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 导航

肠梗阻有哪些治疗方法,肠梗阻治疗方法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6-12-06 09:03:04
经典文章

篇一:肠梗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肠梗阻该怎么办

肠梗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肠梗阻该怎么办

肠梗阻最有效的西医治疗方法

一、治疗

肠梗阻的治疗,在于缓解梗阻,恢复肠管的通畅。值得注意的是病人生命的威胁不完全在于肠梗阻本身,而是由于肠梗阻所引起的全身病理生理变化。为了挽救病人生命,应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减少肠腔膨胀。手术治疗应在全身的病理生理变化纠正后再进行。

1.胃肠减压 病人一旦诊断明确后,应即进行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对老年病人还可以预防误吸的发生。胃管保持在胃内,可吸出由肠管逆流到胃内的液体与气体,从而减少肠管膨胀的程度,有利于手术探查。对于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仅用胃肠减压与静脉输液,有时可以解除梗阻,避免再次手术。应用胃肠减压12h后,重复进行X线检查,若小肠充气减少,结肠充气时,则证明肠梗阻有所缓解。

2.水与电解质的补充 根据肠梗阻的部位,梗阻的时间长短,以及化验检查的结果来进行水与电解质的补充。由于呕吐与胃肠减压所丢失的液体,与细胞外液相似,因此补充的液体以等渗液为主。对严重脱水的病人,术前进行血容量的补充尤其重要,否则在麻醉情况下可引起血压下降。绞窄性肠梗阻,除补充等渗液体外,血浆及全血的补充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血压及脉率已发生改变时。

3.抗生素的应用 单纯性肠梗阻无须应用抗生素。对绞窄性肠梗阻则须使用,可减少细菌繁殖,尤其当肠管发生坏死而引起腹膜炎时,更应使用。

4.非手术治疗除前述各项治疗外尚可加用下列措施:

油类 可用石蜡油、生豆油或菜油200~300ml分次口服或由胃肠减压管注入。适用于病情较重,体质较弱者。

麻痹性肠梗阻如无外科情况可用新斯的明注射、腹部芒硝热敷等治疗。针刺足三里、中脘、天枢、内关、合谷、内庭等穴位可作为辅助治疗。

5. 手术治疗 经以上的治疗,有部分病人可缓解。若腹痛加重,呕吐未止,白细胞增高,体温也增高时,则必须要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的时间不宜超过48h,以免发生肠绞窄坏死。手术方法根据梗阻原因有所不同,一般有4种方法:

(1)粘连松解术、复位术:开腹探查无血性渗液,则多为单纯性梗阻。若肠管膨胀不严重则自上而下追踪肠管萎陷与膨大的交界处,即梗阻病变的所在。则根据病因可进行粘连松解或肠扭转、肠套叠复位术。若梗阻以上肠管膨胀明显,应先将膨胀的肠管予以减压,以免探查过程中,由于牵拉而发生破裂。

(2)肠襻间短路吻合术:若梗阻的原因不能解除,如癌肿、放射性肠炎、腹腔结核等所引起粘连十分严重,难以分离。强行分离往往分破肠管,术后发生肠瘘,可在梗阻部位上下肠段间作短路吻合术。一般有两种吻合方式:

①侧侧吻合:在梗阻上下的肠襻之间进行侧侧吻合。此种吻合术将在吻合口与梗阻之间形成盲襻,日后可能产生盲襻综合征,有时有溃疡形成引起肠道出血。

②端侧吻合:切断梗阻近端肠管与梗阻远侧肠管进行端侧吻合。

(3)肠造瘘术:一般适用于结肠梗阻,如乙状结肠癌合并梗阻。梗阻以上的肠管膨胀有严重水肿,肠腔内感染,一期手术切除与吻合常招致吻合口漏的发生。因此对结肠梗阻,常先在梗阻上方进行造瘘。但小肠梗阻,尤其是高位梗阻,不宜行造瘘术,否则产生液体丢失严重与腹壁皮肤糜烂,长期造瘘病人的营养也难以维持。

(4)肠切除、肠吻合术:对梗阻所造成的肠壁坏死,应进行一期切除吻合。对肠扭转,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肠梗阻.都应进行坏死肠管切除后以对端吻合为理想。休克的病人,病情危重,不应延续手术时间,但切除坏死的肠管等于除去病灶,有时血压可以恢复。手术过程中要尽量细致,对撕破的浆膜面,一般都应用细丝线缝补,或是由邻近的小肠浆膜面缝盖于其上,避免粗糙面暴露,日后发生粘连。在缝合腹膜以前,将小肠进行适当排列,希望在肠系膜之间形成整齐的顺列,而不至于发生扭曲。

二、预后

急性肠梗阻虽经治疗,仍有一定的病死率,近年来有所下降。北医大一院1990年后,除外晚期肿瘤引起梗阻死亡外,死亡率由2%降至零。死亡率高低取决于肠梗阻类型。Milamend报道,近20年单纯性肠梗阻死亡率为0%~5%,绞窄性梗阻为4.5%~30%。另外病人的年龄也有影响,老年人合并症多,病死率也较高。手术是否及时,对病人的生命也有影响,Wangensten的资料表明。绞窄性梗阻在发病36h内进行手术,其病死率为8%左右,若在发病36h以后进行手术,病死率为25%。所以早期诊断与及时手术是治疗绞窄性肠梗阻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肠梗阻最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中医

复方大承气汤:川朴15g、炒菜菔子30g、枳实9~15g(后下)、芒硝9~15g(冲)。适用于一般肠梗阻、气胀较明显者。甘遂通结肠:甘遂末1g(冲),桃9g,赤芍15g,生牛膝9g,厚朴15g,生大黄15~24g(后下),木香9g。适用于较重的肠梗阻、积液较多者。上列中药可煎成200ml,分次口服或经胃肠减压管注入。

文章来自:39疾病百科 http://jbk.39.net/cgz/yyzl/

篇二:肠梗阻的治疗

肠梗阻的治疗原则纠正因肠梗阻所引起的全身生理紊乱、解除梗阻。其中:胃肠减压、补充水、电解质、纠正酸中毒、输血、抗感染、抗休克是治疗肠梗阻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疗效和保证手术安全的重要措施。 (一)基础治疗 1.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不论采用手术和 非手术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是极重要的措施。最常用的是静脉输注葡萄糖液、等渗盐水;如梗阻已 存在数日,也需补钾,对高位小肠梗阻以及呕吐频繁的病人尤为重要。但输液所需容量和种类须根据呕吐情况、缺水体征、血液浓缩程度、尿排出量和比重,并结合血清钾、钠、氯和二氧化碳结合力监测结果而定。单纯性肠梗阻,特别是早期,上述生理紊乱较易纠正。而在单纯性肠梗阻晚期和绞窄性肠梗阻,尚须输给血浆、全血或血浆代用品,以补偿丧失至肠腔或腹腔内的血浆和血液。 2.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可以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病变和全身情况。 胃肠减压一般采用较短的单腔胃管。但对低位肠梗阻,可应用较长的双腔M-A管,其下端带有可注气的薄膜囊,借肠蠕动推动气囊将导管带至梗阻部位,减压效果较好。 3.防治感染和毒血症:应用抗生素对于防治细菌感染,从而减少毒素的产生都有一定作用。一般单纯性肠梗阻可不应用,但对单纯性肠梗阻晚期,特别是绞窄性肠梗阻以及手术治疗的病人,应该使用。 此外,还可应用镇静剂、解痉剂等一般对症治疗,止痛剂的应用则遵循急腹症治疗的原则。 (二)解除梗阻 可分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 1.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的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及先天性肠道畸形引起的肠梗阻,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人,适应手术治疗。由于急性肠梗阻病人的全身情况常较严重,所以手术的原则和目的是:在最短手术时间内,以最简单的方法解除梗阻和恢复肠腔的通畅。具体手术方法要根据梗阻的病因、性质、部位及全身情况而定。 (1)小肠梗阻:对单纯性小肠梗阻,一般应急取直接解除梗阻的原因,如松解粘连、切除狭窄肠段等,如不可能,则可将梗阻近、远侧肠袢做侧侧吻合手术,以恢复肠腔的通畅。对病人一般情况极差或局部病变不能切除的低位梗阻,可行肠造瘘术,暂时解除梗阻。高位梗阻如作肠造瘘可造成大量液体及电解质丢失,所以不应采用。 对绞窄性小肠梗阻,应争取在肠坏死以前解除梗阻,恢复肠管血液循环。正确判断肠管的生机十分重要,如在解除梗阻原因后有下列表现。则说明肠管已无生机: ①肠壁已呈暗黑色或紫黑色; ②肠壁已失去张力和蠕动能力,肠管呈麻痹,扩大、对刺激无收缩反应; ③相应的肠系膜终末小动脉无搏动。 如有可疑,可用等渗盐水纱布热敷,或用0.5%普鲁卡因溶液作肠系膜根部封闭等。倘若观察10~30分钟,仍无好转,说明肠已坏死,应作肠切除术。 (2)急性结肠梗阻:由于回盲瓣的作用,结肠完全性梗阻时多形成闭袢性梗阻,肠腔内压远较小肠梗阻时为高,结肠的血液供应也不如小肠丰富,容易引起肠壁血运障碍,且结肠内细菌多,所以一期肠切除吻合,常不易顺利愈合。因此,对单纯性结肠梗阻,一般采用梗阻近侧(盲肠或横结肠)造瘘,以解除梗阻。如已有肠坏死,则宜切除坏死肠段并将断端外置作造瘘术,等以后二期手术再解决结肠病变。 2.非手术治疗: 是每一个肠梗阻病人必须首先采用的方法,部分单纯性肠梗阻病人,常可采用此法使症状完全解除而免于手术,对需要手术的病员,此法也是手术前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除禁饮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外,还可采用如下方法: (1)中医中药: ①针灸疗法:麻痹性肠梗阻常用: 主穴:合谷、天枢、足三里。 配穴:大肠俞、大横。 如呕吐较重者,可加上脘、下脘、曲池等穴位。 ②生油疗法:常用于治疗蛔虫性、粘连性和粪块阻塞性肠梗阻病人,用菜油或花生油60~100毫升,每日一次,口服或经胃管注入。 ③中药治疗:肠梗阻的治疗应以通里攻下为主,辅以理气开郁及活血化瘀等法。常用方剂有复方大承气汤、甘遂通结汤、肠粘连松解汤和温脾汤等。 (2)在采用非手术疗法的过程中,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病人病情不见好转或继续恶化,应及时修改治疗方案,以免丧失手术时机而影响预后,如病人症状有所改善出现排便排气也要分

析是真象还是假象,防止在病情判断上发生错误。下列指标可作为判断梗阻解除的参考条件:自觉腹痛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出现通畅的排便排气,大便变稀,排便时有多量气体同时排出;排便排气后,腹胀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高调肠鸣音消失;腹部X线平片显示液平面消失,小肠内气体减少,大量气体进入结肠。

篇三:肠梗阻的中医治疗

肠梗阻

肠梗阻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行障碍的统称,是中医科的常见病症。《内经》称其为“后不利”、“大便难”,认为脾胃受寒、肠中有热等有关。如《素问·厥论》曰“太阴之厥,则腹满(月真)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素问·举痛论》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疸热焦渴,则咽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肠梗阻属中医学“关格、“肠结”、“腹痛”、“积聚”“反胃”等范畴,以腹痛、腹胀、呕吐、便秘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因病机】

饮食入胃,经脾胃运化其精微,吸收其精华后,所剩糟粕由大肠传道而出,成为大便。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若外感或时邪,情志失凋,饮食所伤,素体亏虚等,均可导致气机阻滞,肠腑气血不畅,肠道失于濡养,气血瘀阻,腑气不通,升降失常,其主要病变部位在肠。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六腑传化水谷,泻而不藏。若毒邪内盛、气滞血瘀,日久气血亏虚、运化无力湿,毒瘀血阻止于肠道,通降失调,而致肠梗阻,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

1.外感时邪;外感六淫。如伤于风寒则寒凝气滞,经脉受阻,不通则痛,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

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如《景岳全书杂证谟秘结》曰:“阳证者,必因邪火有余,以致津液干燥。”

2.情志失调:忧愁思虑过度;或久坐不动;或跌打损伤,伤及胃肠;或虫积肠道,或肺失宣降,腑气不通,均可导致大肠气机郁滞,功能失司,糟粕不得下行,皆可致肠道梗阻不通。

3.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伤及脾胃,饮食内停;恣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酿生湿热,蕴蓄肠胃;误食馊腐,饮食不洁,或过食生冷,寒湿内停等,均可损伤胃肠,以致肠道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致肠梗阻。

4.素体亏虚:病后、产后及年老体虚之人,阴阳气血亏虚,阳气虚则传送无力,阴血虚则润泽荣养不足,大肠失于传导。

【鉴别诊断】

肠梗阻与便秘:两者皆有大便秘结。但便秘多为慢性久病,少数便秘日久者,腹部可以扪及大小不等的包块,均为粪块所致,表现为大便干结难行,偶伴腹胀,饮食减少,恶心呕吐,有矢气和肠鸣音。而肠梗阻多为急病,因大肠通降受阻,表现为腹部疼痛拒按,大便完全不通,且无矢气和肠鸣音,严重者,可吐出粪便。

[诊断依据]

1.多数发病急,呈阵发性腹绞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便和肛门

排气。

2.临床常表现为腹部膨隆,可见肠型及肠蠕动波;常有腹部压痛及腹膜刺激征;肠鸣音阵发性亢进、减弱或消失或有气过水声;严重时出现脉速弱,血压下降,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多,有中毒性休克症状。

3.白细胞计数增多,严重时伴发热、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4.X线检查见腹胀气及多个气液平面。

【治疗方案】

本病以通里攻下、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治疗大法,拟以理冲汤保留灌肠。 理冲汤加减灌肠是治疗肠梗阻的常用方,源于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理冲汤。理冲汤具有通里攻下行气散结功效,可改善梗阻肠管缺氧、低灌注状态,保护胃粘膜,促进肠蠕动,有利于肠粘连松解,治疗肠结、痞满、腹痛等症状。

1.基本配方:黄芪30g、白术15g,党参15g,山药15g,天花粉30g,三棱15g,莪术15g,鸡内金15g,水蛭12g,桃仁15g,当归15g

2.用药方法:每剂加水500ml,煎至200ml,患者取左侧卧位,保留灌肠,2~3次/日。患者腹痛、腹胀消失,无恶心、呕吐,肛门排气、排便正常后,停止灌肠治疗,继续适当补液、抗炎及对症治疗。

【预防调护】

张景岳云:“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因此,饮食有节,起居有时,注意冷暖,凋畅情志,保持正气充沛,气血流畅,

是预防肠梗阻的重要措施。避免饮食过量,忌食生冷油腻,防止感寒受冷,以免寒湿积滞,损伤胃肠。保持情绪舒畅,有助于疏通气血,胃肠功能虚弱者,宜进食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以补养气血,促进康复。

本病病因有寒邪,湿热,痰浊,食滞,虫积等,其间又往往交错夹杂,相互并见,然而,最终导致气滞血瘀结成积聚,故积聚病机主要是气机阻滞,瘀血内结。两者比较,聚证

肠梗阻有哪些治疗方法,肠梗阻治疗方法》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40192.html 转载请保 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