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 导航

绍兴酒文化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6-12-16 08:30:42
经典文章

篇一:绍兴的酒文化

绍兴的“酒文化”

0917431050 肖遥

摘要:绍兴是一个历史文化相当悠久的城市,也是一个鱼米之乡。它的各种文化都相当的吸引人。其中,绍兴的酒文化是其中一颗璀璨之星。研究绍兴酒业发展,对绍兴的发展提出看法。

关键字:绍兴 酒文化 产业

引言:绍兴是一个吸引人的城市,绍兴的酒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从绍兴酒文化出发,谈谈对绍兴的历史和未来发展的看法。

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钱塘江口以南。东连宁波市,南接台州市和金华市,西临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是世界文豪鲁迅先生的故里。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并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和2008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的美誉。市境处于浙西山地丘陵、浙东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3大地貌单元的交接地带,形成了群山环绕、盆地内涵、平原集中的地貌特征。地形骨架略呈“山”字形,其西部为龙门山,中部为会稽山,东部及东南部为四明山——天台山,曹娥江流域的新嵊盆地、三界——章镇盆地和浦阳江流域的诸暨盆地,分别镶嵌于四山之间。全市地貌大势可概括为“四山三盆两江一平原”。绍兴是一座地方色彩很浓的著名水城。悠悠古纤道上,绿水晶莹,石桥飞架,轻舟穿梭,构成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色。东湖洞桥相映,水碧于天;五泄溪泉飞成瀑,五折方下;柯岩石景,鬼斧神工;兰亭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被称为书法胜地;此外还有唐代纤道,南宋六陵,明清石拱桥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绍兴风土人情,以乌篷船、乌毡帽、乌干菜为代表,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呈现独特的地方风采,令人仰慕神往。

绍兴出名的产业很多,而我今天想要研究的是绍兴的酒文化。我想大家都很熟悉绍兴的黄酒吧。这个很出名,也算是驰名中外了。黄酒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可称独树一帜。但是被中国酿酒界公认的,在国际国内市场最受欢迎的,能够代表中国黄酒总的特色的,首推绍兴酒。为什么绍兴酒这么驰名呢?

绍兴的酒业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底蕴。绍兴的酒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也是它出名的原因,最早的就有大禹杜酿、勾践“箪醪劳师”等传说和典故。南北朝时,绍兴酒被列为给皇帝的贡酒。唐朝时,著名诗人贺知章、李白、白居易等,都以饮绍兴美酒、赏稽山鉴水、留千古诗篇为畅事。明清之际,绍兴出现了大酒坊,清嘉庆年间绍兴酒被列为全国十大名酒之一。这是绍兴酒的历史,而在现在绍兴,因为鲁迅的原因,即使是小学生也能知道关于绍兴酒的一点故事。绍兴的酒,醇香自不用说了,而慕名而饮,冲着绍兴酒来的,多是受到鲁迅的《孔乙己》、《风波》等小说的影响。绍兴的酒文化是有一定的历史底蕴的,而绍兴的酒现在仍盛转不绝。有的酒俗与酒习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产生了不少新的酒俗与酒习。主要的绍兴酒俗与酒习有:

1.婚嫁酒:新人在喝“交杯酒”时,众人都不可打闹,因为交杯酒意味着新人从此以后同舟共济,这是绍兴的一个特色。

2.生丧酒:(1)剃头酒。孩子满月时,要剃头。这时家里要祭祖,摆宴,亲友们轮流抱过小孩,最后就一起同喝“剃头酒”。(2)得周酒。孩子长到一周岁时,俗称“得周”。这时的孩子已牙牙学语,在酒席间,由大人抱着轮流介绍长辈,让孩子称呼,让人享尽了天伦之乐。

(3)寿酒。人生逢十为寿,办寿酒。在绍兴,有民谚曰:“十岁做寿外婆家,廿岁做寿丈姆家,三十岁要做,四十岁要叉,五十自己做,六十儿孙做,七十、八十开贺。(4)白事酒。也称“丧酒”。绍兴旧俗中,长寿仙逝为“白喜事”。绍兴人称“白事酒”又叫“豆腐饭”,酒为素酒。

3.岁时酒:(1)散福酒。祝福的日子,一般在腊月二十夜至三十日之间,但不得越过立

春,祝福前半夜烧煮福礼,到拂晓之前,摆好祭桌。次日凌晨开始祭神,家中男丁依辈分大小,逐个按次序向外跪拜行礼。拜毕便将纸元宝、烧纸连同神祗一起焚化,并把原先横放在桌子改成直摆,调转福礼,拔下筷子,由外向里叩拜祭祖。祝福祭祀完毕,全家人一起围坐喝酒,这叫“散福”。(2)分岁酒。一般在除夕之夜进行,一家人围坐吃喝,欢快异常。在喝“分岁酒”时,不仅要在门上贴大红门联,且全家灯火通明。如有人远在外地,则要让出一个席位,摆上筷箸,斟满酒,以示对远地亲人的怀念。(3)元宵酒。绍兴风俗除闹花灯外,夜里男女老少还要在家喝元宵酒,早晨吃用各种馅子做的“汤团”。(4)挂像、落像酒。旧时绍兴每逢腊月二十前后,都要把祖宗神像从柜内“请”出来挂在堂前,并点燃蜡烛,供上酒菜,祭祀一番,这就是“挂像酒”。到正月十八,年事已毕,就得把神像“请”下来,这时又得祭祀一番,办“落像酒”,亲朋好友,族内长幼相聚欢饮。

4.时节酒(1)清明酒。绍兴人在清明祭扫祖坟。城里人总是全家老小带上酒及各种祭品,带去的酒菜在坟地祭过后就送给“坟亲”亨用,自己回家喝清明酒。有些人家没去墓地祭祀,也在家中摆酒祭奠祖宗,俗称“堂祭”,祭后族人聚饮,这也是“清明酒”。(2)端午酒。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门前要挂菖蒲、艾以避邪,中午要喝端午酒,并要置备“五黄”,即黄鱼、黄鳝、黄梅、黄瓜和雄黄酒。这时家家户户都打扫灰尘,所以喝端午酒,过端午节,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卫生节日。(3)七月半酒。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中元鬼节。旧时这天,河中要点燃河灯。在河蚌壳内放进菜油,用灯芯点亮,放在河中任其飘荡,点点灯火,倒映水中,煞是好看。有的村子还要倚水搭台演戏,俗称“社戏”,戏一般演3天。(4)冬至酒。绍兴民间有冬至给死者送寒衣的习俗。这一天,祭奠之后,焚化纸做的寒衣供死者“御寒”。这一祭祀酒席,俗称“冬至酒”。祭祀之后,亲朋好友聚饮,既怀念亡者,又联络感情。

5.生活酒:新居酒,可分造屋与乔迁两大类。和解酒,人与人之间有了纠纷,有人出面劝之和解,以酒为“中介”之物,于是出现了“和解酒”。

上述的酒文化,有些还保留着,有些已经不再继续。但是这些都是绍兴遗留下的文化遗产是吸引人们关注绍兴酒文化的原因之一。但是在现在,由于1.新老消费的“断层”:绍兴黄酒整体产量和业绩虽有较大提升,但这种提升并不是来自新兴消费阶层和消费受众的扩大之上,在酒类消费的人们经常出入的高档娱乐会所,还很难见到绍兴黄酒的身影,这与绍兴酒走向主流消费,以及作为中国黄酒代表的地位是不相称的。2.新兴“替代产品”的威胁: 绍兴黄酒有今天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除了独特的地理环境、精湛的酿造技术、丰富的人文内涵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长期来除了白酒以外,绍兴酒基本上没有碰到有实力的“替代产品”。但是,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绍兴酒的“可替代产品”将大大增多。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洋酒”,以及各种琳琅满目的普通饮品和功能饮品,以其良好的品控理念和新奇、现代、时尚的视觉元素,对绍兴黄酒产生了新的威胁。3.科技、营销综合实力较低:,绍兴黄酒产业准入门槛较低,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广告宣传,新产品、新品种的推广投入不够,而这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和绍兴酒品牌的建设是非常不利的。

4.、行业共荣、共兴意识薄弱。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大会议上,建设和谐社会成为党和国家一项新的历史任务。绍兴黄酒产业既然作为中国黄酒业的龙头老大,各相关企业一定要以大局和全局为重,以行业振兴为目标,以创新为主题,以务实工作为着力点,把行业与行业之间,行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等多种关系协调好,处理好,为行业整体发展创导健康良好的发展氛围。

面对如此多的问题,我觉得应该:1.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现代市场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时代,绍兴黄酒要突破啤酒、白酒、红酒等其他酒类的营销防线,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好传承与创新这一对关系。2.注意把握好对新消费群体的把握。争取新消费群体,还不能放弃原有消费市场。3.加快科技创新。对于黄酒的生产产业进行技术革新,使之焕发生命力。加大宣传的投入,让更多人认识意识到绍兴黄酒的品牌。

4.各酒业生产企业相互合作,荣辱与共。为中国酒业品牌走向国际打下基础。

绍兴是一个酒业发达的城市,酒业文化展现了这个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蕴。通过酒业,我们能了解到这个城市的个性和特点。希望绍兴能够发展得更很好,更加璀璨。而它的酒业能走的更久更远。

篇二:《绍兴酒文化》

《绍兴酒文化》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绍兴酒文化 二、对象:酿酒技术专业学生 三、课时:40 四、学分:2 五、课程目标

职业能力目标: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绍兴酒的分类以及酿造工艺 ● 了解绍兴酒和绍兴城的历史

● 掌握绍兴酒的营养价值,让学生知道酒的保健知识 ● 了解酒类的各种趣闻和典故。

● 培养学生对绍兴酒文化的兴趣,结合绍兴酒的保健知识,为自己今后的营销做准备 六、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酒文化为主线,根据各个模块所要了解的知识内容展开,穿插古今中外的酿酒文化和知识,着重在酒的历史、酒的色香味格和营养价值上展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关注实事新闻,收集报纸杂志上的内容共同交流。 七、内容要求(参考格式)

八、教学评价建议

本课程是纯理论的一门学科,课程的评价以理论为主,在课程评价中,理论部分以理论占80%、市场调查占20%比例核定其总评成绩。而理论部分则以平日30%期中30%期末40%定。 九、实施建议 (一)教材建议

无教材,针对每个模块,准备自己收集资料 (二)教学建议

(1)以理论为主,并辅以市场调查等。

(2)在教学过程中应穿插食品安全、相应法律法规等。 (三)其它说明

篇三:绍兴十大风情

绍兴十大风情

领略漂在水上的古城,少不了环游环城河,沿河的各式桥梁、古城楼、沿河的公园、城内山麓、酒厂、码头、民居你都将一一领略。

游环城河可以一边茗茶,一边拍照,讲解员会如数家珍一般将前面的景致一点点讲给你听。船行的不快不慢,眼前如印象画一般一幅幅掠过。不时会有暮归的乌篷船迎面划来。无论如何都有点晃晃悠悠的惬意。

现代的古典的并存,静静的水面与舞动的光影并存,遥遥的期待的和飘然而过的并存,一段水上旅程,一段“漂”的旅程。

沿途景点介绍

绍兴环城河始掘于公元前490年句践建都城时,江湖通连,历史悠远,文化深厚。到了二十世纪末期,环城河失修失管现象日趋严重,江南水乡的神韵魅力受到了沾污。1999年初,绍兴市委、市政府决策实施环城河综合整治,一年投入12亿元,终于打造出了这条美轮美奂的美丽长景,文化长河,风情长廊。环城河整治工程也因此一举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环城河各景点间由河串联,由绿绵延,坐船观赏沿河风景,一路是新建的稽山园、鉴水苑、治水广场、西园、百花苑、迎恩门、河清园、都泗门等八大园景,如璀璨明珠镶嵌于古城四周,令人目不暇接——

稽山园位于城区东南角,占地面积6.8万平方米, 园内有“南浦小集”、“迎岚阁”、“浣花草堂”、“农家乐园”等景观,浓缩了积淀了水乡古城的清幽,颇可玩味。园中那18座形态各异的小桥,又集绍兴“桥乡”之大全。

莞花草堂:它是稽山园的园中园,又美称“又一村”,陆游有诗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情此景进入园内就能身临其境。

其主要建筑莞花草堂一半临水,围廊建在水上,很像船厅,宽敞的围廊和数曲廊桥相连,通向莞花厅,坐在廊桥上如坐在船上,很有一番诗意。过了莞花厅又接上五曲板托架在莲花之上,通向沿湖的竹林小径。整个庄园,浸润在水的气息里,清新高雅,园内的水和环城河的水一脉相连,桥上的花窗,桥下的倒影,都透露着外部新鲜的气息。 迎岚阁 是一个三层仿古建筑,高二十米左右,屋顶正方四檐,四只翘角临风招展,厚重又具有王者风范,登上八角高楼,迎会稽山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其间。它现在是一个婚俗馆,展示了古代绍兴婚嫁的用品,精美喜床、嫁娶状奁、精美刺绣、工艺杂件,无不透出绍兴浑厚的文化沉积,让你更多的了解古越婚俗,越乡风情。

“南浦小集”由粉墙黛瓦构建,是古老绍兴水城的一个缩影;水穿行于房前屋后,徘回于长廊之畔,流连于石桥之间。这里仿造了绍兴历史上的水乡集市,充分体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将水、桥、街巧妙安排,配上茶肆酒楼、作坊店铺、豪宅民居、戏台、轩壁、各式桥梁在这里交会影叠。

鉴水苑

鉴水苑东面毗邻稽山园,内有大型音乐喷泉、下沉式休闲广场、悦茗楼等景点。东部是亭台楼堂组成的休闲娱乐广场,与中区以花廊相隔,悦茗楼,不论室内室外都可以品茶闲谈,文娱爱好者也可以在这里自娱自乐,各尽所兴。鉴水苑的现代园林设计喷发着现代都市的活力。每当华灯初上,音乐喷泉随着动人的音乐翩翩起舞,映照着旖旎多姿的水景,宛如在水一方的伊人,溯流求之,宛在水中。

治水广场地处鉴水之滨,近傍马臻墓,远眺会稽山,内设治水纪念馆,陈列自古至今之治水业绩。它是为纪念绍兴的治水先贤而建造的,广场上立着大禹、马臻、汤绍恩等治水先贤的塑像及“治水碑记”,碑的正面写着“瓒禹之绩”意思是激励后人发扬绍兴治水历史中闪光的绍兴精神。

风则江廊桥,是环城河上规模最大的一坐桥,也是浙江省最大的一座廊桥。它连接着绍兴目前最高学府绍兴文理学院内外,四方学子、远来之朋,皆循桥而过,成为学校与社会主要通道。桥长1183米,桥上有廊,廊中立亭,路人可以小憩,散出宜人的舒适,甚至有遗梦式的浪漫。桥身横跨过风则江的最宽阔处,静水深流,碧波澄澈,江的平缓,岸的宽窄,屋的多少,又添浅黛匀绿。“风则”之意,为言行举止符合规范,蕴意高雅。廊桥上有对联曰:“文理自成风行水面,往来不息则在人心。”将风则江廊桥建造在大学路上,蕴涵了对文理学院学子的殷殷期望。

百花苑位于环城西河西侧,三面临水,为一完整小型滨河公园。她是环城河公园中唯一将所有植物一石刻标明品种的园林,有一百多中植物花草组成故称百花苑,它以植物造景为主体,园内花木高低错落,色彩分层,造型新颖,展现了园艺设计和培育的精致细腻。清晨市民在百花中晨炼,心旷神怡。夜晚一对对情侣漫步花间,体验别样浪漫。

迎恩门 位于古城的西北角,又名西郭门,是根据隋朝越国公杨素设计的城门重建,系水陆两用城门,古时凡朝庭命官以至皇帝亲临,必经此门,故称迎恩门。相传越王句践曾在迎恩门外建箭楼,自己在箭楼上卧薪尝胆。登临迎恩门,能让人感到浓浓的历史气息。

河清园南依蕺山,借景入园,长廊逶迤,曲径通幽,内有嬉水池、可憩堂、临水轩等,是一处以生态园林为特色的休闲活动场所。由于园林布置巧妙,低山浅水穿插得体,充满着一股清幽静逸之气。

都泗门,全国少有的旱门和水门合为一体的城门,共有四个小城门,一个大城门,这里是旧绍兴的重要商埠,内有许多港汊,船只停泊鳞次栉比,墙桅如林,一直延伸到长桥、保佑桥的大埠头。现在城楼依然恢宏高耸,古典纯朴。从都泗门的水门进城,可以直达世界上第一座立交桥“八字桥”它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众所周知,绍兴是中国的一个文化古城,早在春秋越国时期,越王勾践就定都在此,所以绍兴的市中心也叫做“越城区”。

自古以来,绍兴就是出名人的地方。"大禹治水",是绍兴历史上最早的辉煌篇章。春秋时期卧薪尝胆、图犟兴国的越王勾践,东汉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东晋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圣王羲之,兴建鉴湖水系,泽被后世的马臻,唐代诗歌旷达、诙谐,诗篇脍炙人口的著名诗人贺之章,南宋的"马上击狂胡,马下草军书"、"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诗人陆游,"明代第一才子"艺术大师徐渭,毕业穷困潦倒,却能撰著与车尘马足之间的著名史学家章学诚,以及晚清的革命志士秋瑾、徐锡麟、陶成章、蔡元培、都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过,绍兴是我国文化革命旗手鲁迅的故乡,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的祖居。这些伟人的丰功伟绩彪炳於中华民族的史册,他们的浩然之气振奋了民族精神。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名人出自绍兴,这当然跟绍兴的文化风情有莫大的关系,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绍兴的十大风情。

之一 —— 水 乡 社 戏

文豪鲁迅对孩提时代看过的故乡社戏始终未能忘怀,称赞备至。鲁迅先后写了小说《社戏》、散文《无常》和杂文《女吊》等作品,对社戏有过动人的描绘和精辟的论述。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写下多少吟咏和描绘社戏的诗文。

绍兴的水乡戏台,大都构筑在土地庙之类寺庙前的河上,故称"河台"、"万年台"。东安、任家桥、凤仪、东周、宾舍等地的古戏台迄今犹存。清代童谦孟写有一首竹枝词,描写当年看社戏的盛况:"岳神赛罢赛都神,演出河台戏曲新,两岸灯笼孟育管,水中照见往来人"。鲁迅在《社戏》中说,外国人以为中国戏的"大敲,大叫,大跳",不适于剧场演出,但若在野上演出,"远远地看起来",却"自有他的风致"。《龙虎斗》、《游园

吊打》是很能体现绍剧特色的戏,历来为绍兴观众所拍手称快,叫好。鲁迅把这两出戏写进《阿Q正传》、《社戏》等著名小说里,均不是他信手拈来之笔,而是充分反映了它们的人民性。连自己的姓名也写不出,甚至连圆圈都画不圆的阿Q在临刑前游街时,居然还要哼几句"手执钢鞭将你打",足以说明社戏受到绍兴人民的普遍欢迎了。鲁迅再用他的如椽之笔,以优美抒情的笔调追述儿少年代观社戏的美好回忆,一派诗情画意,引人入胜,更激起了人们对社戏的眷恋和怀念。

时过境迁,水乡社戏在传承,在发展。现在的水乡社戏以鲁迅笔下的绍兴社戏为主要形式,重现绍兴演社戏、看社戏的民俗风情和越地戏曲特色,将原始社戏风貌和现代表演艺术有机结合,定能赢得无数观众的喝彩。

之二 —— 鉴 水 乌 篷

沿着长长古纤道,坐乌篷船游鉴湖徜徉在轻缎似的湖面上,船移岸动,草绿花红,长橹出水,柳丝摇风,只见远山黛影,近岸绿萍,烟雾迷蒙,岚气氤氲,心驰天外,人在画中。坐在船底席上,手搁船舷,泼水嬉戏,岸边水草,几与眼鼻相近,小船晃悠悠起伏颠簸在浪谷波峰,那天,那山,那云,和自己的身心一样俯仰漾动,陶陶然,醉醺醺??.

乌篷船两头尖翘,船舱覆盖半圆形船篷。篷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桐油黑漆,绍兴方言称黑为"乌",故称"乌篷船"。乌篷大抵三道,除中间"定篷"外,另两扉可自由移动。晴日游湖,你可移动船篷,直立船舱放眼四望,视野开阔,水势浩渺,岸芷汀蓝,苗青花鲜,清风白云,洗心沸肩,忘情江湖,真?quot;水仙"。

船游湖中,还不时可见一道道渔范,轻舟过箔,声如琴韵;箔旁往往兀立起渔察一座,为渔翁安栖之所,入夜渔家灯火点点,映波摇荡,远远望去,宛如仙阁,星落银河。一遇到下雨天气,"船底江声篷背雨,游人听得最分明",更觉身浮云间,梦绕枕边。乌篷船有用橹摇的,用桨划的,也有脚"躅"的,所以又叫"脚划船"。看着船头脑一边用脚躅橹,一边双手捧着酒碗喝酒,听着他用地道的绍兴话,向你述说越中掌故,往古趣闻,你会沉醉在这份风情中悠然出神。

"白玉长堤路,乌篷小划船"。坐着这绍兴特有的乌篷船,沿长长古纤道游浮行,你可真正走进了江南绍兴的水乡风情。

之三 —— 咸 亨 酒 韵

咸亨酒店,原为鲁迅的周氏本家堂叔仁房的周仲翔等人于清光绪甲午年(1894年)合伙开设,与鲁迅故家只隔一条石板路。酒店虽小,"却有双间店面"。其"格局"在"城中遍垆"的酒乡绍兴极富代表性。且不说其主营的绍兴黄酒的代表品种,就连那当街的曲尺形柜台,高竖于柜端的"太白遗风"青龙牌,柜上一字摆开的过酒坯,用以温温的爨筒,以及供人坐喝的荸荠色的条桌长凳,均堪称清末绍兴酒店的典型风范,自酒种、酒菜、酒具,以至于酒客、酒风,无不浓缩着绍兴酒文化的醇厚韵味。

绍兴酒自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时期起源,至春秋战国已用之政治、军事,见诸史册,至明清则更是"越酒行天下",美誉播中外的全盛时代。在乡,则"家家可乞浆",在城,更是"酒垆千百所",而咸亨酒店的范式则占这"千百所"中的大部,在水街石巷随处可见,蔚为酒城一景。

虽然原型的咸亨酒店并未因其取之于《易经、坤封》的"品物咸亨"而真的"咸亨"起来,但这一儒雅吉祥的店名却与始于近代的百年现代进程中国人求富图强的民族心理契合。鲁迅取之而用于针砭时弊与"国民性"的故事背景,写成了自己最为满意的小说《孔

乙已》,可谓立意精警用心良苦。店以文传,咸亨酒店遂与这位代表中华民族新文化前进方向的伟大思想家和文学家及其不朽的杰作密不可分开,并与都昌坊口的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土谷祠等文化遗传,共同构成了解读鲁迅的原典钥匙。

之四 —— 南 镇 祭 禹

南镇祭禹,由来已久。自夏代以来,祭禹之典历代承续,而以明清两朝为盛。总的来看,历代祭禹有四种形式或四个层次:一是天子亲祭,如秦始皇、康熙帝、乾隆帝;二是诸侯级祀,如越国、吴越国;三是遣官司致祭,定期或不定期,如新君即位或遇重大灾情等;四是基层一级,即"每岁有同于春秋二仲月祭"。至于黎民百姓,则向来一不祭禹,二不拜禹。只是以游嬉禹庙代之。其实,嬉禹庙的风俗较之祭禹礼制更为古老,它直接是由大禹"兴礼祀"的依据中承传而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时代的某种风俗。相传夏历三月初五日是大禹的诞辰。这一天是民间洲嬉禹庙的高潮。清康熙《会稽县志》中记载:"属生之日,禹庙游人最盛,无论贫富贵贱,倾城俱出。全民皆乘画航,丹垩鲜明,酒樽食具甚感,宾主列坐,前设歌舞。小民犹相矜尚,虽非富饶;亦终岁储蓄,以为下湖之行。春欲尽数日,游者一众,千秋观前一曲亭,亦竞游不减西园"。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市深入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1995年4月20日,隆重举行了浙江省暨绍兴市各界公祭大禹陵典礼。2000年,绍兴市各界再次举行公祭大典,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至于民间祭禹,则自第一年公祭以来,年年不断,今天,仲春祭禹已与书法节、黄酒节一起,成为绍兴市本级的三大新兴节会,闻名遐迩。

之五 —— 曲 水 流 觞

作为修禊余兴的"曲水流觞"古已有之,魏晋以前,即有"引流引觞,递成曲水"的诗句描述其事。然而,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会稽兰亭的"曲水流觞"却因其景美、人美、文美、书美而成就了千古"书圣"及"书法圣地"的美谈和美名,显得不同凡响,不仅使"上已修禊"一俗淡化了迷信色彩,集聚了智光才情,得以人性的张扬和精神的提升,而且为后世效慕相沿成风,成为文化史尤其是书法史上的一大雅事和一座丰碑。

王羲之自永和六年由护军将军出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在定居会稽的第三年上已,与当时在绍名士谢安、郝昙、孙绰、李统、李充、许询、支遁及子侄共四十二人,在兰亭?quot;修禊"之后行"曲水流觞"这余兴,众人列坐曲水两侧,注酒于觞,浮觞于水,令觞停于前者饮而吟诗共得佳作三十七首,由王羲之编为《兰亭集》,并乘酒兴写成序文。尤为后世所重的是《兰亭集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书法成就。这篇行书作品,"飘着浮云,矫若惊龙"、"笔刀遒润,独擅一家之美,天质自然,丰神益代"。王羲之将魏晋以前中国书法质朴古拙的线条艺术,推向流美妍妙的全新境界,"增损古法,裁成今体",创造了足以体现创作主体,审美个性的今体行书,被后世公推为"行书第一","为百世学书人立极"。

上已一俗,因有此兰亭雅集和美文墨宝而流美千古,蔚为百代书家遗风,平添了光照万世的文化韵味,不仅为后世文人效慕追随,而且雅风流播,远及海外。

之六 —— 台 门 遗 韵

古城绍兴多台门。绍兴的台门,其格调淡雅,自然古朴,造型独特,在江南宅第建筑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绍兴台门的名称,有以官衔命名,有以科举功名命名,有以行业命名,有以建筑形式命名,也有以原来宅主的姓氏命名,种种不一。其格局大抵

如此:大门上顶一般有屋檐挑出,台阶古框,里面为进堂式住宅,或三进、五进、七进,砖木结构,石板铺地,有的还有石萧墙。绍兴台门大都屋宇高大,天井开阔,天井即院子,绍兴人称做"明堂",然后为几进的两层楼屋,各进楼屋之间都有"明堂"。

绍兴台门的台门斗里,多悬有匾额,称为门匾。门匾有蓝底金字的,有白底黑字的;悬挂的格式,有横卧式的,也有直竖式的,而以蓝底金字、直竖式悬挂为显赫。门匾上的题字,或昭以台门主人的官衔,或昭以台门主人科举的功名。现绍兴鲁迅纪念馆旧址,原为鲁迅故居所在的周家新台门,建于清乾隆末年,原为正屋五开门五进,台门斗悬有蓝底金字"翰林"匾额。坐落在劳动路的周恩来故居百岁堂,是一座具有明代建筑风格的台门。位于笔飞弄的蔡元培故居,为蔡元培之祖父蔡嘉谟于清道光年间购置,第一进建筑年代较早,颇具明代建筑风格。

绍兴的台门,积淀着绍兴深厚的历史文化,具有绍兴的独特风情,它反映了各个社会历史阶段的人文风貌和民间建筑的艺术特点。

之七 —— 水 乡 集 市

一条老街沿着河岸延伸,悠悠长长且直且弯。鳞次栉比的商店,青石板铺砌的路面从商店的屋檐或雨廊下通过,古老的水街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河里,赶集的人们熙熙攘攘,一半在石板路上溜达,一半在脚划乌篷船里晃悠。

每逢集市,一大早水街就喧闹起来。水街的交易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上。岸上有米行、着国、茶庄、染坊、当铺、药店、剃头店、裁缝店、南货店、古玩店、打铁铺??靠河边还有各种小摊,吃点心的,卖玩具的,搞修理的??.。河埠头则有卖鱼虾、水果、蔬菜的??酒楼和茶馆则大都设在离桥头不远的地方,水乡人对桥情有独钟,生意人更是把桥作为通达的象征。做完了生意,卖好了物品的赶集人,便坐在桥头的酒楼或茶馆里,饮酒、喝茶、聊闲天。

水街集市是绍兴的一大特色,遍布城乡。水乡人赶集,也喜欢与水与船作伴,而爱赶热闹可以说是绍兴人的天性,赶集总往人多的地方挤,人挤来挤去,掉到河里是常有的事。好在河湾里的水上戏台正在演社戏,看社戏的观众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上,河里漂满了乌篷小划船,从岸上挤到河里去的人会立即被"船头脑"捞上来,那被捞上来的"落汤鸡",顾不得换一换浑身的湿衣裳,就坐在船头看起戏来。绍兴人赶集,不仅仅是为了购物,他们赶的是一种气氛,一种情趣,而购物只是一个理由。

之八 —— 茶 馆 听 书

绍兴人爱品茶花,茶馆便应运而生。旧时绍兴城里的茶馆,遍及大街小巷,茶馆的设置,以沿河为多。抗战前的1936年,绍兴城里有大小茶馆206家,几乎半数设在街河岸边,有的干脆设于桥头。鲁迅小说《药》中华老栓开设的那种小茶馆,城内随处可见。另外还有为数不多的大茶馆和大茶楼,如花巷的"适庐",县前街的"第一楼"、"天香阁",大江桥的"越明",新河弄的"鼎丰"等。小茶馆的顾客多为小市民,大茶馆的顾客则为上层有闲人士。旧进茶馆的掌柜很讲究泡茶的艺术,他们经常探求茶事之"五境",即茶叶、水源、火候、茶具和环境,说只有"五境"得当和配置相宜,才能煮出好茶,且相互衬托。特别是茶具,更是讲究。因为只有好的茶具,才能保持茶的清香醇味。他们尤重越瓷,认为越瓷所产生的青瓷茶碗,最能使茶透发原汗原味和芳香,并使汤色明净。

旧时绍兴的茶馆也是民间文化的传播场所,一块惊堂木在茶桌上拍得震天响,那是说书,煞是吸导映客:一把胡琴加一副板子,那是绍兴莲花落。唱到精彩处,茶客们或是鸦雀无声,或是满堂欢笑,这时候连"茶博士"(旧时对茶馆伙计的称呼)也忘记了自己的职事,站在角落里听得出神。鲁迅先生晚年在一篇杂文里对茶馆的作用概括为三条:"打听新闻,闲谈心曲,听听说书"。

现今绍兴城区茶馆业如火如荼,古老的绍兴茶馆必将遗韵永继。

绍兴酒文化》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47595.html 转载请保 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