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 导航

2017年5月28日,我国发布了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7-01-10 06:16:59
经典文章

篇一:2016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

2016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 《中医药法》进入立法程序

2016年01月14日13:51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4日讯(记者郭静原)2016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今天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成就和2015年中医药工作进展,明确“十三五”中医药发展总体思路,部署2016年中医药重点工作,全力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十二五”时期是中医药发展进程中极具历史意义的五年,是规划目标实现最好、服务能力提升最快、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规划目标总体实现,主要指标全部完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和显示度明显提升。

五年来,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中医药为探索医改的“中国式解决办法”作出了积极贡献。推动中医药服务结构调整,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保障多层次服务供给;推进社会办中医,提供多元化服务供给。与“十一五”末相比,中医医院增加500所、增幅达15.5%,中医门诊部、诊所也分别增加531个、5890个。全国91.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2%的乡镇卫生院、70.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4.9%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2014年,中医医院总诊疗人次5.3亿人次,比“十一五”末增加1.7亿人次,增幅达47.2%,占医院总诊疗人次的

17.9%;中医医院出院总人数2227.1万人,比“十一五”末增加951.4万人,增幅达74.6%,占医院出院总人数的14.5%,门诊次均费用、住院人均费用分别比综合性医院低12%和24%。中医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较高收益,放大了医改惠民效果。

五年来,作为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中医药为推动健康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面对群众日益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扩大服务供给,引导消费,一大批适应市场的新产品、新业态成为健康产业新的增长点。中医药与养老、旅游等相互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凸显,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潜力持续释放。2014年,中药工业总产值超过了7300亿元,占我国医药工业总值近1/3,进出口额达到46.3亿美元。研制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产品,5个中药大品种年销售额均在30亿元以上。

五年来,作为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中医药为提升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科技竞争力作出了积极贡献。建设了以16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重点平台的临床科研体系,14类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疗效获得循证依据,完善了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和慢病的临床科研网络,建立了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临床科研一体化新模式,建设了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十二五”期间,有36项中医药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诊疗标准规范、关键技术和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

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年来,作为优秀的文化资源,中医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深入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建设了300多个国家级、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组建了一支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队伍,开发了一批形式多样的文化科普作品。发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民众在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提升同时,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与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签订的中医药合作协议达86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已有9个国家建立了中医中心,并建有7所中医孔子学院。《黄帝内经》《本草纲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中医药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中国文化。

五年来,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中医药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中药材生产离不开青山绿水,中药材发展可以造就金山银山。越来越多的地方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以加强中药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为契机,推动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带动地方绿色经济发展,促进了生态环境修复。推进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初步形成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建立了大宗、道地、濒危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全国有200多种常用大宗中药材实现规模化种植,种植面积超过3000万亩,实现了中药产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王国强介绍,2015年,《中医药法(草案)》经审议过后,已进入最后立法程序;“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与治未病”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三五”启动专项,并累计发布实施3项国家标准和一批团体标准,建立12个濒危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出版200种中医药古籍图书;深化医改发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覆盖目标人群40%;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等229个地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服务基层中医药工作;中央财政投入2.06亿元支持五省(区)81所藏医院和22所全国重点民族医医院,提升民族医药服务能力;中国-捷克中医中心成为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来首个卫生合作项目。

王国强指出,中医药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中医药服务资源布局、结构仍需加快调整,服务能力尤其是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还需着力提升。二是继承创新对事业发展的驱动力还不强,还需下大力气攀登医学高峰。三是中医药人才队伍对事业发展的支撑不足,特别是领军人才缺乏,还需切实提高中医药人员的中医思维和人文素养。四是中医药发展规划统筹不够,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还需加快推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五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还需加快完善政策机制,还需提升素质、增强本领。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启动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中央领导同志对中医药工作重要指示的贯彻落实之年。王国强要求,2016年中医药工作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增强自信、抢抓机遇,勇担重任、奋发有为,全面推进深化中医药改革,全面推进中医药法治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全面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全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为丰富祖国医学宝库、建设健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中医药管理局将抓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制定与实施,积极参与健康中国建设2030纲要、深化医改等国家重大专项规划编制;大力推进中医药立法的出台,落实好《关于加强中医药监督管理的意见》,完善中医药监督机制;做好深化医改中医药工作,推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优化医院收入结构,统筹推进管理体制、人事薪酬等改革;并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健康旅游等新业态,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养老机构,开展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项目。此外,中医药管理局还将以服务“一带一路”为重点,加快建设中医药海外中心,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篇二: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第一部分 “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中医药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中医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十一五”期间上海中医药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在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和文化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中医药事业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发展投入不断增加

自1998年颁布《上海市发展中医条例》以来,上海一直十分重视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法规建设。“十一五”期间,上海相继出台了有关学科建设、社区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内容的扶持政策,并在政策调研基础上,制订颁布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0年—2012年)》等相关文件。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各级财政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十一五”期间,上海市级财政用于中医药机构的经费投入累计达到22.7亿元,为支持上海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市卫生局本部中医专项经费年均增长幅度超过了30%。各区县也加大了对中医的投入力度,如浦东、长宁、宝山区均投入资金重建区中医医院或改扩建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松江、虹口区均完成了区属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门急诊大楼的改造,卢湾、青浦区通过土地置换、整体搬迁方式扩大了区属中医医院的占地面积等。

二、中医药参与医改取得积极进展,服务世博获得成效

上海以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扶持、促进中医药的政策为契机,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积极参与深化医改,取得明显成效。中医药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增补的基本药物中中成药比例达到38%,中医医疗机构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进一步发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涉及中医药服务的内容已得到体现。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已明确对公立中医医疗机构的投入倾斜政策,开展了中医医院投入补偿机制、中医医疗联合体建设、医院制剂区域内调配使用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上海充分发挥地域优势,采取多项有力措施,让中医药融入世博、服务世博。中医药的历史、传承和成就在中国馆、城市未来馆等展馆得到展示体现,通过多种方式向来宾和游客宣传了中医药文化,组织了志愿者队伍参与园区的志愿服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作为中医医疗机构的代表参加上海市世博定点医院工作,并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称号。

三、中医医疗服务体系逐渐完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上海进一步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基本实现了全市城乡一体化中医药

服务网络的全覆盖。“十一五”期末全市共有公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24所,各类中医门诊部、诊所303所,所有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设立了中医、中西医结合科。至2010年底,各类医疗机构中的中医执业医师占医师总数比例达到10.67%,中医医疗机构实有床位以及其他医疗机构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室实有床位占全市医疗机构的8.15%,门急诊人数占全市医疗机构的14.12%,出院人数占8.31%。

通过实施中医“三名”(名院、名科、名医)工程,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龙华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曙光医院部市共建研究型中医医院等重大项目被批准设立并进入实施阶段,龙华、曙光、岳阳、宝山、杨浦、嘉定中医医院和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7家中医类医院被国家列入全国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一批国家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通过了评审和验收,从2006年开始启动了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建设工作。

四、基层中医药工作得到加强,中医药在公共卫生领域发挥应有作用

上海高度重视社区和农村中医药工作,至“十一五”期末,先后有20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社区中医药服务示范点建设单位和达标建设单位,组织实施了12项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整理研究和推广应用,开展了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十一五”期间,闸北、徐汇、虹口、长宁、静安、普陀、宝山、浦东和杨浦区先后被国家认定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南汇、奉贤、嘉定区分别被认定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十一五”期间,上海积极参与全国构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治未病”健康工程,推进机构建设和项目研究工作,成立了上海市“治未病”发展研究中心;积极参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推进上海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医药项目,全市12所区县中医医院的急诊、感染科实施了改造和建设工作。在应对汶川大地震救援和防控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各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上海中医药界及时动员、精心组织、全力参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中医药继承和创新能力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十一五”期间,上海对首批确定的23个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进行了中期检查,并增补实施了15个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建设项目;开展了将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人才培养与博士学位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以及“中医大师传承人才培养项目”;在第三批继承班结业的同时,确定了上海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和学术继承人。

上海大力加强了中医药创新能力建设。“十一五”期间上海中医药界共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等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数十项,中药新药研制开发、中医药标准化、多学科中医药基础研究等均取得新的进展。至“十一五”期末,上海有国家级中医药重点学科8个,13个学科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黄芪活性产物代谢调控的基因工程关键技术研究”等四个项目分别获得2007年度、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推拿治疗颈椎病经

筋机制与临床应用”等两个项目分别获得2008年度、200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六、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步伐加快

上海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领域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十一五”期间又在中医药创新平台建设、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再上台阶,国家中药安全评价中心、教育部中药制剂工程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获批准成立并投入建设,产学研合作的技术研发也不断创新机制、深入开展。

“十一五”期间,上海积极拓展中医药对外教育和医疗、科技、产业方面的合作,对外中医药教育取得较快发展,境外中药、护理等专业合作办学取得初步成效,中医援外医疗服务继续加强,中医药对外科技合作在基础理论、临床研究、安全评价等领域不断扩展范围和深度。上海还承担了全国中医药立法项目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传统医学部分的研究工作,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秘书处也落户上海并顺利开展工作。

七、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和行业管理取得新的成效

“十一五”期间,上海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医疗、教育、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了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中医传承高级研修班、西医学习中医班、乡村医生中医大专班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项目,探索实践现代中医师承模式,开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工作。至“十一五”期末,上海共有3位名中医被国家授予“国医大师”称号,上海中医药界共拥有973首席科学家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数量在中医药领域列国内各省市前列。

上海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医院质量评价和督查工作。通过成立上海市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等机构,加强监测、服务和研究工作;通过开展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建设、社区中医药服务达标建设等工作,提升了各类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通过《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等规范文件的修订和全面推广应用,强化了中医药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通过管理干部的培训,提高了中医医疗机构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第二部分 面临的形势和主要问题

一、健康服务需求增长为上海中医药事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理念不断增强,对中医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药不仅具有“简便验廉”的优势,在现代医学模式、理念不断转变的背景下,中医药的整体观、个性化、“治未病”等思维、方法的优势也进一步突显,能更好地适应我国深化医改的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要。在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历程中,中医药也将以其特色和优势,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政策扶持为上海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作用。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在深化医改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发布,对今后一段时期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都给予了明确的阐述,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正在进一步出台和实施。

三、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上海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与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要求相比还存在明显不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在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中医医疗服务资源相对不足,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截至2010年末,全市每千人口中医医疗机构床位数、每千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均低于同类型城市。同时,优质资源分布比较局限,各区县之间中医药发展不够平衡。

二是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不足。中医药服务的劳务和技术价值尚未得到充分体现,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使用中医药的措施有待于加强,中药饮片的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传统型中医药人才不足,中医药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是中医药科技缺乏重大的突破。上海中医药科技机构、人员、投入等方面资源比较丰富,但存在研究资源分散、创新体系不全等突出问题,近年来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化项目不多,缺乏重大科技成果。

四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缓慢。上海的中药产业曾经位居于全国前列,但近些年来发展缓慢,在某些领域已明显落后于部分省市。2010年,上海中药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均仅列全国各省市中游,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中成药品种也比较少。

在上海逐渐成为国际型都市过程中,上海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对医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整合中医药资源、加强继承创新,不断提高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

第三部分 “十二五”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

㈠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促进上海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

需求为目标,按照《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沪府发〔2010〕22号)要求,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完善中医药工作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推动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现代化与国际化,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构建与上海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发展相适应的中医药事业高地。

㈡ 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坚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加强继承与创新,以科技创新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坚持人才为先,打造国内中医药人才高地;坚持发挥政府扶持和促进作用,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㈢ 发展思路

围绕《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确定的战略目标,全面落实中医药发展的各项政策,理顺中医药管理体制。加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完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药产业发展,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进一步提高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为把上海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中医药服务、继承和创新、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基地,打造与上海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发展相适应的中医药事业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㈣ 总体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成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继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对外合作交流、产业、标准化与信息化六大体系。到2020年,建成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中医药发展高地、中西医并重协同发展示范区,实现中医药事业跨越式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

一是加快建设符合中医医疗特点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本市城乡中医药服务网络的全覆盖,提高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二是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和海派中医流派学术研究,初步构建上海中医药创新体系,力争取得中医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三是加强中医药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学科取得重大临床科技成果,在中医医院推行“传统型中医临床学科”,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整体优势进一步加强,培养和引进中医药领军人才,进一步完善中医人才的相关政策。

四是加快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形成中医药标准化建设高地,推动中医药教育、科研、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五是发展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制定和实施上海中药产业振兴计划,发

篇三: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

“”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开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中医药事业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五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和要求,在卫生部领导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团结带领中医药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紧紧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满足群众需求,更加注重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机制创新、转变理念方法,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有了新突破,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医药全面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色与优势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中得到发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专项规划顺利实施。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取得进展,其优势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得到发挥。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治重大疾病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和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疫情的应对中发挥出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更加广泛。中医药学术继承与创新取得新成果,《中华本草》编纂完成,一批中医古籍得到整理研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传承得到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成效显现。开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中医药继续教育覆盖率进一步扩大,农村和社区中医药人才培养不断加强,评选出全国首批“国医大师”。中医药法制化、标准化建设取得新成效,《中(传统)医药法》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发布中医药地方性法规的省(区、市)达到26个,中医药监督工作得到加强,中医药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建立,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进展,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暂定名)正式成立。中药产业水平进一步提升,中药资源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得到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新局面初步形成,“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产生广泛社会影响,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工作稳步推进。中医药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中医药已传播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已与世界上近半数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中医药或传统医药政府间交流合作机制,第62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传统医学决议》,敦促成员国将传统医学纳入国家卫生服务体系。中医药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管理体制建设得到加强,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

规划确定的目标基本实现,形成了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发展的新格局。(见专栏1)

“十二五”时期,中医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强调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国务院出台《若干意见》为建设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和中医药在新时期新阶段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作为“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六项重点任务之一,力度前所未有。各地党委、政府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推动力度不断加大,加强了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和体制机制建设,加大对中医药的投入,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和理念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信中医、用中药,对中医药知识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疗效确切和费用低廉的中医药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健康观念的改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整体观理论思维、个性化辨证论治以及“治未病”健康保健方法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国际社会、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和关注中医药,为中医药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中医药事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中医药行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整体思维、系统运行、三观互动、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方法,振奋精神,奋发有为,凝聚力和自信心显著增强,为新时期推进中医药事业新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同时,中医药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中医药特色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服务领域还需进一步拓展,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领域的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新需求。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疑难、传染性疾病等方面的科技攻关成效还不显著。继承不足、创新不够的问题还依然存在,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一些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医药文化传承有待加强,社会认知度还需提高。中医中药发展缺乏统筹规划,中医与中药发展不协调。中医药人才队伍还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不足,基层中医药人员严重短缺。中医药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中医药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基层中医药工作基础还很薄弱。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中医药管理体制尚不健全,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二、中医药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以推动和实现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全面贯彻落实《若干意见》为主线,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作为中医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继承与创新,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协调,科学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中医与西医要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大力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区域中医药协调发展。统筹国内和国际中医药发展,相互促进,实现共赢。

坚持转变发展方式,突出特色与优势。从单一的疾病治疗模式,转变为既重视疾病治疗,又重视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并融合一体的综合防治模式;从注重中医医院发展,转变为既重视医院发展,又注重门诊部、诊所等中医药服务的多种组织形态共同发展;从注重中医医院的规模扩张,转变为在继续扩大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特色优势建设和服务功能完善;坚持发挥政府扶持作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渠道发展中医药事业。

坚持继承创新和科技进步,提高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中医药发展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通过知识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积极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在管理体制、投入补偿机制、公立中医医院改革、中医药服务模式、临床型中医药人才培养、重大疾病防治攻关、中药管理与安全等方面加强研究,边推边试,边试边改,更好地体现中医药自身特点,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反映中医药发展趋势,适应中医药发展需求。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15年,建立起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实现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中医药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健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初步构建,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特色优势更加突出,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能力显著提高,重大疾病防治能力明显增强,潜力得到发掘。

中医药人才素质明显提高,结构更趋合理,基本适应和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

中医药继承创新体系基本建立,科技对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和中药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传承研究取得显著成效。

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中药质量标准和规范体系逐步完善,野生中药资源培育、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能力不断提高,中药材生产综合能力稳步提高,现代中药工业体系建设和产业创新能力得到加强,中药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

中医药法制、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明显加强,实现中医药立法,中医药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专门制度建设取得进展,中医药标准体系和支撑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国中医药信息系统基本架构初步建立。

中医药文化业态更加丰富,中医药文化资源得以有效开发利用,中医药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

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效更加显著,中医药在国际传统医药领域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主要任务指标

中医药医疗资源:到2015年,力争100%的地市建有地市级中医医院,70%的县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中药房,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每万人口中医床位数力争达到4.78张,每万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力争达到2.4人。中医药服务:到2015年,中医医院总诊疗人次争取超过5.5亿人次,中医医院总诊疗人次占医院总诊疗人次比重力争达到18.5%;中医医院出院总人数争取超过2000万人,中医医院出院人数占医院出院人数比重力争达到15%。

中医药人力资源:到2015年,中医药人员增量占全国卫生人员增量的比重争取达到18%,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全科医生的比重争取达到20%,中医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重超过60%。

中医药科技:到2015年,初步建立中医药防治慢病临床科研体系,完善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科研体系,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取得重要进展和成果,改革和创新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模式。

中医药文化科普:到2015年,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普及覆盖全国80%以上行政村、85%以上社区、80%以上家庭。

中药发展:到2015年,完成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初步建成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预警网络体系。(见专栏2)

三、重点任务

(一)以城乡基层为重点,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医疗资源。省(区、市)要建设好省级中医医院,形成区域中医药诊疗中心,每个地(市)至少建设好一所地(市)中医医院。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县中医医院建设,充分发挥县中医医院在农村中医药工作的龙头作用。加强中医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建设,积极发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在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为村卫生室配备中医药人员或能够提供规范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加强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建设,研究制订中医诊疗和护理常规、出入院标准、用药指南、临床路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等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中医医院因病施治、规范诊疗、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培育、培养一批名院、名科、名医。加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能力建设,建立长效机制,积极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动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积极推动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规范建设和连锁发展,鼓励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允许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探索中医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的方法和形式。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对其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见专栏3)

(二)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与控制、妇幼保健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构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政府举办的中医医院均设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科室,有条件的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置中医预防保健的必要人员、设备和技术,提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预防保健机构,规范服务行为。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人员准入条件和服务规范,加强引导和管理。加强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宣传与教育。(见专栏4)

(三)加强中医药卫生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治网络建设

将中医药纳入卫生应急体系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网络,建立和完善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建立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卫生应急方案并加强演练,培养和建设一支中医药卫生应急队伍,储备中医药卫生应急物资,提高中医药参与突发事件卫生应急能力。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能力建设,建好全国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研究中心,在传染病医院设立中医药科室,依托中医医院和传染病医院建设一批省级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研究基地,力争每个地市都有一个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基地。

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重点研究室为主体,结合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开展中医药防治临床科研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肾病等重大慢病和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新发传染病以及妇女儿童健康问题等的中医药防治临床研究,建立有中医药特点的疗效评价标准,形成具有国内外公认循证证据的高水平综合防治方案。(见专栏5)

(四)推进中医药科技继承与创新

进一步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及标准等系统研究,推动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的研制与开发。对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进行现代诠释。系统整理和挖掘中

2017年5月28日,我国发布了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66409.html 转载请保 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