方移位,再纠正前后重叠移位。

整复伸直型骨折,则以两拇指从肘后推按远端向前,两手其余四指重叠环保骨折近段向后提拉,并令助手在牵引下徐徐屈曲肘关节,常可感到骨折复位时的骨擦感;整复屈曲型骨折时手法与上述手法相反,应在牵引下将远端向背侧压下,并徐徐伸直肘关节。

14、孟氏骨折:即尺骨上1/3骨折合并绕骨头脱位,是指尺骨半月切迹以下的1/3骨折,桡骨头同时自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脱位,而肱尺关节没有脱位。

15、桡骨下端骨折(大题,最可能病例分析)

1)掌倾角:桡骨远端与腕骨(月骨与舟状骨)形成关节面,其背侧边缘长于掌侧,故关节面向掌侧倾斜10°~15°

2)尺倾角:桡骨下端外侧的茎突,较其内侧长1~1.5cm,故其关节面还向尺侧倾斜20°~25°。

3)桡骨下端骨折分伸直型(colles骨折)和屈曲型两种。

4)餐叉样畸形:桡骨下端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时,可见餐叉样畸形。

5)手法整复:对抗牵引(纠正重叠移位),屈腕(纠正远端背侧移位),尺倾(纠正远端向桡侧移位,恢复尺顷角),即可复位成功。

6)固定:用四夹板固定骨折,其中桡,背侧板要超腕关节,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保持4~5周。

7)练功:检查血运,指活动,包扎紧度,嘱患者可作指间关节活动,掌指关节活动。

8)辨证论治:配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内服。

16、腕周骨骨折:以腰部多见,由于掌侧腕横韧带附着在舟骨结节部,而舟骨其余表面多为关节软骨所覆盖,血液供应较差,故除结节部骨折愈合较佳外,其余部分骨折容易发生迟缓愈合、不愈合或缺血性坏死。多见于成年人

17、掌骨颈骨折:由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所致,但以握拳时掌骨头受到的冲击的传达暴力所致为多见。

18、股骨颈骨折:(下肢骨折以股骨颈骨折和踝部骨折为重点)

1)颈干角 :股骨颈与股骨干之间形成的内倾角,叫颈干角,正常值在110°~140°之间。

2)前倾角:股骨颈的中轴线与股骨两髁中点的间的连接线形成的角度叫前倾角或扭转角,正常在12°~15°之间。

19、股骨颈骨折与粗隆间骨折的鉴别:

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均多发于老年人,临床表现和全身并发症也大致相仿。但股骨转子部血运丰富,肿胀明显,有广泛的瘀斑,压痛点多在大转子处,下肢短缩一般大于3cm,患肢呈短缩,内收,外旋,其外旋比股骨颈骨折更明显,预后良好;股骨颈骨折瘀肿较轻,压痛点多在腹股沟中点,下肢短缩一般少于3cm,患肢呈曲髋、短缩、外旋,囊内骨折愈合较难。

20、股骨干骨折的移位方向:

1)股骨干上1/3骨折,屈曲、外展、外旋移位;

2)股骨干中1/3骨折,重叠畸形,移位方向因暴力而定,多数骨折近端呈外展屈曲倾向,远端向内上方移位;无重叠者有向外成角的倾向。

3)股骨干下1/3骨折,向后移位。

21、胫腓骨干骨折多发生于中下1/3交界处。而胫骨下1/3又缺乏肌肉附着,故胫骨干中、下段发生骨折后,往往因局部血液供应不良而发生迟缓愈合或不愈合。

22、踝部骨折的固定方法:三夹板固定法,使内翻骨折固定在外翻位,外翻骨折固定在内翻位,夹板必须塑形,不宜作旋转活动,将踝关节固定于90°位置4~6周。

23、结节关节角:跟骨结节上缘与跟距关节面成30°~45° 的结节关节角,为跟距关节的一个重要标志。

24、跖骨骨折中,长途跋涉或行军可引起疲劳骨折。骨折的部位可发生在基底部、骨干或颈部。

25、肋骨骨折好发部位:第4~9肋

26、脊柱骨折急救处理要明确两点:①脊柱损伤的位置;②观察伤员是高位四肢瘫还是下肢瘫。

27、脊柱骨折的固定方法:腰椎屈曲压缩性骨折腰部垫枕,使腰部过伸结合过伸位夹板支具等,能发挥复位和固定的双重作用。

28、记住损伤的类型:(定义、特点)

1)脊髓震荡:脊髓神经细胞遭受强烈的刺激而发生的超限抑制,脊髓功能暂处于生理停滞状态,随着外力的消失,神经功能得到恢复。无器质性改变

2)脊髓不完全横断损伤:神经功能不同程度保留。

3)脊髓完全性横断损伤:脊髓休克,损伤平面以下的深、浅感觉完全丧失。

19、骨盆骨折的并发症:

①失血性休克;②泌尿道损伤;③直肠损伤;④女性生殖道损伤;⑤神经损伤。

20、脱位的一般症状:A、疼痛和压痛;B、肿胀;C、功能障碍;

21、脱位的特有体征:①关节畸形;②关节盂空虚;③弹性固定;④脱出骨端。

22、脱位固定的位置、目的:

1)位置:功能位或关节稳定的位置上;

2)目的:减少出血,使损伤组织迅速修复,并可预防脱位复发和骨化性肌炎。

23、肩关节脱位:

1)以前脱位为多见,前脱位的诊断要点:患者常以健手扶持患肢前臂,头倾向患侧以减轻肩部疼痛。前臂轻度外展、前屈位。肩部失去圆钝平滑的曲线轮廓,形成“方肩畸形”、肩部软组织肿胀,肩峰至肱骨外上髁距离增长,患肩呈弹性固定,位于外展约30°位,试图做任何方向的活动都可引起疼痛加重。触诊肩峰下空虚,常可在喙突下、腋窝处或锁骨下触到脱位的肱骨头。撘肩试验(dugas’征)阳性,肩部正位或穿胸侧位X线摄片。

中医伤科学-分类和病因病机课件》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42045.html 转载请保 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