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 导航

浅谈我所认识的“乡土中国”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7-02-20 06:25:10
经典文章

篇一:《乡土中国》论文

小农经济和乡土社会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经济学院 曾籽茂 2015200850

【摘要】作为对中国社会有深刻了解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高度准确地描述和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中国社会都是根植在土地上的,与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正是传统的土地依赖,中国社会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封闭性、脆弱性等特点要求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结构。在这种条件下,以熟人社会和差序格局为主要特征的社会逐步建立,并且形成了一整套附属于这种格局社会规则,最终形成了如今具有乡土气息的中国社会。

【关键词】小农经济;差序格局;乡土社会

中国,发源于黄河流域,跨过原始的渔猎时代,便迈进了漫长的农业社会,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甚至信息时代,但农业依旧是中国社会的重要因素。而农业社会里,形成了以己为核心,“水波似”扩散开去的差序格局,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乡土社会结构。

一、小农业发展概况

中国的农业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从石器时代开始,先民们就已经学会向土地乞食。不同于西方的海洋文明,我国是传统的大河文明,在黄河的滋养下,逐渐发展出独特的农业文明,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传统思想的影响,小农经济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流。传统的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形成男耕女织的生产特点。农业生产技术实质上都是对农业工具的改进,最终也没能形成西方式的大农业。

在传统的农业发展中,农民们都只有一个简朴的要求,实现“耕者有其田”。历朝历代也都对土地做出了政策规定。到了新中国时期,更是直接进行土地改革,分田到户,真正实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愿望,但是也进一步加强了小农经济的根植力度。

二、差序格局

传统的小农业发展,需要的是家庭乃至家族的力量以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期间,因易受到的来自自然力和其它外部因素影响,更需要家庭或者家族合作来对抗。这样的小农经济特点下,差序格局逐渐形成。

差序格局是相对于西方的“团体格局”而言的,带有“气”的中国传统社会格局。团体格局,顾名思义,是指社会关系的基础是一个框架,也就是一个团体,每个个人在团体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保证团体正常的运行。差序格局则不同,它是由一个人为核心,“波纹似的”向外扩散,分别是自己,家人,熟人和陌生人。之所以称之为差序格局,就是因为这样的划分使每个人在社会格局当中地位都有所差别。

三、乡土社会

所谓乡土社会,并非是字面上所指的与泥土有关的社会,也不是单纯的农业社会,而是指在农业影响下,具有有关于土地特质的社会,及其社会结构和特征。费孝通先生在书中,一开始便谈论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即对于土地依赖。中华民族是从土地中发展出的民族,在骨子里有一种对土地的珍惜和热爱,以至于形成了一丝“土气”的自我特色。故以乡土冠以中国传统社会之名。

(一) 土气

所谓土气,不是指土地上人们的不开化,而是指他们的一生都是几乎都是围绕土地而转。在一辈子围绕土地忙碌中,土地上的人们不需要行千里路,也不需要读万卷书,一切都是从淳朴的泥土中习得。老一辈的经验通过田间地头口口相传,人们也没有对于文字的需要,也没有对外界的探索动力,渐渐地会在某一片土地上形成一定大小的群落,即是村落。在村落里,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也是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更加形成不了对文字,对文化的需求,这也就更加切合其“土气”特征。

(二) 熟人社会

所谓熟人,是相对于陌生人来说,在差序格局中已经提到,熟人是差序格局的第三级,是指虽未有血缘关系,但是在日常接触中互相认识并有一定了解的群体。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熟人对于个人来说是家庭关系之外的补充,是社交关系网络的扩展。村落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熟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费孝通先生写道“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通过农业协作,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形成这种亲切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发展了他们的熟人,熟人社会也便形成了。

(三) 家族

传统农业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家庭,而家庭的扩展逐步形成庞大而复杂家族。但家族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高级组织单位,它在社会的更广泛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在人的教化方面,从孔孟时期,中国一度的思想界主流——儒学,就在提倡推己及人。在孔子的表述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从个体出发,由对父母、对子女、对兄弟、对友人等的基本态度和原则中总结出一般真理。在一个家族内部,这也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家族又兼着教化族内成员的责任,家族内部会形成差序格局,或者说等级差别,有所谓的家族老者对家族成员进行教化。

在处理人际纠纷方面,家族依旧作用突出。传统的乡土社会中,家族长老具有绝对的权威,家族内部,家族之间的纠纷,最终几乎都是通过长老的途径得以解决。当然,这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现象——“无讼”,即几乎没有对于法律的寻求。多是在双方的调解下寻求矛盾的解决,当然,这也是和礼俗社会相适应。

(四)血缘社会

其时,从农业社会发展过来,所形成的差序格局下,除却个人以外的就是家人,即与个人有血缘关系的群体。血缘关系是人类生来就具有的,一生也不能摆脱的关系。乡土社会中,血缘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相较于熟人关系的互相了解的交流基础,血缘更加稳定可靠。但这也形成了传统社会的一个弊病——任人唯亲。费孝通先生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同姓人家形成的村落,选举村落领导绝对不会选择外姓人员,无论这个外姓人员多么有才

干。这就是血缘关系在传统社会当中的深刻影响。

(五)德礼

传统社会虽然是以差序格局为主体,以血缘关系为主要联系纽带,但是仍然形成了诸多社会准则和秩序要求,以此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在社会这个大集体当中,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建立了公认的道德法则来维持运行的。这种道德,大可以到治国理政,成为国家规则,小可以到个人的为人处世,成为内心法则。但是,先民们还用另一种秩序来规定个人行为和社会运行,那就是礼。所谓礼,和道德不一样,道德是全社会所有人公认的,共同遵守的,但是礼可能是一方水土一种礼制。但由于继承于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礼又确实对于个人行为起到了道德规则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中国的传统社会就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带着农业文明的显著特征。在日复一日的变迁中,这些特征逐渐沉淀,形成了以熟人社会为代表的乡土文化。而在这种乡土文化的熏染中,礼俗社会形成,家族体系壮大,德礼无讼的社会特征形成。当然,在农业文明的逐渐发展和兴盛中,中国社会也逐步向前,并将乡土气息内化为自身民族独特的气质。

【参考文献】

1、 刘世定,?《乡土中国》与‘乡土’世界?,《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4卷

第5期,2007年9月,P121到P130。

2、 陈柏峰,?熟人社会:村庄秩序机制的理想型探究?,《社会》,第31卷,2011年第1期,

2011年1月,P223到P241。

3、 柴玲、包智明,?当代中国社会的 ‘差序格局’?,《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版)》,第27卷第2期,2010年3月,P44到P49。

篇二:乡土中国论文

读《乡土中国》品中国乡土

系别:经济与管理系 班级:10级管理科学学号:1040102011姓名:郭耀申

论文摘要:简洁的介绍一下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大意主旨,

然后按照本书中的结构顺序逐一展开进而详细的阐述文章和渗透着

我个人对本书的的理解,从而悟出一些浅显的道理供大家品评,希望

对人生社会有所帮助!

关键字:乡土、文化、社会、道德

要了解一本书的主题思想和揭示的现象或道理,就要去了解书的

作者及其思想观点。1910年11月2日,费孝通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

县城(旧属苏州府,今为松陵镇)的富家桥弄。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

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江苏吴 江人。1936年夏,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

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名《江村经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

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1938年回国后

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

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1944年 费孝通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 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

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本书从十四个部分来阐述中国的乡村。一、乡土本色二、文字下

乡三、再论文字下乡四、差序格局五、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六、家族七、

男女有别八、礼治秩序九、无讼十、无为政治十一、长老统治十二、血缘和地缘十三、名实的分离十四、从欲望到需要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何为乡土中国?它的特性是什么?先生在第一篇已经很好指出来了。比如他就说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当然土气不是贬义词,靠土地谋生的乡土社会很大程度是很稳定的,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他也顺便比较和美国的不同,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同时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别熟习,就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是信用而不是法律。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土气就成了骂人的话,那些礼俗也逐渐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谈论文字下乡的问题里面,他认为,在乡村社会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经验的传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个地区住的几百年,世世代代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都是一样的,解决的办法都是一样,不需要什么理论,什么创新。当然先生在这两篇文章里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下面就讲到他的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差序格局”。什么是差序格局?很简单就如同一颗石子砸到水上荡起的一圈圈水纹,最中心的哪一点是自己,其余就是按远近程度来划分。对于中国人自私,没有公德心的论调很多,但是先生在里面把这个问题做了一个梳理,他发现

我们之所以和西方不一样,就在于群己,人我划分的基础不一样。西方人是什么样子呢?是团体。团体内外的人很清楚,他就从最基本的家庭这个概念分析的。在中国就不一样。他的伸缩性非常大,你得势的时候可以宾客三千,亲戚多的是,假如你不得势,也许一个人都不认识你。可以说我们的网络是以自己为中心,结果就造成了没有一个人和你的网络一样的。这样我们和西方的不同就出来了,西方要的是权利,而我们攀得是交情,我们讲究是等差。西方是讲团体,先有一个团体的概念,当然团体不能抹杀个人的,只能是契约平等,而我们却是自我主义,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存在。

既然说到了差序格局,就不得不说道德。道德是在不同的差序格局中产生的,不同的差序格局就会造就不同的道德。与其说这分为两章,还不如说这是一个部分。这两章联系甚为密切,没有前面一章的差序格局就谈不上后面道德。同样,他还是列举了西洋的差序格局造就的西洋道德与中国的不同、也大量引用了名人名言。

接下来就是家族这一部分。首先,对乡土社会是否存在团体作了相关阐述;再次就是家族概念的解说,家族即是家庭的扩大版。在此,费先生列举了西洋家庭与中国家庭的不同,还说到了家族的功能不仅包括繁衍,又不仅限于繁衍。

第七部分是“男女有别”。开篇总结了上篇家族的一些重要结论,又证明了感情在男女关系的重要性。男女有别在中国社会自古有之,在此,我就不赘了。

在第八部分的礼治秩序中,开篇以西洋和我国的礼治秩序论战开

始的,由此说到了“法治”和“人治”。本篇主要讨论“法治”和“人治”。费先生“法治”与“人治”的区别在于所用力量而非它们的名称“法治”也依赖与人,也要靠人来执行,由此也就推翻了西洋“法治”的绝对公平性

从血缘上来说,乡村的社会团结和城市相比优势并不太大,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的血缘浓度都没有被稀释过,无论走到哪里中国人摆在第一位、首先想起和相信的依然是血缘。正如马克思·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所说“中国很难按照西方的形式来实现这种自由,因为从来就摆脱不了宗族的羁绊。迁居城里的居民一如既往的保持着同祖籍的关系,保持着同他出生的村子的一切礼仪性的和个人的关系,因为那里有他所属宗族的祖田和祖祠。”1中国人“家”的概念是不能用两三句话说清的。因为它包含和承载的太多。也正因如此,中国城市建筑的水泥再坚硬也没有阻隔血缘的凝聚,只是相对于农村大家比邻而居,城里人相互的日常联系和见面的频数少了。但这相对于农村宗族团结与城市经济团结的差距就小得多了。

从法理上说,在中国农村政府的(或说官方的)行政、政策是在人们心里有些另类的。这么说是因为在人们心里约定俗成的习俗办事规则和宗族内的通人情的族规是从心里内化的或者说是自己的,无论怎样自己的和外来的总有个亲疏远近和差异。而后者总有强行介入的外来者形象。当然农村人嘴上很少如此说出,但心里对此的界定还是 较明晰的,这从他们对待民事和官事的态度和行事方式可以明显的看

出。而在城市似乎礼俗的东西并不被人信服,大家办事还是最好用契约条例、用规章落笔成文较为安心。而这种安心与村里人的相比也只是在违反承诺时有据可查而已,至于心里上使对方不安或使对方承受周围人的“另眼相看”而带来的压力则小的多,因为这里是陌生人的社会,人们更多的是过着事不关己的生活。而在熟人社会里则是要对失信承担更大的边际成本的,如果某人失信了,他生活的圈子中的人或者说他生活村庄的人会都知道。在大家谴责过后,下次要准备与他打交道的人都会心存芥蒂。而城市即使失信的某个人被准备与他打交道的人知道,那个准备与他打交道的人也会因为认为有契约做保证来和他交往。

到此,我已经把费孝通先生写的这本《乡土中国》大概的看了一遍,并从每个篇章中摘抄了一些费孝通先生的原话,加上我的个人观点和想法。通观全书,我认为费孝通先生是一个搞文学很谦逊的人,这从他在“后记“里说自己写作 这本《乡土中国》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罢了”可以看出。还有,我认为他不愧是一位很好的良师益友,他写作的文章多用熟语,时常把自己和农村联系在一起,意思通俗易懂,清晰明了。也作为农村孩子的我,读起他的书来感觉相当亲切,作为一个著名的文人,他没有丝毫抬高自己的身份架子去教育他人,我认为这一点是相当可贵的,也是让我感到相当佩服的。

2011年11月27日星期日 郭耀申

篇三:《浅谈旧中国社会自我主义》——《乡土中国》读后感W

《乡土中国》读后感

——浅谈旧中国社会自我主义

“自我主义”与“个人主义”截然不同。

“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全体。“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的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所愿意交出的一份权利上控制个人。这些观念必须先假定了团体的存在。”然而,此与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相距甚远,因为我们所有的都是“自我定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以“己”作为中心,从何而来?

“社会学里,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 一种没有具体目的,只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一种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前者是礼俗的社会,后者是法理的社会。”法理的社会指的是西洋的社会,而礼俗的社会,毋庸置疑,就是指旧中国的社会了。儒家追崇的社会秩序,也即理想封建社会,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这就是中国。

无论新与旧,中国社会基层总是乡土性的。

在乡土社会里,是从熟悉中得到信任的。“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

面经常性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作者同过“学而时习” 这句经典的众所周知的话,将熟悉的过程阐述得如此精妙。不管是城里乡下的的,在邻里之间,总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

——“老王,最近生意怎么样?”

——“马马虎虎,就那样吧!”

——“瞧你说的,你都大老板了这是······兄弟我最近手头紧,家里又想置办点大件,借兄弟点钱可以不?”

——“瞧你这说的,都是自家邻居,咱们谁跟谁啊?要多少,尽管说!”

——“那成,那我写张借条吧!”

——“瞧瞧,咱几十年的邻居了,你这就是把我当外人看了,我还不相信你啊!别这么麻烦了,要多少尽管说,等你手头松了再还我好了”

······

乡土社会中的信任,并不是对于契约的重视,而是因长久的居住在一起,可能是从父辈祖辈,日常生活上有许多交叉重叠,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一种种默契,也可以说是默认的“规矩”。到碰到此类事件时,可以不假思索的就按这套规矩来。这与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是如作者所说的“‘习’出来的礼俗”。因其是由其自

身创立,经过父辈祖辈的反复使用,长久传承,再可靠也没有了。

正因为这“礼俗”文化,正因为这通过“熟悉”所建立起来的默契的“规矩”,造成了我们旧中国的社会结构与西洋的格局存在极大差异——“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捆札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圈子,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越推越远,也越推越薄。”中国社会,就是这么一个个水波荡漾的社会。

每个人的社会关系,都是这么一圈圈的波痕——每个人都有父母子女,都有兄弟姐妹,都有邻居,都有工作事业上的同事朋友。然而,任何两个波痕不可能完全重合,任何两个社会人的关系网络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你与你的兄弟姐妹可能有同样的父母,但是,待你成年,必然会脱离父母的荫蔽建立自己的家庭,搭建自己的小窝。你也要追寻自己的梦想,创造自己的事业,走不同的路。

然而无论如何的波痕,都是发自一个中心,一个“自我”。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是所,而众星拱之。”就是一个很好的比方,自己总是那颗北斗,四季不移,而别人总是要围着他转;孔子又注重“推己及人”,也是符合前面所说的“掷石起波”的联系论,然而,“推己及人”之前,先得承认一个“己”,一块石头,一个中心。

当一个社会承认了“己”的中心,忽视了团体的完整性,那即是一个“自我主义”社会的存在,只为居住而在一起,没有任何共同目的要达成,若只是如此无限循环,必然无法赶超其他国家其他社会,在世界立足。当西洋的外交家们在国际会议上为自己国家的利益争得

面红耳赤,甚至不惜牺牲世界和平及别的国家的合法利益时,他们不过是把自己的国家看成了一个超过一切小组织的团体,自上到下都可以为之牺牲,但就是不能用牺牲他来成全别的团体。这是现代国家观念,是当初旧中国所没有的,也是现代中国所要认识到的。

12治一 陈嘉楠 1202036

浅谈我所认识的“乡土中国”》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91148.html 转载请保 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