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 导航

洞庭湖图片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6-12-12 07:27:22
经典文章

篇一:洞庭湖的变迁

洞庭湖的变迁

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的文字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目前的洞庭湖,包括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东洞庭湖三大湖泊及穿插于其间的密集河网,南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汇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1959年调弦口封堵以后为三口)接纳长江分泄的来水来沙,通过洞庭湖调蓄后在城陵矶注入长江。

1、面积与容积的变化

据资料记载,1852年洞庭湖天然湖面近6000平方公里。

由于泥沙淤积和人类活动影响,至1949年湖面缩小为4350平方公里,容积293亿立方米(按城陵矶水位33.5米计,下同)。此后30年间,由于大规模开发和垦殖等原因,湖面与容积迅速缩小。20世纪80年代之后,情况得到控制。 至1995年,实测湖面为2623平方公里,容积167亿方米。

2、入湖泥沙淤积量

据水文资料统计,洞庭湖多年平均(1956至1995年)入湖年输沙量为1.67亿吨,其中1.32亿吨来自长江的入流,0.3亿吨来自湘、资、沅、澧四水。由

城陵矶注入到长江的年均沙量为0.43亿吨。由此所得洞庭湖年均泥沙淤积量约

1.24亿吨。

洞庭湖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底平均淤高了1.7米,年均淤高3厘米多,淤积最厉害的澧水尾的七里湖最大淤高13米,完全淤积成了平原,作为湖泊从版图上彻底消失,半个世纪以来,洞庭湖区淤积而成的洲土面积将近2000平方公里,湖面因此迅速萎缩,湖容急剧下降,调蓄洪水的能力只有初期的56%。

3、洞庭湖的人工围垦

在湖区的浅滩荒州上围成的民堤堤内洲滩经过耕作,渐渐变成肥沃的良田熟地,范围大的有几万亩,小的也有几千亩,里面有村庄、集镇,看上去与普通的村庄并无不同,这种地方,在湖南、湖北的平原湖区叫“垸”。这种民垸,到20世纪40年代,最多时仅湖南部分就将近1000处,垸堤总长6000多公里。

1949年后,由于修堤并垸,进行围垦,以扩大耕地面积,仅五十年代,洞庭湖即萎缩了1209平方公里。20世纪6、70年代,在“以粮为纲”“人定胜天”的旗号下,湖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围湖垦田活动,湖面不断蚕食。原来位于湖滨的常德、澧县、安乡、益阳等城市,现在距湖远的已有十余公里,近的也有三四公里。

人工围垦的结果是侵占了水面,降低了防洪蓄洪的能力,导致水灾频繁发生。

4、水患治理举措

鉴于洞庭湖这一长江的天然调蓄水库的蓄洪能力下降,水灾频繁发生,如何延缓它日趋萎缩以至消亡的过程?必须汲取教训,不能继续与湖争地、围湖造田,有必要采取退田还湖措施,但也不能不讲条件地一律“废田还湖”,毕竟洞庭湖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水库总容量393亿立方米。汛期防洪限制水位145米,预留的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相当于现在洞庭湖容积的1.33倍,到2010年全部建成后,可削减长江洪峰,使荆江防洪标准由不足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保护荆江南北1500万人口和2300万亩耕地,防止在遭遇千年一遇或类似1870年洪水时大量人口的毁灭性伤亡。

洞庭湖的变迁图

来自《湖南省地图册》的变迁图

解放前的洞庭湖

这是根据1957年“地图出版社”(上海)根据抗日战争前的申报地图绘制的洞庭湖地图。

从这幅图来看,当时洞庭湖水域面积北至华容(三国故事中著名的“华容道”),南至益阳市,西接常德市,东压京广铁路线,还可以称得上“八百里洞庭湖”,不愧受范仲淹的名句: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图中的洞庭湖与长江的关系也非常复杂,水网交错,可以依稀想见当年曹操从赤壁退兵之时,误入洞庭湖,不知何处是入口,何处是出口的情景了。

这些水网,对曹操来说非常头疼,但是对此地的居民来说,却是救命之物,君不见如今之洞庭,只剩下城陵矶一处水口与长江相接,当雨季到来,怎么会有不发洪灾的道理?

七十年代末的洞庭湖

这是“地图出版社”1979年绘制的洞庭湖地图。

经过多年的“围湖造田”,洞庭湖已经面目全非,大家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洞庭湖”这三个字,都已经仅仅只标在岳阳以西硕果仅存的“大片”水域上...

原来南边的大片湖沼,更加七零八落,被陆地侵蚀得不成形状,甚至大片成为“季节湖”(图中画虚线的水域)。

篇二:洞庭湖

以下是三个不同时代的洞庭湖水域图(包括四面环水的洲、岛以及常年沼泽):

解放前的洞庭湖

这是根据1957年“地图出版社”(上海)根据抗日战争前的申报地图绘制的洞庭湖地图。 从这幅图来看,当时洞庭湖水域面积北至华容(三国故事中著名的“华容道”),南至益阳市,西接常德市,东压京广铁路线,还可以称得上“八百里洞庭湖”,不愧受范仲淹的名句: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图中的洞庭湖与长江的关系也非常复杂,水网交错,可以依稀想见当年曹操从赤壁退兵之时,误入洞庭湖,不知何处是入口,何处是出口的情景了。 这些水网,对曹操来说非常头疼,但是对此地的居民来说,却是救命之物,君不见如今之洞庭,只剩下城陵矶一处水口与长江相接,当雨季到来,怎么会有不发洪灾的道理?

七十年代末的洞庭湖

这是“地图出版社”1979年绘制的洞庭湖地图。 经过多年的“围湖造田”,洞庭湖已经面目全非,大家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洞庭湖”这三个字,都已经仅仅只标在岳阳以西硕果仅存的“大片”水域上... 原来南 边的大片湖沼,更加七零八落,被陆地侵蚀得不成形状,甚至大片成为“季节湖”(图中画虚线的水域)。 如今的洞庭湖

这是2000年的洞庭湖地图(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 除了所谓的“东洞庭湖”,正个洞庭湖已经不再是一个大湖,而更像是一串湖泊群。古代的云梦泽化而为三,一洞庭,二鄱阳,三为湖北境内几个大湖,如今的洞庭湖,又要重蹈云梦泽的过去吗?原来是水的地方,现在住着人、种着田,水来了,来多了,往那里装?宋朝的时候,有人向王安石开玩笑,如果把八百里梁山泊的掘渠水引走,就可以造出八百里良田。王安石初听觉得很好,但马上问:那么梁山泊里原来的水放到那里去呢?开玩笑的人说:再挖一个八百里的水池不就成了!

篇三:南洞庭湖区常见的鱼类介绍

学名:银鱼。

清道光《湖南方物志》载:“沅江县银鱼以大小相杂者佳,谓之带子鱼;其长二寸许者谓之面条鱼,鲜味稍逊。”沅江出产的银鱼有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和长江银鱼3种,其中以太湖短吻银鱼品质最佳,柔软无鳞,肉质细嫩,食之鲜美。

米哈子

学名:小河虾

学名:麦穗鱼

愣更子鱼到底是一种什么鱼?查方言,岳阳、长沙、湖北有“愣子鱼”。另有一种“麦穗鱼”,被称为“肉愣子鱼“——对应地,沅江有”坨愣更“。愣更子鱼也好,愣子鱼也好,似乎都是对一些小鱼的统称。愣更,应该是呆小之意。愣更子可以作为淡干鱼,也可以作为火焙鱼的原料。火焙鱼相对淡干鱼来说,是深加工制法:将小鱼除净内脏,于火上焙干,再用谷壳、花生壳或木屑薰烘。火焙鱼更便于携带和收藏,但是距天然的鱼味也就更远了。家中无菜,或懒得下馆子,自己掏把火焙鱼炒了佐个小酒,也是颇有湖区特色的“快餐”。 湘江愣更子鱼

半边屎

学名:鰟鮍páng pí

这种鱼又小又扁,肚皮用拇指随便一挤,黄色如屎的肠腹就会全部流出来,这让你不能不感叹生命之脆弱,又不能不叹服方言描绘之形象,概括之精练。半边屎虽脆弱,在近背处却能折射出一道渐晕的蓝光,成为它的典型特征之一,为它的脆弱增加了一点精致之美,这使你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伟大和公平——它不使任何事物失去瞩目的机会。渍菜烹半边屎,我承认它的鲜美诱惑难以抗拒,却必须冒着被细刺卡破喉咙的危险。

你不会想到半边屎有那么生僻的学名:鰟鮍,我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半边屎”可能是由“鰟鮍子”演化而来,理由是“鰟鮍”与“半边”的沅江方言读音较接近,而“子”与“屎”音也较近而容易发生混淆误读。是否如此呢?这只是我的一个猜想。

木奶奶

学名:沙塘鳢lǐ

小时候吃“淡干鱼”,常常看见混进来这种丑陋的小鱼。黑不溜秋,味道也一般。名字也叫得奇怪:“木奶奶”。只知道有“木鸡鸡”,却不知为啥叫“木奶奶”。或者从来没有细思过。三十年后,才知道这种小丑鱼学名叫“沙塘鳢”。性喜静,不擅游动,常附于泥中石下,人来捉之也傻乎乎地不动。沅江方言形容反应迟钝谓为“木”,“奶奶”辈走路蹒跚,“木奶奶”就是傻笨到极点了。方言灵活形容之妙,尽在于此。

最近几年,人们注意饮食健康,青睐纯天然产品,一些小鱼小虾受到餐厨追捧。但是由于湖泊环境遭受破坏,小时视之为废物的木奶奶越来越少,有的地方竟卖到50元/斤。

挖壳子

学名:河蚌

挖壳子我参考了“洞庭愚民”的意见,应是河蚌(“蚌壳子”),但我认为不是那种很大的肉蚌壳,而是经常在河边和砂石中可以捡到的小河蚌,外形似瓦片,确切地说,应该是“瓦壳子”吧。

烧火皮

学名:宽鳍鱲liè

又称为火烧皮

沙鳅子

学名:刺鳅

常常连同泥鳅一起被捞上来,但我们小时候一般会扔掉它。

沙鳅是一种生活在江河岸边浅水里的鱼,其状细长,背上有一排尖利的刺,不像泥鳅一样滚圆而滑溜。它也不像泥鳅一样生活在松软的泥地中,遇到敌人随时准备钻进烂泥里去。沙鳅的领地是水中的沙滩,因为背上有刺,别的小鱼一般不敢靠近它,更不用说把它吞进肚里充饥了。于是沙鳅就在他的领地里横冲直撞,即使有人靠近,它依然大摇大摆,而且贪吃,只要发现食物,就紧追不放,大有一种“非我莫属”的架势。

洞庭湖图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44259.html 转载请保 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