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 导航

国学经典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6-12-09 07:25:13
经典文章

篇一:120个国学经典故事

120个国学经典故事(教育孩子的经典故事)

√1、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

孔子对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声啊!”

痛哭,然而却不是哀丧之哭。

孔子于是下车,上前问道:“先生,请问您是什么人呢?”

那人回答:“我叫丘吾子。”

孔子问:“您现在并不是服丧的时候,为何会哭得这样悲伤呢?”

丘吾子哽咽地说:“我此生有三个过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觉悟到,但已经是追悔莫及了。”

孔子便问:“您的三个过失,可以让我听闻吗?希望您能告诉我,不要有什么隐讳啊。” 于是,赶着马车寻声到前面,前进一小段路后,便看到一个不寻常的人,身上挂着镰刀,系着白带,在那里

丘吾子悲痛地说:“我年轻时喜欢学习,可等我到处寻师访友,周游各国回来后,我的父母却已经死了,第二大过失;我生平很重视友谊,可如今朋友间却离散断绝了,这是我第三大过失。” 我第一大过失;在壮年时,我侍奉齐国君王,然君王却骄傲奢侈,丧失民心,我未能尽到为人臣的职责,这

丘吾子又仰天悲叹道:“树木想要静下来,可是风却刮个不停;儿子想要奉养父母,父母却不在了。过去尽了。

孔子很感叹地对弟子们说:“你们应记着此事,这足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啊!” 远不会再回来的,是年龄啊;再也不能见到的,是父母啊!就让我从此辞谢这个人世吧!”因此,丘吾子便投

【智慧小语】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是却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一定要抓紧啊!趁父母健在的光阴。

【树欲止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时代发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一天,他父亲的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见他独居的院内杂草丛生、秽物满地,就对他说:“你怎么不打扫一下屋子,以招待宾客呢以对,觉得很有道理。从此,他开始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陈蕃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听了

【智慧小语】大事都须从小事做起。《弟子规》中说:“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意思是说:

房要整理清洁,墙壁要保持干净,读书时,书桌上笔墨纸砚等文具要放置整齐,不得凌乱,触目所及皆是井条,才能静下心来读书。

√3、母熊护子

昔日有母熊被猎人打中要害,端坐不动而没有倒地,猎人觉得很奇怪,上前去看个究竟,结果发现母熊已至死也忍痛抱紧大石不放。

动物,天下没有比这更狠心的了!

√4、舜的故事 死了,却紧紧抱住一颗大石头。为什么呢?原来母熊的孩子在石下的溪流中玩水,母熊怕落石会打中小熊,【智慧小语】动物界中的母与子,无论生死都相互眷恋,它们的慈爱与孝义都到了极处。人类为了贪欲捕

《史记》中记载,舜的父亲是个瞎子,生母去世后,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并生了一个儿子。父亲喜欢后明,他们想杀死舜的时候,却找不到他,但有事情需要他的时候,他又总在旁边恭候着。 的儿子,总想杀死舜,遇到小过失就要严厉惩罚他。但舜却孝敬父母、友爱弟弟,从来没有松懈怠慢。舜非

有一次,舜爬到粮仓顶上去涂泥巴,父亲就在下面放火焚烧粮仓,但舜借助两个斗笠保护自己,像长了翅一样,从粮仓上跳下来逃走了。后来,父亲又让舜去挖井,舜事先在井壁上凿出一条通往别处的暗道。挖井深处时,父亲和弟弟一起往井里倒土,想活埋舜,但舜又从暗道逃开了。他们本以为舜必死无疑,但后来看还活着时,就假惺惺地说:“你跑到哪里去了?我们特别想你啊……”他们经常想方设法害舜,但舜不计前嫌都归服于舜。 像以前一样侍奉父亲、友爱弟弟。后来他的美名远扬,尧帝知道后,就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并让位于他,天

【智慧小语】: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要置舜于死地而后快。赏。有这样的胸襟与对道德的坚守,才能让他有机会得到先王的赏识,成为受人爱戴的贤明的君主。

√5、老汉粘蝉 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他的德行崇高,非常令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带着弟子到楚国去,路上经过一个树林,在树林中有个驼背老人在用竹竿粘知了。他粘知了非常轻松,就像在地上捡知了一样。孔子问:您的动作真是巧啊!有什么门道吗人说:我确实有自己的办法,我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这样失手的情经很少了;叠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这样失手的情况十次也不会超过一次;叠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就会像上拾取知了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立着的断木桩,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大地大,万物繁多,但我一心专注于知了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这说的道理。”

√6、书读百遍,其意自见(xiàn)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 什么不能成功呢!最后孔子转过身来对弟子说:“专心致志,本领就可以练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就是驼背老【智慧小语】一个人如果能够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就可以掌握一门过硬的本领。

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他的哥哥讥笑他,他却不在乎。

天长地久,他写出了两本书,引起了轰动,别人问他读书有什么窍门。

他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xiàn)。”

人们很佩服他,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

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

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的空

【智慧小语】现在有些人总找借口说:“我白天那么忙,工作压力那么大,生活节奏那么紧,哪有时间学习其实,只要你自己肯学,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爱因斯坦和鲁迅说过同样一句话: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著名的“三八理论”,就是一个普通成年人的一天应该分为“三个八”: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觉、八小时自由

√7、鹿乳奉亲

衰的“二十四孝”中,郯子的故事被视为楷模。 时间。前面两个“八”,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并无多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就在于剩下的八小时怎么度春秋时期的郯(tán)子,生性至孝,历来为人所称道,被视为德、才、威、雅的化身。在我国历史上传

郯子的父母年老体衰,都患有眼疾,他特别伤心,到处求医。听说鹿乳能治好双亲的眼疾,他便披着鹿给他弄来鹿乳,并护送他出山。

母的举动。从小若有这样的理念,那么一旦父母生病,自己因感恩也会去孝养。

√8、孟母断机 去深山混入鹿群中。猎人误认其为鹿,正要举箭射他,他赶紧大叫,并将实情相告。猎人听后非常感动,想【智慧小语】《弟子规》中说:“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有命令,要赶快行动,不应该拖拉,这也是孝敬

孟子小时候厌倦学习,有一天不愿读书,就逃回了家。孟母正好在织布,见他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意味着马上将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孟子非常孝顺,忙跪下来问:“您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告诉他:“读书求学不是一两天的事,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然后一寸一寸地才能织成一匹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像你这样半途而废尝辄止,以后怎能成才呢?”若是现在的孩子,可能不懂反省自己,一句话就扔给母亲:“这是你自己的事。”子的根基毕竟不同一般,他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从此一心向学,再也不随便旷课,后来继孔子而成为“亚圣对父母的批评,也要视为一种教诲。

√9、黄香温席 【智慧小语】《弟子规》中说:“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应顺承。”对父母长辈的责备,理应乐于听受

古代有个叫黄香的人,以孝出名。他9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更细心地照顾父亲,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到了冬天,他害怕父亲着凉,就先钻到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睡下。不像现在,开电热毯、开暖气,那时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体。到了夏天,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凉好官,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凉,再请父亲去睡。黄香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

【智慧小语】用孝顺的心对待父母,父母可以得到很好的孝养;用慈悲的心对待众生,众生都能得到很好利益。用恭敬孝养父母的心做天下的事情,这个世界会因为你的存在而变得格外美好。

√10、陆绩怀橘

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陆绩,他特别孝顺父母。6岁那年,一次他到袁术家里做客,袁术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他没吃,而是悄悄藏在怀里。后来他向袁术行礼告辞,叩头的时候,怀里滚出三个蜜橘来。袁术大笑道:“你不够,还要拿呀?”他回答说:“我没见过这么好的蜜橘,舍不得吃,想拿给母亲尝尝。”袁术听了大为惊讶,家的栋梁!”的确,据有关历史记载,陆绩长大后对国家的贡献相当大。

他还研读经史,无数古圣先贤的存心和德行,从小就在他心里扎下了根。

11、元觉劝父 一个6岁孩儿便懂得克制自己,孝敬长辈,实在难能可贵。他感叹道:“小陆郎有这样的品德,来日必成为报【智慧小语】陆绩六岁就懂得体念亲心的行为并非偶然,实为得力于良好的家庭教育。除了父母以身作则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孙元觉,从小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可他父亲对祖父却极不孝顺。一天,他父亲忽然把老病弱的祖父装在筐里,要把他送到深山里扔掉。孙元觉拉着父亲,跪着哭求不要这样,但父亲不理。他猛灵机一动,说:“既然父亲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没办法,但我有个要求。”父亲问什么要求,他说:“我要把那带回来。”父亲不解道:“你要这个干什么?”“因为等你老了,我也要用它把你扔掉。”父亲一听,大吃一惊:赶紧把老人接回家赡养。 怎么说出这种话!”孙元觉回答:“父亲怎样教育儿子,儿子就会怎样做。”父亲想想,就没敢按以前的想法去

【智慧小语】:《弟子规》中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假如父母的言行举止有过失,

12、汉文帝侍母

时候,他总是自己先尝,然后再端给母亲;母亲病了三年,他就三年中没有离开,一直在母亲身边照顾。 怕是一句体贴的话,也会让他们很开心。我们需要一种爱的教育,而这种爱,要在每个人心中生起来。

13、李绩焚须 格难以沟通,从尽孝的角度而言,子女还是应以婉转的语气劝说他终止不良行为,但不能语言犀利、态度蛮汉文帝刘恒,他就以孝闻名。母亲生病了,他一边要处理里里外外的国家大事,一边还要陪着母亲。吃药【智慧小语】:作为一个人,应该重视孝顺父母,平时对父母照顾很重要。当他们生病了,需要安慰时,

唐朝有位副宰相叫李绩,一次他姐姐病了,他就亲自照料她,为姐姐烧火煮粥时,火苗烧了他的胡须。姐非常不忍心,劝他说:“你的仆人、侍妾那么多,何必自己这样辛苦呢?”李绩立即回答:“您病得这么重,让待自己的姐姐,实在是难能可贵。

相处。倘若这一分爱都不能付出,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确实不好说。

14、卜式牧羊 人照顾,我不放心。您现在年纪大了,我自己也老了,就算想一直给您煮粥,也没有太多机会了。”李绩能这【智慧小语】:在古代,人们把所有人都当作兄弟姐妹,我们现在虽做不到这一点,但至少也要与家人和

卜式,是孔子的门生,从小父母双亡,家中只有个幼小的弟弟,等到弟弟成人后,卜式把田地房屋财产都了弟弟,自己只带走畜羊一百多只,进入山放牧,过了十多年,他的羊达到一千多只,又自己买了田地房屋

他弟弟由于只是玩乐,家产耗尽,于是卜式又屡次把家产分给弟弟,受到邻里的称赞。可见,他是个重义轻君子。

如果不执著财物,兄弟之间的怨恨争斗就不会产生。

15、紫荆树 【智慧小语】:《弟子规》中说:“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对钱财等身外之物,一定要看

以前有个姓田的老人,他死之后,三个儿子决定分家。他们将家产分为三等份,别的财产都已分妥,唯剩株紫荆树不好处理。他们商量了半夜,议定次日将树截为三段,每人分一段。但这树好像有灵性,第二天去截刻复活了。他们大受感动,把已分开的财产又合起来,从此不再提分家之事。 它已经枯死了。三兄弟十分震惊,认为是天地鬼神的暗示,逆天而行会招致不详,于是决定不再分树,紫荆

【智慧小语】:人与自然之间,有肉眼看不到的很多奥秘。假如人们彼此不和,引发纷争与战乱,外境上八部等方方面面加以调整。

16、相煎何急 会出现风雨不顺、五谷不熟等恶兆。人类要想快乐地生活,并非希求钱财就能得到,而要从自身修养、随顺

以前在三国时期,曹丕得了王位后,因妒忌弟弟曹植的才华,就故意刁难他:让他七步成诗,题目是“兄但不能出现“兄弟”二字,作不出来就要砍头。所幸的是,曹植才华横溢、出口成章,很快就作了一首诗:“煮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中用了一个比喻:豆子被放在锅里煮,而用来煮豆的是豆就不杀曹植了。 所以豆子在锅里哭泣:“我们本为同根所生,何必要急于相残?”以此来影射曹丕的狠心。曹丕听后,心感惭

【智慧小语】:纵观上下几千年历史,帝王子孙中,为了名声地位而手足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和睦相处能做好,做不好也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就是规律。

17、程门立雪

师、刻苦求学的一段小故事。 互忍互让的,少得可怜。生存在这个世间,若想活得快乐,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懂做人的原则,假如不懂,就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对老师十分尊敬,一向虚心好学。“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

杨时在青少年时代,就非常用功。后来中了进士,他不愿做官,继续访师求教,钻研学问。当时,程颢(hà习,他又拜程颐为老师。这时候,杨时已经40岁了,但对老师还是那么谦虚、恭敬。

一起去程颐家里。守门的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 仍旧站在门外等着。

门外的雪,已经积得有一尺多深了。 程颐兄弟俩是全国有名的学问家。杨时先是拜程颢为老师,学到了不少知识。4年后,程颢逝世了。为了继续 有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就要到来。午饭后,杨时为了找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z 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大。他们站在门外,雪花在头上飘舞,凛冽的寒气,冻得他们浑身发抖, 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这才知道杨时和游酢在门外雪地里已经等了好久,便赶快叫他们进来。这时

杨时这种尊敬老师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正由于他能够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求教,学业

篇二:国学经典名句500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老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9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9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10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101、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兵法?军争)

102、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孙子兵法?九地)

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10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论积贮疏) 10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

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10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内篇下) 10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1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11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

112、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

113、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战国策?秦策)

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

11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燕策)

116、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战国策?齐策)

117、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赵策)

1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篇三:国学经典名句

国学经典名句

浩瀚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其经典著作凝缩着中华文化之精髓 ,其思想智慧成为了传之千古的结晶。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灿烂遗产,也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学国学,魅在领悟,工在体味,效在吸纳。读国学经典,能助今人修身怡心,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之境界;品国学经典,能让今人以圣人为师,汲取历经岁月沉淀的人生哲理。

【1】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2】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4】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5】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加给别人”

【6】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7】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8】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9】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

了。”

【11】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2】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13】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

【14】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

【16】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孔子说:“君子端庄而不争执,会群而不拉帮结伙。”

【17】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出自《论语·学而》

【译文】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18】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自《论语·宪问》)

【译文】孔子说:“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此为耻辱。”

【19】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20】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

【21】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

【22】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译文】孔子说:“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

【23】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24】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译文】君子交友讲究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们的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小人以利为先,他们交友往往亲密狎昵,他们的交情就象醇酒一样甘甜,却不讲道义。

【25】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26】

子曰:“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应以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27】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国学经典》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42328.html 转载请保 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