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 导航

八上语文《苏州园林》导学案有答案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6-10-19 16:07:53
经典文章

篇一:八上语文《苏州园林》导学案(带答案)

《苏州园林》导学案

班级2013(15)班姓名 黄麟矞 学号 1506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2、学会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学会品赏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江苏苏州人,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 教育家。出版

了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他的创作态度严肃

认真,风格朴素自然,语言凝练精致,有“优秀语言艺术家”之称。

2、苏州园林简介: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

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官宦、富商等所建,

精致优雅。“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上由

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3、常见的说明方法:(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事物特点。(2)作比较:突出强调被

说明对象特点。(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4)列

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5)作引用:增强文章的说

服力。(6)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7)分类别:

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条理性。(8)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

的描摹,使说明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一、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轩榭( xiè ) 池沼( zhǎo )丘壑( hè ) 嶙峋(lín xún ) 镂空( lòu ) ......

斟酌(zhēn zhuó ) 叠嶂(zhàng )着眼(zhuó ) 相间(jiàn )对称(chèn ) ......2.解释下面的词语,或根据意思写成语。

(1)标本:这里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范例。(2)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3)别具匠心:另有一种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4)嶙峋:突兀的样子。

(5)珠光宝气:闪耀珍宝的光色。多形容妇女服饰华贵富丽,这里指各种鲜花色彩的华美。

(6)(自出心裁 ):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7)(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峦。

(8)(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方的具体情况制定事宜的办法。

(9)俯仰生姿:高树好像低着头,低树好像抬着头,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优美姿态。

二、合作探究

(一)整体把握,研讨探究。

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

点的?

(1)说明文;(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从大处

来讲: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3段)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5

段)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6段)从细处来说:注意角落的图画美(7段)注意门窗的图案

美(8段)注意色彩搭配的协调美(9段)

2.课文采用怎样的结构方式来说明苏州园林特征的?又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园林在四个大的方面的具体特征,接下来用简略的语言点明苏州园林的细部特征,最后小结。采用了由主要到次要,由局部而细部的逻辑顺序。

3、本文主要使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在说明中也适当穿插了描写、议论。研读第5自然段,

标好句子序号,分别找出段中说明、议论、描写的语句,并分析说明中运用描写、议论的作

用。 这段文字中说明的语句是:句①,句③④的前两个分句;描写的语句是:句②⑤⑥,句③的

第3个分句;议论的句子是:句④的“因为??不足取的”在说明中运用描写,可以更具体、

清晰地显示事物的特征,起辅助说明的作用。在说明中适当使用议论,意在深化人们对事物特征的认识,起画龙点晴的作用。

(二)揣摩语句,回答问题。

1.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

艺术不等于技术,艺术高于技术。“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

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

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2、“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

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这里四个排比的句子的次序能不能任意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前后有着从主体到“配合”到“映衬”,并由近而远的关系。如果任意调换次序,就会使文章条理不清,影响表达效果。

3、“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

句中加横线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删掉。“似乎”表示揣测,有了它,语气委婉,不绝对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4、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往往”能不能删掉? 不能删去。“往往”是通常,大多的意思,表示程度;如果删去,句子就变成“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就安排桥梁”了,使表达失去了分寸,这不符合客观事实,太绝对化了,因为实际上有些水面即使成河道模样也没有安排桥梁;使用“往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和作用。

(1)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副好画。(举例子、打比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举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摹状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作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打比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八上语文 《苏州园林》导学案有答案

13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导学案

自学步骤一:

1、朗读课文,圈出生字,画出词语,标注段的序号。

2、解决生字词。(方法:参考书上注释、练习册、词句手册,查字典)

注音、注释:

标本:在某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榜样、模范、典范。

鉴赏( ):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

自出心裁: 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败笔:某件事中做得不完美的部分,或泛指某个物件中不好的部分。

胸中有丘壑( ) :指绘画、作文时,心中已把握到了深远的意境。也比喻对事物的判断处置自有高下。这里指设计师和工匠师的胸中有了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

重峦( )叠嶂( ):嶙峋()():枯瘦的样子。

镂空( )----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斟酌( )():

败笔:轩榭( )( ) 池沼( )蔷薇()

3、查找资料简介作者(参考练习册,并划记),本文文体是:说明文 。

自学步骤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问题:

1、谈谈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通过对比手法引出(作比较)。

2、(苏园特征)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凭什么能成为中国园林的标本?)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特征表现)文章中苏州园林是如何体现出“如在画图中”的原则?(几个方面)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4、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

第2段是总说,其他是分说。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以上四方面是重点,作者作详细说明。 课文第7、8、9段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

7、8、9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这是细部介绍属非重点,故写得简略。

读第10段,想本文结尾有何特点?

文章收尾留有余地,令人回味。

自学步骤三:精读课文,完成思考题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苏州园林

2.分几个部分?每一部分主要说什么?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高度评价其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特殊地位。

第二部分(2——9):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分三层:

第一层(2):指出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第二层(3——6):分项具体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三层(7——9):从另外一方面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第三部分10):指出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还不止以上写的这些,以此结束全文。

3.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全篇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由概括到具体(总—分),主要到次要。局部到细部的说明顺序。

自学步骤四:学习本文说明方法。

2、精读第3段和第5段,找出文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在课本上标注出来。小组交流所找出本文中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分享、教师补充且小结

(1)作比较

第3段:将苏州园林与我国一般建筑比较——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

第5段:将苏州园林与国外一般园林“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比较——说明苏州园林体现了错落变化的中国特有的审美情趣。

(2)打比方

第3段: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第5段: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作用:形象具体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3)举例子

第5段: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作用:是所说明对象的特点更直观。

3、你还能找出文中其他地主运用的说明方法吗?请标记,并说出其作用。

第1段:将苏州园林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第9段: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极少彩绘,具有古朴、闲适的风格。

作用:通过比较,苏州园林的特征更突出了。

第6段: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

第7段: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第9段: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

自学步骤五:合作探究,学习本文语言的特点

A语言的多样性,体现在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表达方式包括:1、本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以第5段为例说明。同学发言,归纳。

第1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木映衬方面的图画美。第2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第4句“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是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2、还能找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例子吗?

如第7段中的描写,第1段中的议论,既增强文章生动性、趣味性,又对苏州园林作了画龙点睛的评价。

B、用词的准确和周密。

举例:

①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

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画。 ....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

④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C、语言内涵丰富

完成教材P111,第二题;练习册P42第3题。

篇三:《苏州园林》导学案及答案

《苏州园林》导学案

学科:语文课型:新授 设计:马希英时间:2014.5.19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 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学习难点】

1、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语言准确、生动、周密、精炼。。 2、总结梳理、整合提高、内化目标。

《苏州园林》是一篇富有艺术性的说明文。文章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认真严肃的劳动态度和杰出的艺术创造能力。 3、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著名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员,当过编辑。从191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1921年,他和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了文学研究会,提出“为人生”的主张。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长篇小说有《倪焕之》等。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在语文教学和教材规范化方面也有独特的贡献。 【自主预习案】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池沼() 嶙峋()着眼() 琢磨()

丘hè()轩xiè() 相间() 对称() 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因地制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出心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标本:__________④败笔:________

3、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概内容,感受文章要点。思考: ①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章主要介绍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哪些方面来具体介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之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而苏杭美景之最,还在于园林艺术之美。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处处呈现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思想,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乐。苏州有四大名园: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和留园,都是园林中的精品极品,处处体现中国江南宅第园林的独有特点。今天,我们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看他笔下的苏州园林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走近园林

1、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其总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以一位游览者的身份谈谈苏州园林哪一点最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欣赏园林

3.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以导游的口吻介绍: 亭台轩榭的布局: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山堆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池沼的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注意介绍的条理,注意介绍的方法,用上重要的词语。) 4.作者在描绘苏州园林的美时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段中,哪个词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重要地位?“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6.说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作用。

(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园林 7.(1)、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事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感情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

[自主预习案]

1.zhǎo xún zhuó zhuó 壑 榭 jiàn chèn 2.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出自自己心中的构思,比喻与众不同的创新。 标本: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 败笔: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 3.(1)说明文(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从大处来讲: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3段)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5段)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6段) 从细处来说:注意角落的图画美(7段)注意门窗的图案美(8段)注意色彩搭配的协调美(9段)

[课内探究案]

1.整体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2.略 3.略 4.A.作比较。①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村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 ②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这既是比喻,又是比较,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和民

族的特有风格。 ③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的园林的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杜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B.举例子。例如第2自然段,以游览都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例子,说明苏州

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 再如第5自然段中,以几条园里的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C.摹状貌。例如第5自然段中,对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5.“标本”这里有典范、代表的意思。(这个词形象地表明它继承了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 6.(1)“据说”是留有余地的说法,很有分寸。(2)“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而“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在句中用“鉴赏”词最恰当。 (3)“务必”“无论”“总是”强调了图画美。 (4)“绝大部分”是从范围上作出限制。(5)“极少”则从数量上加以限制。 (6)“栽”“蔓延”“补”这几个动词恰当而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这个例子体现了本文语言的精练。 7.(1)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

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2热爱园林建筑艺术,热爱祖国

八上语文《苏州园林》导学案有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6325.html 转载请保 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