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 导航

2016大学数学毕业论文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6-10-18 15:39:40
经典文章

篇一:大学毕业论文模板2016

分类号: 学校代码:密 级: 学 号: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题目题目题目题目(黑体小一号字)

作者姓名: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导师姓名:三号仿宋 三号仿宋 三号仿宋 XXXXXX?教授

XXXX年XX月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他人和其他机构已经撰写或发表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启示和所提供的帮助,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辽宁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及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复印件或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文授权辽宁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并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签名日期: 年月日

摘 要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应当符合写作规范和排版格式的要求。以下格式为研究生院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所编制的硕士学位论文格式模板,供硕士研究生参照使用。

摘要部分说明:

“摘要”是摘要部分的标题,不可省略。

标题“摘要”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三,1.5倍行距,段后11磅,段前为0。

论文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文字要简练、明确。内容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单位制一律换算成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制,除特别情况外,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码。文中不允许出现插图。重要的表格可以写入。

摘要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篇幅以一页为限,字数为600-800字。

摘要正文后,列出3-5个关键词。“关键词:”是关键词部分的引导,不可省略。关键词请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关键词与摘要之间空一行。关键词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3-5个,黑体,小四,加粗。

关键词:写作规范;排版格式;硕士学位论文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The Format Criterion of Master’s Degree Paper of LNNU

Abstract

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对应。使用第三人称,最好采用现在时态编写。

“Abstract”不可省略。标题“Abstract”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三,多倍行距1.5倍行距,段后11磅,段前为0。

标题“Abstract”上方是论文的英文题目,字体:Times New Roman,居中,字号:小三,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Abstract正文选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Key words与Abstract之间空一行。Key words与中文“关键词”一致。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3-5个,Times New Roman,小四。

Key Words:Write Criterion;Typeset Format;Master’s Degree Paper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引 言 ............................................................................................................................... 1

1 正文格式说明 ................................................................................................................... 2

1.1 论文格式基本要求 ................................................................................................ 2

1.2 论文页眉页脚的编排 ............................................................................................ 2

1.3 论文正文格式 ........................................................................................................ 3

1.4 章节标题格式 ........................................................................................................ 3

1.5 各章之间的分隔符设置 ........................................................................................ 4

1.6 正文中的编号 ........................................................................................................ 4

2 图表及公式的格式说明 ................................................................................................... 5

2.1 图的格式说明 ........................................................................................................ 5

2.1.1 图的格式示例 ............................................................................................. 5

2.1.2 图的格式描述 ............................................................................................. 5

2.2 表的格式说明 ........................................................................................................ 6

2.2.1 表的格式示例 ............................................................................................. 6

2.2.2 表的格式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公式的格式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公式的格式示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公式的格式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参考文献的格式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示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书写格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3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4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示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打印说明 ........................................................................................................................... 6

3.1 封页 ........................................................................................................................ 6

3.1.2 封皮 ............................................................................................................. 6

3.1.2 封一 ............................................................................................................. 6

3.1.3 封二 ............................................................................................................. 6

3.2 中英文摘要 ............................................................................................................ 6

篇二:2016大学生本科毕业论文

2016大学生本科毕业论文

2016大学生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以xxxx市青少年科学素养调查数据为依据,简要介绍了调查的基本情况和实施方法;通过测算所调查的青少年基本科学素养的具备情况来描述xxxx市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水平和状况;对青少年和家长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和对科学技术的态度等影响青少年科学素养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概述;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了提升xxxx市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可行建议。

【关键词】xxxx市青少年,科学素养,调查, 科学技术

一、前言

现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快速而深刻变革的时代,科学技术是这一变革的主要驱动力。许多国家都把科学素养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既影响着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影响着青少年未来的生活质量。

青少年科学素养调查是研究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物的能力。

我们青少年科技创新团队于今年寒假对xxxx市及周边地区青少年的科学素养进行了调查,并对一些家长也进行了调查访问,以便全面了解xxxx市青少年科技素养水平。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

1.调查对象:此次调查对象为xxxx市幼儿园学生和中小学生及家长为调查对象,以中小学生为重点调查对象;还以不同年龄阶段的家长为重点访谈对象。本次调研对象较多,覆盖面积较大,包括xxxx市市中心及其周边地区人群,调查对象覆盖了5岁到16岁的学生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家长,并尽量地扩大了调查和访谈范围,以使获得的数据更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其中以问卷调查法为主,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综合的分析。

(1)问卷调查法:团队成员经过一个星期的搜集资料,开会讨论最终确定了本次的调查问卷以xxxx市青少年科技素养情况为调查主题。问卷分为家长篇和青少年篇两个部分,每个部分由11个选择题及一个主观题组成,以详细了解xxxx市青少年科学素养情

况以及家长的重视程度。同时,为了感谢家长和学生的配合,也为了使我们自己得到更好的锻炼,我们联系了生科院标本馆在明年三月安排学生作为讲解员带领这些参与问卷调查的家长和青少年进行一次参观。

(2)访谈法:调查队员与中小学生为深度访谈对象,对xxxx市青少年和家长进行了访问。

(3)文献法:通过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中国行业研究网等查阅与调查课题相关的新闻、研究资料,在综合的基础上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整合,团队成员进行讨论交流,去粗取精。

3.调查过程:本次调查由队员到xxxx市及周边地区走访进行,共发放问卷xxxx份,回收问卷182份,有效问卷182份,有效回收率91%。全部问卷资料由调查员核实后进行编码,然后输入计算机,由调查员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尽量保证数据分析的客观性和精确性,以期为调查结果的分析提供可靠、真实的数据。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由队员到xxxx市及周边地区走访进行,共发放问卷xxxx份,回收问卷182份,有效问卷182份,有效回收率91%。全部问卷资料由调查员核实后进行编码,然后输入计算机,由调查员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尽量保证数据分析的客观性和精确性,以期为调查结果的分析提供可靠、真实的数据。

(一)调查结果

1.调查对象的年龄范围

此次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对象的年龄结构和职业范围较大,调查对象涵盖了十五岁到十六岁的青少年和一些家长人群。家长中教师、个体商业户等各种职业分布比较均匀,青少年中以四年级到初三的目标人群偏多,这类人群的识字和理解能力较强;对于不识字人群,队员也会耐心为其讲解问卷内容,保证了问卷的有效性和权威性;而所有年龄阶段及各种职业的家长都有涉及到和调查到,从而使调查具有代表性、可信性。

2.xxxx市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基本情况

调查发现,xxxx市及周边地区的青少年特别是xxxx市内的青少年均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但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社会、学校、家长以及自身等多重因素的阻挠,导致青少年的科技素养并未达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欠缺。在所调查的青少年中,虽然60%的青少年所在学校都开设有关于科学教育的课程,也很喜欢,但他们都很少参加科普性的活动或者比赛,在所调查的家长人群中,有一半以上的家长认为在青少年科技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学校和社会占主导地位,从而在自己孩子的这方面培养中缺少重视度。种种原因,导致青少年科技素养情况没有达到所需要的高度。

3.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可知影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有多种,在如图列出的6个原因中,自身不重视占38.3%,缺乏教师指导占38.3%,经济物质条件不具备占32.1%,没有合适的平台和队友占41.9%,缺乏竞争和激励机制占17.3%,其他因素占7.4%。由此可知,影响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比较多,其状况令人堪忧。

(1)课堂内缺乏科学教育的课程

虽然很多学校都设立了关于科学教育的课程,但其数量和种类远不能满足其年龄段科学知识的获取量,从而导致其科学素养没有达标。

通过调查,发现青少年主要通过课外书籍和网络获得有关科技创新的信息,而很少有人通过课堂学习来获取信息。如图所示,有47.92%的青少年通过课外书籍获取,46.88%的青少年通过网络获取,39.58%的青少年通过课堂学习获取。21.88%的青少年通过参观展馆等活动获取,还有8.33%的青少年通过其它途径获取。此数据说明青少年主要从课外获取科技创新相关的知识,但是青少年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课堂,从而导致相关类信息的获取不足。

(2)老师、家长在一些生活基本科学常识方面对孩子缺少引导

青少年主要接触的人群是老师、家长和同学,老师在学校里教导学生知识,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老师和家长对青少年科技素养情况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调查发现,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老师和家长主要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从而忽略了对孩子一些生活基本科学常识的培养。如对会使用的仪器的调查,如图所示,大部分青少年只会用直尺,量角器和圆规等比较简单的仪器,只有少数青少年会使用量筒、量杯和温度计,而测力计和天平,在调查的人中竟没有人会使用。长此以往,状况着实令人担心。

(3)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由于课业繁重,部分青少年专注于课本学习,从而忽视了对自身科学素养的培养,还有部分青少年本来就对科学社会知识缺乏兴趣。

调查中,如以下两个图所示,在动手做一些小玩具或拆卸物件观察内部结构方面,有21.88%的青少年不会动手,对此类现象不感兴趣,在关于“人站在鸡蛋上”的问题方面,也有14.58%的青少年对此类现象的真假不感兴趣。由此可见,青少年自身对科学知识缺乏兴趣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而如何提高青少年在科学方面的兴趣也是需要探讨的一个主要问题。

(4)社会对于科技创新的意义的了解程度不够

调查发现,无论是家长还是青少年,对于科技创新意义的了解程度都还远远不够。许多家长甚至不了解孩子科技创新方面的能力。

如图所示,在调查青少年关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时,有一部分青少年只是为了和小朋友一起玩,获得奖状和证书或者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与活动本身的主题严重不符。同时还有一部分青少年是对科技活动感兴趣,另外一部分青少年则是认为可以提高科技创新意识,这两点虽然符合活动的主题,但还远远达不到设计这些活动本身的目的和期望。

(5)其它原因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四个原因,还有许多的原因。

如有许多地方开设了科技夏令营或者科学辅导班,但因为青少年课业太过繁重,导致许多孩子对这些内容很感兴趣,却不能实施。还有家长对培养孩子科技创新精神方面不重视,他们认为这些应该由学校和老师来培养。除此之外,还有缺乏专业的教师指导,经济物质条件不具备,缺乏竞争和激励因素等等多个原因,这些,都对青少年科学素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对策与建议

(一)在课堂内加强科学教育相关课程的设置

针对课堂内缺乏科学教育的课程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在课堂内加强科学教育相关课程的设置,才能使问题得到改善。

青少年主要的学习途径是课堂,要想让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需要让青少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多学习多接触科学知识,因此,学校要多加强科学教育相关课程的设置,同时,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多注重科学知识的讲授,从而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加大宣传力度,鼓励老师、父母多引导孩子学习一些基本的科学常识

针对父母、老师在一些生活基本科学常识方面对孩子缺少引导的问题,政府必须要加强科学知识方面的宣传力度,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让整个社会明白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父母和老师是青少年接触最多的人群,所以在加大宣传力度后,父母和老师应该在日常与青少年的交流相处过程中引导孩子,对孩子多普及一些基本科学常识,让孩子养成一定的科技创新的基本的思维意识,从而激发青少年对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去探讨与科学相关的知识,主动思考,勤于探索,逐步提高科学素养。

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可以为青少年理解、支持和参与科技创新搭建桥梁和平台,为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提供重要保障。

(三)对青少年加强科学知识的教育力度,激发青少年的兴趣

对于青少年课业繁重,因此忽视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自身对科学知识不感兴趣这一问题,需要加强科学知识的教育力度,通过一些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栋梁,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而未来的世界,科技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刻不容缓。学校和社会可以联合起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通过讲授、阅读、上网、带领青少年参观展馆、引导青少年动手做实验制作纪录片等一系列途径,让青少年参与其中,自己动手,积极探索,从而大大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知识和科技创新的兴趣。

(四)一些建议

在我们与一些家长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对于如何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以及xxxx市当前教育方式的改进发表了一些看法,提出了一些建议,现综合如下:

(1)多展开课外实践活动,开放学生的思维,不要局限在课本的知识上。

(2)教育过程中让孩子成为参与者、主导者。

(3)学校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有问题及时反馈。

(4)重视孩子的思想教育,首先明理,再格物致知,强调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5)教育方式中家长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教育方式要让家长参与其中。

(6)要有良好的社会风气,让孩子乐于学习,享受学习。

(7)遏制课外乱补课现象,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

五、结语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会有彩虹,站在寒假社会实践的末端,回首这段过程,这里面承载的是青少年科技创新团队所有实践人满满地回忆。无论是最初拟定调查方向的百般不确定,还是设计和修改问卷时的绞尽脑汁,亦或是走访和发问卷时的辛苦付出,终将化作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这个寒假,这个团队,有我们用汗水和青春去努力拼搏的足迹。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充实了我们的寒假生活,使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中不能学到的知识,同时我们也真正的为这个社会做出了贡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未来,xxxx市乃至全国的青少年科学素养能够得到显著提高,让中国的未来更加充满希望。实践探索育栋梁,科技创新铸辉煌,虽然寒假社会实践已经结束,但结束是为了新的开始,明年暑假,我们再相聚。

【参考文献】:

篇三:2016大学生毕业论文

2016大学生毕业论文

2016大学生毕业论文

一、前 言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节约型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马学禄指出,应注重资源、能源、环境三要素的边界效应。他说,面对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威胁,必须深刻反思西方科学理性主义背景下的消费拉动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的弊端。寻找出一条更加注重资源、能源、环境边界效应的经济增长方式、探寻新经济理论的时代已经到来。

人的生存过程,就是消费能源,向自然排放危害环境物质的过程。二氧化碳是人类消费能源、资源的必然产物,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大和活动能量的急骤膨胀,人类的活动已经危及到自身生存的基础。

有资料显示,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美国以世界6%的人口消耗了世界30%的能源。而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人口是美国的好几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我们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实行节能节排,实现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低碳生活方式是在人类生活受到威胁的时候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所以这次寒假调查中,我们调查了一些关于黄石市有关于环保方面的问题,就是垃圾处理与低碳环保。

二、调查背景

(一)社会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环境政策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已经基本建立起包括管制型环境政策、环境经济政策、公众参与和自愿政策在内的环境政策体系,这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变革进程,制度的内生惯性造成了管制型政策一直是我国环境政策体系的“主角”,主要是靠法律法规、标准以及行政命令控制来实施。我国先后制定了9部环境保护法律、15部自然资源保护法律、50余项环境保护行政法规、500多项国家环境标准。不少环境政策已经制度化,已经形成了环境目标责任制、环境影响评价等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但是,管制型政策一般具有短

效性和应急性特征。

(二)城市背景

黄石的历史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密切相关。自春秋以来,黄石的先辈就在铜绿山、铁山,采矿、炼铜炼铁, 铸制生产工具和兵器,炉火延续不断。

xxxx年石黄镇解放,成立黄石工矿特区,xxxx年成立省辖黄石市。

“一五”时期,黄石以原材料工业基地,被列为国家建设重点。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带动着大规模的市政建设,黄石大道、沿湖路、武汉路、路等城市主要道路的建成,奠定了黄石城市发展的基本骨架。特别是黄石大道的建成,把石灰窑、黄石港连成一片,并逐步形成以胜阳港地区为中心的城市中心带。

在这一时期,城市总用地面积增长了8.9平方公里。其中,生产用地增长了5.55平方公里,占总增地面积的61.81%;生活用地增长3.429平方公里,占总增地面积38.xxxx%。

到70年代末,由于黄石大道沿线的连片建设,陈家湾一带成片建设,以及沿湖路、八卦咀至胡家湾一线的逐步扩展, 形成了黄石“t”字型城市用地格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黄石迎来了城市建设的又一个大发展时期。xxxx年,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明确“黄石市为采矿、冶炼、建筑材料为主的重工业城市”。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调整改造老市区,控制铁山,充实下陆,发展西塞,开辟团城山新市区。”

在此后12年的城市建设中,城市用地年平均增长约1平方公里。但与xxxx年至xxxx年大建设时期相比,生产用地年均增长面积减少12.6%,生活用地年均增长面积上升27.8%。城市规划开始调整生产、生活用地的比例结构。建设重点基本上按照总体规划方案实施,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三、调查目的意义

在寒调期间,利用课外时间,调查关于黄石市的垃圾处理及黄石人民对垃圾处理去向的了解,分析人们对环保的意义的认识,还有人们对黄石政府的环保方面处理的看法,同时可以起到对黄石市民环保意识的加强,正如有一句话说的好,当地球没有一口干净的水,没有一口干净的空气,那钱挣的再多,又有什么用。

四、调查方法与过程

(一)调查对象

此次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黄石市大学生为大多数人群,主要的人群是18到44岁的人群,了解黄石环保的力度及人们对环保的看法。

(二)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最终编制和完善了一份调查问卷《黄石市垃圾处理去向》本问卷共有14道题组成, 一题为主观题,设有单选和多选,最后一题给与了被调查者的建议发挥空间

(三)数据分析与整理

如下表反应性别男女百分比(%)61.538.5

在上表中反应出对于黄石市的垃圾垃圾的处理去向,接受调查的人群男性较为比较多,而且在调查中其中以18岁到44岁的人群占了绝大多数,此类人群在社会中充当的不同的角色。其中大学生占了大多数,文化程度较高,对于周围事物了解更加透彻。

表二:样本的年龄比年龄17岁以下18-44岁45-6566岁以上百分比(%)3.482.69.74.3表三:样本的文化程度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含中专)大学及以上百分比(%)3.02.215.079.8(四)调查收获与感受

环境保护意识对人的环境行为有指导作用,能够使环境行为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从而对环境保护的进程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我国在城市垃圾处理方面确实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也有很多值得赞赏和肯定的地方,达到最理想的状态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梦想。希望社会各界齐心协力,让“垃圾围城”成为过去。

五、现状与分析

在调查问卷中统计,发现大多数黄石市民对于周围垃圾的去向都是知道的,而扔有一部分处于不知道的状态,在垃圾处理方面,当市民去深入了解这些方面,才表明他们对于黄石市的环保呈关心状态。但是,还是有大多数市民是关心这些事的,而政府及民间环保组织应大力提倡这种环保意识力。

(1)黄石市民对垃圾的去向与处理方式

而问卷的另一方面表明,黄石市民对与黄石政府的垃圾处理与环保态度,属于一般。这也许说明黄石市政府对于环保处理方面问题,或许没有做到非常好,没有让市民感觉有很大的改观,而在这种方面,我们应该建议政府,加大对黄石垃圾处理力度,应该多一些的投入环保方面的精力,不要一直让黄石处于曾经的“光灰城市”,应积极努力,同时市民也应该积极响应政府的环保政策。

我国600多座城市中,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已陷入到垃圾的包围中,四分之一的城市已发展到无适合场所可以堆放垃圾的地步,垃圾累积堆存量达60多亿吨,侵占土地5万公顷。我国城市垃圾的处理起步确实较晚、处理率也较低。从全国总体情况调查分析,中国有89%以上的城市垃圾采用填埋处理;堆肥占很小比例;焚烧技术一直处于发展阶

段,其处理量占总处理量的10%左右。xxxx7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3亿吨,其中未集中处理量超过40%,造成垃圾中很多宝贵资源的浪费。

(2)黄石市民对政府的意见

在城市垃圾处理方面政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各级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建立垃圾分类体制,因为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资源化的前提条件。通过垃圾分类收集,不仅可直接回收大量废旧原料,如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实现垃圾减量化,而且可以减少垃圾运输费用,大大简化垃圾处理工艺,降低垃圾处理成本。

二是建立源头减量的奖惩政策,对资源再利用企业实行减免税和补贴政策,对浪费资源的企业则严惩不贷,其惩罚成本一定要远高于其从中获得的利益,达到杀一儆百的作用。随着城市化的越加成熟,此方法还可进一步拓展到各家各户。

三是提高环卫工作者的待遇,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从事该行业,如退伍军人,由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此方法具体可借鉴加拿大环卫工作机制。

四是整合管理资源,修订明确的法律法规。只有整合了管理资源,才能减少管理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效率,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以上这些建议都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才能真正树立制度威信。

(3)垃圾处理关键

由于政府在关于城市垃圾处理政策上的扶持力度不够,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实行垃圾分类收集。致使垃圾统一回收后杂质非常多置分类极其困难。每一类垃圾都有其最为合适的处理方式,而分类不完全将直接影响处理方式的效果。尤其是有毒有害物质难以分离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政府在经济上扶持力度不够也直接严重地影响着城市垃圾的合理处置。堆肥产品受市场制约较大,产品的经济服务半径较小,销售存在困难。质量较差的粗堆肥产品一般只能就近销售;利用粗堆肥产品制造的复混肥,其销售也面临化肥和复合肥的竞争,没有政府的扶持堆肥当然无法推广。

再如上述提到的再生煤(垃圾循环再生)技术,建设一座每年可处理50万吨城市垃圾的回收厂,如果每吨垃圾有80元至130元的政府补贴,约5到7年时间可收回工厂的全部投资成本。随后,工厂将进入收支平衡和不断盈利的阶段。在工厂处理50万吨垃圾的过程中,可以产出上万立方米的甲烷可嫩气(可燃气),23万吨再生燃料煤,而使用这些再生燃料煤可以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85万吨;同时,分拣出数百吨可重新提炼各种金属物质、玻璃的原材料。所有的生产流程都在负压的环境下进行,生产过程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发酵过程产生的污水,通过污水处理后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和园林用水。由此可见,政府的扶持可以迅速加快垃圾处理的发展速度。

(4)市民自我处理垃圾方式

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对人的环境行为有指导作用,能够使环境行为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从而对环境保护的进程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人们都注重各自家庭的小环境而忽视了公共的大环境,如果能够将市民们的小环境意识延伸到社会公共环境上来,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必将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我们要通过各种媒介不断地利用环境观、垃圾资源观、资源危机观等来教育市民,让市民了解保护环境的重大意义。

(5)市民对政府垃圾处理建议

1.采用填埋处理法,首先要防止从废物中挤压出的液体滤沥及雨水径流对地下水的污染。一般规范要求回填地最低处的标高要高出地下水位3.3 m以上,并且回填地的下部应有不透水的岩石或粘土层。否则需另设粘土、沥青、塑料薄膜等不透水层。其次,填埋场应设置排气口,使厌氧微生物分解过程中释放出的甲烷等气体能及时逸出,避免发生爆炸。回填后的场地,一般在20年内不宜在其上修建房屋,避免由于回填场不均匀下沉造成的结构破坏,但可作绿地、农田、牧场等使用。

堆肥是我国、印度等国家处理垃圾、粪便、制取农肥的最古老技术,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均有研究利用的一种方法。堆肥是使垃圾、粪便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化学反应,最后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用作肥料或改良土壤。堆肥法就是把城市垃圾运到郊外堆肥厂,按堆肥工艺流程处理后制作为肥料,成本低、产量大。由于经济实用的化肥大量普及,堆肥量大,劳动强度大,全面比较后,市场越来越小。

3.微生物分解垃圾有机成分的生物化学过程。在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有机物、氧气和细菌相互作用,析出二氧化碳、水和热,同时生成腐殖质。

4.焚烧处理技术的特点是处理量大,减容性好,无害化彻底,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源化,因此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垃圾处理技术。

通过焚烧可以使可燃性固体废物氧化分解,达到去除毒性、回收能量及获得副产品的目的。几乎所有的有机性废物都可以用焚烧法处理。对于无机-有机混合性固体废物,如果有机物是有毒有害物质,一般也最好采用焚烧法处理。焚烧法适用于处理可燃物较多的垃圾。采用焚烧法,必须注意不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日本以及欧洲的瑞士、瑞典等国在一般焚烧法基础上,还发展了高温与中温分解,使垃圾在1650 ℃以上的高温下基本或完全燃烧,并回收释放的能量作为能源。垃圾焚烧处理是目前国外应用最普遍的垃圾处理方法,此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处理程度高。垃圾焚烧厂建立在城市周围,运送垃圾方便,并且可以向城市提供电能或热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垃圾焚烧发电已成为发达国家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途径和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计算机控制使焚烧炉运行在最佳运行工况,并且有先进的尾气处理设备和严格的排放监测手段,使得垃圾焚烧对大气造成的二次污染降到最低点

(6)组织与个人及政府的看法

2016大学数学毕业论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5600.html 转载请保 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