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 导航

《观音山》剧情介绍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6-12-28 06:17:14
经典文章

篇一:《观音山》观后感(影评)

《观音山》观后感(影评) 前几天观看了由范冰冰主演的《观音山》,要是单纯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观音山》就是描写了一座山及发生在这座山上的事情。等看完这部影片之后,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感觉挺没意思的,因为不知道电影的主题是什么,整个剧情的过程不是看着南风、丁波、肥皂三位年轻的主人公在酒吧里喝酒就是在铁轨上走来走去,要么就是爬上拉货的火车到观音山上去“兜风”。或者就是把镜头切换到女房东常老师,不是看着她向几位年轻人乱发脾气就是看着她一个人躲在房子里愁闷烟。可是当我躺在床上静下心来回味这部影片的时候,我觉的《观音山》并不是我想的那么肤浅,并不是导演毫无用意地拍这部电影,也不是导演拿明星大腕来糊弄观众的眼球。我们经常说要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之前之所以没有体会到这部影片的精髓之处,原因就是我只停留在镜头展示给观众视觉的层面上,而没有仔细观察和思考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导演所拍摄的外景。当我再次刷新自己的回忆时,我才领悟到《观音山》的精髓和灵魂就暗藏在那些最不起眼的地方。最终我明白了这部电影就是要为观众展示三种情谊、两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结局,说到底就是一个人短暂的一生。

篇二:《观音山》影评

2012 ~ 2013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论文题目 《观音山》影评

课程编码08A92选课班 AS2 课程名称《影视鉴赏》 任课教师 王妤彬学 号0100242 姓名 徐云婷 学 院工商管理学院专 业 市场营销考试时间 2012-12-28

江西财经大学2012~2013第一学期课程论文考试评分表

课程名称及代码:《影视鉴赏》08A92 提交时间:2012-12-28

注:教师提供选题者,选题项不予评分 任课教师:

《观音山》 影评

——寻求希望,相信未来

首先,在写这篇影评之前,我想谈一下对影视鉴赏这门课程的感悟。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是提升个人文化修养的一种方式,就像讲授这门课程的王老师,很有一种文化气息,是区别于其他人的所不同的一种外在气质,这大概就是研究影视的一个呈现吧。轻松、愉悦、自由的课堂氛围,精彩、生动、活泼的讲授,让我很喜欢每周的这个时段,王老师带来的影视鉴赏。当然后面的代课老师也不错。通过本学期的学期,我想任何一部艺术作品都会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语言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影视作品更是如此吧。老师说看电影的时候,要学会用最简炼的语言介绍银幕故事,对全片的情节结构准确把握,了解全片情节的起点、中点和终点,对情节结构的设置与人物主题的必然关系有一定认识,并分析作品中主次人物及他们的关系,把握和分析人物关系发展中的矛盾冲突以及解决的方式,他们和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的关联。 当然,对影像的读解要包括画面、色彩、灯光、镜头运动方式等读解与分析。

然后,因为在课堂上比较完整地看过《拆弹部队》《观音山》《鬼子来了》三部影片,感觉都各具特色,下面我将通过所学,对《观音山》进行分析。

一、 双重主题,分分合合

主题一,丁波、南风、肥皂3个高考落榜的年轻人代表的“前途渺茫”集体的浓缩组合,在失落迷茫之中寻求安慰、温暖。站在示意的角落,体味现实的残酷,寻求不到丝毫慰藉。

主题二,常月琴,一个悲剧缠身的独居女人,失去至亲,同时也失去了所有幸福、快乐,体现了这个失独群体的悲伤与落寞无奈。如果不是为了维持一个年轻的重心,常越琴这个角色的前因后果也不至于被剪到只剩丧子之痛,那么张艾嘉也会以近乎完整的悲剧人生取代女主角的地位,结尾的恍然离去似乎也更有分量。

当然,《观音山》将主题锁定在这两个方面,前途渺茫的年轻人与失意的中老年群体间的价值观碰撞,在近乎绝望的基调下,以并不具代表性的社会剪影来充当引申大义的微缩模型,或者有那样一个特殊的观影群体会在其中找到深层共鸣,但对于绝大多数的观众来说,他们心中的“我”并不在影像间存活。它不是这个时代疯狂与叛变的声音,只属于个人。两个主题,两条主线虽分,但其实也是一个整体。

二、 情节丰富,故事清晰

《观音山》讲述了3个高考落榜的年轻人在失落迷茫之时,一同租下了一个中年女人的房子。几个人从摩擦、交流过程中,最终彼此慰藉与温暖,共同走出困境。在影片中,由南风、丁波和肥皂组成了贯穿故事始终的小集体,3个人有着各自的家庭线索,从形式上看是松散的。然而李玉导演反其道而行之。她从现代主义的角度出发,用一些微妙的小细节将这个小集体的松散型做了整合。比如女房东常月琴(张艾嘉饰)说:“你们3个人同时说话太吵了。”这句台词两次出现,给3个人行为的合理性打了圆场。对于人的刻画,如果每一个人都力道分明,片子就会显得工匠气息浓厚。在三人集体上,导演的笔墨驾轻就熟,戏份的编排不露痕迹,在随意性的记录中充满了变化。

三人集体与常月琴戏份的平衡是导演创作的重点。影片的第一主人公应该是常月琴,然而这个人物却在开场很久之后才出现,而且神神秘秘遮遮掩掩,直到后面才揭露。就是看到这个人物的背后故事,导演则用较为侧面和委婉的手法展现了出来。在两组人物的关系发展过程中,导演仅仅在前半部分用极其有限空间进行叙述。那辆停在车库的汽车作为最为重点的道具,每一次出现都是恰到好处。在常月琴出场后,三人集体并没有退居二线,而是依旧占据较大的篇幅,导演刻意回避了一心扑在主人公常月琴身上的做法,后退一步保持距离。

最重要的是影片的结局。有人说常月琴是跳下了山崖,也有说法是她幡然醒悟出家。笔者认为导演暗示她跳崖的可能性比较大。故事在他们互相取得谅解之后走上观音山修

庙的地方发生了转折,原本在人生伤痛中难以自已的常月琴在和僧人交谈的时候,好像表露出了释然的态度。但为什么最后还要选择走上绝路呢?这不是与故事逻辑相背离么?

其实从实际生活的逻辑上来讲,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常月琴之前的自杀被救,完全是这3个年轻人的主动行为。常月琴与他们在观音山上的种种行为也许真的只是暂时的感谢。导演所采取的手法是非常高超的。她用非常生活化的场景和镜头语言让观众和三人组产生了一种能足够与常月琴贴近的感觉,好像这个人物的脉络非常清晰地映照在了南风和丁波的眼里。然而实际上,她曾经经历的打击对她所产生的影响,又绝对不是同处一室所能够了解和感同身受的,因为她所经历过的,没有别人能够体会。所以在生活距离的贴近感和情绪认同的陌生感所造成的反差上,李玉导演的把握非常准确。她所采取的切入角度不是全知全能的,而是含糊暧昧的。

正是这种含糊暧昧,让看似不清楚的结局在现代主义氛围的笼罩下显得回味无穷。无论是奥逊 威尔斯的《公民凯恩》还是安东尼奥尼的作品,都在结局上具有类似的特点。《观音山》所做的其实并不新鲜,只是对于国产影片来说,这种尝试显得尤为难得。《观音山》所充满的含糊暧昧并不影响它的温情和关怀。三人组旅行所到达的那个破败的观音庙,恰巧代表了常月琴遍体鳞伤的内心世界。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观音山”――一个原本有着信念的不被人知道的圣洁所在,被灾难毁坏。3个人在庙里的行动其实是无力的,他们无力修复这里。而最后能够给观音庙修复机会的其实还是常月琴自己。说到这里,导演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观音庙修复之后,常月琴选择在山上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者另一种说法――她隐居去修行,都是一种回归,在经历了人生灾难后对于信仰的回归。也许影片在呼唤当下信仰缺失的中国人应该重新找回自己的“观音山”。但是该片所展示的过程是非常惨烈的。这一过程其实充满了艰难困苦,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三、 人物集中,角色鲜明

(一)3个充满迷茫的年轻人:在四川的小县城里,彷徨着3个充满迷茫的年轻人:远离家庭纷扰的女孩南风(范冰冰 饰)、对父亲(方励 饰)心怀芥蒂的丁波(陈柏霖 饰)以及家庭富裕却得不到半点温暖的肥皂(肥龙 饰)。他们天 天聚在一起玩乐喧闹,品味着青春的快意与失落。因所租的房屋改建,他们辗转租住了京剧演员常月琴(张艾嘉 饰)的房子。

(二)人生充满悲剧、失望的女人:这是一个有着坎坷命运的女人,上苍的不公令她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更不要说这几个与之同住一个屋檐下、无论从年龄还是阅历都有着莫大鸿沟的孩子。南风各自的生活中本就烦恼不断,与常月琴更是摩擦重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这几个孤独的人儿都从彼此的身上感受到了些微的温暖。

整部电影,人物除了常月琴死去的儿子生前女友和一个修庙的老头,在短暂的篇幅中出现,就只有三个年轻人和常月琴。

四、 重复镜头

(一)火车疾驰:镜头一次次在火车与铁轨间穿梭,声嘶力竭地宣告着这是走在生死边缘的一批人,他们敢于去“活在当下”,并非因为英勇,而是别无选择。刚看到这个镜头的时候,就让我回忆起王老师曾经放映过得《黑暗中的舞者》,感觉很是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车库里的汽车:开始常月琴经常一个人到车内听那残缺的音乐,回忆失去的儿子,重复心中丝毫没有淡化的伤痛。之后,被三个年轻人修好,一起去观音山,象征着几个悲剧的人心中的伤有所淡忘,视乎看到了一丝希望和快乐。通过这部汽车,可以看出主角前后的精神状态的转变。

五、 总结

观看完整部电影后,让我觉得比较奇怪的地方,在于前半段演技精湛的常越琴,一到观音庙就立刻变成了张艾嘉——在整个庙宇修复的拍摄过程中,导演怀揣敬意地捕捉、剪辑她的只言片语,哪怕只是一个侧脸的凝望和笑容。碎片式的拼贴沿用了非常典型的纪录片手法,人物被瞬间抽离。也许是拍片的惯性使然,但客观上确显现出电影整体局势的摇摆,进一步追究便是女性在掌控时的仁慈。观众往往更倾向于那些强硬派的东西,即便不这么讲究,但至少从一而终让人觉得心安。整体来说,我还是挺新欢这部电影的。几个主角都是我比较喜欢的明星扮演,更增进了一份喜欢。

平时我会在学习之余看几部电影,像《肖申克的救赎》《盗梦空间》《霸王别姬》《英雄》《人在囧途》等电影我都很喜欢,电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学习影视鉴赏之前,看电影知道好不好看,但是不知道哪里好看,哪里不好看,但是学习之后,虽然还是停留在表面,但是基本的分析有了一点掌握,我还在将来继续深入学习。

篇三:观音山影评

如果说《苹果》是对中国现实社会的临摹,那么《观音山》则是开始对中国现实社会的一种思考。虽然李玉的这部片子看起来还不成熟,但还是值得一看的。

《观音山》这部片子是阴暗的、低沉的,再加上影片过慢的叙事方式和大段的抒情给观众带来的是一种压抑的情绪,所以这个片子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可,特别是全片都用手持的摄像方式,使观众感到很不舒服。最新电视剧,好看的韩剧,热播TVB剧,女生喜欢的电视剧,女性电影

影片讲述了三个都市社会底层青年到一个中年女人租房子。几个人从摩擦、交流过程中,最终彼此慰藉与温暖,共同走出困境。 范冰冰饰演的南风父母感情不和,陈柏霖饰演的丁波母亲去世,张艾嘉饰演的常老师丧子,肥龙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而离家出走。这些角色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种爱的缺失,而正是这种缺失才让这几个人能够彼此取暖。 这些家庭问题在他们几个个体身上能够得到体现,比如南风的自虐,丁波对爱的恐惧,常老师选择放弃生命,肥龙的懦弱。但是在人物的塑造上,影片中的人物却显得不是很丰满。比如肥龙这个角色,如果把肥龙这个角色所有的戏份都删去,影片仍然可以独立存在,他这个角色给影片带来的是只是戏份。他的肥胖的身躯,憨态的笑容等等,这些行为的艺术只是为了增添些轻松愉悦的气氛,而对于影片的主题上来说没有多大的作用。如果没有肥龙这个影片会显得很单薄。肥龙这个角色看起来就像一个道具。

常老师与和尚的对白告诉我们一个佛学寓意。什么是快乐?什么是未来?什么是人生的极点?常老师的几个问题用和尚的一句无生无死的回答显得毫无意义。而常老师的“人不应该是孤独的”的自我回答却显得单薄。如果说人不应该是孤独的,那么丁波,南风,肥龙应该怎么去做?故事的结束他们依然是孤独的。这样一个世俗化,生活化的的小故事被赋予这样一个深意的哲学寓意本来就是单薄的,这是这个载体不能承载的。所以当影片结束时观众依然会迷茫。

看完这个片子我也问了自己几个问题。当我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我会不会选择自我毁灭?人活着是为了信仰还是为爱?这些都反映了一个问题,中国整个社会都处在一种病态的心理。人们为了金钱而努力奋斗,就像丁波认为的那样只有拥有充分的物质才可以享受和拥有自己爱,可是当爱已不在的时候,我们又该怎样面对生活。

难道就像常老师所做的那样,人不可以拒绝生,但可以拒绝活?

李玉是以纪录片出身的导演,所以他的影片都是一种写实的风格,这部影片中同样也无一例外 。在人物的对话上很少用正反拍的形式,很多对话镜头都是直接摇过来,而不是对切。整部影片的拍摄都是采用手持摄像,镜头总是不停地在晃动,这也恰恰符合影片的错乱,不安的基调。虽然很多观众多这种拍摄方式感到眩晕,但是这种方式却像一个初学者一样清新自然。从这种拍摄风格上来讲李玉是一个敢于创新,敢于挑战的一个导演,这种对艺术的执着值得我们敬佩。

片中大量的人物心理的特写镜头和抒情的情节一方面突出了人物心理的变化过程,但是这些镜头的大量运用也使整部片子的节奏显得缓慢而拖沓,看起来很累。

从剧情来说,这部片子的剧情很凌乱。迈克尔杰克逊的离去给肥龙的绝望,南风在医院里自虐喝酒,丁波与一个陌生女子扯上的无缘由的关系,这些剧情虽然对人物塑造上来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让观众看起来毫无逻辑,一头雾水。南风与丁波的和好,就靠一个动作就草草了事,很多情节上导演还是缺少深思熟虑的思索。这些都大大折扣了影片的分量。

整个影片中最震撼的要算汶川地震的那一场,可是这一场的插入带给观众的仅仅是对汶川地震事件的回忆和震撼,要远远大于这段视频在本片中作用。导演很好的抓住了这个素材,却没有把这个素材的作用发挥出来。

对白上来说这部片子很生活化,但是缺乏对台词的考究,有些台词是值得去斟酌的,毕竟艺术是高于生活的。

陈柏霖和范冰冰两个角色在影片中很不搭调,陈是一个初生牛犊,范则老道狠辣。两个人物的趣味不相投,却来演绎一段爱情,确实有点为难。范饰演的角色是全片中最到位的一个。她饰演过很多底层的角色,对她来说饰演南风这个角色游刃有余。而陈饰演的丁波不太成功,或许这与他出身台湾有些关系。他的人物上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匪气。张爱嘉虽然在影片中的哭戏很多,哭的也很给力,但是剧情上没有把气氛渲染到位,所以没有赚取到观众的眼泪。不过她活脱脱饰演了一位更年期父女形象。尖酸、刻薄的小市民的形象很好的得到体现。

影片镜头伸向了四川的大山深处,弥漫的雾气,清秀的山水,呼啸的火车,这部影片用镜头语言临摹了一个中国的西部城市。

此片算不上一个经典的文艺片,我认为在质量上不如《苹果》,但是李玉能够不断创新,不断摸索,不断去展示自己,思考人生。这种对艺术的纯和真在中国影视确实值得钦佩。

《观音山》剧情介绍》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56503.html 转载请保 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