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 导航

三北防护林的作用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7-03-07 05:46:33
经典文章

篇一: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指导原则、意义和效益及问题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指导原则、意义和效益及问题

作者:龙华 班级:林学10级1班 学号:20101832 指导老师:胡红玲

摘要: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8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伟大的生态工程,工程建设30余年,其建设标准分散在其他林业技术规程之中,没有其独立的、可操作的技术标准,阻碍了实现三北生态工程可持续发展,因此,尽快建立三北工程建设技术标准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建设原则;三北防护林工程;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前言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问题,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批准了在三北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并特别强调:“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及东北西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木料、燃料、肥料、饲料俱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大力造林种草,特别是有计划地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是改变这一地区农牧业生产条件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30多年来,国家一直把三北防护林工程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体现了党和国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

三北工程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支持;各级党委、政府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各族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防护林体系建设道路,创造了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赢得了世界众多国家和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誉。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强调:“大力植树种草,推进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这进一步表明了党和国家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继续抓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着力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坚强意志;进一步提升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在我国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三北地区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以极大鼓舞。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为林业建设指明了方向, 也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 要辩证地处理好保护与发展、质量与数量、规模与效益、政府和市场、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也为三北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国家有关部门及三北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广大人民群众20多年来积累起来的丰富建设经验,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中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也将和万里长城一样,成为人类历史上又一伟大壮举。

1 三北防护林建设

1.1 建设的背景

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使三北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区域内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公里,从新疆一直延伸到黑龙江,形成了一条万里风沙线。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形成了“十年九旱,不旱则涝”的气候特点。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和干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各族人民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境地,同时也构成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严峻挑战。

总结历史经验,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改变这一地区的自然面貌和经济条件十分关怀、极为重视。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批准了在三北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并特别强调:我国西北、华北及东北西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木料、燃料、肥料、饲料俱缺,

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大力种树种草,特别是有计划地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是改变这一地区农牧生产条件的一项战略措施。并把这项工程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

1.2 建设的方法

按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共需造林5.34亿亩。在保护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采取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和飞机播种造林等措施,实行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建设一个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的大型防护林体系,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1.3 建设范围

按照总体规划,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简称三北工程)的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40公里,包括西北、华北、东北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区域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期限为1978-2050年,共73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工程建成后,三北地区的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勾绘了三北地区实现山川秀美的发展蓝图,成为组织实施和推动三北地区生态建设的基本遵循。

1.4 建设任务目标

到2050年,完成三北工程规划建设任务,使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15%左右,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建成比较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1.5 建设对策

我们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开拓进取,务实创新,以加快工程发展为主题,把分类指导、分区突破作为主线,把机制创新、科技进步作为动力,以防沙治沙为重点,把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根本出发点,组织实施好三北建设工程,推动三北防护林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此,可采取以下对策:进一步提高对三北工程建设战略地位的认识;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三北工程建设的活力;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三北工程建设的质量;完善制度,建立适应工程发展的管理机制。

2 三北防护林建设的指导原则

2.1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以建设完备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为目标,以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为主线,以新农村村屯绿化,特色产业发展,林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推进体制、机制、科技和政策创新,大力开展造林育林、封禁保护、更新改造、巩固提高,为实现三北地区生态根本好转、建设生态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以指导三北地区生态建设为宗旨,以防沙治沙为重点,以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为核心,以科技为先导,调整布局,加快进度,提高质量,讲求效益,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促使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为林业建设指明了方向, 也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 要辩证地处理好保护与发展、质量与数量、规模与效益、政府和市场、生态与经济的关系, 统筹兼顾物质利益原则和弘扬“ 三北精神” 相结合、三大造林方式综合运用、四大重点区域协调发展、五大防护林种全面发展, 把握住以人

为本、加快发展、防沙治沙、结构调整、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六个关键环节

2.2 指导原则

在坚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完整性、连续性的前提下,工程建设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①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坚持以生态效益优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实现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 ③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 ④坚持环境治理与资源保护并重,治理一片、见效一片,建设一片、保护一片,实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⑤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充分体现国家投资的主体责任,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⑥依靠科技进步,强化工程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促进工程建设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⑦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必须以防沙治沙为重点、必须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必须坚待机制创新、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等原则。

3 三北防护林建设的成就、意义和效益

三北工程上马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支持;各级党委、政府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不仅改善着我国北方的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而且对于国土保安、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经济振兴、富民富县、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设三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稳定并拓宽生存空间的战略需要。建设三北工程是实现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战略需要。建设三北工程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3.1 建设成就

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广泛发动与精心组织,工程建设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

①重点治理区的风沙危害得到有效遏制,沙化土地和沙化程度呈“双降”趋势。

②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呈“双减”趋势。 ③平原农区防护林体系基本建成,农田林网化面积和粮食产量呈“双增”趋势。

④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30年来,三北工程把生态治理同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建设了一批特色林产品基地,培育了优势资源,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⑤通过防护林体系建设,广大人民群众从特色经济林等产业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地方经济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⑥开创了中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突破了传统林业建设理论。三北工程是我国政府兴建的第一个大型林业生态工程,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先河。在30年的建设中,广大建设者和管理者在建设思路、组织形式、工程管理、治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另外, 部分沙区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重点治理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治理;经济林和用材林基地初具规模;“四料”俱缺的状况基本得到缓解。

3.2 意义和效益

3.2.1 三北防护林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①防风效益

“三北”防护林体系由于明显地改变了下垫面性质, 使平均风速廓线发生较大的改变,因而产生了明显的防风效应, 造林后风速平均降低20% 左右。据三北各地的测定, 林带降低风速的有效距离约相当于林带高度的20~ 25 倍, 风速平均降低27%~ 40% 。

②温度调节效应

林带对大范围的空气温度的影响表现出季节性变化。春秋季有增温作用, 平均增温0. 5~

2℃左右, 夏季具有降温作用, 平均降低6~ 10℃左右, 冬季有升温作用, 幅度为1~3℃。这种良性的调节作用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农业环境。

③空气湿度调节效应

由于湍流交换减弱, 风速降低等原因使得被防护地区的蒸发量平均降低14% 左右。这对以旱作农业为主的三北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林网内相对湿度较空旷地高6%~ 10% 。

3.2.2 三北防护林对土壤的改造效应

①对土壤水分的调节作用

在5~ 9 月份(生长季) , 林带内0~20 cm 土层的水分比被防护对象低8%~ 50% , 干旱季节最明显。在林带的背风面25H 处的土壤水分最低。5H~ 15H 处最高, 比前者高10%~ 40%。在干旱多风季节, 林网内各点间, 土壤剖面水分垂直变化明显的土层在0~ 20 cm 之间, 20 cm 以下差异不大。农作物幼苗期的生长量与土壤水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林网内, 土壤蒸发比在林网外减少15%~ 20% , 水面蒸发减少20%~ 40%。植物蒸腾因种类不同而异, 一般减少20%~ 30% [。

②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应

在半干旱的盐碱土区, 林带庇护的土壤盐分向下迁移。一般杨树林下, 土壤中碳酸钠盐多滞留在30 cm 上下。灌木林带下土壤中的硫酸盐及碳酸盐则往47 cm 以下的土层移动。防护林带对降低表层及耕作层的全盐量效果极为明显。杨树林带下0~ 20 cm 土层较旷野减少66%。1H~ 11H 之间减少86%~ 90%; 灌木林带下0~ 30 cm 土层比旷野减少65% , 林带背风面5~ 20 m 处减少58%~ 75%。

③防护林的固沙和水土保持效应

不同区域和不同环境状况, 则导致水土流失的因素也有所不同, 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可进行区域水土流失的定量描述。该方程为:A = RKSLCP, 其中A 为土壤流失量, R 为降雨侵蚀力, K 为土壤可侵蚀性因子, SL 为坡度坡长因子, C 为作物经营因子, P 为土壤保持措施因子。

3.2.3 三北防护林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由于防护林的营造形成了以林网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 因而促进了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此外, 对于草原防护林, 根据国内外经验, 林地面积应占到5% 左右, 1 hm2 防护林可庇护20~ 25 hm2 草地。

总之, 三北防护林对整个三北地区的气候、土壤、农业生产等都具有重大的防护与调节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3.2.4 在生态效益方面

①涵养水源效益

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主要是森林使降水有效地转化为地下径流, 补给枯水期河川的径流量, 调节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分配的不均衡性

②水土保持效益

据测定, 不同覆盖下的平均土壤流失量是: 有林地0. 8t / hm2 , 疏林及未成林地15. 54t / hm2 , 坡耕地45. 9t / hm2。有林地比坡耕地每年每公顷少流失泥沙45. 1t ,

③农业增产效益

据研究, 农田防护林的农业增产效益占产量的8%, 据宋兆民的黄淮海平原研究, 防护林每年每公顷可增产粮食319kg ,

④防风固沙效益

据王广钦等人的研究, 防护林可使雹灾和风灾等灾害程度减轻30%, 每公顷可减少灾害折算人民币131. 96 元。

⑤提高土壤肥力效益

据测定, 有林地有机质含量比无林地多10387. 4kg / hm2, 水解N 比无林地多33. 7kg / hm2 。

3.2.5 在社会效益方面

①增加就业人数的效益值。由于增加林地面积及绿色产业使就业人数增加, 以

②游憩效益。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 由于森林覆被率增加, 并建立了一批森林公园、观赏果园、植物园、沙漠公园, 开辟森林旅游休息胜地, 获得了不小的游憩功能。

4 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经验

4.1 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①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由于三北地区人民群众生活贫困,只顾眼前利益;工程建设重造轻管,缺乏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广种薄收、超载过牧等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加之人们的法制观念不强,执法不力,在一些地区盲目开垦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及开矿、修路等各种经济活动,造成了林地的毁坏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是盲目开垦、过度放牧和樵采在局部上抵消了工程建设的成果。

②投资严重不足,制约着工程建设的质量。三北工程建设长期实行国家补助、地方配套、群众投劳的投入机制,国家专项资金的投入水平很低。加之,地方经济困难,配套能力弱,大部分项目县很难达到规划要求的配套标准,低水平的投入制约、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③管理手段落后,管理难度加大。目前,三北地区尚未建立监测管理网络信息系统,检查、验收还停留在人工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既费时费力,又造成人为误差,致使资源本底不清,不能及时、客观地反映工程建设成果,难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计划调控、宏观指导、科学决策和有效地组织实施工程建设。

④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力。一是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依据不足。现行法律法规虽然规定了破坏森林、草原的法律责任,但对于造成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的责任没有明确规定,加之在三北地区灌木林地和灌丛草场界限不清,使执法主体难以明确,不能明确地用法律规范人们的经营活动;二是对群众集团违法查处不力。由于市场经济的刺激,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的沙漠植物发菜、甘草成为市场畅销产品,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大批农民以采撅为致富捷径,致使草原遭受严重破坏,人为造成严重沙化。

4.2 工程建设的经验

各地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走出了一条的中国特色的林业生态建设路子。具体讲:

①根据我国财力有限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国家补助、地方配套、多方集桨、群众投劳的工程建设投入机制;

②根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情况,深化改革,制定和完善政策,重视用政策调动广大群众和各行各业的积极性;

③从三北工程建设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社会性和公益性出发,强化政府行为,深入进行宣传,领先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和各行各业的力量参加工程建设;

④从三北地区地域辽阔、差异性大的实际出发,实行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择优扶持、分类指导,重点突破、规模推进的文革,建设区域性防护林体系;

⑤从三北工程的区情和民情出发,把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同当地经济发展和农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近期需要相结合,使环境治理与经济建设直辖市统一,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

⑥从三北地区自然条件严酷,造林难度大的实际出发,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林业科研成果和适用技术,提高三北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益;

⑦在总结过去林业建设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三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突破单一林种、单一林带的格局, 明确提出了防护林建设的体系思想。即因地制宜、

篇二:谈谈“三北”防护林工程效益监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谈谈“三北”防护林工程效益监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摘 要】通过对“三北”防护林工程及监测体系建设必要性的论述,揭示了工程监测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三北防护林;工程效益;监测体系;必要性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宏大、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改造自然的行动。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0多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兹别里山口,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5%,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宏伟工程,不仅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工程,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三北”防护林工程效益进行监测,建立有效的监测体系具有以下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全国森林生态定位监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环境变化研究的支柱是监测、实验和信息系统,而地面长期定位的生态、环境观测和实验系统的建立则是重要的基础。为了深入研究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环境效应,深入研究生态特点及生态变化过程,为工程退化提前发出预警,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林木资源,必须对工程进行长期的定位监测。国家林业局通过“八五”“九五”及“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分别在“三北”、长江、黄河、沿海、太行山等生态林业工程区内建立了近30多个定位监测点,监测防护林体系的生态功能及环境效益。另外,林业部门在荒漠化地区、重要的湿地以及三峡库区建立了多个生态定位监测站,开展大气、植被、土壤、水文等多方面的系统观测,这些不同类型的监测站构成了我国林业生态环境效益监测网络的主体,形成了从沿海到内地,从农田林网到山地森林,从内陆湿地到干旱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系统。现有的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取得了不同层次的长期监测数据信息与一系列研究成果,对于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有较大的指导作用。但是,我国林业生态环境效益监测网络建设还没有达到合理的空间布局,规范化和统一的监测技术体系以及现代化、自动化的观测设备,尚不能满足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三北”防护林工程监测体系项目的建设可以加强我国生态定位研究薄弱地区的生态系统定位研究,并可与其它生态定位站点建立了横向监测网络,建立有关森林信息、数据共享机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本区域定位研究的需要。由此可见“三北”防护林工程监测站项目的实施是全国森林生态监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项目建设是林业长期定位研究的需要

篇三:三北防护林资料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宏大、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改造自然的行动。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

1978年,国务院批准启动三北防护林时明确指出:"我国西北、华北及东北西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木料、燃料、肥料、饲料俱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大力造林种草,特别是有计划地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是改变这一地区农牧业生产条件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从文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上马三北工程的自然和经济背景,可以清楚地体会到三北工程的历史使命。概括地说:三北工程的主战场在农村,主要服务对象是农牧业,建设主体是农牧民。国家希望建设三北工程,实现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良性互动,促进防风固沙与治穷致富协调发展,达到蓄水固土与兴林富民的多重目标。防沙治沙是三大任务之一。

三北防护林对防治沙尘暴的直接作用主要是减弱动力。虽然大气环流形成的大风不是人力所能消除的,但是通过加强林草植被建设,可以减弱地表风速,达到减轻沙尘暴的效果。这是三北工程的直接功能。最根本的是通过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和发展农牧业生产力,减轻对沙质土地的经营压力,反过来促进植被恢复和发展,达到减弱动力源和物质源的双重效果。 三北防护林实际上是通过阻挡来自蒙古、新疆的沙尘来实现减沙的目的,但同时也使得南下冷空气中的地面部分抬升,从而减少了华北地区低空区域南下冷空气的动力,在近年来,北极冷空气势力减弱的双重作用下,使得华北、东北、江苏、安徽地区成为南方湿气流控制的地区,从而形成雾霾,并且长期不能扩散。现在强烈呼吁,砍掉三北防护林中的高大树木,改在沙地上种草,来减少沙尘暴,使南北空气自由流通,减少华北、东北的雾霾天气。

(2010年)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状况,

国务院批准上马了三北防护林防护工程。1978年11月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以计计[1978]808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计划任务书》。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以国发(1978)244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至此,三北防护林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8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

“三北”防护林体系东起黑龙江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北部边境,南沿海河、永定河、汾和、渭河、洮河下游、喇昆仑山,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551个县(旗、区、市),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42.4%。从1978年到2050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规划造林5.34亿亩。到2050年,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4.95%。

在总体规划中的三北地区,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其中面积为133万平方公里,大于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这里曾经是水草肥美的农、牧区,如今已是遍地黄沙,年风沙日达30~100天,下游河床已高出地面10米以上。

干旱、风沙和水土流失,带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十年九旱、不旱则涝”制约着这一带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防护林工程对三北地区生态平衡的重建、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总体规划要求;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草原植被基础上,采取人工造林、飞机播种造林、封山封沙育林育草等方法,营造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体、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以及薪炭林和经济林等,形成乔、灌、草植物相结合,林带、林网、片林相结合,多种林、多种树合理配置,农、林、牧协调发展的防护林体系。

这项工程,根据我国国情,采取民办国助形式,实行群众投工,多方集资,自力更生,国家扶持为辅的建设方针,走一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护林建设之路。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造林中重视依靠科学技术。我国在“流动沙地飞播种造林”、“旱作林业丰产”、“窄林带、小网格式农田防护林网”、“宽林网、大网格式的草牧场防护林网”和“干旱地带封山育林育草”五大难题的研究及其有关新技术大面积推广,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到1995年,完成人工造林18.1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5.05%提高到8.2%,12%沙漠化土地得到治理,其中有4万多平方公里“不毛之地”边成森海。三北地区有1/3的县农业生态环境开始走向良性循环。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其规模和速度超过美国“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原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和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生态工程世界之最”,1987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全球环境保护先进单位”。

第三期于1996年启动,总投资78.57亿元,是前十五年总投资的2倍多,奋斗目标是在造林4万平方公里。到20世纪末,从东北西部和内蒙东部京津与河北东北部、黄土高原、

新疆绿洲等地区建成了一批不同等级的区域性防护体系,使三北地区环境质量有很大改善。

三北防护林工程”原来一直在花大钱搞破坏!2009年

008年11月20日新闻联播: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30年总结表彰大会今天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绿化委员会主任回良玉出席大会并讲话。他强调,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开创了我国大规模生态建设的先河,是惠及当代、荫及子孙、造福人类的历史丰碑,也是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伟大创举。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完善举措,坚定不移地将三北工程建设这项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会上表彰了100个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突出贡献单位和200名突出贡献者。

自然比科学家的力量更大

———专访中科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博士

内蒙古浑善达克是京津的风沙源之一。7月上旬,本报记者随同中科院植物所的专家来到浑善达克腹地的正蓝旗,面前的4万亩草地,青草已长到近1米高,而5年前的此地还是沙漠。过去5年中,科学家和当地政府、牧民所做的惟一一件事情,就是在帮助牧民维持生计的前提下,将这片退化草地封育起来,防止牲口进入破坏。

简单而有效的生态恢复试验,让中科院植物所的科学家们得出结论:种树不如保树,种草不如保草。在生态恢复上,撤下“人定胜天”的旗子,释放自然力,是唯一的出路。

他们认为,这一模式如果得到推广,人主动退到幕后,让自然唱主角———其效果可能远超国家每年投巨资建设的“三北”防护林。就此,本报记者专访了蒋高明博士。

记者:沙尘暴的原因是什么?天灾,还是人祸?

蒋高明:人祸。对草原最大的破坏是过度放牧,不给草原喘息的机会。植被啃光后,土就保存不住了。

记者:5年前,你们又是如何治理这片草地的?

蒋高明:2000年冬天,我们到了浑善达克腹地。那里雪茫茫一片,很多地方一根草也没有。

我们围住了4万亩公用牧场,用传统的方式,设计了一层层的防护林带,建人工沙障,种柳

树、榆树。还搞飞播,撒山杏、沙棘和沙柳的种子,花了五六十万,结果都失败了。记者:你们如何发现更好的治理模式?

蒋高明:2002年6月,当地村支书乌日图的儿子胡赫图格到原来的沙窝子里玩,突然发现那里长出了草,草长到143cm。这不是我们种的,我们种的树没有活,而我们没有管的地方,却长出了高草。可见只要我们在一定时期内禁牧,自然生态很快就能恢复。自然力比科学家的力量更大。

记者:如果让科学家抛弃原来的做法,岂不是很没有面子?你们花了钱,付出了努力,结果还不如不干。

蒋高明:如果我们花那么多钱还做不过大自然,那就应采取科学的态度,老老实实退出。科学需要发现,我们在这里的实验,最终有了这个发现,中科院在其他4个地方的实验,得出相同结论:封起来不动的地方,生态恢复要比花钱治理的地方好,太值了!如承认这个结果,那么“三北防护林”工程就可以停了。

记者:为什么认为“三北防护林”是无效的?

蒋高明: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阿尔及利亚“绿色坝项目”、美国“罗斯福工程”号称人类有史以来的世界级造林工程,其中“三北防护林”又为四大之首。然而,除了“罗斯福工程”后来调整策略(护土、还草、人退、放弃造林),取得成功外,其余工程收效是不大的,甚至加速了生态退化。

“三北”中的很多地区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不适宜大面积森林分布。树木消耗的水分远大于草本植物和耐旱的灌木,黄秉维院士当年就形象地称之为“抽水机”。试图通过人的努力将森林覆盖率由不到5%提高到15%,代价巨大,水分、温度和风速等注定了这是个“童话”。我们承认大西北经过人的努力,长出了不少树木,但这个代价是动用了后代的水资源。其实,用树木去阻挡土地荒漠化的效果,远不如用草在源头“捂”土壤明显。

记者:为什么我国仍然在大力提倡造林防沙?

蒋高明:这主要是认识的“误区”,“绿化祖国”常被等同于“树化祖国”。中国的草原覆盖率为40%,森林不到16%,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种树,在降水量不足300毫米的地方,天然分布的就是草原,硬要改变它,只能付出惨重代价。

20多年来,我们用了几百亿资金来“筑城”,尽管局部收效不小,但北京每年仍有沙尘暴。绵延上千里的防护林,许多地方的杨树长成半死不活的“小老头树”;由于普遍种纯林,在发生虫害时,一倒一大片。这些惨痛的教训足以说明,违背自然规律的造林是得不偿失的。

记者:既然你们和浑善达克当地人知道这种方式是失败的,为什么还在继续这些徒劳无益的事?

蒋高明:是利益驱动。群众明知道树木不能活,为什么还要种?一是上面要他们种,二是种了有好处。现行政策强调退耕还林,还林有钱,还草没钱或者钱很少,这样,老百姓当然会选种树了。一些地方领导最热衷造林工程。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某些草原上的林业局将一株

不足1.5米的獐子松报价300元!这些树木后来大部分死了,找谁算账去?治沙造林给地方财政带来的实惠不言而喻。

即使造林成功,其投入产出比也不合算。许多牧民甚至到目前为止,也不知道自己的土地被划进了“三北防护林”区。钱肯定花出去了,但是林在哪?钱花到哪里去了?那些资金集中到几个容易通过验收的项目点上,这些点占不到治理区域面积的10%!这小块地方即使治住了,而大面积的退化依然在进行,这就是为什么出现“边治理、边退化”、“治理赶不上退化”的根本原因。

记者:如果按照你们的治理方式,效果怎样?成本是多少?

蒋高明:连续5年的实验证明,在草原、半干旱荒漠地区,自然界有能力实现生态恢复。我们采取的“以地养地”、“借助自然力恢复”途径,成本只有每亩20元,而真正用在生态恢复上的费用只有每亩4元钱围栏费!更令人工林所望尘莫及的是在没有任何投资的前提下自然恢复。在草原或者荒漠地区,破坏的因素是人与牲口,生存压力能否消除是决定生态恢复能否成功的关键。要实现生态恢复效果,必须保障经费使用的有效性,在这个问题上,政府、科学家、农牧民,甚至企业家应当联手,寻找理性的恢复方案,使治理风险有人承担。

国家林业局有关领导看到刘鉴强、曹筱凡的文章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将该文转发给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自治区林业厅又将该文加上了领导的批示转发给旗县的林业局,对文章提到的试验进行调查,对人工造林的效果进行“核查”。并暗示各旗县林业局要“防”着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尤其某盟,对我们更加防范。因为2003年夏天,我们曾批评了该盟主要领导的言论“我们草原上的羊不是吃馒头长大的”,该言论《人民日报》记者予以曝光,激怒了该领导。好一段时间,植物研究所与该盟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

“蒋高明是个什么人,你认识他么?”,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某领导问某县副县长。该县长与本人是好朋友,他还以为领导要他打听一个“名人”哩,忙不叠地说:“我们是好朋友啊”。

“混蛋!”, 该领导一拍桌子,“下次再到你们县,把他撵出去!”

丹麦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衣》,大臣们谁都不敢说皇帝没有穿衣服,他们怕人家笑话自己没有见识,丢了脸面。只有一个小孩子讲了实话,“皇帝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因为那是个孩子,没有人恨他。我在这里说了“中学生”的话,得罪了某些既得利益者,再次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三北防护林的作用》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102866.html 转载请保 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