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 导航

又是一年三月三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7-03-14 06:40:14
经典文章

篇一:又是一年三月三

又是一年三月三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是否又勾起了你儿时的回忆?

正月十六一大早起来,叫醒女儿、儿子,吃过早饭,直奔梨苑山庄西的山坡上——因为昨晚在“内乡在线”看到9:30有免费发放风筝的。

九点我们到达时,发风筝的车早已在山坡上停着。 发了调查表,填好后,领了三个风筝。

女儿、儿子和其他小伙伴开始疯狂的跑起来,看着它们和白云去做伴。那欢声笑雨是发自肺腑的,那童真的笑脸,纯真的笑容,也勾起了17年前自己初中学的那首《三月三》。

10点半时,内乡新闻电视台录像的两位阿姨让女儿作为代表,简单的讲了几句。女儿刚一开始有些害怕,不愿意。我说:“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好好把握呢?这么多小朋友,阿姨就挑了你,相信自己,挑战一下吧!”女儿也慢慢的放松了心情。可女儿毕竟是第一次在那么多人面前,对着近距离的镜头,不免有些慌张。

第一次录时,她的表情还不错,“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今天我和妈妈、弟弟一起来放风筝,虽然很累,可是很开心,感觉到很有趣。”本来讲完了,就好了,可是由于她没经验,直接在最后加了两个字“完了”。哎,前功尽弃。又要重新录。 第二次时,表情比较严肃。

第三次又开始,这次她吸取了前两次的经验,总算是成功了。最后又和电视台的阿姨合影留念。阿姨留下了她的名字,并告诉她要在一周后才能播出。当时她的心情我想只有她能体会吧!

生命在于运动,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在节假日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让她们学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将是她们人生道路上宝贵的财富!

作者:大桥乡程岗小学 贾颜丽

篇二:《又是一年三月三--放风筝》主题班会主持词

《又是一年三月三--放风筝》

主题班会

五四小学 五年级(2)班

队会程序:

一.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

二.出队旗,敬队礼

三.唱队歌.

四.宣布队会开始:

活动目的:

1、知道风筝借助风力能在空中飞行的道理。

2、了解中国的风筝制作是劳动人民指挥的结晶,激发自豪感。

3、了解关于风筝的知识,逐步让学生了解风筝、喜欢风筝,掌握放风筝的方法。 活动过程

男:在春天的天空里,最美丽的精灵莫过于漫天飞舞形态各异的一只只风筝。

女:春天的大地开满美丽的花朵,而风筝无疑是天空绽放的奇丽花朵。

男:五四小学五(2)班《又是一年三月三--放风筝》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女:从大家荡漾着的表情就知道大家非常期待!

男:风筝作为一种民间文化一直延续至今。

女:风筝又是:和平的使者、自由的象征, 昭示着团结,寄寓了人类的美好理想。 男: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次的主角:风筝!

女:风筝最早出现在我国,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所凝结的瑰宝。

男:从隋唐开始,人们用纸来制作风筝,并且得到了普及。

女:“折竹装泥燕,添丝放纸鸢。”当时的风筝不仅白天放,夜间也能放。

男:宋代,放风筝已成为流行于民间。放风筝对保护视力极为有益,减轻近视眼。 女:从古至今,风筝不仅是一种供人们娱乐的物品更是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

男:介绍了这么多,大家还想进一步了解风筝吗?下面大家一起来比一比谁了解风筝的知识最多

(主持人提问,同学抢答或提问回答)

女:1、风筝的发明者是(A) A墨子 B 韩非 C鲁班

男:2、风筝源于哪个朝代(B) A商朝 B春秋 C唐朝

女:3、世界风筝之都是(B)A淄博 B潍坊 C济南

男:4、中国风筝的历史有多少年了(B) A 1000多年 B 2000多年 C 500多年 女:5、制作风筝的材料一般是(ABC) A 纸 B 竹片 C尼龙布

男:6、中国四大风筝之都是——北京、(潍坊)、南通、天津

女:7、风筝上天的两个条件:1. 扬力作用2.风筝要在(有风的)天气下,风筝才能放飞

男:8、潍坊风筝分为那三个派别:传统民间派、传统艺匠派、(现代创新派) 女:9、“碧落秋方静 ,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 终共白云飞 。”这首诗的题目

是(纸鸢yuan)

男:10、风筝按结构可分五大类:硬翅风筝、软翅风筝、串式风筝、桶形风筝、板子风筝

女:关于风筝,你认为是对还是错。11、风筝最早叫纸鸢(yuan) (对) 男:12、唐代——将被用于军事上的风筝,已渐转化为娱乐用途,并于宫庭中出放风筝.(对)

女:13、中国风筝的四大产地为北京、天津、潍坊、南通,其中又以北京、潍坊两地的风筝最为著名。 (对)

男:14、从唐宋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先是朝鲜、日本、马来亚等东南亚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 (对)

女:15、明代——把放风筝做为锻炼身体的功能,百姓在清明节时,将风筝放的高而远,然后将线割断,让风筝带走一年所积之霉气。 (错,是宋代) 男:16、中国传统的风筝一般分为硬翅、软翅、板子、串子、立体(筒形)等几类,按地域和风格又分为潍坊、天津、南通、北京等地方特色的风筝。 (对)

女:17、美国也有放风筝的故事,当时的人们以为雷电与闪光,是宗教上神的怒吼而生恐惧,富兰克林则利用风筝,证明了雷电与闪光是空中放电的现象,而发明了避雷针。 (对)

男:18、风筝最早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子制造的。 (对) 女:19、串式风筝是把几只相同或不相同的风筝,象冰糖葫芦似地栓在一根或多根在线,串连起来放飞。龙头蜈蚣风筝属于串式风筝。 (对)

男:20、板子风筝 即人们传说的平面形风筝。 (对)

女:21、在放飞风筝的过程中,常会遇见:翻转下跌、侧飞、摇摆、前俯后仰、旋转等故障 (对)

男:22、风筝起源于战国时期。据《韩非子.鲁问》篇记载,“公输般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错,应该是《墨子.鲁问》记载)

女:谢谢同学们的参与和精彩的抢答!

男:风筝,是一种自由的象征。看着那一只只可爱的风筝在狂风中翩翩起舞,它翱翔在天际,领略着狂风。

女:我们立志要像风筝那样,能战胜一次次逆风的考验,一次次的砺练自己,我们要做飞得最高的风筝。

男:最后我们给大家一些风筝放飞的要点和注意点,大家可以做个参考。

女: 1.一个人放:拉着风筝逆风奔跑,注意风筝上升的状况,同时感觉风劲是否够足,风筝向上爬升时,就可以停下脚步慢慢放线了;

男:2.两个人合作时:风筝线先放出30米左右,看准风向与风力,一个人把风筝轻轻向上抛起,另一个人注意控制线圈的收放。

男:大家在放风筝时候要特别注意安全。机场旁、电线杆附近、火车道旁、高楼顶或闪电时,绝对不可以放风筝,最好戴上一副手套,以免割伤手。

女:风筝线因如果断掉的话,要把断线全部回收,不要随手乱扔!

男:《又是一年三月三--放风筝》主题班会结束

下面请辅导员老师讲话,大家掌声欢迎。

退旗:敬礼

中队长宣布队会宣布结束。

篇三:宜昌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5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3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 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高柳夹堤,土

ɡāo( )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选自《满井游记》) ②dài()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

” (选自《香菱学诗》)

2. 改正下列两个句子中的错别字,并解释正确字的意思。(2分)

①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②草木浓绿一片,点缀三两朵红花,相应成趣。

3. 对联是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成语也可以对对联,如: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井然有序—杂乱无章。你也对一对。(2分) ①山清水秀—( ) ②粗茶淡饭—( )

4. 运用汉字的谐音往往可以表达一种幽默的智慧。请联系语境,在下边文字的括号里填入两个不同的字,形成谐音之趣。(2分)

在大学校园里,每当有人叫启功先生“博导”时,他就笑眯眯地说:“博导,博导,我是一()就倒,一()就倒矣!”

5. 古人既取名,也取字,往往遵循“名字相应”的原则,别有趣味。如“孔门十哲”之一的宰予,字子我,“予”与“我”同义;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字孔明,“ ”与“ ”同义。“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端木赐,字子贡,“赐”与“贡”反义;南宋理学家朱熹,字元晦,“ ”与“ ”反义。(2分)

一、纵山居闲情(18分)

山静日长 ◆[宋] 罗大经

唐子西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

落花满径,门无剥啄①,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②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既归竹窗下,则山妻③稚子,作笋蕨④,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⑤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⑥一晌。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入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则月印前溪(A )。

味子西此句,可谓妙绝。然此句妙矣,识其妙者盖少。彼牵黄臂苍,驰猎⑦于声利之场者,但见衮衮马头尘、匆匆驹隙影( B ),乌⑧知此句之妙( C )!人能真知此妙,则东坡所谓“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所得不亦多乎!

【注释】:①剥啄:象声词,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②

麛,音mí,小鹿。③山妻:隐士之妻。对自己妻子的谦词。④笋蕨:竹笋和蕨菜。⑤《玉露》:指作者所作笔记《鹤林玉露》。⑥剧谈:畅谈。⑦驰猎: 奔驰追逐。⑧乌: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何。

6.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盈( ) 濯( ) 既( ) 相与( )

7. 请将文言语气词“耳”“哉”“矣”正确填入文中的A、B、C处。(3分)

8.请用两个逗号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准确断句。(2分)

归 而 倚 杖 柴 门 之 下 则 夕 阳 在 山 紫 绿 万 状

9.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

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

10. 作者认为子西诗句“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妙绝,但“识其妙者盖少”,这是为什么呢?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11. 读完全文,从文章描绘的一幅幅画面里,你发现作者崇尚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

二、享读书妙趣(8分)

【材料1】

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财主李富贵赞助了资金,就要给亭子取名——富贵亭。李渔觉得不好,阻拦道:“且停停。”意思是说,你暂且停一下。财主说:“你有更好的名字吗?”李渔笑着说:“我已说出名字了——( A )。”

后来李渔还为这个亭子拟了一副对联: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来者往者溪山清静 B 。

人生路上到底有多少座亭子?也许那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但都可以走进去,体会生命中的一种从容。

(选自《于丹趣品人生》)

【材料2】

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 / 有龙舟的竞渡就有人击鼓 / 你恒在鼓声的前方引路??

非湘水净你,是 C / 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 / 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 / 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 / 你就在歌里,风里,水里

(选自余光中《漂给屈原》)

【材料3】

甲:《水壶传》我也爱看。 甲:和祝英台嘛!

乙:《水壶传》您都看过呀? 乙:梁山伯跟祝英台是另一个故事!

甲:一百零八个大水壶嘛! 甲:你刚才说的梁山??

乙:哎哟,这得多大一个锅炉房啊! 乙:水泊梁山。

甲:人都是英雄好汉,什么锅炉房? 甲:宋江有吧?

乙:英雄好汉有叫水壶的吗? 乙:对对对!

甲:有那本书啊! 甲:扈三娘?

乙:《 》。 乙:有!

甲:《 》? 甲:化蝶了嘛!

乙:梁山泊 乙:哎呀!

(选自相声《满腹经纶》)

13. 【材料1】讲述了李渔为亭子取名的有趣故事,请你根据文意,在A、B两处各填入恰当的三个字。(2分)

14. 于丹欣赏李渔所取的亭名,其实是欣赏李渔的一种人生态度,请用【材料1】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概括这种人生态度。(1分)。

15. 【材料2】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屈原的无限崇敬。请巧妙调换划横线句的语序,将其填在C处,使之意趣顿生。(1分)

16. 【材料3】是相声《满腹经纶》的节选,读之令人捧腹,却又令人深思,请在两处书名号内填写同一部名著的名字,并说说这部相声讽刺了一种怎样的阅读现象?(3分)

17. 积累链接:这三则小材料综合性地体现了读书的妙趣。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他人的智慧,可以激起我们心中的波浪,就像屈原《离骚》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 ”永远引领着我们不断追求。(1分)

三、观桃花灵鱼(9分)

香溪河里桃花鱼

①春天来临,昭君故里,香溪河中,桃花鱼像飘落的簇簇桃花瓣:淡红、洁白??它们铜钱大小,体为四瓣,无头无尾,通身透明,柔软如绸,缓缓张缩,悠然飘荡。游客们惊讶地发现,每当桃花鱼游于溪中,两岸桃花便婆娑起舞,清香扑鼻,形成一道“天下和美”的自然奇观。

②关于桃花鱼的由来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王昭君和亲匈奴前的那年春天,回到归州看望亲人,故土难离,泪流满面,浸透了泪水的香罗帕放入溪中,溪水顿时芳香四溢;串串泪珠落入溪里,竟变成了一群群形如桃花的小鱼。自此,桃花盛开之季,桃花鱼便在香溪河中游来游去,好像和乡亲们一起呼唤昭君的归来。

③1826年《忠州直隶州志》记“桃花鱼淡墨色,形如桃花”;1837年《归州志》记“桃花鱼出香溪河,桃花开时始见,有红、白二种,花落后即无。”可见,古人称其桃花鱼,是因为他们认为此物为桃花花瓣落水而生,不仅形似桃花、艳如桃花,而且与桃花开谢同步。

④然而,桃花鱼真是“鱼”吗?非也。其学名实为桃花水母,被中外科学界称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它是地球上一种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腔肠动物,距今已有6至6. 5亿年的历史,比恐龙生存的年代还要早几亿年。

⑤桃花鱼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水质必清纯洁净,拒绝任何污染。因此,其活体十分罕见,极难制成标本,已被国家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极危生物”,号称“水中大熊猫”。

⑥桃花鱼现身之处定然水质无污染;消亡之处定然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桃花鱼的生态检验价值和生态环境治理意义,与昭君和平形象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已经或正在形成积极的对应性社会效应。

⑦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广为分布的9种桃花水母中, 有的正濒于灭绝或已经灭绝,有的列入濒危级物种。近年来,桃花鱼又在我国其他地域共计15个市(县)相继出现。《香溪河又现“桃花鱼”》的消息更令人欣喜: 兴山县古洞口北岸区发现了大量珍稀动物“桃花鱼”。这正表明。(选自《三峡旅游网》)

20. 第④段划波浪线语句在运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之后,为何还要进一步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2分)

21. 请结合上文内容,在文章第⑦段的横线上续写一句恰当的话。(2分)

22. “高邮鸭蛋——双黄通红、出油多汁”是汪曾祺家乡的文化名片,读完本文,请你以“三峡桃花鱼”为对象,仿照示例也制作一张家乡的文化名片。(1分)

四、慕君子风范(10分)

君子的争与不争

◆蒋骁飞

①民国四大国学大师之一的陈寅恪学贯中西,通晓30多种文字,但他不屑于考证书,

连一张文凭都没有。

②梁启超知道他是匹“千里马”,便极力向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举荐。最终,清华大学破格聘用这名“高中生”为大学教授。

③按理说,陈寅恪从此应该对梁启超感恩戴德才对,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两人在相处中,丝毫看不出陈寅恪对梁启超的“追随”。

④一天上午,梁启超刚上班,同事就递给他一份学报,说:“陈寅恪又要和你干仗了!”梁启超接过学报一看,上面有一篇署名陈寅恪的文章,矛头直指自己。

⑤原来,梁启超曾写过一篇有关陶渊明归隐动机的论文。他认为,陶渊明弃官归隐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士大夫阶层寡廉鲜耻,普遍缺乏道德感,他纵然没有力量改变现实,起码也不愿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和操守丢掉。陈寅恪则提出不同见解,他认为陶渊明辞官回家种田,是因为东晋被灭之后,他“耻于事二主”,才发誓不与新政权合作。

⑥面对陈寅恪的针锋相对,梁启超毫不在意“恩师”的威信受到挑衅,大笑道:“这小子总是和咱过不去,咱要再写一篇好好和他过过招。”

⑦一旁的同事与陈寅恪有些恩怨,见梁启超如此说,便低声建议道:“梁先生,这陈寅恪别有用心,他是在含沙射影骂您啊!先生您在清朝做过官,在当今民国又做过官,陈寅恪这不是影射您在‘事二主’吗?”梁启超一听,脸顿时黑了下来,很是难看。突然,他怒气冲冲地对那个同事喝道:“你滚!陈寅恪的为人我是知道的。请以后不要以小人心腹揣度君子胸怀!”那个挑拨是非的同事旋即狼狈地走开了。

⑧陈寅恪得知此事后,对梁启超的人品更加钦佩了。梁启超和陈寅恪尽管常常为了学术分歧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但在工作和生活中相互尊重和信任,从不听信他人挑拨,这样的君子之交以及争与不争的境界无法不令人敬佩。

23.通读全文,找出最能具体体现梁启超和陈寅恪“争”与“不争”的语句,完成下边的读书卡片。(2分)

24.“争”与“不争”是矛盾的,为什么“争”是君子,“不争”也是君子?请你概括出“争”与“不争”各自蕴含的君子风范。(2分)

又是一年三月三》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107493.html 转载请保 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