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 导航

浅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7-03-01 05:48:26
经典文章

篇一:辛亥革命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亥革命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辛亥革命以前中国所有的历史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都还是在争夺皇位上打圈子,未能跳出这个怪圈。辛亥革命的最大意义在于,革命的发生动摇了中国人两千多年来对君主专制制度——皇权统治的崇拜,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掀倒了皇帝的宝座。 ●辛亥革命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带来了20世纪中国的思想大解放。用资产阶级的共和制度代替封建地主阶级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转折和成就,由此带来的思想解放是怎么形容也不过分的。

●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说明,中国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已经走到头了,只有新式的民主主义革命才能推动历史前进。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义无反顾地肩负起这样的历史任务,走上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

●孙中山的社会政治理想,不仅北洋军阀未能实现,国民党政府也未能实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彻底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才有条件实现孙中山的社会政治理想。中国共产党不仅继承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先辈们的理想和事业,

而且大大发展了他们的理想和事业。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是辛亥革命的忠实继承者。

由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开始的辛亥革命,到今年已经100周年了。辛亥革命是历史的首创,它提供了此前的中国历史进程未曾提供的新鲜经验,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这样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值得我们永远纪念、深入研究。辛亥革命冲破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堤防

中国历史悠久,自秦统一中国以来,已经过了2200多年。著名的二十四史记录了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宫廷政变、砍砍杀杀的许多故事。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发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壮语。这一起义固然是大胆的造反举动,但目的也只是争一个帝王的位置。楚汉相争,出身草莽的刘邦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元末农民战争,当过和尚的朱元璋力战群雄,开创了明朝天下。但不管如何改朝换代,不管是统一还是分裂,天下始终是一人一姓的天下。在世界历史上,中国是君主专制制度最为成熟的国家,也是封建社会延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以前,冲破君主专制制度几乎是不可能的。

进入近代以来,情况有了变化。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使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中国的独立主权损伤极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把它们的生产方式带进中国,对中国社会生产的冲击很大;欧风美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大;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逐渐传入中国,对国内封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冲击很大。太平天国运动发动了对清朝统治阶级的冲击,虽然提出了建立“新天新地新世界”的理想,要在地上建立“小天堂”,但这个“新世界”、“小天堂”仍然不能摆脱封建皇帝的那一套,不能给中国指出新的出路。被人给予很高评价的洋务运动,也只是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只能给百孔千疮的统治机器增加一点润滑剂而已,根本无法改变国家的面貌。戊戌维新运动主张君主立宪,试图把中国引上资本主义道路,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但它力图保住光绪皇帝的位子,既不彻底又没成功。义和团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是一次缺乏有力领导且被清朝当局利用的运动,打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最终被帝国主义和清朝统治者联合绞杀。

辛亥革命以前所有的历史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都还是在争夺皇位上打圈子,未能跳出这个怪圈。

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则不同,它是中国历史进入20世纪后发生的一次伟大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个最具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甚至可以说是自秦统一中国以来中国历史最伟大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孙中山在甲午战争的失败中放弃了以和平方式改良朝政的幻想,从成立兴中会开始就把革命的矛头对准了君主专制制度,对准了皇帝。他曾说过,不管是满族人做皇帝还是汉族人做皇帝,都要推翻它。推翻皇帝的武器就是民权主义,是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用资产阶级的共和制度代替封建地主阶级的君主专制制度,是历史的巨大进步。辛亥革命的最大意义在于,革命的发生动摇了中国人两千多年来对君主专制制度——皇权统治的崇拜,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掀倒了皇帝的宝座。中国历史上掀倒皇帝宝座的例子很多,每次掀倒后又有新的皇帝重新登上那个宝座。辛亥革命则不同,它不是以拥立新皇帝为目的,而是推倒任何皇帝;不是以新王朝代替旧王朝,而是以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武昌首义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随即发布文告,宣布“永久建立共和政体,与世界列强并峙于太平洋之上,而共享万国和平之福”。不久,就颁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中华民国鄂州约法》以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构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民主共和制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地区性资产阶级民主立法,为以后南京临时政府制订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供了范本。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贯彻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宪法的基本原则,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色彩,是中华民国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与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相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鲜明的民权宪法性质,对人民的民主权利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肯定;与湖北军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相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更具全国性意义,内容也更加系统完备。因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尽管袁世凯和北洋政府破坏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法制观念已为民众所接受。

皇帝掀倒了,皇帝宝座废除了,人民接受了与中国传统政治完全不同的共和立宪观念,成立了共和国即中华民国,共和国的执政者只能在宪法的范围内活动,这是辛亥革命留给后人的最大遗产。从此以后,中国形成了一个新的观念: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袁世凯称帝遭抵制,张勋复辟被讥讽,便是“天下共击之”的例子。政治鼎革带来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系列变化,带来了对外关系的一系列变化,影响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影响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辛亥革命虽然未能彻底铲除君主专制制度,但推翻了皇帝宝座,就是在君主专制制度的根基上打上了一根很大的楔子,为此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辛亥革命带来了20世纪中国的思想大解放

辛亥革命作为一次革命运动和重大政治事件,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带来了20世纪中国的思想大解放。

用资产阶级的共和制度代替封建地主阶级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转折和成就,也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开创了这样一个局面:中国人从此抛弃了对皇帝的信仰,不管这个皇帝姓爱新觉罗还是姓袁,不管是满族皇帝还是汉族皇帝!由此所带来的思想解放,是怎么形容也不过分的。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一成立,各种政党组织、群众团体公开成立,纷纷表达各个不同利益集团对时局的意见。这也是辛亥革命带来的一种思想解放。封建时代,中国政治一向反对结党,结党就是营私,就是对皇帝的不忠;“党人”往往是攻击政敌的有力话柄;不能结党是封建时代的特征。否定了封建皇帝,自然就要肯定结党的正当性。在时代的碰撞和打磨中,有两个政党逐渐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中心。这就是1921年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的中国共产党,1924年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加以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国共两党的联合与斗争,国共两党力量在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的此消彼长,成为此后几十年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基本内容。辛亥革命提出中华民族概念,为团结各民族共同奋斗、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提供了基础概念。民族压迫、民族不平等,是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所采用的政策。满族以少数民族身份入主中原,采用的也是民族压迫、民族不平等政策。满族是少数民族,但它是以整个民族作为统治民族。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追求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不平等。当时反满,是反对满族作为统治阶级的特权,不是反对满族。孙中山在1912年元旦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立即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就是“五族共和”的主张。五族共和就是五族平等。民族平等,是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核心观念。随着五族共和主张的提出,中华民族新概念出现了。中华民族的概念规定了中国境内各民族是一律平等的。整个民国时期虽然没有实现民族平等,但五族共和的主张、中华民族的观念,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辛亥革命提倡人民公仆的观念,对中国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的官场政治是一大革命。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自称人民公仆,确认以人民为本位。把大总统等同于人民仆人,体现了人民至上的革命精神。孙中山曾以大总统名义发布通令,要求所有政府官员“皆系为民服务,官规具在,莫不负应尽之责任,而无特别之利益”。他还说:“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孙中山自己更是

以身作则、廉洁自持,始终保持人民公仆形象。他曾说:“总统在职一天,就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全国人民服务的。”“总统离职以后,又回到人民的队伍里去,和老百姓一样。”这是一种伟大的公仆精神,也是孙中山先生、辛亥革命留给后人的珍贵政治和精神遗产。

辛亥革命扫除封建时代落后腐朽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改良。清廷既倒,民国初建,孙中山以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推动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改良。除了大力发展实业,还发布了男子限期剪辫、劝禁妇女缠足和禁烟、禁赌等命令;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废除“大人”、“老爷”等反映封建时代身份与地位的等级观念称呼;废除跪拜、请安等礼节,代之以鞠躬和握手,显示共和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禁止买卖人口,解放“贱民”,给予“贱民”国家公民应有的人权;保护华侨、禁绝贩卖“猪仔”。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行,对于扫除封建时代落后腐朽生活方式、逐渐改变社会风习、形成新的社会风尚起到了积极作用。

辛亥革命的失败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辛亥革命虽然取得了伟大历史功绩,但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革命的成果也为袁世凯所攫取。临时政府转移至北京后,国家政治失序,文化复古,社会一片混乱。“二次革命”失败后,武昌起义的主要参加者蔡济民感叹“无量金钱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孙中山经历几多周折,深感革命任务远未完成,曾在1919年10月10日感叹道:“今日何日?正官僚得志,武人专横,政客捣乱,民不聊生之日也”,在临终时嘱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辛亥革命的结局,让先进的中国人不停地思考: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皇帝虽然推倒了,封建根基却未动摇,人们的自由意志还是受到压抑,社会不能前进。这就是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新青年》举起了新文化的旗帜,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化干将大声疾呼。新文化运动就是要反对旧文化,反对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它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等等。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西方社会政治理论有了市场,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得以进一步传播。这对于封建意识形态是一次大的冲击,对中国思想界是一次大的解放。

巴黎和会击破了中国人“公理战胜强权”的美梦。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完全有理由收回被日本占领的德国租界地青岛和山东的权益。但主持巴黎和会的帝国主义者们根本不理睬中国人的愿望,不理睬所谓国际公法,强行将上述权

篇二:《辛亥革命》学案(教师版)

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学案

难点突破

: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对比

考点综合: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不同点?

(1)领导阶级不同: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2)组织形式不同:太平天国利用旧式宗教组织“拜上帝会”;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3)革命性质不同: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处在民主革命时期,但仍是旧式农民起义;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结果不同: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推翻旧政权;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训练:

1.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18691936)在所作的《逐满歌》中写道:“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洪家杀尽汉家亡,依旧猢狲作帝王;我今苦口劝兄弟,要把死仇心里记。”此作品的主要意图在于(B )

A.制造民族仇恨,提高太平天国的历史地位

B.宣传人民革命,号召民众推翻清朝腐朽统治

C.打击汉族反动官僚,组织反清朝的统一战线

D.揭示太平天国政权后来完全封建化的本质

2.《胡汉民自传》载:“同盟会未尝深植于民众,民众所接收者,仅三民主义中狭义的民族主义耳。正惟‘排满’二字之口号,极简明切要,易于普遍全国,而弱点亦在此??而不能使为坚强拥护革命之群众.其责当由革命负之,而亦为当日失败之重要原因也。”对该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A.“排满”口号易于为民众所接受

B.三民主义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带有狭隘的民族革命色彩

D.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历史的偶然

3、(08全国文综二)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B

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4.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但此后专制政权又相继建立。可为这一历史现象提供较

合理解释的是( A )

A.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而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

B.民国初年,“政党群兴,党争随起”

C.民国元年,政党政治、议会政治高唱入云,党团林立,五彩缤纷

D.专制殿堂的崩坍,中华民国的成立,民主法令的公布,《临时约法》的颁发

5.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C

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6、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C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7、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B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8、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9.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意在A

A.拓展洋务领域,推进洋务运动 B.否定洋务运动,主张全盘西化

C.用西方生产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D.希望李鸿章支持资产阶级革命派

10.1902年4月,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一封信中明确表示:“满清政府已百事腐败,久已

毫无希望,破坏主义终不免;愈迟则愈惨,不如趁早。唤起民族精神讨满,是今日中国最适宜的主义”。这表明梁启超 D

A.拥护三民主义B.主张维新变法 C.赞成民主共和 D.倾向民主革命

11.北京大学房德邻教授认为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的意义远远超过1919年五四运动,两者

不可同日而语。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支撑该观点成立的理由包括B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②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③建立了一个近代国家体制 ④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2、(08全国文综二)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B

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13.(12分)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道:“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如梁启超所云:“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质的飞跃。——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材料二 辛亥革命过了七年多,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这自然不是偶然的。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金冲及《现在可以更全面评价辛亥革命了》

材料三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明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6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在思想领域的深刻影响是什么?(2分)

(3)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根据材料三,分析毛泽东所持观点的原因。(4分)

13.(12分)(1)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6分)

(2)民主精神的传承;思想的空前解放。(2分)

(3)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壮大了工人阶级的队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4分)

14.(12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求与抗争,终于使苦难的中国望见曙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三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四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

四运动。”

请回答:(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

(2)结合材料2,从文明史观和社会史观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分)

(3)据材料3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4)依据材料4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2分)

14.(12分)(1)政治革命。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2)文明史观: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2分)

社会史观:破除了封建习俗和观念,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重大变迁。(2分)

(3)革命前认为皇帝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对皇帝的迷信。(2分)

(4)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励着人们探求救国的新道路,这正是五四运动产生的思想基础。(2分)

15.辛亥革命是一场城市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凤凰网“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问卷调查统计

——凤凰网2010.11.19

材料2:众所周知,1900年至1911年期间,上海连续演绎了许多有声有色的政治剧,比如爱国学社、张园国会、苏报案、民立报,还有同盟会中部总会等等,这些剧目均具有全国影响和重大意义。

——廖大伟《辛亥革命与上海政治地位的提升》

材料3:辛亥革命除了在长江流域几个大城市轰轰烈烈的开展外,在其他地区的城市要缓慢得多。??可以这样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再者,没有从城市推进到农村。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先进的城市成为革命的舞台,落后的城市成为反革命的基地。

——田玄《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

与辛亥革命的走向》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广州和武汉得票遥遥领先?如果请你增添两个城市作为备选项,你会选择哪两个城市?为什么?(8分)

(2)结合材料2,分析为什么会有人选择上海代表辛亥革命?(2分)

(3)根据材料3,概括辛亥革命的发展具有怎样的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社会根源是什么?(4分)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辛亥革命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15答案:(1)广州: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的故乡,革命思想的早期传播地区。武汉: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所在地。檀香山,兴中会的创立。东京,中国同盟会创立。

(2)上海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地域发展严重不平衡。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培养了大批革命人才;其失败的教训为继续探索新的民主革命道路提供了借鉴。

篇三:论辛亥革命为什么给中国带来巨大影响

论辛亥革命为什么给中国带来巨大影响

学号:班级: 姓名: 摘要: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的一次伟大革命,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它的历史功绩是不能遗忘和抹灭的,可以说他真正地把一种不同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资产阶级制度带入到了中国。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民族的启蒙,殚精竭虑,不遗余力,为在中国实现民主、自由、独立、富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奋斗终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也为中国与世界文明对话创造了条件。它在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生活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关键字:辛亥革命 政治 经济 思想 社会状况 影响

(一)政治方面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260多年的封建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结束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缔造了民主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为中国政治现代化谱写了篇章,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步伐,是该革命最伟大的成果。

人们常把中国沉沦的原因归之为封建专制政体,变革政体的任务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到辛亥革命时才得以解决。辛亥革命就推翻封建专制政体来说是胜利的。孙中山用巨人之手挂起了中华民国的招牌,树立了民主共和制的尊严,中国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的政治近代化有了良好的开端。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实践,虽然遭到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破坏而使议会制度扭曲变形而名存实亡,但形势始终保留下来,封建专制主义的一统天下已被打破。

(二)经济方面

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开创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次腾飞,把贫穷落后的中国引向近代工业化的道路,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生产提供了前提条件。

孙中山在建国时,主持制定了一系列奖促工商的法令法规,推动了振兴实业热潮的出现,为发展工商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为近代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华民国成立后,资产阶级极为振奋,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就是一些军阀也争相给自己戴上实业家的帽子。据农商部的统计,辛亥革命后注册开办企业数增长十分迅速。1911年为787家,1912年为1504家,1913年为1373家,1914年为1123家。银行实业清末建立的还不足17家,而1912年新设的银行就有14家。中华民国的建立还调动了广大爱国华侨回国投资的积极性,1912~1919年间,华侨企业增设1042家。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作用,民族资本主义因此有了活力。

(三)思想方面

辛亥革命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它给人们带来了精神解放,是中华民族的一次伟大觉醒,是民族危机意识、救亡图存意识、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意识的积聚和爆发,促进了爱国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

它也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以致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中国人民从这个事实中产生了信心:人民可以推动历史前进,中国的命运并不是由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任意摆布的。思想的闸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

(四)社会方面

1、通过辛亥革命新式文化教育得到了发展,各种学术思想可以自由讨论。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是改革旧的社会风俗,按照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建立近代化的社会生活方式。实行剪辫、放足,废除跪拜,代之以鞠躬或握手等礼节。还改良社会风气条款,如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不迷信、养成清洁卫生的习惯等等。革命党的一些新做法,给当时社会带来了新气象。

2、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革命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

3、辛亥革命极大鼓舞了亚洲被侵略国家的反抗斗争,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亚洲出现了民主解放运动的高潮。

4、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的业绩和不屈不挠精神,永远是中国近代史上光辉的一页,永远激励着我们去为了民族伟大复兴发奋努力。 小结: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其成就远差于西欧、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在彻底铲除封建帝制这一点上,远胜于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辛亥革命的一声跑响,不仅赶跑了清朝皇帝,还使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消失并且对后来的强国路上起了重要的光辉作用,所以说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变化。

参考文献:

1〃高中历史教材

2〃饶怀民《辛亥革命与清末民初改革》

3〃刘望龄《辛亥革命前后的武汉报纸》

浅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97614.html 转载请保 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