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译文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7-04-24 05:43:52

篇一:《菜根谭》注译及译文
《菜根谭》注译及译文
(上集)
一、栖守道德 毋依权贵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注释]
道德:指人类所应遵守的法理与规范,据《礼记·曲礼》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依阿:胸无定见,曲意逢迎,随声附和,阿谀攀附权贵。
达人:指心胸豁达宽广、智慧高超、眼光远大、通达知命的人。
物外之物:泛指物质以外的东西,也就是现实物质生活以外的道德修养和精神世界。身后之身:指身死后的名誉。
毋:同“勿”,不要。
[译文]
一个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也许会暂时寂寞;而那些阿谀攀附权贵的人,却会遭到永远的孤独。心胸豁达宽广的人,他们所以宁可坚守道德准则,而忍受暂时的寂寞,也决不会趋炎附势,而遭受万古的凄凉。
二、与其练达 不若朴鲁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注释]
涉世:经历世事。
点染:此处是指一个人沾上不良社会习气,有玷污之意。
机械:原指巧妙器物,此处比喻人的城府。
练达:指阅历多而通晓人情世故。
朴鲁:朴实、粗鲁,此处指憨厚,老实。
曲谨;拘泥小节谨慎求全。
疏狂:放荡不羁,不拘细节。白居易诗: “疏狂属年少。”
[译文]
涉世不深的人,阅历不深,沾染的不良习惯也少;而阅历丰富的人,权谋奸计也很多。所以,一个坚守道德准则的君子,与其精明老练,熟悉人情世故,不妨朴实笃厚;与其谨小慎微曲意迎合,不如坦荡大度,不拘小节。
三、心地光明 才华韫藏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注释]
君子:泛指有才华和道德的人。 《论语·劝学》:“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使人:让人知晓。
玉韫珠藏:泛指珠宝玉石深藏起来。
[译文]
有道德懂修养的君子,其思想行为应该像青天白日一样,没有什么不能让人知道的阴暗行为:而他的才华和能力应该像珠玉一样深藏,从不轻易地向世人炫耀。
四、污泥不染 机巧不用
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注释]
势利:指权势和利欲,《汉书·张耳陈余传》说:“势利之交,古人羞之。”
纷华:指繁华的景色。《史记·礼书》:“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解决。”张均亦有“江涔相映发,卉木共纷华”的诗句。
智械机巧:运用心计权谋。
不近:不去接近。
不染:不去接近、不受感染。
[译文]
面对世间众多追逐名利的恶行,不去接近权势名利是志向高洁的,然而接近了却不为之所动的人,品格更为高尚;面对权谋诡计,不知道它奸滑手段的人固然是高尚的,而懂得了却不去用这种手段者,则无疑更加高尚可贵。
五、闻逆耳言 怀拂心事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注释]
逆耳:刺耳,使人听了不高兴的话。《孔子家语·六本》中有“良药苦口而利二病,忠言逆耳而利于行。”
拂心:不顺心。
砥石:指磨刀石。粗石叫砺,细石叫砥。《淮南子·说山》:“厉利剑者必以柔砥。”鸩毒:鸩,是一种有毒的鸟,其羽毛有剧毒,泡入酒中可制成毒药,成为古时候所谓的鸩酒。《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古人以宴安为鸩毒。”
[译文]
耳中能够经常听到一些不中听的话,心中常想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这样才是修身养性提高道行的磨砺方法;如果听到的句句话都是顺耳的,遇到的件件事都顺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毒酒中了。
六、和气喜神 天人一理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风光,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注释]
戚戚:忧愁而惶惶不安。《论语》中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霁日风光:风和日丽。
草木欣欣:花草树木充满生机。
喜神:欣喜乐观。
[译文]
在狂风暴雨中,飞禽走兽会感到忧伤惶惶不安;风和日丽会使花草树木者充满欣欣向荣的生机。从这些自然现象中可看到,天地间不可以一天没有祥和安宁之气,人的心中不能够一天没有愉快喜悦的心情。
七、真味是淡 至人如常
酡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注释]
酉农 肥: 酉农, 美酒;肥,美食、肉肥美。《淮南子·主术篇》中说:“肥 酉农 酣脆,非不美也;然民有糟糠菽粟,不接于口者,则明主弗甘也。”
真味:美妙可口的味道,喻人的自然本性。
卓异:神奇怪异。
至人:道德修养都达到完美无缺的人,即最高境界。《庄子·逍遥游》篇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
烈酒、肥肉、辛辣、甘甜并不是真正的美味,真正自然的美味是清淡平和;言谈举止神奇超常的人不是道德修养最完美的人,真正道德修养完美的人,其行为举止和普通人一样。
八、闲时吃紧 忙时悠闲
天地寂然不协,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注释]
吃紧:事情紧急时称吃紧,犹言感到急迫。
寂然:宁静的意思。白居易《偶作诗》有:“寂然无他念,但对一炉香。”
气机:机,活动。气机指大自然的活动。具体说来,气是天地阴阳之气,而机泛指宇宙的运动,气机就是天地运转。
尽夜:尽,终。夜以继日的意思。
贞明:光明,光辉。
[译文]
天地看起来好像寂静不动,其实日月时时在运行,没有一刻会停止;太阳和月亮万古不变昼夜不停地运转,但它的光辉万古不变。所以君子在清闲时要有紧迫感,在忙碌时要有悠闲的情趣。
九、静坐观心 真妄毕现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注释]
观心:佛家语,指观察自己内心所映现的一切。《辞海》注:“观察心性如何谓之观心。” 妄:非分、越轨。
真:真境脱离妄见所达到的涅槃境界。
机趣:机是极细致,趣可作境地解。即隐微的境地。
大:很。
惭忸:惭愧,不好意思。
[译文]
夜深人静之里,一个人坐下反省自己,开始觉得私心杂念都消失了,而只有本性,每当这个时候才从中领悟生命的真义;继而又发现真性只是暂时的流露,杂念仍然无法消除,在这个时候感到很惭愧。
十、得意早回头 拂心莫停手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注释]
恩里:恩惠,蒙受好处。
快意:舒适,称心。《史记·李斯传》:“今弃击瓮叩瓦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就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拂心:意指不如意或不顺心。
[译文]
在受到恩惠时往往会招来祸害,所以在得意的时候要早点回头;遇到失败挫折或许反而有助于成功,所以在不顺心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追求。
十一、志从淡泊来 节在肥甘丧
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澹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
[注释]
藜口苋肠:藜,植物名,藜科,一年生草本,黄绿色新叶及嫩苗可吃。苋,植物名,苋科,一年生草本,茎叶可供食用。此处指粗茶淡饭。
衮衣玉食:指权贵。衮衣是古代帝王所穿的龙服,此处比喻华服。玉食是形容山珍海味等美食。衮衣玉食是华服美食的意思。
肥甘:美味的东西,比喻物质享受。
丧也:丧失、失掉之意。
[译文]
能享受粗茶淡饭的人,大多具有冰清玉洁的品格;而追求锦衣玉食的人,往往甘心卑躬屈膝。所以,人的高尚志向可从淡泊名利中表现出来,而人的节操也可以从贪图奢侈享受中丧失怠尽。
十二、田地放宽 恩泽流长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思。
[注释]
田地:指心田,心胸。
不平之叹:对事情有不平之感时所发出的怨言。
惠泽:恩泽、德泽。
流:流传之意。
不匮之恩:匮,缺乏,比喻永恒的恩泽。据《诗·大雅·既醉》篇;“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译文]
为人处事要心胸开阔,与人为善,才不会招人的怨恨;死后留给世人和子孙的德泽,要流传长远,才会赢得后人无尽的怀念。
十三、路留一步 味减三分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注释]
径路:指小路。
滋味:味道。这里指好吃的东西。
涉世:经历世事。此处指为人处世。
[译文]
在经过道路狭窄的地方时,要留一点余地让别人能走得过去;在享受美味可口的食物时,要留一些分给别人品尝。这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取得快乐的最好方法。
十四、脱俗成名 减欲入圣
作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功夫,减除得物累,便超圣境。
[注释]
俗情:世俗之人追逐利欲的意念。
增益:增加,积累。
物累:心为外物所困,也就是心中对物的欲望。
圣境:至高境界。
[译文]
做人不需要成就什么伟大的事业,只要能够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可跻身于名流;做学问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只要能够排除名利的诱惑保持宁静心情,便可达到圣贤的境界。
十五、侠心交友 素心做人
交友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注释]
侠:指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
素心:心地朴素之意。素本来是指未经染色的纯白细绢。引申为纯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赤子之心。据陶渊明《归田园居》诗:“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译文]
交朋友要抱着患难与共、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为人处世要保留一颗朴素善良的赤子之心。
十六、利毋居前 德毋落后
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
[注释]
宠利:荣誉、金钱和财富。
德业:德行、事业。
修为:修是涵养学习,修为即品德修养。
分外:不在本分之内。
[译文]
个人的恩宠名利不要抢在别人前面,积德修身的事情要不落人后地积极去做。享受应得的利益不要超过自己的本分,修身养性时则不要放弃自己应该遵守的标准。
十七、忍让为高 利人利己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注释]
处世:度过世间,即一个人生活在茫茫人海中的基本做人态度。
张本: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的安排。
[译文]
为人处世懂得谦让容忍才是高明的做法,因为退让往往是更好的进步的基础;待人接物能够宽容大度就是有福之人,因为便利别人是为方便自己奠定了的根基。
十八、矜则无功 悔可减过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注释]
矜:自负、骄傲。据《尹文子》:“名者所以正尊卑,亦所以生矜篡。”
忏悔:本是佛家语,自我认错请人饶恕之意。
弥天:满天、滔天之意。
[译文]
一个人即使有盖世的丰功伟绩,如果他恃功自傲自以为是的话,他的功劳很快就会消失殆尽;一个人即使犯下了滔天大罪,只要能忏悔改邪归正,也能赎回以前的罪过。 十九、美名不独享 责任不推脱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注释]
美节:完美的名声和高尚的节操。
远害全身:远离祸害,保全性命。
韬光:韬,本义是剑鞘,引申为掩藏。韬光是掩盖光泽,喻掩饰自己的才华。养德:修养品德。
篇二:菜根谭全文附译文[1]
菜根谭全文附译文
似和风细雨涤荡心灵,一部《菜根谭》汇集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以精练明隽、雅俗共采的文字道出了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本书编译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对《菜根谭》以通俗直观的解释,加上工笔大师王丹先生的绘画珠联璧合,白纸黑画凝聚万里山川之气,言语之中宛见古贤之心。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菜根谭》博大精深,妙处难以言传,须有心人在工作之余,沏一杯清茶,静静的品位,菜根会越来越香,心智会越来越高。细味此书,一则重温人间那种已被淡忘了的真趣,二来清醒一下被金钱烧灼得晕头转向的头脑,寻找的修身养性的途径、待人处事的准则,学会高瞻远瞩,学会达观人生。
《菜根谭》的文字简炼明隽,更是叫人含咀无穷,它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中有一股韧劲,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任何艰难险阻都能被以柔克刚地化解;中国人人生态度中有一种达观,总是相信人性善的光辉会将自家的恶迹掩埋;中国人的应世妙方中有一种率真,饮食男女,人生欲存,醇酒妇人,浅酌低唱,也不失为人生本来面目。 《菜根谭》能告诉我们的事情很多很多,在今天,现代化的城市喧嚣已经湮没了古代风情并带给我们与日俱增的焦虑、烦躁、不安乃至一天天的失眠和纵欲时,《菜根谭》如一溪清泉,能涤去我们焦燥的尘灰,化解我们心中的积烦。
1、弄权一时,凄凉万古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大意】一个坚守道德规范的人,虽然有时会遭受短暂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权势的人,却会遭受永久的凄凉。大凡一个胸襟开阔的聪明人,能重视物质以外的精神价值,并且又能顾及到死后的名誉问题。所以他们宁愿承受一时的冷落,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凉。
2、抱朴守拙,涉世之道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大意】一个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阅历虽然很短浅,但是所受各种社会不良习惯的感染也比较少;一个饱经事故而阅历很广的人,各种恶习也随着增加。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与其讲究做事的圆滑,倒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点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
3、心事宜明,才华须韫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大意】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他的心地像青天白日一般光明,没有一点不可告人之事;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他的才学像珍珠美玉一般珍藏,绝对不轻易让人知道。
4、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
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
【大意】权利和财势,以不接近这些的人为清白,接近而不受污染就更为清白;权谋术数,以不知道才算高明,知道而不使用就更为高明了。
5、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大意】一个人的耳朵假若能常听些不中听的话,心里经常想些不如意的事,这才是敦品励德的好教训。反之,若每句话都好听,每件事都很称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剧毒之中了。
6、和气致祥,喜神多瑞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大意】在狂风暴雨的天气中,连飞禽都感到哀伤忧虑;在晴空万里的日子里,连草木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由此可见,天地之间不可以一天没有和祥之气,而人间也不可以一天没有欢欣之气。
7、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
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大意】美酒佳肴和大鱼大肉都不是真正的美味,其实真正的美味只是那些精茶淡饭;标奇立异,超凡绝俗的人,都不算人间真正的伟人,其实真正的伟人只是那些平凡无奇的人。
8、闲时吃紧,忙里悠闲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大意】恰如我们每天所看到的,天地好像一动也不动,其实天地的活动一时一刻也没停止。早晨旭日东升,傍晚明月当空,可见日月昼夜都在奔驰,可在宇宙中,日月的光明却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一个聪明睿智的君子,平日闲暇时胸中要有一番打算,以便应付意想不到的变化,忙碌时也要做到忙里偷闲,享受一点生活中的乐趣。
9、静中观心,真妄毕见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大意】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自己独自静静坐着观察自己的内心,才会发现自己的妄心全消而真心流露,当此真心流露之际,觉得精神十分舒畅,应用自在之机油然而生;若这种真心能常有该多好,可希望之心偏偏难以全消,于是心灵会感觉惭愧不安,到最后才幡然悔悟而有改过向善的意念出现。
10、得意须早回头,拂心莫便放手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大意】被当政者垂恩重用往往会招来祸患,所以一个人从政时不可过分贪恋权位,应抱有“见好就收”、“急流勇退”的态度;不过有时遭受小
小的挫折,反而使人走上成功之路,因此遭受不如意的事打击时,千万不可罢休,不再继续奋斗。
11、澹泊明志,肥甘丧节
蔾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澹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
【大意】能够忍受吃粗茶淡饭的人,他们的操守多半都像冰一般清,纯玉一般沌白;而讲求穿华美衣服、吃山珍海味的人,他们大多都甘愿作出卑躬屈膝的奴才面孔。因为一个人的志气要在清心寡欲的状态下才能表现出来,而一个人的节操都在贪图物欲享受中丧失怠尽。
12、眼前放得宽大,死后恩泽悠长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恩惠要留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恩。
【大意】一个人眼前待人处事的态度要放得宽厚些,只有如此才不致使你身旁的人对你有不平的牢骚;至于死后留给子孙与后人的恩泽,则要把眼光放得很远,才会使子孙万代永远怀念。
13、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大意】在狭窄的路上行走时,要留一点余地给别人走;遇到美味可口的好菜时,要留出三分让给别人吃;这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最安全的方法。
14、脱俗成名,超凡入圣
作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功夫,灭除得物累便超圣境。
【大意】要想成为一个很会作人的人,并不是要懂得什么高深的大道理,只要能摆脱世俗的利欲就可跻身名流;要想求到很高深的学问,并不需要特殊的秘诀,只要能排除干扰、宁静心情的杂念就可超凡入圣。
15、义侠交友,纯心作人
篇三:经典菜根谭语句翻译
饮了中山人狄希酿造的酒,可以一醉千日。今日世人迷于俗情世务,终日追逐声色名利,可说没有一日不在醉乡。好名的人醉于庭官位,好利的人醉于民间财富,豪富的人则醉于妙声、美色、高车、名马。如何才能获得一剂清凉的药,使人人服下获得清醒呢?
命运使我的福分淡薄,我便增加的品德来面对它。命运使我的形体劳苦,我便安乐我的心来弥补它。命运使我的际遇困窘,我便扩充我的道德使它通达。
分别美丑的心太过明确,则无法与事物相契合。分别贤愚的心太过清楚,则无法与人相亲近。内心应该明白人事的善处与缺失,处事却要仁厚相待,使美丑两方都能得到平等,贤愚都能受到益处,这才是上天生育我们的德意和心量。
真正的廉洁是扬弃廉洁的名声,凡是以廉洁自我标榜的人,无非是为了一个“贪”字。最大的巧妙是不使用任何方法,凡是运用种种技术的人不免是笨拙的。
好谈山居生活之乐的人,未必真能由山林原野中得到乐趣。好在口头作厌恶名利之论的人,未必真的将名利完全忘却。
山居本是愉快的事,如果起了贪恋,又与俗世有何不同?爱好书画是高雅的行为,但过于无厌,跟商人并无二致。作诗饮酒原是乐事,若是屈从他人,敷衍应付,则如同地狱。好客交友是令心胸舒畅之事,一旦成了俗人喧闹的场所,亦成了苦海。
不看重钱财可以集聚众人,约束自己则可以使众人信服,放宽肚量便会得到他人的帮助,凡事率先去做则可以领导他人。
逢到大事和困难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担负责任的勇气。遇到逆境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胸襟和气度。而逢到喜怒的事时,则可看出一个人的涵养。在与群众同行同止时,也可看出一个人对事物的见解和认识。
真正地不拘于规矩礼数,并不一定要饮酒狂歌,虚假的庄重在大庭广众间看来既做作又不自然。能将世事看得透彻,自然不会过于重视功名,只要即时明白什么是最真实的,就能寻到让心性感到怡悦的天地。
在云影烟雾中领悟到真正的自己,始明白肉身原来是拘束人东西。在鸟鸣声中听见了自己的本性,才知道感情和妄见原来是攻击人的戈矛。
明丽的云霞十分可爱,但是转眼之间就消失了。流水之音十分好听,但是听过也就不再留恋。人如果能以观赏明霞的心来欣赏美人的姿色,那么因色而起的障碍自然就会减轻。如果能以听流水的心情来听弦音歌唱,那么弦歌又何害于我们的性灵呢?
在繁花似锦,柳密如织的美好境遇中,若能不受束缚,来去自如,才是有办法的人。在狂风急雨,挫折潦倒的时候站稳脚根,而不被吹倒,才是真正有原则的人。
幽静的厅堂,白昼显得特别深长,忽然吹来一阵清风,仿佛是我的友伴一般亲切。打开的窗子,显出夜色的清朗,明月的容颜,如同故人的情意一般丝毫不减。
落花时节所下的雨,初打在花瓣上听来仿佛珠落玉盘,再听却是细丝不坠,似乎在倾诉一生如云似水的心情,听来无非都是良辰美时的情话。
人如果不知通达古今的道理,就如同穿着衣服的牛马一般;读书人如果不明白廉耻,就像穿衣戴帽的猪狗一样。
一般的百姓若能多做善事,施惠与人,虽然并无官位,其心却可比公卿。在朝的官员若贪污图利,虽有地位,其心却如同乞丐一般。
人心如果成为形体的奴隶,那么就如同牛马一般活在世上。倘若身心为声名所束缚,那么就如同关在笼中的鸡鸭一样了。
世间的事,既要能够承当担负,又要善于解脱牵绊。若是不能承担,便无法有改善世间的事业;如果不善于解脱牵绊,则无法有超出世间的胸怀。
舌头还存在的时候,往往牙齿都已掉光了,可见刚强总是胜不过柔弱。当门户已朽败时,却不见门轴为蠹虫所侵毁,可见偏执总是比不上圆融。
在朝为官显达之时,必须要山间隐士那股清高的志趣。闲居在野的处士和隐者,也应怀抱治理国家的长才,不可忽略国家大事。
能放下尘世的纷扰,心中就不会像火炙一般焦灼渴望,也不会如履薄冰一般不安恐惧;除去心中的卑鄙与吝啬,已然可以感受到如同清风明月一般的心境。
古代的人,就好像陈列在市场店铺之中的玉石,无论过失或美德都不加以掩饰。现代的人,就好像向商人买的古玩,是真是假很难知道。
贫穷的人肯帮助他人,才是天性中的仁惠与德泽;在喧闹的环境中,仍能笃实地学习,才算是在心境上下了工夫。
能在心中将事情了结,事情便自会结束,就好像把根拔掉了,草就不会再生长一样;虽然逃离尘世,隐居山林,但是,内心仍对名声恋恋不忘,就好像没有将腥膻的气味完全除去,还是会招惹蚊蝇一样。
将门关起来阅读佛经,开门迎接志趣相投的友人,出门寻找美好的山水,这是人生三大乐事。 眼中没有一点成见,才可以广涉众籍。胸怀中对人对事能不生不满或执情,处世才能圆融。 有的人一个字都不认得,却很有诗意;一句佛偈都不推寻,却饶富禅意;一滴酒也不沾唇,却满怀酒趣;一块石头也不观察,却满眼画意。这是因为他澹泊而无拘无束的缘故。
眉间有几分愁意时,暂且去看人下棋,不然就浅酌几杯。心中的快乐,在种竹浇花中便能充分地获得。
好香用来薰陶自己,使德性美好,好纸用来写垂世不朽的文字,好笔用来写下美好的篇章,好墨用来描绘令人激赏的好画,好茶用来涤除烦闷,好酒则用来消除烦忧。
聆听二更时山中寺庙的木鱼声,烦恼为之消失。看到佛堂里的青莲花,本性和智慧都有了透彻的领悟。
纵情于声色,还不如在洁净的书桌和明亮的窗前,让自己得到宁静的快乐。为荣华富贵而意念纷驰,哪里比得上登临名山,欣赏胜景来得真实呢?
兴致来的时候,在落花之前醉倒,天地就是我的棉被和枕头。放下机心,坐在大石上将一切忘怀,古今的一切纷扰,看来都像蜉蝣的生命一般短暂。
茅屋外面,传来几声犬吠鸡鸣,让人感觉好像到了远离尘世的高之处。窗外只有蝉鸣鹊唱,令人感觉到静中的天地如此之大。
关起门,就像住在深山中一样。能读书,则处处都是净土。
夜晚是一天所剩余的时间,下雨天是一月所剩余的时间,冬天则是一年所剩余的时间,在这三种剩余的时间里,人事来往较不频繁,正好能用来专心一意地读书。
清闲自在,要坐要躺随自己的心意,虽然穿的是粗布做的衣服,吃的是没有佐料的淡饭,但是,却觉得滋味很浓厚。至于那些忧愁烦恼二患得患失的人,整日都在繁务中劳烦奔走,虽然穿的是锦衣,吃的是美味,却觉得万事皆苦。
蝴蝶款款飞,蜜蜂急急舞,它们在忙碌中有着闲情,在闲情中又显得十分忙碌。花落了,柳絮也随风飞扬,在这样的景色中有着难言的情意,这难言的情意便隐藏在如此的景色之中。
《 菜根谭译文》出自:百味书屋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136542.html 转载请保 留,谢谢!
点击展开全文
不宜内容举报 | 文档纠错 | 投诉删除 ,请联系邮箱:be00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