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 导航

我很富有—知足常乐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7-01-23 06:43:38
经典文章

篇一:知足演讲稿

《知足常乐》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知足常乐》。 知足,是一种心态;

常乐,就是以简单之心拥有快乐的生活。 就如台湾漫画家蔡志忠所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

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

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不以物喜为己悲,不以己所不欲施于人。事情,往往变换一个

角度,即使应对着密布的阴云也会心存美好,豁然开朗。因为,拥有知足心态的人们懂得:广厦千间,夜眠不过七尺;珍馐百味,日食只需三餐。

也就是说:能够做到知足常乐、不被金钱利禄蒙蔽双眼的人,能够拥有一颗淡泊名利、不计

得失的平常心,会给生于纷繁、处于芜杂事物间的人以耳目一新印象,竹之品格倍受人们爱

戴与敬仰。同时,知足常乐的人,也并不只限于安然现状,更不是夜郎自大,而是善于用一

颗感恩的心回馈世人,以一颗包容的心拥抱世界,以一颗进取之心开创未来。正因为“知足常乐”者,能“宽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

事”,体现到快乐的本源,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才堪比更多人多啦一份守望幸福的能力。小草因接受阳光的沐浴而翠绿欲滴,阴郁茂密,所以顽强的生命力才有了“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的豪迈。

鲜花因含苞待放后急显她的儒雅芬芳,鲜美色泽,所以短暂的芳华才有“岁岁年年花相

似,岁岁年年花不同”的迥异。常言“不经历风雨,怎能现彩虹?”生活并非一路通途,若想扬帆远航,必要的是我们

以“平常心”随遇而安,以“坦荡心”退一步海阔天空,以“君子心”交友淡如水,方能远

离仕途的险恶,方能出污泥而染,方能远离金钱的深渊。知足常乐,是一种轻松的幸福。知足常乐,是远离权利、权力的争夺。愿天下人在物欲横流的视界,知足永相随,常乐永相伴。篇二:知足与感恩演讲稿 知足与感恩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仍然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

种思想,我们交换一下就有两种思想。今天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同志们学习、交流,以

提高自己,我演讲的题目是《知足与感恩》。 知足,是一种心态,俗话说:知足者常乐!拥有一颗简单的心才能拥有快乐的生活。就

如台湾漫画家蔡志忠所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

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

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事情,往往变换一个角度,即使对着乌云密

布也会心存美好,豁然开朗。因为,拥有知足心态的人们懂得:广厦千间,夜眠不过七尺;

珍馐百味,日食只需三餐。可以说,能够做到知足常乐、不被金钱所击倒的人,拥有着一颗淡泊名利、不计得失的

平常心,会给人们以耳目一新的印象。同时,知足常乐的人,也不只局限于安然现状,更不

是夜郎自大,而是善于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回馈世人,以一颗饱满的心去拥抱世界,以一颗进

取的心去开创未来。 提到了知足,那我们就要谈一谈感恩。所谓感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对别人所

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

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那么,要感恩就要懂得知恩,只有那些能够体会到恩情的人,才会懂得感恩。我们最需

要感恩的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呵护我们成长,让我们感受到爱的无私和伟大,亲情的珍

贵和对生命的敬畏。既然要感恩父母,那么我们拿什么去回报父母呢?一个字:孝!天地重

重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百行万善孝为首,当知孝字是根源。常回家看看,多多孝顺父

母,为父母做做家务,陪父母聊聊天,听听他们的唠叨,大家不觉得这其实是一件很简单却

很幸福的事情吗?

当然,感恩也是一种处世哲学、一种生活态度,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遭遇各种挫折时,

我们都要勇敢的去面对,豁达的去接受,要学会感谢失败,是它为我们指明了通往成功的方

向。感恩斥责你的人,因为他们让你学会了反思。感恩绊倒你的人,因为他们强化了你的意

志。感恩嘲笑你的人,因为他们激发了我们的潜质,使我们更加积极勤奋,充满激情的去工

作!

感恩社会,让我磨练了意志、增长了阅历、丰富了生活; 感恩企业,是企业培养了我们,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感恩生活,给了我们友爱,让我们结识了很多的朋友,让我们有了倾诉和依赖;感恩大自然,给了我们四季,让我们感受到春的温柔,夏的炙热,秋的凉爽,冬的坚毅。

我们要感恩的太多太多!

然而说的与做的恰恰相反,我发现我身边有些人有时也在抱怨,抱怨工作环境不好,抱

怨自己的工资不高,抱怨上级太严厉,抱怨电脑速度太慢,抱怨今天的鸡蛋又涨价了,抱怨

自己空怀一身绝技却无用武之地。爱抱怨的人们为什么总说生活太累?因为他们总看到自己

的付出,却没看到自己的收获,他们不懂得知足与感恩。而不抱怨的人就算真的非常累,也

不会抱怨生活,因为他们明白,有失必有得,一想到自己得到了那么多,就会觉得很知足并

感恩。人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然而改变生活要从改变自己开始,而改变自己要从学会知足

感恩开始!

知足与感恩是我们做人的态度,因为态度能决定一切!做为一名员工,更应该把知足感

恩当作一种生活境界、当作一种政治责任来对待,爱岗敬业,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工作,

在“奉献绿色,造福人间”的共同使命下,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去迎接崭新的未来!篇三:演

讲稿《知足、感恩、奉献》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老师们: 你们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知足、感恩、奉献》。 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

是教师,平凡的人生,壮丽的事业;有一首歌谣最为动听,那就是奉献,无私的奉献,播撒

着未来的希望。三尺讲台,是我们默默耕耘的土地,扎根这片土地,是我们的光荣和自豪!

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份职业,那就把自己的青春,理想,信念,智慧毫不保留的奉献! 作

为一名教师,我很知足,知足于拥有这份高尚的职业;知足于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知

足于清新而富有生机的校园氛围;知足于人生的平淡。人应该学会知足,知足者常乐。有了

工作本身就是快乐,幸福的。我们应该享受这份快乐,珍惜这份幸福。用感恩的心快乐的去

工作、去奉献。即使多舛的命运给我们带来苦难,带来绝望,但我们仍要心怀感恩。一个人

学会了感恩,才能托起世界的脊梁。“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作为世界的主宰——

我们更要充满感恩之情。一颗感恩的心,化干戈为玉帛,一颗感恩的心,化腐朽为神奇;一

颗感恩的心,化冰峰为春暖。人生路上,缺少了感恩,就缺少了阳光雨露。心怀感恩,就能

回报社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工作的平台;感谢领

导,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同事,给了我兄弟姐妹般的温暖,更要感谢学生,

给我自信,激发我无穷的工作热情。给我快乐,促使我 对生活更深层的热爱。生活在我们这个集体里,我快乐无比,幸福无比。知足是我快乐

的源泉,感恩是我快乐的延续。亲爱的老师们,请和我一样怀着知足,感恩的心快乐地工作

吧!

我不是栋梁,但我的事业是栋梁;我不是未来,但我的事业是未来。无悔,我的选择;

无悔,青春的奉献。我骄傲,我自豪,我是一名人民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当你站在讲台上面对天真可爱的面庞时,当你站在讲台上目视渴求知识

的眼睛时,你会想到什么?是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富强?还是家长的期望?孩子的未来?此时

此刻,如果让我回答,我会义无反顾的选择——敬业。之所以选择,我会热爱,之所以热爱,

我会执着,之所以执着,我会奉献。因为我们肩负着培养祖国花朵的责任,教书育人是我们

的天职和本分,也是我们的信念!是啊,我们用一根教鞭守着一方净土,两袖清风执着着一

份清淡,三尺讲台献上一片爱心。既然我们选择了讲台,也就选择了默默奉献。 作为一名教师,我把手中的红烛高高举起,只要我的鸽群能翱翔蓝天,我宁愿燃烧我的

每一寸躯体,让我的青春乃至生命在跳动的烛火中升华,在血液的鲜红中奔腾??亲爱的老

师们,让我们行动起来,释放我们的热情吧!伟大的祖国需要我们奉献,火热的生活需要我

们奉献,让我们用爱心搭起桥梁,用真心铸成友情,用关心凝成团结,把我们平凡 的人生献给这壮丽的事业,让花儿纵情绽放,让桃李处处芬芳,让我们的生命在耕耘与

奉献中——熠熠闪光。 今天,新世纪的太阳正在我们面前升起,新时代的师德号角已经吹响,

让我与你,你,你们一道,献身这阳光的事业吧!让我们携起手,肩并肩,用慈爱呵护纯真,

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翼放飞理想,用知足带来感恩,用感恩促进奉献,

用青春和热血谱写师德的新篇章!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古城学区中青年教

师演讲比赛演讲稿《知足、感恩、奉献》 参赛教师:张 传 艳参赛单位: 张八郢初级中学 参赛时间:2013年12月27日篇四:青春励志演讲

稿:懂得知足

青春励志演讲稿:懂得知足在座的同学们,你是否常常抱怨自己的早餐不够丰盛、常常觉得自己的衣服不够漂亮,

你是否羡慕别人家庭很富裕,是否觉得别人的父母足够有地位?如果你有这种想法,就表示你

对自己的生活部是很满足,可是,你知道吗?人生在世有一种精神可以使你常常快乐,这就是

知足。只要你知道满足,你一定会觉得自己比别人过得好。此时此刻,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一个大富人有着万贯家财,雇了几十个帐房先生管理,仍是忙不过来。虽然拥有这么多财产,

那位富人却是每天寝食不安,愁眉不展。而他隔壁有一对穷夫妇,靠做豆腐过日子,尽管家

境贫寒,老夫妇俩每天从早到晚,有唱有笑,做豆腐、卖豆腐,显得十分快乐。富人觉得很

奇怪,便问一位帐房先生,那位帐房先生回答说:老爷,你不必要多想,隔墙扔几锭银子过

去,便会知道了。于是,富人趁夜黑无人,将五十两银子扔进了隔壁的豆腐店,卖豆腐的老

夫妇俩拾到了这笔从天而降的财产,欣喜若狂,于是忙着埋藏银子,又要考虑怎么花,又要

担心别人偷......弄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日夜不安。隔壁的富人自此再也听不到那往日

的歌声、笑声,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不快活的原因,就是这些银钱啊!听完这个故事之后,你是否还羡慕别人的家庭比你家富裕呢?人活在世界上,财富与名利

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其实是很少。正如《八大人觉经》中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其实人只要知足,一切都会变得很美好,你会感到幸福,会感到快乐。如果你身体健康,没有疾病,那么你就比几千万人要幸运。他们甚至看不到下周的太阳。如果你从未尝受过战争的危险、牢狱的孤独、酷刑的折磨和饥饿的煎熬,那么你的处境

要比其他5亿人要好。

如果你能随便进出教堂和寺庙而没有任何被恐吓的危险,那么你比其他30亿人更幸运。如果你在银行里有存款,钱包里有现钞,口袋里有零钱,那么你属于世界上8%的幸运儿。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可吃,身上有衣服可穿,有房可住,你就比世界上的75%的人要

富裕。

同学们,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要心存感恩的心,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你在烦恼自己

没有鞋穿的时候,有的人却没有脚,所以要感谢上天给予我们生命,有了生命我们都是很幸

运的。让我们永远记住,知足常乐,人生无悔!篇五:知足知不足演讲稿 炫出生命的色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我叫**,来自**,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炫出生命的色彩》。 人的一生应当怎样

度过?生命的价值在哪里?这是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在思索的人生课题。空军某部高级工程师

杨选春,身患癌症,依然刻苦钻研,攻克了某新型导弹试验重大难题,荣立一等功。他用实

际行动书写了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的闪光答案,展示了一名军队科技工作者生命不息、战斗不

止的坚强意志和热爱祖国、热爱军队、热爱国防科技事业的炽热情怀。有一句话说的好:生命

是一个过程,事业是一种结果。生命与事业同行,生命因为有了事业的追求而得到开发,光彩倍

增;事业则因为有生命的投入有了热情流淌的血液,永不衰竭的激情,在希腊帕尔纳索斯山南

坡上,有个被视为“地球的脐眼”的德尔斐神庙。据说,墙上镌刻着许多铭文,最有名的就

是门楣上的“人啊,认识你自己吧”的箴言。在当时,人们认为这是阿波罗神的神谕,苏格

拉底把“认识你自己”看成是人的真正智慧。古代中国的先贤们尽管不知道这句箴言,但从

儒家“吾日三省吾身”、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等警世格言中,

同样看到了“认识你自己”的智慧。当我今天站在“知足、知不足”演讲比赛的舞台上,遥

望地处悬崖峭壁之下、绝壑深涧之上的德尔斐神庙,遐想在阿波罗神的神谕到苏格拉底的辩

论中,沉思在中国历代圣人方家的教诲到全市开展的“知足、知不足”主题教育活动中,不

禁想大声呼喊:“人啊,认识你自己吧!” 是的,让我们认识自己吧!我常想,作为一名被录用还不到两年的国家公务员,每次参

加同学聚会时,都会碰触到羡慕甚至有些嫉妒的目光。感触那些目光,思考我的今天,与他

们相比,我毕竟每月拿着不菲工资,已经可以实现自我价值,不再感慨“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

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是啊!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正如从小学

教师考取公务员的孙培杰,由碑廓镇政府到岚山区委组织部,他把这一切当成“一生的荣幸”,

即使身患癌症仍拼命工作至生命最后一息。是啊!作为国家公务员,就应该做到名利上要有

满足感、能力上要有危机感、岗位上要有责任感。站在东港区委办公室这个施展自我、彰显

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上,我将把感恩之情凝练为一种责任,在“知足、知不足”中感恩回

报、百炼成钢,真正像孙培杰一样生命不止、工作不息!是的,让我们认识自己吧!我常想,作为一名有着六年党龄的“80后”共产党员,虽没

有经历过穷与苦的淬炼、血与火的洗礼,但不会忘记面对党旗立下的铮铮誓言。因为我知道,

生活在政治安定、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的新时代,是多么地幸福;工作在崇文尚德、务实创

新、和谐奋进的东港区委办公室,是多么地快乐。是啊!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正如东港区委

张永霞书记常讲的话:“拿着这么高的工资,绝不能有小富即安、小成则满的思想,绝不能坦

然处之、心安理得,要时刻感到烫手、脸红、心慌!”也正如与病魔抗争了6年的鼻咽癌中晚

期患者——**,她始终认为“组织上给了我太多的关怀,我给组织上添了太多的麻烦”。是啊!

作为共产党员,就应该不比物质比素质、不比学历比学识、不比职务比服务、不比奖杯比口

碑,做到在名利待遇上不计较、不攀比、不失衡,在能力水平上不自满、不懈怠、不停滞。

只要我们始终保持“知足、知不足”的心态,就会找准人生的坐标、实现超越的梦想,就能

以感恩之心对待组织、以赤子之心对待群众、以进取之心对待事业,让每一项工作“尽心、

尽力、尽责任,见人、见物、见精神”!是的,让我们认识自己吧!我常想,作为一名生于斯长于斯亦爱于斯的日照人,每天都

在尽情享受“蓝天、碧海、金海滩”的明媚与惬意,都在“日出初光先照中”感知魅力日照的成长与进步,都在市委、市政府“抓住新机遇、增创新优

势、实现新跨越”的宏伟蓝图中憧憬美好未来。是啊!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在这片交织着梦

想与激情的热土上,有我的家,我的梦,还有我的一切。正如面对胡总书记提出“打造山东

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省委、省政府对日照实施重点发展带动战略的历史机遇,市委、市政府

决定“加快建设具有海洋特色的新兴城市”;东港区委、区政府响亮提出今年要“冲刺30强”,

并开展了“执行力建设年”活动,用心执行谋发展,聚力突破求跨越。这不都是对“知足、

知不足、不知足”的最好诠释吗?是啊!作为日照人,我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我爱日照”;

我坚守一份激情,那就是“认真不马虎、勤奋不懒惰、实干不飘浮、负责不回避、创新不守

旧、争先不甘输”;我坚持一种承诺,那就是像冰心一样“知足知不足,作为不作为”,用如

水的生命融入至爱的事业,为家乡的美好明天尽绵薄之力! 朋友们,让我们在“知足、知不足”中认识自己吧!正如2008“感动日照”十佳人物孙

培杰的颁奖词所讲,“他是岚山区委组织部的一名普通干部,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

辉煌的大业。对待工作,他永不知足;对待事业,他无限执著;而对待遇,他始终觉得党和

组织给予的太多太多!他用鞠躬尽瘁、践行信仰的生命,教诲着我们为什么要奋斗终生。

篇二:1我离105岁还有很远很远我们都应潇洒到105

我离105岁还有很远很远,我们都应潇洒到?105?中国服务委员会顾问 中国服务网总服务师 陈步峰

2016年5月25日凌晨,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杨绛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终年105岁。杨绛先生仙逝的先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反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杨绛的地位可能不是最高的,但她所取得的社会关注度,或许可以说超越了她在文学界的地位。从杨绛先生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当代人稀缺的闪光点。 这不仅是她的古稀长寿,也不仅仅是民国才女是个跨世纪老人(她生于清末。她常自豪地对人说:“我比中华民国还年长100天!”),也不仅因为她与钱锺书先生“稀缺”的爱情故事,也不仅他应对困难的勇气和担当;也不仅仅是他历经磨难大喜大悲却如此淡定;而在于渊博的才学在百年中持续不断的喷发,在中国作家榜上,她是年龄最大的上榜者,已近105岁高龄,仍精神矍铄,笔耕不辍,百岁的文字,竟具有初生婴儿的纯真和美丽,她的作品让人在浮躁的文学风气中感到一股清新。更在于她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品格,她的贤德被公认为是最贤惠的妻、最才的女。他对人的关爱和对社会的贡献应该说是最长的,他度过了含金量很高的105岁。 这使我想起一句名言,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始终活着。使我想起了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鄙、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而杨绛先生不仅已经在人们心目中活了105岁,而且还会活更多的105岁。她的长寿是实实在在的?德寿?。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尊称他为先生的缘故吧。大凡国人对德才兼备造诣深厚的大家才女才送他一个?先生?的雅号。他和国之瑰宝宋庆龄、冰心一样实至名归。

这又使我想起毛泽东主席的讲话: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对于他的死(白求恩),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作为奋斗一生贡献一生的百岁老人杨绛先生是能够受用这段话的,她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杨绛笔健高寿,得益于她豁达的人生境界。

1966年8月,杨绛、钱钟书先后被打成?牛鬼蛇神?,1970年,夫妻双双被?发配?去河南息县?五七?干校接受改造。如果说?坚强?构成了杨绛生命的支撑点的话,那么?豁达?则是她对命运不作逃遁的外在表现。这种豁达,是对恶意攻击的一种漠视,也是一种洞达世情的超然物外。她在磨难中直面人生,豁达乐观的精神足以让人仰视。钱锺书去世后,她在家中著书、译书,并整理丈夫的遗作。人们赞叹她淡泊名利,竟不愿领导拜访;大书特书她在北京三里河的寓所没有装修,只有白墙与水泥地,天花板上还有几个手印,据说,那是钱锺书在世时杨绛登着梯子换灯泡留下的;人们更惊讶于她竟将稿费全都捐给清华“好读书”奖 1

学金,支持家境困难的大学生继续学习。在百岁之际写下的散文集里,她说,自己一辈子“这也忍、那也忍”,无非是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 杨绛的德寿在于潜心读书。

读书对杨绛的长寿有着很大的帮助。这是因为,静心读书时,忘却烦恼,心静如水,物我两忘,身体各个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有利于人体远离疾病的侵袭。杨绛一百多岁还坚持着每天读书、整理丈夫的笔记,或是翻译作品等。杨绛说: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者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书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视角。读书影响潜在......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的思考、逻辑、谈吐、与人共事等各个方面,读书多了,内心才不会决堤,是指人的情商积累和阅读有关。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杨绛的德寿在于他贤惠的的角色定位和用心用情用智的服务精神。—— 她从来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点终身未改。

1911年7月17日,杨绛出生在无锡一个有名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杨荫杭是民国著名的大律师,姑母杨荫榆亦是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虽然身材短小其貌不扬,但杨绛学业精良,乖巧聪慧,深得父亲宠爱。1928年,一心想报考清华外语系刻苦努力的她,却因南方没有名额,只得无奈转投苏州东吴大学。在校期间,她踏实进取,不仅专业拔尖在班里才冠群芳,还喜欢音乐,能弹月琴,善吹箫,工昆曲。1932年初,为了能读清华外语系,她放弃出国留学机会,凭着执着的毅力,终如愿考取清华研究院外国语研究生。 读研期间,她与钱锺书在清华相遇了。1935年,两人踏入婚姻的殿堂。然而婚后的柴米油盐,哪有吟作赋的爱情来得轻巧。加之钱家身为旧式人家,男尊女卑观念极强,为了爱情,她只得甘做钱家?灶下婢?。其实,她哪里会做?自小被仆妇照顾的她,在跌跌撞撞中却也学会了过日子。从没做过饭的她摸索着学做菜,犯了几次把扁豆壳丢了之类的错之后,居然也做出像模像样的红烧肉。只是心疼女儿的父亲不免有不平地说:?钱家倒很奢侈,我花这么多心血培养的女儿就给你们钱家当不要工钱的老妈子!?可但在杨绛看来,从大小姐到老妈子,不过是角色变化而已,并不感觉委屈。随后钱钟书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奖学金,杨绛毫不犹豫中断清华学业,陪丈夫远赴英法游学。满腹经纶的大才子在生活上却出奇地笨手笨脚,学习之余,杨绛几乎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杂事,做饭制衣,翻墙爬窗,无所不能。 她只想维持住丈夫的“痴气”。杨绛在牛津?坐月子?时,钱钟书在家不时闯?祸?。台灯弄坏了,?不要紧?;墨水染了桌布,?不要紧?;颧骨生疔了,?不要紧?——事后确都一一妙手解难,杨绛的?不要紧?伴随了钱钟书的一生。钱的母亲感慨这位儿媳,?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钟书痴人痴福。?

1945年的一天,日本人突然上门,杨绛泰然周旋,第一时间藏好钱先生的手稿。解放后至清华任教,她带着钱钟书主动拜访沈从文和张兆和,愿意修好两家关系,因为钱钟书曾作文讽刺沈从文收集假古董。钱家与林徽因家的猫咪打架,钱钟书拿起木棍要为自家猫咪助威,杨绛连忙劝止,她说林的猫是她们家?爱的焦点?,打猫得看主人面。杨绛的沉稳周到,是痴气十足的钱钟书与外界打交道 2

的一道润滑剂。家有贤妻,无疑是钱钟书成就事业的最有力支持。1946年初版的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出版后,在自留的样书上,钱钟书为妻子写下这样无匹的情话:?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钱钟书在创作小说前,杨绛已有多部佳作问世,当有危机感的钱钟书准备创作《围城》时,杨绛立刻进入配角秘书的角色,全力以赴支持丈夫创作。小说《围城》被搬上荧幕前,导演黄蜀芹曾专门来征询夫妇俩。杨绛边读剧本,边逐段写出修改意见。电视剧果然名声大噪,一时在全国掀起热潮,而出现在每集片头的那段著名的旁白——?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出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被无数人时常引用,实际上就出自杨绛之手,她可谓是最懂《围城》的人。她是《围城》中不露痕迹的作者。

1994年,钱锺书病重住院,已经八十多岁的她,独自一人悉心照料丈夫。不久,女儿钱瑗也病重住院,与钱锺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的院区,她就这样来回奔波,不辞辛劳。

她曾说,?锺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1997年,被杨绛称为?我平生唯一杰作?的爱女钱瑗逝世。一年后,钱锺书临终,一眼未合好。深受失亲重创的杨绛却附他耳边轻声说:?你放心,有我呐!?内心之沉稳和强大,令人肃然起敬。在丈夫与女儿相继离世后,杨绛在92岁高龄下,提笔著书《我们仨》,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并着手整理丈夫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多达7万余页。2003年,《我们仨》出版问世,这本书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感动了许多读者。

人们现在之所以这样敬慕他,是因为她丛不居才自傲甘当配角,只做好女人不做女强人。想想许多女强人的婚姻生活大都不够幸福,应该从杨绛的为人处世中得到启示。杨绛作为大家闺秀下嫁钱钟书是门不当户不对,但他从结婚那天起,就把自己定位成钱钟书的妻子、秘书、保姆,舍弃自己的才学业绩,甘当配角,而且是快乐服务其乐融融,全家人生活得很美满很敞亮,令人肃然起敬。 杨绛的德寿还在于她的平和淡定。

在民国才女之列,她是最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生于乱世,心中却有一份与世无争的宁静。杨绛对名利没有任何追求,不善也不喜爱交际应酬,她就想安安静静地写作,平平淡淡地度日。她说她最大的渴望,是人们把她忘记。杨绛最喜欢的名言是:?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在许多朋友眼里,杨绛生活简朴、为人低调。她的寓所没有进行过任何装修,旧式的柜子、桌子,室内虽无昂贵的摆设,却有浓浓的书香。她非常满足于这样的简朴生活方式。 面对人生百年,杨绛说:?我今年101岁了,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100多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惟 3

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先生就是一本教科书。

我们从杨绛先生身上学到了为人、学到了服务,学到了平和淡定,学到了长寿的秘诀。我从来不敢奢求自己能活到105岁,即便肉体侥幸残喘到百岁,我们也距离杨绛先生的105岁的境界贡献相距甚远。我过去曾经发誓,争取活到80多岁,至少能赶上我的父亲(我的父亲陈泽民一生从教、简朴善学谨小慎微乐于助人活到88岁),因为我有他的长寿基因,更有他没有的物质条件。维此能更好地把我从事的服务文化事业发扬光大传播得更远。当然我要向杨绛先生学习,争取活到105岁,争取厚积喷发余热生辉。

论物质条件和养生科普知识,我们不比杨绛先生差,我们所差的就是杨绛先生的人生境界。

一个人有所追求干成事业并不难,难就难在能够心静如水平和淡定。我是在 1998年召开第一次服务文化研讨会以后才有所感悟慢慢转型的。以前的座右铭是?能受天磨炼真铁汉 不遭人嫉是庸才?,干什么都要争第一,从来不服输,从来不怕别人非议,先把事情干起来再说,被人称为拼命三郎?工作狂?,我也曾率先创建青年文明号,所总结推广的服务创新经验在全国推广,走进中南海作介绍。但在为人处世协调关系上难免磕磕碰碰,常常事与愿违难遂人愿。直到1998年召开服务文化研讨会以后,心态才逐渐平和下来,确立了自己的座右铭:?潜心传播文化业 俯首甘为拓荒牛?。专心致志干一件自己最擅长和喜欢干的事情,虔诚制作的研究传播服务文化。但也常以独创12本专著、发表几百篇文章沾沾自喜志得意满。直到近几年,才慢慢地真正平静下来,确立了?文化强国助文力,成就他人乐公益?的新的座右铭,与诸多文化知音一起,策划组织系列服务文化采风(河北名企巡礼、江苏名企巡礼、北京名企巡礼)和服务文化系列研讨会报告会,旨在挖掘传播放大提升城市和企业的文化亮点,努力达到?为您服务是我的荣幸,祝您成功是我的快乐?的境界。

105岁是人生的长度与厚度、宽度与亮度的有机融合体,是学习一生、奋斗一生、服务一生、快乐一生的人生境界。我们不一定能活到105岁,但我们只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就有价值。当然只要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所造诣,活到105乃至更长寿的年龄,对己对家庭对社会岂不美哉。只要向杨绛先生好好学习为人处事,活到105岁是能够做到的。我们要学习105超过105,并以此相互激励相互鞭策,才会使人生更有意义,才会使中国梦成为现实。因为我们追求的事业还需要我们的余热生辉厚积喷发。

杨绛先生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永远是我们的激励和老师。

(13081124265 chenbufeng@126.com 共享网站:中国服务文化网、碧虚网) 4

5

篇三:读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有感

读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有感 子蕴的回忆录《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是少有的我喜欢看的描写共和国成立前后出生的一代人成长经历的作品。作者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剖白心声地和你讲述她40年的人生经历,就好似活生生的子蕴坐在你对面。 不同的人看了这本书几乎都说好,这是因为书写得确实好。好就好在客观真实,好就好在坦荡无私,好就好在语言传神。我最赞赏的是子蕴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第四章“峥嵘岁月不峥嵘”的开篇语中,子蕴写到:“时代的大潮把我卷出北京,时代的大潮又把我冲了回来。但我可以骄傲地说,这十年我没有虚度。出于本性,我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干活,生活得很充实。尽管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但我并没有垮掉。这十年使我经风雨、见世面,使我坚强,使我豁达,没有这十年的历练就没有我后半生的成熟。尽管这不是我个人的选择,是

我们这一代人逃不掉的宿命;尽管我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东北那一片黑土地。” 这一段话是子蕴积极面对人生的很有代表性的表述。站在整个人生的高度,个人总会遇到不可抗拒的不利环境,更何况是文革那样整个国家民族的灾难。既然无法回避,就要积极面对。何为积极面对,就是环境再乱不失做人的底线,条件再苦尽量保持正常的心态,眼前再难也对今后抱有希望,把艰难困苦看成对自己意志品格的磨练。人的一生总是坎坎坷坷的,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坎坷罢了。在面对上山下乡这个1700万城市知识青年共同的命运大坎坷时,每个知青又有各自不同的当时的心里、表现和后来的回味。接受文革期间强加于人、动辄扣帽子的教训,让我们尊重每个人各自对下乡的体味和感受吧。在这点上,子蕴做得也非常好,博客关掉评论栏,书评来文照登,读者心里品评,这就是“豁达”。 我年长子蕴两岁,经历大体相同。阳光明媚的小学和中学,乌云滚滚的文革,知青下乡的洪流??然而也有不同,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7岁进京上学。一直到初中毕业,我几乎每个寒暑假都回农村老家度假期干农活,合作社、人民公社、自然灾害时期我都经历过,农村生活的困苦,农活的劳累我都深有体会。记得有一次擗高粱叶子,太阳顶头高照,高粱地里密不透风,人好像进了大蒸笼,手抓沾满腻虫的高粱叶子擗下来背在后背上,而且越来越沉,我差点中暑晕倒在地里。 这样的经历和磨练,再加上自小读了些书,使我对生活在城市或农村看得并不是很重。在文革把我“内定保送国外上大学”的去向吹掉后,面临离校分配去向时,我有几种选择:留校做中学教师、参军、北京工厂工人、北京郊区小学教师、黑龙江国营农场农业工人(当时尚未组建兵团),农村插队。我不愿当教师,为让我留校学校阻止我参军,我不愿参与竞争仅有的几个工人名额。在农场工人和农村插队之间,我选择了农场。我看过电影《老兵新传》,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的火热生活影响了我。记得我小学时曾想长大了当一名勘探队员,是受了一首《勘探队员之歌》的影响。农村插队肯定比农场苦得多,我还是去农场吧。所以,我到黑龙江农场是平平淡淡的心态,既不是满怀豪情战天斗地,我从来不说扎根的话,也不是被迫无奈苦度时光,我是去参加社会实践。我离京没有神伤和眼泪,我是来过一种新样的生活了。由于吃苦的思想准备较充分,到农场一看,优美的自然环境,队里领导和职工的热烈欢迎,整齐干净的房间和大炕,还有像样的礼堂兼食堂,比我想象的条件好多了。地里的活,我基本都干过。每天吃的大白馒头,是我在农村老家多少天也吃不上一次的。这点是我和绝大多数一直生活在城市的青年不同的。城乡的巨大差别,自然会使他们感到农场生活比城里艰苦很多。没有了父母的呵护,一切都要自理,再加上繁重的体力劳动,会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但对我们人生来讲,多一种生活体验,就多一份生活积累,只要你积极面对,就会像子蕴所说“没有虚度”。 在兵团时,我还想过一个问题:当年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是多么艰苦。他们打过仗,立过功。和平建设了,被成建制调到大荒草甸开垦黑土地,不用说生活苦,干活累,那是可以想见的,很多人年岁大了连媳妇都没处找,那是多么大的奉献啊。还有1956年来的河北支边青年,1959年山东支边青年,1964年北京

支边青年,他们几乎要终生生活在这里,也没见他们叫苦叫累喊冤啊。我生活在这里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况且条件比他们来时要好多了。这样想,我的心态就一直比较平和。 初到北大荒,我的感受是,条件比我想象的好,我想做的事是,搞点调查研究。所见所闻是材料的收集,干活工作是调查的体验。还真是天随人愿,我先后在多个岗位工作过,也去过多个连队,还到2个外团住过一些天,掌握的第一手材料比较多,对兵团就有了较多较深的了解。这样,看问题眼界可以开阔些,立足点可以稍高些。所以有人说看不到我有什么发愁事。其实谁没有愁事呀,只是我总想办法化解罢了。我有点不求上进,喜欢“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有了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我都能对付。 说到知青对兵团的贡献,我自己也曾不以为然。离开兵团近40年后我回去看看,走了几个农场,在有的农场还住了几个月。各农场环境改造之优美,职工生活之安逸,城镇建设之水平,现代农业之发展,都让我惊羡不已。天天的蓝天白云,满眼的绿树鲜花,大片的沼泽森林,无际的整齐稻田,相对淳朴的民俗民风,使我流连忘返。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接触了一些老职工的第二代,他们大都在知青当老师的课堂上学习过,现在是农场的骨干或掌权者,他们对知青极有感情,尤其对知青的贡献充分肯定。他们说,农场发展有三个台阶,第一是转业官兵开发建设,第二是知青带来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第三是改革开放。知青大批返城时,农场很是闪了一下,很多工作几乎陷于停顿。知青对农场的贡献太大了。()这些话让我很欣慰。我们的吃苦受累,我们的流汗甚至流血,没有白费,除收获了意志品格的磨练、收获了淳朴的友谊和真情,收获了对中国大农业的了解外,对农场建设也发挥了很大作用。近日在《北大荒日报》看到,不少当年的知青,现在黑龙江的社会知名人物提到“知青精神”这一概念,这也是对知青下乡精神收获的概括和肯定。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社会浮躁问题也凸显。这也可能是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我们这些当年的知青经历过那么多,见多识广,都知道保持社会稳定是老百姓最大的利益,克制各种欲望是满足感、幸福感的基础。我们大都已先后加入了退休大军,保持身心健康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我们健康了,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有条件的,还可以含饴弄孙,帮帮子女的忙。我很赞赏一位知青送给儿子的条幅:《常想一二》。人生不如意者八九,不要常想。保持精神愉快,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首要条件。人间正道是沧桑,历史的发展,人生的路程,都是一个理。学习子蕴,积极面对客观世界,我们就能豁达、开朗,尽可能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我很富有—知足常乐》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75694.html 转载请保 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