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 导航

古代中医方剂学及著名中医方剂经典著作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6-10-15 11:21:19
经典文章

篇一: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及学习的意义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及学习的意义

中国中医科学院 季巍巍

一、概要

(一)中医四大经典著作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包括 《 黄帝内经 》 、 《 伤寒论 》 、 《 金匮要略 》 、 《 温病条辨 》。

(二)学习经典著作的意义

为什么要学古代的著作 ?

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中医学是伴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因此,中医的理论知识是日久民心。相对而言,西医是日新月异的。中医历经几千年的医学理论,仍然积极地指导着临床诊疗,此为中医之妙。中医学和西医学也因此而成为完全不同的两个医学体系。在中医学几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医家和著作,只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才能在今天仍被称作经典。因此,学习中医的四大经典,是每一个中医人提高临床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认真的研讨古人的医术,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经典著作的学习,能够对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有更全面的认识,在临床运用方面能有新的领悟和提高。总之,学习古人的著作的意义在于,在古代著作的指导下,使中医学呈现出如今日渐辉煌的发展。

二、中医四大经典著作

中医的四大经典指的是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作用和里程碑意义的四部经典的著作,对古代乃至现代中医有着巨大指导作用和研究价值。目前国内的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作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同时,有学者认为,除了以上四大名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以及《神农本草经》亦是四大名著,实际上并无冲突。本节课以目前高等教育教材推荐的四部书作为经典著作进行讲解。

(一)《黄帝内经》

1. 《黄帝内经》概述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中医界中尊奉的基础理论主要从《黄帝内经》中提炼发展而成。而且当代医学科学的某些研究课题,比如生命科学、气功理论、经络的实质、医学心理学、气象学等,也或多或少得从《黄帝内经》的论述中获得新的发现和启发。

《内经》共包括《素问》九卷和《灵枢》九卷。此两部分分别包含 81 篇专题,内容非常广泛,这些内容逐步形成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且以此渗透贯穿到中医领域的各个方面。其内容涉及到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内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体观察以及古代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讨论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通过经络沟通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内经》成书并非某个时期或某个人的作品,它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秦汉时期几百年间由许多医书汇集并不断增补而成。《内经》起源于轩辕黄帝,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反映秦汉时期之前的医学成就,而且它的成书也确定了我国医学的独特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起到奠基作用。历代医学的著作很多取材或取法均来自《内经》,历史上大家熟知的各种医学流派的形成和崛起所采用的学术理论也大多源于《内经》,因此称《黄帝内经》为医学之宗。《内经》不但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医教学的必读教材,在如今的高等中医院校也是一门必修的主课。

2. 《黄帝内经》内容

①论病学说:包括邪正理论、病因、病基、疾病传辩、病症五方面的内容。其中邪正理论指的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若人体的正气充足,不论外面是否有邪气,人都不会发病。并指出病因包括六淫、七情、饮食及劳伤治病等方面。病机,具体提出病机十九条,对临床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②疾病传变:从阴阳、内外、寒热、虚实进行归纳,侧重对 200 多种病症的病因、病基、症状、治疗、愈后以及预防做出具体的论述,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基础。

③诊法学说:《黄帝内经》的诊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而且关于脉诊描述地非常详实,包括 20 多种脉相的具体表现,并且强调四诊合餐,此乃中医诊法的起源。关于治则、治法的学说,提出了治未病、治病求本、标本兼治、扶正袪邪、补虚泄实、调整阴阳等一套具体的治疗理论,而且总结了许多治疗的方法,如针灸、按摩、导引、外敷、蒸浴、放血等,特别是描述了很多针灸手法,至今临床中仍在运用。

④运气学说:运气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在《素问》的七篇大论中,着重探讨了自然界气候的长变对人体生理、病理影响的变化规律,并且试图按照这些规律指导人们驱利避害,防病治病。

⑤养生学说:在天然相应、形成合一的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内经》提出了协调阴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等一系列的防病益寿的养生方法,其中防重于治的思想尤为可贵。

总之,《内经》在中国传统医学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因其内容丰富异常,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并越来越被世界各国重视。

3. 《黄帝内经》的三个“第一”

①《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

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说《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的讲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及方法,对人类的健康做出巨大的贡献。

②《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

《黄帝内经》中不仅涉及到如何治病的方面,还论述了如何预防得病的内容,即如何在不吃药的情况下能够健康长寿。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称为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为《黄帝内经》中涉及的一部分养生内容。

③《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的描写是以生命为中心,涉及到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和历史等多方面。《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理论思想的基础和精髓,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繁衍生息的历史长河中,其医疗主导作用功不可没。在 700 多年前,欧洲出现

鼠疫爆发,大约四分之一欧洲人丧命,而在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虽然也记载过瘟疫的流行,但是从没有像欧洲一样,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由此充分展现了《内经》的医学作用。

(二) 《伤寒论》

1. 《伤寒论》概述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于公元 200 年至 205 年写成。全书共十二卷二十二篇,包括 397 法。除去重复的药方,共包含药方 112 个,本书重点论述的内容是人体感受风寒之邪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以及如何进行辨证施治的方法。

《伤寒论》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系统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与《黄帝内经》偏重于理论不同,《伤寒论》更注重临床经验,因此理法方药非常齐全。所以本著作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还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中国医学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2. 《伤寒论》内容

作者张仲景运用《素问》、《热论》中的理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对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愈后、治疗进行了精辟的阐发,他将外感疾病具有规律性的各种表现归纳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辨证。其中又将每经结合阴阳、表里、痰热、虚实进行了辨证论治,因此本著作中即体现了同病异治,也有异病同治两方面内容,确立了严谨的治疗规范,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奠定中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在中医诊疗过程中强调的辨证论治实际上是从《伤寒杂病论》开始的。

《伤寒论》是第一部理论联系实践,理法方药齐备的临床医学巨著。本书按照伤寒传变的规律,以条文的形式进行逐一的辩质,内容言简意赅,但辨证严谨,治疗方法灵活多便,用药方面药少而精,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本书的用药特点,后世逐渐形成“仲景的经方学派”。如今临床上包括经方派和时方派两大派别。通过实践证明,本书的辨证论治原则不仅适用于伤寒病的治疗,而且也指导着其它临床各科治疗的准则。《伤寒论》中所运用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基本治法,对后世有非常广泛的指导作用。在《伤寒论》中,共创制了 113 个基本的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承气汤、白虎

汤、小柴胡汤、里中汤、四磨汤、五苓散、泻心汤及乌梅丸等,这些方剂不仅为人熟知,而且被现代临床广为应用。由此可见,《伤寒论》对中国医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现代学习中本书必不可少。

(三)《金匮要略》

1. 《金匮要略》概述

《金匮要略》作者张仲景,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全书共 25 篇 , 方剂 205 首 , 列举病症六十余种,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 , 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著,也是张仲景所创制的辨证论治的代表作之一,古今医家称本书为“方书之祖”。其一方之精,是治疗杂病的典范。最初,张仲景撰写的只有《伤寒杂病论》一书,随着战争、战乱,原书亡失,后人人为的将《伤寒杂病论》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金匮要略》书名中的“金匮”指的是本书的重要和珍贵,“要略”指的是简明扼要,表明本书内容精要,价值珍贵,应慎重保藏和应用。

2. 《金匮要略》内容

《金匮要略》是治疗杂病的典范,它涉及了内科、外科、妇科以及儿科的内容,对后世的分科治疗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共 25 篇,方剂有 262 首 , 病症 60 余种,其所论述的病症是以内科杂病为主 , 同时兼顾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内容。

《金匮要略》的 25 篇中的内容为,第一篇是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属于总论的性质,对疾病、病因、病基、预防、诊断及治疗等各方面做出原则性的提示,在全书中具有纲领性的意义。第二篇到第十七篇属于内科范围的疾病。第十八篇涉及到外科疾病。第十九篇将不便于归类的几种疾病合为一篇。第二十到二十二篇属于妇产科疾病。最后三篇涉及杂疗方及食物禁忌等。在疾病的治法方面除药物治疗之外,还选用针灸、饮食调养,而且重视护理的作用。药剂包括汤剂、丸剂、散剂、酒剂等。药剂又可分为内服的药剂,和熏、洗、坐、敷等外置的药剂。

值得一提的是,《 金匮要略 》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其内容是《伤寒论》后半部分介绍的杂病。其重要性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 金匮要略 》首创了以病为纲、病症结合、辨证施治的诊疗体系。张仲景以病分篇进行编写,确立了病因诊断在

篇二:方剂学完整整理

方剂:是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基本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

方剂学: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先秦时期复方的产生和发展

《五十二病方》:记载五十二种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剂(外科、皮肤科为主)、283首方,用药242种、记载丸、汤、饮、散等内服剂型,敷、浴、蒸、熨等外用剂型。标志方剂临床应用已初具规模。

两汉时期 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黄帝内经》 13首、剂型较丰富:汤、饮、膏、丸、丹、酒、醴、提出方剂分类:“七方”说、提出治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提出制方理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

两汉时期 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辨证论治,方中寓法,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配伍严密,药变方殊载方323首,使用药物270多味;剂型丰富,煎服有法;疗效卓著,流传千古。

魏晋南北朝时期注重实用,略于理论

《肘后备急方》(简、便、廉、效):单方510首、复方494首;多用于治疗突发急症;论述简要,载录之药方“皆已试而后录。

隋唐时期 大部头方书的出现

《千金方》--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孙思邈):载方7500多首;病症类方,首列妇儿;专辑“食治”卷;收录保健、美容方。

《外台秘要》:载方6800多首;保存许多散失方;按科、病分类方剂。

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

1.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

载方确有效验而实用;详列主治、组成外,尚详述药物的炮制和制剂;用药辛温香燥

2.专科方书问世:《小儿药证直诀》(钱乙),最早的儿科专科方书

3.方论专着产生:《伤寒明理论》(成无已)--第一部专门用君臣佐使理论剖析方剂的专著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善用寒凉,为寒凉派,著《宣明论方》;张从正主张攻下,为攻下派,著《濡门事亲》 ;李东垣专补脾胃,为补土派,著《脾胃论》 ;朱震亨力倡滋阴,为滋阴派,著《丹溪心法》

明清时期 方药共荣、由博返约

1.载方之巨,历史之最:《普济方》载方61739首--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

2.方论专着,层出不穷:《医方考》、《医方集解》3.专病专方,病证结合

《医林改错》(王清任)--主要针对瘀血病证

《温病条辨》(吴瑭)--针对温热病证

4、方剂分类,已具模型(1)功效分类方剂《医方集解》

(2)治法分类方剂《景岳全书》(张景岳)

《医学心悟》(程钟龄)

近现代时期继承整理与现代化研究

1、大量古代方书之校刊出版2、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杰出代表3、教材建设的不断更新4、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5、中药新药的研究和生产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治疗大法:针对某一类证候(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

具体治法:针对具体证候(病机)所确定的治法。

证:指对疾病所处的一定阶段的病机概括或给疾病机体一定阶段机体状态的概括,包含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恶双方力量的对比,是疾病本质的具体表现。

侯:指这种病机或状态可被观察到的外在表现。

表证:外感病的初期,起病较急,病位较浅,病情较轻,病程较短,以发热恶寒、头身痛、舌苔薄白、脉浮为常见证的证候。

里证:病邪深入脏腑、气血、骨髓所致,病位深、病情重、病程长的证候。

实证:或是由病人体质素壮,因外邪侵袭而暴病,或是因脏腑气血机能障碍引起体内的某些病理产物,如气滞血瘀、痰饮水湿凝聚、虫积、食滞等

虚证:或因体质素弱(先天、后天不足),或因久病伤正,或因出血、失精、大汗,或因外邪侵袭损伤正气等原因而致“精气夺则虚”。

八法:《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汗 法:1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之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2、适应病证:表证、风湿痹证、麻疹初起,疹发不畅、水肿初起,腰以上肿甚、疮疡初起而有寒热表证

吐 法;1、定义: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2、使用条件:病位居上、内蓄实邪、病势急暴体质壮实(体虚气若、孕妇、小儿慎用)3、适应病证: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等

下法1、定义: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2适应病证:古代:有形积滞、无形热邪(釜底抽薪)、肠痈;现代:各种中毒症、腹部术后3、分类:寒下、温下、润下、逐水 和 法1、含义:狭义:和解----少阳证;广义:调和----表里、营卫、阴阳、脏脏间的失调 不和,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2、适应病证与分类:邪犯少阳:和解少阳;肝脾不和:调和肝脾;肠寒胃热:调和肠胃。注:少阳证:《伤寒论》云:“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热一证是“三阳”证的共同点,也是阳证与阴证辨别的关键。“三阳”分别为太阳、阳明、少阳。少阳证是“三阳”证中的一种类型。症状:寒热往来、口干、咽干、目眩、胸肋苦满痛、默默不欲饮食等,为半表半里之证。

温 法1、定义:通过温里祛寒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2、适应病症:里寒证:寒从中生、外寒直中

清 法1、定义: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2、适应病证:里热证3、常用分类: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虚热

消 法1、定义: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2、适应病证: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疮疡痈肿。

补 法1、定义: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2、适应病证:(1)虚证。(2)正虚感邪。3、分类: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 七方说:《素问·至真要大论》:“大、小、缓、急、奇、偶、复”

按病证分类:首见于《五十二病方》后有 《伤寒杂病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普济方》《张氏医通》 《医方考》

按主方分类:为明代·施沛《祖剂》首创。归纳病机、治法共性类方研究有较好作用。这种以方剂组成药物为主要依据的分类,往往忽视了方剂始见之先后

十剂:唐·陈藏器《本草拾遗·条例》提出“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

配伍:指根据病情的需要和用药法度,将两味或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使用。

形式:同类相须、异类相使、相反相成、制毒纠偏、引经报使

配伍的作用1. 增强药力,即增强单味药物的药力。2. 产生协同作用。3. 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功效发挥方向。4. 扩大治疗范围。5. 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2.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1.佐助药 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2.佐制药 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的峻烈之性的药物。3.反佐药 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使药:1.引经药 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2.调和药 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以法统方是遣药组方的原则,是保证方剂针对病机,切合病情需要的基本前提;君臣佐使是组方的基本结构和形势,是体现治法、保障疗效的手段。

解表剂:1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主治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2分类:辛温解表剂、辛凉解表剂、扶正解表剂。3适应病证: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起之时,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或有汗,苔薄白,脉浮等:4使用注意:(1)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 (2)宜温服,服后避风寒,温服。药后避风寒、保暖、取微汗。汗出病瘥,即停服,不必尽剂。 (3)禁食生冷、油腻之品

(4)外邪已入于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

辛温解表剂:风寒表征

麻 黄 汤 Ⅰ类《伤寒论》-----1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2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太阳伤寒)3症状: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咳喘、苔薄白、脉浮紧或流涕、喷嚏等。 4配伍特点:麻桂相须,增强发汗解表之力。麻杏相使,加强宣肺平喘之效。5运用: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基础方。临床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病机分析 主治症状

桂 枝 汤 Ⅰ类《伤寒论》----1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恢复卫阳和营阴的平衡协调)。 2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太阳中风)3症状:恶风(寒)、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缓或身痛、流涕、喷嚏等。4配伍特点: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5运用: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

麻黄汤与桂枝汤之比较

病汗与药汗之区别: “病汗常带凉意,药汗则带热意,病汗虽久,不足以去病,药汗瞬时,而功乃大著,此其分也。”《经方实验录》

九味羌活汤 Ⅰ类 张元素方,录自元·王好古《此事难知》----1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2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3症状: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4配伍特点:(1)温散药和清热药的结合运用

(2)分经论治——“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 故运用当灵活权变,不可执一。动态观念,个体化用药。5运用:辨证要点:本方是主治外感风寒湿邪而兼有内热证的常用方,亦是体现“分经论治”思想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为辨证要点。6临床应用:?本方为辛温燥烈之剂,故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本方常用于感冒、风湿性关节炎、偏头痛、腰肌劳损等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者。

小青龙汤 Ⅰ类《 伤 寒 论 》——1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2主治:外感风寒,内有水饮证。(表寒内饮证)。

篇三:中医方剂学

内容: 1.麻黄汤第一章 解表剂一、辛温解表 麻黄汤中臣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汗解表宣肺气, 伤寒表实无汗宜。 2.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 姜枣甘草微火煮, 解肌发表调营卫, 中风表虚自汗出。 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 辛芷芎草芩地黄, 发汗祛湿兼清热, 分经论治变通良。 4.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 麻桂姜辛夏草从, 芍药五味敛气阴, 表寒内饮最有功。 二、辛凉解表 6.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 竹叶荆蒡豉薄荷, 柑桔芦根凉解法, 清疏风热煮无过。 7.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 芦根甘草薄荷饶, 清疏肺卫轻宣剂, 风温咳嗽服之消。 8.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 辛凉宣肺清热良, 邪热壅肺咳喘急, 有汗无汗均可尝。 三、扶正解表 9.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 羌独柴前枳桔共, 薄荷少许姜三片, 气虚感寒有奇功。第二章泻下剂 一、寒下 10.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硝, 枳实厚朴先煮好, 峻下热结急存阴, 阳明腑实重症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 轻下热结用之效, 调胃承气硝黄草, 缓下热结此方饶。 11.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 桃仁芒硝瓜子襄, 泻热破淤散结肿, 肠痈初起腹痛康, 二、温下 12.温脾汤 温脾附子大黄硝, 当归干姜人参草, 攻下寒积温脾阳, 阳虚寒积腹痛疗。 三 润下 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脾约治, 杏芍大黄枳朴蜜, 润肠泄热又行气, 胃热肠燥便秘施。 四、逐水 13.十枣汤 十枣非君非汤剂, 芫花甘遂合大戟, 攻逐水饮力峻猛, 悬饮水肿实证宜。 第三章 和解剂 一、 和解少阳 14.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 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加黄芩生姜枣, 少阳为病此方宗。 15.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用大黄, 枳芩夏芍枣生姜, 少阳阳明同合病。 和解攻里效无双。 16.蒿芩清胆汤 蒿芩清胆夏竹茹, 碧玉赤苓枳陈辅, 清胆利湿又和胃, 少阳湿热痰浊阻。 二、调节肝脾 17.四逆散 阳郁厥逆四逆散, 等分柴芍枳实甘, 透邪解郁理肝脾, 肝郁脾滞力能堪。 18.逍遥散 逍遥散用当归芍, 柴苓术草加姜薄, 肝郁血虚脾气弱, 调和肝脾功效卓。 三、调和肠胃 19.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配芩连, 干姜人参草枣全, 辛开苦降除痞满, 寒热错杂痞证蠲。第四章 清热剂 一、清气分热 20.白虎汤 白虎膏知粳米甘, 清热生津止渴烦, 气分热盛四大证, 益气生津人参添。 二、清营凉血 22.清营汤 清营汤治热传营, 身热燥渴眠不宁, 犀地银翘玄连竹, 丹麦清热更护阴。 23.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芍药丹, 清热凉血散瘀专, 热入血分服之安, 蓄血伤络吐衄斑。 三、清热解毒 24.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柏栀

芩, 三焦火盛是主因, 烦狂火热兼谵妄, 吐衄发斑皆可平。 普济消毒饮 普济消毒蒡芩连, 柑桔蓝根勃翘玄, 升柴陈薄僵蚕入, 大头瘟毒服之痊。 25.仙方活命饮 仙方活命君银花, 归芍乳没陈皂甲, 防芷贝粉甘酒煎, 阳证痈疡内消法。 四、清脏腑热 26.导赤散 导赤木通生地黄, 草梢煎加竹叶尝, 清心利水又养阴, 心经火热移小肠。 27.龙胆泻肝汤 龙胆栀芩酒拌炒, 木通泽泻车柴草, 当归生地益阴血, 肝胆实火湿热消。 29.清胃散 清胃散中当归连, 生地丹皮升麻全, 或加石膏泻胃火, 能消牙痛与牙宣。 30.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芩连甘草伍, 用时先将葛根煮, 内清肠胃外解表, 协热下利喘汗除。 31.芍药汤 芍药汤内用槟黄, 芩连归桂草木香, 重在调气兼行血, 里急便脓自然康。 32.白头翁汤 白头翁治热毒痢, 黄连黄柏佐秦皮, 清热解毒并凉血, 赤多白少脓血医。 五、清虚热 33.青蒿鳖甲汤 青蒿鳖甲知地丹, 热自阴来仔细看, 夜热早凉无汗出, 养阴透热服之安。 第五章 祛暑剂 34.清暑益气汤 王氏清暑益气汤, 暑热气津已两伤, 洋参麦斛粳米草, 翠衣荷连知竹尝。第六章 温里剂 一、温中祛寒 35.理中丸 理中干姜参术甘, 温中健脾治虚寒, 中阳不足痛呕利, 丸汤两用腹中暖。 36.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君饴糖, 方含桂枝加芍汤, 温中补虚和缓急, 虚劳里急腹痛康。 二、回阳救逆 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重用姜, 人参大枣共煎尝, 厥阴头痛胃寒呕, 温中补虚降逆良。 37.四逆汤 四逆汤中附草姜, 阳衰寒厥急煎尝, 腹痛吐泻脉沉细, 急投此方可回阳。 三、温经散寒 38.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用桂芍, 细辛通草甘大枣, 养血温经通脉剂, 血虚寒厥服之效。 第七章 补益药 一、补气 40.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 人参苓术甘草比, 益气健脾基础剂, 脾胃气虚治相宜。 41.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扁豆陈, 莲草山药沙苡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 枣汤调服益脾神。 42.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芪术参, 炙草升柴归陈助, 清阳下陷能升举, 气虚发热甘温除。 43.升脉散 升脉麦味与人参, 保肺清心治暑淫, 气少汗多兼口渴, 病危脉绝急煎斟。 44.完带汤 完带汤中二术陈, 人参甘草车前仁, 柴芍淮山黑芥穗, 化湿止带此方神。 二、 补血药 45.四物汤 四物熟地归芍芎, 补血调血此方宗, 营血虚滞诸多症, 加减运用贵变通。 47.归脾汤 归脾汤用术参芪, 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 煎加姜枣益心脾。 三、 气血双补 48.炙甘草汤 炙甘草参枣地胶, 麻仁麦桂姜酒熬, 益气养血温通脉, 结代心悸肺痿疗, 加芍去枣参桂姜, 加减复脉

滋阴饶。 四、 补阴 49.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山药萸, 泽泻苓丹“三泻”侣, 三阴并补重滋肾, 肾阴不足效可居, 滋阴降火知柏需, 养肝明目加杞菊, 都气五味纳肾气, 滋补肺肾麦味续。 50.大补阴丸 大补阴丸知柏黄, 龟板脊髓蜜丸方, 咳嗽咯血骨蒸热, 阴虚火旺制亢阳。 51.一贯煎 一贯煎中生地黄, 沙参归杞麦冬藏, 少佐川楝泄肝气, 阴虚胁痛此方良。 五、 补阳 52.肾气丸 肾气丸主肾阳虚, 干地山药及山萸, 少量桂附泽苓丹, 水中生火在温煦, 《济生》加入车牛膝, 温肾利水消肿需, 十补丸有鹿茸味, 主治肾阳精血虚。 53.地黄饮子 地黄饮萸麦味斛 苁戟桂附阴阳补。 化痰开窍菖远茯, 加薄姜枣喑痱服。第八章 固涩剂 三、 涩肠固脱 54.四神丸 四神故纸与吴萸, 肉蔻五味四般齐, 大枣生姜共煎合, 五更肾泻最相宜。 五、 固崩止带 55.固冲汤 固冲芪术山萸芍, 龙牡倍榈茜海蛸, 益气健脾固摄血, 脾虚冲脉不固疗。 56.金锁固精丸 金锁固精芡莲须, 龙骨牡蛎与蒺藜, 莲粉糊丸盐汤下, 补肾涩精止滑遗。第九章 安神剂 一、 重镇安神 57.朱砂安神丸 朱砂安神东垣方, 归连甘草合地黄, 怔忡不寐心烦乱, 养阴清热可复康。 二、 滋养安神 58.天王补心丹 天王地归二冬仁, 远茯味砂桔三参, 阴亏血少生内热, 滋阴养血安心神。 59.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 犀角真珠冰麝箔, 热闭心包功用良。第十章 开窍剂 二、 温开第十一章 理气剂 一、 行气 67.越鞠丸 行气解郁越鞠丸, 香附芎苍栀曲研, 气血痰火湿食郁, 随证易君并加减。 68.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与紫苏, 茯苓生姜共煎服, 痰凝气聚成梅核, 降逆开郁气自舒。 二、 降气 69.苏子降气汤 苏子降气祛痰方, 夏朴前苏甘枣姜, 肉桂纳气归调血, 上实下虚痰喘康。 70.定喘汤 定喘白果与麻黄, 款冬半夏白皮桑, 苏子黄芩甘草杏, 宣肺平喘效力彰。 71.旋覆代赭汤 旋覆代赭重用姜, 半夏人参甘枣尝, 降逆化痰益胃气, 胃虚痰阻痞嗳康。第十二章 理血剂 一、 活血祛瘀 72.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硝黄草, 少佐桂枝温通妙, 下焦蓄血小腹胀, 泻热破瘀微利效。 73.血府逐瘀汤 血府当归生地桃, 红花枳壳草赤芍, 柴胡芎桔牛犀等, 血化下行不作劳。 73.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赤芍芎, 归尾通经佐地龙, 四两黄芪为主药, 血中瘀滞用桃红。 75.温经汤 温经汤用萸桂芎, 归芍丹皮姜夏冬, 参草益脾胶养血, 调经重在暖胞宫。 76.生化汤 生化汤是产后方, 归芎桃草酒炮姜, 消瘀活血功偏擅, 止痛温经效亦彰。 二、 止血 77.十灰散 十灰散用十

般灰, 柏茅茜荷丹榈煨, 二蓟栀黄各炒黑, 上部出血势能摧。 小蓟饮子 小蓟生地藕蒲黄, 滑竹通栀归草香, 凉血止血利通淋, 下焦瘀热血淋康。 78.黄土汤 黄土汤中芩地黄, 术附阿胶甘草尝, 温阳健脾能摄血, 便血崩漏服之康。 第十三章 治风剂 一、 疏散外风 79.川芎茶调散 川芎茶调有荆防, 辛芷薄荷甘草羌, 目昏鼻塞风攻上, 偏正头痛悉能康。 二、 平熄内风 80.羚角钩藤汤 羚角钩藤菊花桑, 地芍贝茹附草襄, 凉肝熄风又养阴, 肝热生风急煎尝。 82.镇肝息风汤 镇肝息风芍天冬, 玄参龟板赭茵从, 龙牡麦芽膝草楝, 肝阳上亢能奏功。 83.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石决明, 栀杜寄生膝与芩, 夜藤茯神益母草, 主治眩晕与耳鸣。第十四章 治燥剂 一、 清宣外燥 84.杏苏散 杏苏散内夏陈前, 枳桔苓草姜枣研, 轻宣温润治凉燥, 咳止痰化病自痊。 86.清燥救肺汤 清燥救肺桑麦膏, 参胶胡麻杏杷草, 清宣润肺养气阴, 温燥伤肺气阴耗。 二、 滋阴润燥 87.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用人参, 枣草粳米半夏存, 肺痿咳逆因虚火, 清养肺胃此方珍。 88.百合固金汤 百合固金二地黄, 玄参贝母桔草藏, 麦冬芍药当归配, 喘咳痰血肺家伤。 养阴清肺汤 养阴清肺是妙方, 玄参草芍冬地黄, 薄荷贝母丹皮入, 时疫白喉急煎尝。第十五章 祛湿剂 一、 燥湿和胃 89.平胃散 平胃散内君苍术, 厚朴陈草姜枣煮, 燥湿运脾又和胃, 湿滞脾胃胀满除。 90.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腹皮苏, 甘桔陈苓朴白术, 夏曲白芷加姜枣, 风寒暑湿并能除。 二、 清热祛湿 91.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大黄栀, 瘀热阳黄此方施, 便难尿赤腹胀满, 功在清热与利湿。 92.八正散 八正木通与车前, 扁蓄大黄栀滑研, 草梢瞿麦灯心草, 湿热诸淋宜服煎。 93.三仁汤 三仁杏蔻薏苡仁, 夏朴通草滑竹存, 宣畅气机清湿热, 湿重热轻在气分。 三、 利水渗湿 95.五苓散 五苓散治太阳腑, 白术泽泻猪苓茯, 桂枝化气兼解表, 小便通利水饮逐。 四、 燥化寒湿 97.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仲景剂, 温阳化引又健脾, 中阳不足饮停胃, 胸胁支满悸眩施。 98.真武汤 真武苓术附芍姜, 温阳利水壮肾阳, 脾肾阳虚水气停, 腹痛悸眩瞤惕恙。 99.实脾散 实脾温阳行利水, 干姜附苓术草随, 木瓜香槟朴草果, 阳虚水肿腹胀祟。 五、 祛风胜湿 100.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艽防辛, 芎芍归地桂苓均, 杜仲牛犀人参草, 顽痹风寒湿是因。 第十六章 祛痰剂 一、 燥湿化痰 101.二陈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 苓草梅姜一并存, 理气祛痰兼燥湿, 湿痰为患此方珍。 102.温胆汤 温胆夏茹枳陈助, 佐以茯草姜枣煮

, 理气化痰利胆胃, 胆郁痰扰诸证除。 二、 清热化痰 103.清气化痰丸 清气化痰胆星蒌, 夏芩杏陈枳实投, 茯苓姜汁糊丸服, 气顺火清痰热廖。 五、 化痰熄风 104.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苓草橘红枣生姜, 眩晕头痛风痰盛, 痰化风熄复正常。 第十七章 消食剂 一、 消化食滞 105.保和丸 保和山楂莱菔曲, 夏陈茯苓连翘取, 炊饼为丸白汤下, 消食和胃食积去。 二、 健脾消食 106.健脾丸 健脾参术苓草陈, 肉蔻香连合砂仁, 楂肉山药曲麦炒, 消补兼施不伤正。 第十八章 驱虫剂 107.乌梅丸 乌梅丸用细辛桂, 黄连黄柏及当归, 人参椒姜加附子, 温肠清热又安蛔。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古代中医方剂学及著名中医方剂经典著作》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336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免费论文网 卡耐基范文网 最近更新 公文素材库 文库114 范文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公文驿站 公文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