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三上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6-10-19 16:08:26

篇一: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探究与实践
第一单元 养成·服务
主题一:与人相处的快乐
教学目标:
1、懂得在同学的交往中要学会宽容、理解和谅解他人。
2、知道与同学交往的好处,从而学会珍惜友谊,乐于交往。
3、了解一些人际交往的方法,体会如何与人交往。
教学重难点: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人交往。 教学方法:游戏法、故事启发、情境体验、角色扮演
教学准备:课件、交往快乐卡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动画引入。
1、师生一起玩抢板凳游戏。两轮轮游戏玩后问学生:刚才的游戏开心吗?
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细致的体会同学交往的快乐。
2、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吧!播放《四个好朋友》要求仔细听认真看。思考:①四个好朋友分别是谁?②他们在一起干什么?③他们在一起玩的开心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发言及时鼓励。
师小结:是呀,小伙伴在交往的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只要大家互宽容、团结友爱,就会成为好朋友。
二、思前想后,感悟宽容:
过渡:是不是人人在交往过程中都能这么做呢?前几天,报纸上登了这么一则新闻,我们一起听听看。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这两个妈妈做得对吗?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你们不要为了一片小小的菜叶而打架呀;你们也太斤斤计较了;做事情要考虑后果的,你们看看自己现在多悲惨啊?)
三、聚焦生活,说出你的故事
同学们,你平时是怎么对待自己的朋友呢?说出你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好吗?
指明学生发言:视学生发言情况做得好的表扬。(像你这么懂礼貌,大家都会乐于与你交朋友。发生矛盾,你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真不简单,老师都愿与你做朋友;诚实的孩子谁都喜欢??)
过渡:让我们把镜头拉近,聚焦我们身边,(出示:沟通驿站——让我们一起聊一聊):1、想想平时你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过不愉快的事?如果再让你碰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
(1)小组讨论
(2)学生讲述。(如果开始学生不便说)此时师示范:
如果学生说的是做得不好的:(引导他谈一谈对这件事的体会与感受。)追问,如果你再碰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
过渡:孩子们,刚才大家都说了自己身边的故事,老师在与大家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不经意间记录下这样几个镜头:出示:生活长镜头
(1)侧耳倾听——献出你的锦囊妙计:
A、 课间时,兵兵把毛毛虫放到小美笔盒中,当小美上课拿笔时,
她吓得大叫起来。兵兵做得对吗?为什么?
B、 下雨了,丽丽带了雨伞,可蕊蕊没带雨伞,丽丽撑伞把蕊蕊先送回家,然后自己才回家的。丽丽做得对吗?为什么?
请同学们选取你感兴趣的话题,说说你的看法:(必须做到关心、爱护、帮助同学;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尊重、信任同学;对同学要真诚;)
老师还捕捉到这样的画面:
同学们真能干,不但自己学会了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还会巧妙的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老师把一首好听的歌曲送给大家。
五:诵读儿歌 心心相印
过渡: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怎么与同学友好相处,还体验到交往的好处,更可贵的是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纠结在我们心中的阴云被驱散了,只要我们常怀宽容、冷静、真诚、谦让之心,我们就会拥有更多的朋友,收获更多的快乐!相机完善板书。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生活·环境
主题二:食品安全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提高自我
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2、 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等知识,使学生懂得安全的重
要,在购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
3、 树立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
使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
教学重点:
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二、谈谈食品安全要注意什么?
1、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
“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三、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1、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就是没有商
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药预防外,食疗也是方便可行的选择。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全家喝,就能够达到增强呼吸道防护能力的作用。
四、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马上报告家长和老师。
2、饮水。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3、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4、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送医院检查,以便于诊断。
5、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应尽快将中毒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五、重点讲述
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篇二: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教案
五彩路
教学目标:
1.技能与知识:熟悉校园的各种设施,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了解班集体对自己成长的意义和作用。
3.情感目标:在交友过程中,了解自己,了解朋友,体验交友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关心班集体。
难点:珍惜友谊的情感。
课型与课时:
新授课,第一课时,本活动用二课时完成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示范法,师引导,生体验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用具:
教科书,插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快乐的校园
一、问题引入:
师提问:平时你注意自己在校园里的行为习惯了吗?你们在校园里都做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师顺势引出课题:我们的校园。
二、探究新知:
1、“你听我说”。这个活动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看到或听到的校园里的好人好事写下来,为后面的活动打下基础。
2、“小观察员”。这里是要学生注意观察校园里的不文明现象,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表格中。应通过以上两个环节引导学生发现校园中的“美”和“丑”,美的加以表扬和提倡,丑的给予批评和制止。
3、“大课堂”。要求学生回忆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体会这些活动对自己成长的意义,并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写出来。
4、“校园调查”。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分组对学校的各种教学设施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在表格之中。使学生通过调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学校,争做学校的小主人。
5、“小画家”。要求学生画出自己眼中的“校园一角”,完成之后可在班级当中展览,这项活动也可以以照片的形式进行。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呀?
生畅谈收获。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学生对我们的校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通过对校园好人好事、不文明现象等的了解,学生也增加了一份对校园的热爱,也知道了该如何做一名文明的学生。
第二课时:集体在我们心中
一、问题引入:
师:你是怎样理解“集体在我们心中”的含义?你知道班里同学的基本情况吗?
生回答,师总结并出示课题:集体在我们心中。
二、探究新知:
1、“有心人”。班级是学生在学校活动的主要场所,这个活动是想通过填表的形式让学生对班级、对同学有进一步的了解。
2、“说一说”。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有哪些强项和特长,说一说自己的班级在学校活动中取得了哪些荣誉?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3、“玩一玩”。这个活动通过说一说和玩一玩两个环节,引导学生回忆和创建一些能够受到大家欢迎的集体游戏,通过集体游戏提高班级和小组的凝聚力。
4、“做一做”。这个活动是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我们能为班级做什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同时因势利导使各小组扎扎实实地把活动开展起来。
5、“建议箱”。利用写建议的形式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对班级的各项事务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此项活动使学生产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能够关心班集体、热爱班集体。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班集体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呀?现在你们起来畅谈一下吧。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学生对班集体,对班里的同学又增加了一份感情了,班里的向心力也有了进一步的凝聚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秋天的彩色
教学目标:
1.
特征。
2. 过程与方法:感受和体验秋季的自然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技能与知识:了解秋季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知道秋季的显著的
3.情感目标:培养探究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课型与课时:
新授课,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示范法,师讲解引导,生感悟
教学用具:
教科书,插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你们觉得秋天美吗?为什么人们都说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啊? 生回答,师进而引出本次课题:秋天的色彩。
二、探究新知:
(一)秋天的故事
1、欣赏:书中给出了表现秋天特点的四幅景色图,让学生在欣赏秋天美景的同时,了解秋天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征。天高云淡,表现出秋高气爽的意境;玉米成熟,描绘了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树叶开始变黄、变红以及地上的落叶等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秋天植物变化的显著特征。
2、小调查:秋天里都有哪些不同的水果?这个活动是让学生对当地的水果种类、名称、特点、价格作一个调查,可以分组进行也可以让学生随
家长一起进行,并在调查活动中逐步学会记录。
3、节日知多少:活动时要让学生说说秋天有哪些节日及这些节日的有关内容,丰富学生的节日知识,进一步感知和体验节日丰富的内涵。
4、聪明树:这项活动要求学生在充分感知与探究的基础上,对秋天的特征尝试进行解释,在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自主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这里,老师要担负起引领的作用,在搜集资料、进行观察等方法上给予具体的指导。
(二)“快乐的秋天”
1、用心体验:让学生在课前就留心观察校园里或住家周围有什么植物,这些植物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收集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树叶,把它们压平、压干,自己试着查一查,这些树叶的名称。在活动中要注意教育学生爱护树木、花草,不要乱摘树叶。
2、探索发现:活动中,教师可指导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叶形——卵形叶、披针形叶、带形叶、针形叶、心形叶、扇形叶、圆形叶等。还可以让学生展示更多的他们发现的叶,以激发学生研究叶的兴趣。
3、交换感受:让学生在亲自实践和体验后,能通过阅读、交流等获得一些科学知识。
4、欣赏:在进行活动时,教师可先出示自己准备的叶贴画,让学生欣赏,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明白这种方法也可是一种制作叶标本的方法,以便于更好地研究植物,制作叶标本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植物的方法,这和破坏植物是不同的。
5、亲手试试:活动时,可让学生先讨论怎样制作叶标本的方法和步骤,根据学生的讨论、交流予以补充。使学生知道,制作植物干制标本的方法是:(1)采集;(2)压制;(3)上台纸;(4)固定;(5)贴标签。
6、我的记录:是在学生研究叶的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收集更多的关于叶的知识,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同时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能生成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知道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上网查询、或查阅资料等。
篇三:综合实践教案三上
1、 神 奇 的 树 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形形色色的树叶,知道树叶的形状,特点,作用等,增进对树叶的了解与认识,激发学生爱树,护树的情感,培养其环保意识.
2 、初步学会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 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走近树叶,增进对树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树的内在联系。
2、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活动方式:
个人活动、小组活动
课前准备:
1、收集树叶的图片,资料,以及树叶对人类的贡献
2、通过调查,认识树叶
3、关于《神奇的树叶》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歌曲《树叶飘飘》
2、今天这堂课,我们要认识的朋友就是树叶,出示课题《神奇的树叶》
3、师介绍:树叶是树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数木,其树叶也不相同。树叶不仅维持数木的成长,还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为人类造福。
二、认识树叶
你想知道树叶里有哪些奥秘吗?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它们吧。
1、小组展示树叶收集成果,进行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如何收集树叶的。
2、观察树叶的特点,比较树叶的形状
屏幕出示各种各样的叶子,指名说说叶子的外形,体会树叶的外在美——形态各异。
3、体会树叶的内在美
三、快乐实践园
活动一:叶片蒸发水分实验
1、选取两盆同样大小的两种植物,浇透水,一株去除叶片,另一株保留叶片。分别用透明塑料袋罩住,扎紧袋口。
2、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段时间。
3、将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4、引导学生分析塑料袋上水珠的形成与什么因素有关?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 了哪些方面的知识?
五、板书设计
神 奇 的 树 叶
叶片能蒸发水分
1、神 奇 的 树 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走近树叶,增进对树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树的内在联系。
2、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活动方式:
观察、记录和分析
课前准备:
树叶、图片、资料、图画纸、透明胶带、标签
教学过程:
活动二;走进自然看树叶
1、观察叶片
选择不同的树叶,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等特征,把自己的发现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2、观察落叶
仔细观察从树上落下的叶片,看看落在地面的叶片哪一面向上?
(多数的叶片落地后是背面向上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活动三:制作树叶标本
材料准备:图画纸、透明胶带、砖块、标签
制作步骤:
1.采集
采集新鲜、形状完整的叶片,要注意爱护树木。
2.压制
叶片正面朝上,放入书中,合上,用砖块压住。隔一段时间将树叶换一页,再压住。
3.固定
当叶片平整,水分干后取出,用胶带将叶片的尖端和叶柄基部固定在画纸上。
4.做标签
在标本下方写上标本名称、采集时间、地点、制作者班级、姓名。
5.收存
标本上覆盖透明薄膜,将其放于通风、干燥、背阴处收存。
课堂总结:
1、说说树叶的作用
2、说说树叶的保存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制作树叶贴画
教后反思:
《神奇的树叶》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学生们通过 互助合作,实践尝试,创造出了各种制作叶画的方法,这么多方法,都是学生们自主合作的实践成果 。在本活动的组织中,教师尽量少讲,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推动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本堂课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说树叶的作用时,范围太过狭窄,树叶的作用有很多,如贴画、装饰、首饰、泡茶、入药等等,应尽量多的引导学生多说,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三上》出自:百味书屋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6353.html 转载请保 留,谢谢!
閻愮懓鍤仦鏇炵磻閸忋劍鏋�
娑撳秴鐤侀崘鍛啇娑撶偓濮� | 閺傚洦銆傜痪鐘绘晩 | 閹舵洝鐦旈崚鐘绘珟 閿涘矁顕懕鏃傞兇闁喚顔堥敍姝渆00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