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 导航

学前教育电大毕业论文(精选6篇)

08:00 am
经典文章

写学前教育电大毕业论文(精选6篇)的时候,应该先写些什么?中间怎么写?最后怎么结尾呢?下文向大家分享多篇《学前教育电大毕业论文(精选6篇)》相关的美文,愿大家能喜欢,一起品鉴一下,你也可以在网站上搜索更多与《学前教育电大毕业论文(精选6篇)》相关的范例。

学前教育电大毕业论文(精选6篇) 本文关键词:电大,学前教育,毕业论文,精选

学前教育电大毕业论文(精选6篇) 本文简介:毕业论文是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写作的一份作业,不但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篇学前教育电大毕业论文,大家可以具体的参考阅读一下。为自己的论文写作作好准备。学前教育电大毕业论文精选范文6篇之第一篇: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需求及社会支持  摘要:0-6岁学龄前流动儿

学前教育电大毕业论文(精选6篇) 本文内容:

  

  毕业论文是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写作的一份作业,不但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篇学前教育电大毕业论文,大家可以具体的参考阅读一下。为自己的论文写作作好准备。

学前教育电大毕业论文精选范文6篇之第一篇: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需求及社会支持

  摘要:0-6岁学龄前流动儿童持续保持稳定的增长, 其在城市入园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迫切, 而当前供给无法满足其需求, 这降低了流动人口在城市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制约其需求得到满足的本质原因在于社会支持的不足, 其所需社会支持存在主要责任主体缺位、支持内容零散匮乏、支持方式单一孤立等问题。在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的基础上, 借助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 通过微观支持系统、中观支持系统、宏观支持系统三个层次来构建相应的社会支持体系, 以保证流动儿童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关键词:流动儿童;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需求; 社会支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全国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增多,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移成为这一进程中最显着的人口现象。人口的流动与迁移作为当代社会变迁的一隅, 撼动了传统的生活模式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一迁移过程中, 随进城务工父母来到城市的0-18岁儿童, 被称为"流动儿童", 其中的0-6岁儿童为学龄前流动儿童。自20世纪90年代记者李建平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流动的孩子"在哪儿上学》起, 一些正义人士开启了为争取流动儿童受教育权而奔走、呼吁的征程。文献梳理显示, 学术界重点关注了7-14岁流动儿童的入学难、城市融入和学校与社会适应等问题, 但对流动儿童学龄前教育的关注度相对较低[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办好学前教育""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要在'幼有所育'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这些指导思想的受众包括流动人口及其年幼子女。近年来, 0-5岁学龄前流动儿童持续保持稳定的增长, 由2000年的664万人增加至2015年的1054万人, 同期3-6岁学龄前教育适龄儿童规模从377万人增长至590万人[2].大部分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城市出生和成长, 他们在城市长期居住。不论是考虑流动人口家庭的现实需求, 还是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出发, 这些孩子都需要在城市接受学前教育。该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如何构建完备有力的社会支持满足其需求有待深入探讨。

  一、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需求与供给

  从辞源学上来讲, "需求"一词的原始含义为"缺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需求的含义为"因需要而产生的要求".虽然众多学者对于教育需求有不同的看法, 但可以大致归纳出它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人们对教育支付能力的需求。学前教育指儿童进入小学之前 (3-6岁) 在幼儿园接受的正式的保育和教育。基于此, 可以推知学前教育需求是指学前教育需求主体 (儿童及其家长) 在一定时期、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在既定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定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3].

  (一) 流动儿童在城市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强烈

  从流动人口家庭的现实需求看, 把孩子带在身边、每天能全家人团团圆圆聚在一起是每个在外打工父母的心声, 孩子的成长和变化是外来务工人员获得心理支持的重要来源, 更是抚慰他们辛苦劳作的最有效方式。这些父母都不想把孩子送回老家成为留守儿童, 他们都想让孩子在城市接受幼儿园的教育。我们对学龄前流动儿童家长的调研发现, 流动儿童家长对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认可度极高, 九成以上的家长认为"学前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 只有个别家长认为"一般重要".与非流动家庭的家长相比, 他们更加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调研还显示, 他们对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极为强烈, 热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进入城里的幼儿园, 且入好园接受正规学前教育。在给定的5个选项中, 他们最看重的是幼儿园里孩子的发展水平, 期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身心健康、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伴相处能力等全面发展, 其期望均分在4.5分以上;其次看重的是幼儿园的硬件条件 (包含室内外环境、教育设备、娱乐设施等) 以及软件条件 (包括教育内容、方式、态度和师资等) , 再次为家园合作 (包括家园沟通、家庭教育辅导的频率和家园合作的形式) , 便利性 (包括入离园时间、地理位置及交通便利性和收费等) 需求则被排在最后, 显示出他们极为重视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角度来看, 如果流动儿童离开城市, 回到老家和年迈的祖辈留守在农村将对儿童身心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这在以往有关留守幼儿的调研发现中得以验证。虽然相对而言和年轻父母生活在一起, 更有助于这些孩子的身心健康, 但我们的调研发现, 流动儿童家庭生活水平明显落后于非流动儿童, 其父母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养家, 没有时间和精力, 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充足的财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与照料, 他们所接受的家庭教育质量相对落后、亲子互动以"幼儿出现问题"为前提、父母在互动中占据强势地位、亲子间正向互动频率很低。这样家庭教育下的流动儿童在心理健康、早期学业能力和入学准备水平落后于城市非流动的同伴, 这也在我们课题组和其他学者的研究中得以证实。而学前期在人一生的发展中起着奠基作用,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 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这一特点使得学前教育不仅关乎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他们所在家庭的切身利益, 更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基于此, 流动人口家庭及其子女需要更多、更专业的外来支持与帮助, 优质的幼儿园教育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二) 当前供给无法满足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需求

  自2010年起, 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 其成就之一为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扩充, 幼儿入园率大幅提高, 但"入园难""入园贵"依然是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之一。对于学龄前流动儿童来说, 这一现实背景自然也降低了他们在城市入园的可能性, 特别是与户籍制度挂钩的教育体制在我国大多数城市普遍存在, 更是严重削弱、甚至剥夺了流动儿童在城市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这一点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表现得最为突出。以上海市为例, 公立幼儿园实行按户籍就近上学的原则, 在满足户籍儿童的教育需要外, 即公办园有名额空余时, 户籍在外地的流动儿童若想入园, 需要提供以下材料:除户口本、孩子出生证和预防接种证, 还需提供市公安局颁发的《上海市居住证》 (父母一方和幼儿) 、招生对应地段《住所证明》 (房屋产权证或租房合同) 、父母或一方在沪工作的《务工证明》及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证明, 另根据家长居住时间长短、纳税情况、技术职称和技术等级、计划生育、有无违法记录等进行打分, 即依据积分排序来决定进入公办幼儿园的先后顺序。中等城市的流动儿童同样如此。以江苏省南通市这一城市为例, 城市优质公办幼儿园数量少, 更易设置入园户籍限制, 名额多被本地儿童抢占一空。考虑到支出与收入的比例, 流动儿童家长自然会排除掉每月收费两千元以上的民办园。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招生时, 均优先考虑本地适龄儿童;在名额有空缺的情况下, 外来适龄儿童才有机会报名, 且要求提供以下材料:户口簿, 街道居住证, 若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需提供近6个月经社会保障机构盖章确认的缴费记录清单, 若从事工商经营活动需提供一年的工商经营执照。在这种背景下, 流动儿童家长为孩子择园的可能性极小, 他们只能被动地依据幼儿园的招生条件和要求来准备材料。

  手续的繁杂使得流动儿童的入园并不顺利, 他们进入公立幼儿园获得稳定、长期教育的概率十分稀少, 特别照料的入读名额则需缴纳赞助费。据统计, 这一现象在全国各省份都普遍存在, 近60%省份中超过 10%的流动儿童入读公立幼儿园需交纳赞助费。因为多数流动儿童家长不会选择缴纳额外的赞助费进入公立园, 为此他们要么望"园"兴叹、不得已让孩子回户籍所在地就读成为留守儿童, 要么选择就读于一些收费低、质量有待提高的幼儿园, 甚至选择不接受或者推迟接受幼儿园教育。已有研究证实, 流动儿童在城市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严重滞后于他们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如, 北京、深圳和武汉等九城市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流动儿童的入园比例为60.6%.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显示, 流动儿童的入园比例不到六成, 如北京、上海和江苏流动儿童入园比例分别为 59.2%、56.5%和58.5%, 南京农民工聚集区3~6 岁流动儿童的入园比例只有50%左右[4].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统计发现, 与7-14周岁流动儿童相比, 学前阶段流动儿童入园率低得惊人, 近40%没有入园[5].这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的"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8年11月7日) 提出的"到2020年, 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这一目标有较大差距。

  即使是入园的孩子, 也不意味着他们在教育方面能得到利益的必然保障, 因为这还要看教育的质量、教育的方式是否真正符合儿童。而多数流动儿童所能接受的学前教育质量有限:他们所在幼儿园的教职工总数差强人意, 班额普遍过大, 师幼比严重超标;任教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 专业化程度不高, 且流动性更大;为缩减开支, 班级中往往物质环境较差, 空间狭窄, 教玩具匮乏;园所周围环境较差, 多位于城郊接合部、工厂附近, 交通堵塞, 空气、噪声污染严重……这背离了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由上可见, 在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中, 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和为其提供教育的幼儿园间形成了需求与供应的相对关系。合理的教育供给应该满足流动人口对于学前教育的需求, 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而供给不足导致流动儿童家长的需求得不到合理的满足, 这就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以及流动儿童受教育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相应的保障与支持, 进而降低了流动人口在城市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成为影响他们在城镇稳定生活的主要因素, 乃至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民生短板。

  二、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社会支持的现状与特点

  流动儿童和家长受家庭经济资本和户籍制度等的制约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满足学前教育需求。因此, 发动社会力量为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流动儿童群体提供社会支持是大势所趋。所谓社会支持是指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的总和[6].本研究中所提及的社会支持主要聚焦于在为流动儿童学前教育方面起到帮助作用的因素。深入思考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需求与供给的不对等, 可以发现, 制约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需求得到满足的本质原因在于其社会支持的不足。

  (一) 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社会支持的现状

  在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语境中, 其支持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因此, 可以从不同主体的角度来审辨当前流动儿童学前教育所受到的社会支持。

  1.政府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日益重视, 但治理模式混乱、边缘化

  对于流动儿童学前教育来说, 最有力的支持主体非政府及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莫属。从世界趋势来看, 政府应是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投资的最大主体, 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导力量[7].随着数量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日益增长的入园需求, 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日益重视。翻看历年来的学前教育政策文件, 不难发现, 学龄前流动儿童在城市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已进入政府关注的视野, 也得到国家层面上的认可和支持。早在2003年3月4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3]13号) 中提出:"各地区要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低收入家庭和流动人口的子女享有接受幼儿教育的机会".之后,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0]41号) 中指出:"城镇幼儿园建设要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部分省、市的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当地情况出台了一些政策规定, 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管理并提供了相应的社会支持。如:上海市教委等三部门于2008年联合出台了《关于做好本市农民工同住子女学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上海市民办三级幼儿园设立基本条件的规定》, 要求除在"中心城区原则上不设立专门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的幼儿园"外, "努力满足农民工同住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要"[8].北京市教育部门于2010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提出要"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011年又出台 《北京市举办小规模幼儿园暂行规定》, 开始将外来务工人员学前教育机构纳入到教育行政管理体系之中。深圳市在开辟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模式, 为弱势儿童提供健康成长补贴, 惠及流动儿童群体。江苏苏南地区通过随班就读、恢复村园、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地区新建、扩建公办幼儿园等措施基本满足了流动儿童的入园需求。这些有益的探索无疑为徘徊在城市门槛边缘的流动儿童和家长带来了缕缕希望的曙光。

  然而, 和义务教育阶段相比, 政府还未从国家层面出台统一性的关于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管理与支持性文件, 各大都市如上海、北京、深圳等, 主要是根据各自的特点开展了个性化的探索。政府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在对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治理和支持中呈现出混乱和边缘化的特征。当前, 政府尚未明确由哪一个行政部门来统一管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前教育, 对于如何认定"民办普惠园"也没有提供可供评估的公开指标, 导致了管理主体多头, 管理模式多元的多头共管共治的松散格局。这种管理混乱的状态使得一些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私立幼儿园一边高收费, 一边拿政府补贴的现象。而以农民工随迁子女为对象的低收费的普惠民办园, 却得不到相应的政策扶持。政府对于所谓的"山寨园"往往采取负面的惩治条款。一些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政策往往带有浓烈的应急性色彩, 很多重要政策的出台是因为偶然事件。政府对打工子弟幼儿园采取"一刀切"的打压方式已屡见不鲜, 教育管理部门在对流动儿童幼儿园整改的过程中, 也常常采用"突击"式的关停行为, 这使得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常常处在一种极度不确定的状态中, 稍不留神就会陷入无园可上的尴尬境地。

  2.打工子弟幼儿园、看护点满足了儿童的基本入园需求, 但面临内忧外患

  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需求问题的解决, 最直接的支持来自于以幼儿园为主的教育机构, 它们与流动儿童的联系最为直接和密切, 对其学前教育的支持是具体的、操作层面的。近年来,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国出现了一批以公办或民办公助形式办园的普惠性幼儿园, 并以其低价而优质的教育为流动儿童带来了一些福音。此外, 一些设置在流动人口聚集地的公益性幼儿园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需要。然而, 由于学前教育的学位缺口本身较大, 仅仅靠普惠园和公益园无法满足其需求, 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仍显严峻。在当前公办园资源稀缺、高端私立园学费昂贵的现实情况下, 大多数从事底层工作的流动人口只能选择将孩子送入打工子弟幼儿园或民办的简陋看护点。

  打工子弟幼儿园和看护点是解决流动儿童早期需求的主体, 它们规模普遍较小, 大多分布在流动人口聚居处, 方便流动儿童的入读, 并且收费也较为低廉。然而, 打工子弟幼儿园往往不具备合法身份, 在学前教育政策的规制中备受打击, 被村镇基层重复罚款、被房东克扣房租等后果, 导致其办园条件进一步恶化, 生存和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在北京, 专门招收处境不利的流动儿童的打工子弟幼儿园, 有一个通俗的称谓"山寨园".媒体往往称其为"非法幼儿园""无证幼儿园""黑园".其主办者主要是流动儿童家长, 属于"自办园""民办园", 由于它们未能在教育主管部门注册, 随时面临被取缔的风险[9].这些幼儿园每年接受来自卫生、消防、村委会、教委的检查不计其数, 却没有得到任何管理和教育部门的指导和支持性的服务。当然, 打工子弟幼儿园自身也存在着诸多隐患, 在硬件、师资及管理方面存在种种欠缺。打工子弟幼儿园往往是在因陋就简的条件中兴建起来的, 其设施设备陈旧匮乏, 卫生保教条件令人担忧。这些幼儿园中几乎没有适合幼儿园身心发展的环境创设, 且课程模式具有严重的小学化倾向。打工子弟幼儿园的教师群体日益年轻化, 缺少对儿童的科学认知和从教的经验。这些年轻老师普遍具有较大的流动性, 她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相对恶劣, 她们"将就中的迷惘与坚守"的状态对于流动儿童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

  3.社区、公益组织等提供补偿性学前教育, 但支持力度薄弱且不稳定

  除了以上对流动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支持的正式机构和组织外, 还有一些支持来自于社区、民间组织、社会志愿者、公益机构等。这些非正式组织通过物质支持、心理关怀、发动募助等形式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学前教育支持。我国部分地区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如由北京师范大学张燕教授创立的"四环游戏小组"立足于四环农贸社区为周围的流动儿童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补偿教育, 并通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唤起社会公众对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关注和认识[10].又如上海市普陀区长风新村街道的社区家庭教育通过建立专家讲座为主体, 以亲子活动为特色, 辅以个别咨询、竞赛活动等形式的家庭教育社区指导体系为流动儿童提供了相当大的学前教育支持[11].当然, 还有一些其他的相关组织或个人对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进行了一定的援助和支持。

  然而, 这些补偿性的教育和支持是零星且不稳定的, 且不具备体系化和制度化的特征, 其支持力度对于流动儿童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首先, 社区、公益组织等在权利的获得和政策的落地上无法与掌握庞大行政强制力量的政府相提并论, 因而也就无法将惠及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所有美好愿景真正落到实处, 他们的探索和努力在现实中面临着重重障碍。其次, 社区、公益组织等自身对于物质资源的掌握和控制不足, 缺乏强大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支撑。即使理想的楼塔搭建得再高, 缺乏经济基础的支持也只能如风里杨花, 岌岌可危。最后, 这些由民间组织或个人力量发起的补偿性学前教育受制于种种不确定因素, 很少能够稳定长效地实施下去。部分针对流动儿童的公益活动或计划往往只是如水中掠影, 昙花一现。谁也不能对这些公益性的补偿性教育能持续多久、其质量能有什么程度的保障给出确切答案, 对于流动儿童一句热切的"老师, 你们还来吗?"的疑问, 也许"老师们"下一次还会再来, 也许他们永远也不来了。

  (二) 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社会支持的特点

  1.社会支持主要责任主体缺位

  对于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需求问题的解决来说, 其社会支持主体是多元的, 然而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以政府为首的正式支持。即: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最大支持主体是国家, 即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 能在根源上解决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的主要责任主体非政府莫属[12].因此政府采取切实措施优先扶助和补偿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 并在教育经费投入上适当向其倾斜是满足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需求的应然状态。而实际上, 通过社会支持现状的分析可以窥见, 政府对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支持是零星的, 极为有限的, 并且常常处于角色缺位的状态,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流动儿童学前教育上所作出的努力也常常不及非正式组织的支持。这一现象无疑使得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需求处于被忽视的地位, 直接导致了其所能获得的社会支持严重匮乏的结果。

  2.社会支持内容零散、匮乏

  依循流动儿童群体的特点与学前教育需求, 对其进行的社会支持, 内容主要包括权利与机会、经济与物质、情感与交往、帮助与服务等。在学前教育语境中, 权利与机会主要是指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 即入园的权利。对于流动儿童来说, 权利的保障和机会的均等是所有支持的基础。在这方面, 国家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 着力保障了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然而, 对于处在学龄前阶段的流动儿童则没有专门的支持政策, 流动儿童在入托入园方面获得的政策照顾极为有限。在经济与物质方面, 主要的支持措施包括教育专项经费、费用减免、困难补助、图书捐赠、捐款等。对于学前流动儿童来说, 他们在这方面获得的支持力度不大, 部分流动儿童在接受非正规组织的学前教育支持中获得了一些书籍、生活用品等。在情感与交往方面, 不少学者和社会人士关注到了流动儿童在心理健康和社会化方面的问题。妇联、共青团、工会等各种组织及志愿者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社会关爱活动, 包括亲情陪护、结对帮扶、心理关爱等行动, 并从社会舆论的角度对流动儿童融入城市同伴群体做出了一些努力。在帮助与服务方面, 政府很早就对流动儿童这类弱势群体予以了关注, 通过文件的颁发鼓励开展对流动儿童的援助活动。此外, 也有不少社会志愿者对流动儿童进行了阅读、游戏方面的指导。部分社区也针对流动儿童开展了多样的活动, 帮助他们解决身体、心理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综上可见, 社会对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支持内容较为零散, 力度不大。

  3.社会支持方式单一、孤立

  当前对流动学前儿童的社会支持主要有国家承担、政府补助、社会协助、民间援助四种方式。国家承担的支持方式是指由国家和政府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通过出台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规章, 建立起基于流动儿童个体身份的教育经费拨款制度, 为流动儿童入园提供便利;或常办新的公立幼儿园、机构来解决流动儿童的入园需求。国家和政府除了承担起办学责任这种支持方式外, 还可以对接收流动儿童的地方政府、公立或私立幼儿园进行必要的经济补助, 如减税补助、实物补助等, 这种方式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政府补助模式。此外, 社会协助也是对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一种支持方式, 它主要是以由政府牵头, 以妇联、社区等为首, 组织针对性的流动儿童社会支持活动的方式来解决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需求问题。民间援助的支持则主要来自于非政府组织或慈善基金会等, 以为流动儿童捐款捐物、提供情感陪护、学习辅导为主要支持方式。目前, 这几种支持方式在落实时存在着明显的偏颇与不均衡--国家承担和政府补助这一支持微乎其微, 社会协助、民间援助所采取的方式往往比较单一。各种支持方式之间缺乏联系与整合, 在实际中给予的支持存在零散和不稳定的倾向, 没有建立起社会支持的联动模型与长效发展机制, 对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支持孤立而短暂。

  可见, 流动儿童在城市接受学前教育的教育需求并没有获得有关部门的切实支持, 从政府到社区、幼儿园等并未关注其特别需求, 没有确立全面多元的支持主体, 也没有构建起有效互动的支持方式。

  三、构建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

  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解决其问题不能囿于提出简单对策。未来需要重新审视当前的各种相关政策和制度, 需要提供一个配套制度框架、特别是在政府的领导下构建完备的社会支持体系平台。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 是指对流动儿童优质学前教育起支持作用的各因素集合的网络体系。该体系结合我国国情和学龄前流动儿童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前教育的特殊需求, 围绕有效保障流动儿童接受良好教养这一目标而构建。为此, 该体系可为相关群体提供理论支持和行动指导, 为流动儿童在城市接受良好学前教育和做好入学准备提供保障。

  (一) 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创设人布朗芬·布伦纳认为, "有机体与其所处的即时环境的相互适应过程受各种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这些环境赖以生存更大环境的影响".他把儿童发展视为周围多层次环境关系的复杂系统, 环境的每一层次都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着有力的影响, 这些影响力透过不同层次的系统直接或间接传递给个体。基于此, 他将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分为一个层层镶嵌的层级化多元系统, 呈柱状同心结构, 从里到外分别是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作为现代社会生态理论最着名的代表性人物之一的查尔斯·扎斯特罗 (Charles H.Zastrow) 博士指出, 人的社会生态系统可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即:微观系统 (Micro system) 、中观系统 (Mezzoystem) 、宏观系统 (Macro system) .微观系统是指处在社会生态环境中的看似单个的个人。个人既是一种生物的社会系统类型, 更是一种社会的、心理的社会系统类型。中观系统是指小规模的群体, 包括家庭、职业群体或其他社会群体。宏观系统则是指比小规模群体更大一些的社会系统, 包括文化、社区、机构和组织[13].

  对于流动儿童来说, 家庭、幼儿园、学校、同伴群体中的个人是微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他们与流动儿童面对面地交流与互动;家庭与幼儿园、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构成了中观系统;他所生活的国家、社区或街道、民族带有的儿童观、教育观、对待外来人口的态度和观念将影响到流动儿童的发展, 构成了宏观系统。可见,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与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理念不谋而合, 二者均强调各因素的相互影响、各因素和各因素的合力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因此, 构建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可借助生态系统的研究模式。

  (二) 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成

  本文通过微观社会支持系统、中观社会支持系统、宏观社会支持系统三个层次, 借助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来构建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

  1.微观社会支持系统--来自家长、教师、同伴、志愿者的支持

  家长的教养支持。流动家庭因具有不稳定性, 不论是经济条件、陪伴时间、还是教养方式均可能存在严重问题。但是, 家庭对于儿童的影响是深远且持久的, 流动家长应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提升自己、陪伴儿童。第一, 流动家长应提升个人素质, 执行正确的教养方式。家长的各种行为、语言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 所以父母的个人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除此, 还有很多流动家长还存有"不打不成材"的教育观念, 这样的教养方式对于流动儿童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流动家长务必意识到正确教养方式的重要性, 积极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 避免粗暴的教育, 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同时, 流动家长应形成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的意识, 加强亲子互动, 促进家长与儿童的亲子关系。第二, 流动家庭要积极配合幼儿园活动, 推进家园合作。流动家长应与幼儿园保持密切的合作与联系, 积极配合并参加幼儿园举办的各种活动, 尤其是针对流动家庭的活动, 共同推进家园共育。第三, 流动家长应多花时间陪伴儿童, 满足儿童合理需求。由于很多的流动家庭离开自己的家乡, 来到陌生的城市, 有一定的经济压力, 工作之余所剩的时间并不充裕, 所以流动家长陪伴儿童的时间也并不充裕, 同时流动儿童的一些合理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对于流动儿童来说, 心理需求的满足更为重要, 因此父母的陪伴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 流动家长应争取多花时间陪伴儿童, 对于儿童的一些合理需求尽量满足。

  教师的教育支持。教师应积极主动多与流动家长沟通交流。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 与家长的沟通必不可少, 同时, 作为弱势群体的流动儿童群体, 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很多流动儿童家长对儿童并不能够采取良好的教养方式, 这也需要教师与流动家长进行更多的交流与沟通, 以此改善流动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第二,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 应尊重流动儿童的差异性。教师在教育活动中, 应尽量避免拔苗助长, 要根据不同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教育活动, 尤其是针对弱势群体, 最好能够安排专门的教育活动。流动儿童作为弱势群体, 与非流动儿童相比, 基础并不一定在同一起跑线上, 教师应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 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关注与关怀, 促进教育公平。

  同伴的交往支持。流动儿童所接触的一切人与环境都对他们的成长与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 外界对他们施加的影响是非常显着的, 因此, 同伴对于流动儿童来说也是相当关键的一个支持主体。不论是在园期间的同伴, 还是邻居家的同伴, 都可以促进流动儿童的交往能力与知识经验。基于此, 流动家长应尽量丰富幼儿的活动, 让流动儿童更多与同伴进行交往活动, 不应剥夺他们交往、活动的权利。在园期间, 教师也应促进幼儿之间的交往, 让同伴关系成为流动儿童社会关系的一大重要部分。

  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的补充支持。越来越多的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开始融入流动儿童的教育中。他们可以在流动家庭中, 对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进行提高与补充, 同时也增加了流动儿童获取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也是一种十分重要而有效的教育支持。

  2.中观社会支持系统--来自幼儿园、社区、机构组织的支持

  幼儿园的管理支持。幼儿园教育是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不足的重要补偿, 对改善其生存环境极为有利, 尽早接受优质教育可提升他们的发展速率和水平。流动儿童越早入园, 他们与城市非流动儿童的差距弥补越快、到入学时差距越小。流动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越优质, 其发展水平越好。可见, 幼儿园应为流动儿童提供谨慎成熟、安全高质的照料与教育。第一, 完善入园制度。在入园问题上, 可以从入园条件、收费标准、学籍制度和编班方式来考虑。尽量降低对流动儿童的入园限制, 降低收费, 完善学籍管理制度。与此同时, 还应坚持将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混合编班的原则。尽管根据学生的教和学的需求对其进行划分可能是正确的, 但是学校里面的特殊班级群体的划分导致了学校的隔离、义务教育后和进入社会中的社会排斥, 把学生隔离开来并不能帮助他们发展更好的工作技巧, 甚至会使情况恶化。因此, 以剥离安置流动儿童等弱势群体, 是教育不公的一个显着表现。幼儿园应尽量避免此类问题。第二, 幼儿园应为流动儿童等弱势群体设置专门的幼儿园活动计划, 让他们能够顺利地融入幼儿园教育中。第三, 为流动家长开设一些家园合作与交流活动, 促进家园沟通、合作联系, 让流动家长更加了解儿童的在园状况, 加速实现教育公平。

  社区、机构组织的基层支持。尽管政府是社会支持行动的主要倡导者, 但是由于政府失灵和地区差异性的存在, 弱势群体难以从政府方面获得及时有效的社会支持, 而民间组织和社区组织却可以发挥接近基层、反应迅速、资源来源多样化的优势, 可以针对不同弱势群体的不同情境, 为弱势群体提供专业及时的、差异化的服务。因此, 民间组织和社区组织可以对政府部门的工作形成有益的补充[14].当今社会上已出现了很多幼儿机构、幼儿协会, 将这些力量规范的整合起来, 让流动儿童更大地受益于社会的教育支持。如, 将机构教育更多与流动儿童的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进行融合与补充, 帮助流动儿童获得教育的途径更为广泛;社区也可以举办关于流动家庭的教育活动, 帮助亲子关系的进一步增进, 同时也扩充流动儿童获得教育的途径。

  3.宏观社会支持系统--来自社会文化、政策法律的支持

  社会文化的接纳支持。对流动儿童而言, 面对城市社会的歧视, 老家认同可为其提供归属感, 有利于他们抵御歧视知觉对社会支持的不利影响;面对城市社会的歧视, 城市认同则可能使流动儿童对城市社会的疏离感增加, 从而加重了歧视知觉对社会支持的不利影响[15].由此, 减少城市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歧视, 改变城市社会对流动人口这样的弱势群体的刻板印象已成为棘手却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可通过大众论坛、讲座或公益视频来逐渐改变城市社会对流动人口的刻板印象, 反对歧视, 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 让流动儿童获得归属感。

  政策法律的权利支持。流动儿童在城市出生、成长, 他们与所谓"老家" (即户籍登记地) 没有多少关系, 他们的家乡就是现在居住的城市。它要求我们突破多年来形成并不断被强化的认识误区, 必须立足于流动儿童扎根城市来制定相关政策[16], 否则政策的制定还是缺少为流动人口及其子女提供服务和保障, 无法满足其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与孩子发展的需要。第一, 加强制度设计, 建立适应人口流动的接纳性教育体制, 尝试建立以常住人口或居住地为依据的管理体制。学前教育规划需要提前考虑到人口的分布、流动趋势和出生规模, 做出具有前瞻性的规划与布局, 将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纳入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第二, 面对流动人口的紧迫需求, 为弥补学前教育的巨大供需缺口, 政府应迅速调动各方面力量, 努力扩大供给。如, 在外来人员聚集地适当建立公办园, 鼓励与支持社会力量开办形式多样的幼儿园 (如家庭园、普惠性民办园等) , 努力为这些孩子提供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第三, 面向流动儿童等群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政府除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外, 也应调整财政投入政策, 使公共财政更多地向农村、边远地区及贫困、留守和外来务工人口等处境不利儿童群体倾斜, 建立弱势人群教育补偿机制, 为其"雪中送炭", 优先在这些群体中普及学前教育。政府还可鼓励幼儿园对经济困难的流动儿童减免收费或发动社会力量, 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等帮助他们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引导社会上的福利组织、公益组织加强对城市中低幼流动儿童的关注, 将教育基金和支持项目向学龄前儿童倾斜。

  处境不利儿童得到高质量的照料和教育不仅促进儿童自身发展, 而且能保证教育公平、提高国家人口素质、减少贫困和犯罪等社会问题, 为国家未来人力资源的开发奠定基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壁垒背景下催生的流动儿童群体广受关注, 而其学前教育问题刚刚进入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视线范围。构建多元主体有效互动的社会支持体系, 确保流动儿童能入园、入好园, 是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幼有所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一指导方针的体现, 也是未来我国社会需要致力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希望可以通过本文引发学界对流动学前儿童群体的关注, 加快我国该群体社会支持理论的创新, 进而为全球处境不利儿童群体学前教育公平与质量的提升提供有中国特色的借鉴方案。

  参考文献
  [1] 周皓, 荣珊。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与经济, 2011 (3) :94-103.
  [2] 吕利丹, 程梦瑶, 谭雁潇, 等。我国流动儿童人口发展与挑战 (2000-2015) [J].青年研究, 2018 (4) :1-12, 94.
  [3] 罗若飞。供需均衡视角下我国学前教育供给制度发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15.
  [4] 杨菊华, 谢永飞。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机会:三群体比较分析[J].教育与经济, 2015 (3) :44-51, 64.
  [5] 宋月萍, 李龙。我国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区域差异:省域及城市层面的考察[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3 (3) :97-110.
  [6] 张文宏, 阮丹青。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J].社会学研究, 1999 (3) :14-19, 22-26.
  [7] 周洪宇。教育公平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128.
  [8] 吕萍, 马峰。为农民工子女服务的"学前儿童看护点"的定位、管理与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 2011 (10) 22-27.
  [9] 李远香, 张燕。北京农民工随迁子女学前教育的现状、需求和发展[M]//杨东平。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 (2016)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231.
  [10] 张燕。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四环游戏小组的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6.
  [11] 史秋琴, 杨雄。城市变迁与家庭教育[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32.
  [12] 周国华。流动儿童的教育管理与社会支持[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5:260.
  [13] 师海玲, 范燕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04年查尔斯·扎斯特罗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新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94-97.
  [14] 田萍。社会生态维度下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系统建构[J].求索, 2013 (10) :238-240.
  [15] 范兴华, 方晓义, 刘杨, 等。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的作用[J].心理学报, 2012, 44 (5) :647-663.
  [16] 段成荣。我国流动和留守儿童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32 (1) :46-50.

学前教育电大毕业论文精选范文6篇之第二篇:学前教育军事化模式初探

  摘要:调查发现, 当前我国少年儿童普遍缺乏敢于挑战、创新发现能力。一些孩子还出现遇事紧张, 信心不足、抑郁、自闭等问题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前教育缺乏对儿童坚强意志品质培养。

  学前教育军事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就是把一些社会上的军事资源, 通过军事体能训练、参观、安全知识教育、防护演练等形式体现出来, 为学前儿童塑造军人气质, 培养坚定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幼儿在军事化教学模式感染熏陶下, 意志品质会变得更加阳刚, 从而有效弥补了当前幼儿普遍缺乏阳刚之气的不足。军事化教学模式的主旨就是对孩子进行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地强化培养。

  一、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调查发现, 当前我国从事学前教育的幼儿教师中, 女性教师占据很高比例。随着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地快速发展, 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发生了明显改变。教育专家已经意识到幼儿教师比例失衡, 对幼儿性别意识和性格形成的重要影响。

  调查研究统计数据显示, 目前发达国家学前男教师占学前教师总数比例约为9%, 而我国从事学前教育的男教师比例仅为1%.尽管国家教育主管部门, 已经对学前教师性别失衡问题给与高度重视, 从事学前教育的男教师数量有所提高, 但形式依然不容乐观, 很多幼儿园教师队伍依然以女教师居多。

  教育心理专家认为, 由于幼儿教育长期存在女教师占据主导角色的现实, 导致幼儿意志品质出现了令人担忧之处, 具体表现为:幼儿普遍缺乏阳刚之气, 教育教学探究领域更是缺少男教师所擅长的运动、科技、理性思维等方面的强势引领。因为长期受女性教师思想意识形态感染熏陶, 所以幼儿经常会表现出娇气、怯懦等明显特征, 这与新时期国家育人目标形成很大反差, 长此以往我国国民综合素质提高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二、学前教育军事化模式研究与探索的意义

  当前, 在我国青少年儿童普遍存在意志品质薄弱, 缺乏创新、不敢尝试意志品质背景下, 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军事化模式研究与探索具有突出意义:

  (一) 有利营造积极向上的学前教育氛围

  当前, 由于幼儿教师队伍中男教师比较缺乏, 导致学前教育整体教育思想理念出现保守、封闭倾向。很多幼儿园的教学方式关于绘画、舞蹈方面的比较多, 对于户外体育游戏和一些挑战性的内容体现过少。

  学前教育军事化模式的运用, 可以突破幼儿园传统保守教育教学理念束缚, 孩子们可以有更多机会参加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以往沉闷的户外游戏区域会变得更加活跃, 充满生机。从而使幼儿园整体教学氛围变得更加阳光开放, 孩子们的身体素质也会得到很大程度提高。

  (二) 有利幼儿良好意志品质发展形成

  幼儿阶段是意志品质发展形成最为关键时期, 并且他们还具有很强模仿能力, 因此学前儿童阶段, 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对于未来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军事化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更加开放、自主, 教学内容更具有实践操作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更趋向于鼓励和放手。让孩子自己独立解决游戏活动和知识探索中遇到的困难, 使他们在不断实践体验中获得更多成功经验, 进而提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逐步养成坚强勇敢, 不服输的宝贵品质。

  (三) 促进学前教育教师素质的完善提高

  学前教育质量的发展提高, 关键取决于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军事化教学模式的推广运用, 能够改变学前教师传统教育理念和思维模式, 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开放自主。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改进教学方式, 结合幼儿园实际资源, 开发创设出具有一定挑战性和实践参与空间较多的教学内容, 从而提高幼儿教师的创新能力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

  三、学前教育军事化模式开展建议

  (一) 通过军训活动开展, 营造军事化教学模式氛围

  在学前阶段开展符合儿童身体素质能力的军事体能训练活动, 能够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发展。比如针对幼儿园的幼儿, 开展的军事体能训练。军事体能训练过程主要由军事体能教官组织, 幼儿教师陪同协助。主要内容是开展坐姿、站立姿势、队列、跑步等一些常规体能训练, 而且训练方式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尽量采取体育游戏相结合形式, 比如在幼儿大班练习钻、爬, 跨障碍快跑和投掷动作的训练时, 教官巧妙设计了"智勇侦察兵"的故事内容来烘托训练情境:

  小侦察兵接到上级侦察任务后, 开始下山进行一次十分艰险的任务侦查, 一路上他钻山洞、绕雷区、爬丝网, 面对围追堵截的敌人毫不手软, 投掷手榴弹消灭了他们。幼儿们在充满惊险的故事情节动作表演中, 不知不觉完成了规定体育动作。

  (二) 在常规教学活动中, 用军人的意志品质感染教育孩子

  在体育游戏中当孩子出现畏惧困难, 退缩不前的时候, 教师千万不要急于作行为上的协助, 而是向孩子描述解放军叔叔如何机智勇敢, 奋勇杀敌, 攻克难关的优秀事例, 从而有助于孩子建立战胜困难信心, 经过自己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这种常规性的军事化教学活动的开展, 使他们逐渐养成积极向上、敢于创新的良好品质。

  四、结语

  教育实践证明, 如果青少年在未来成长中, 不懂规矩、无视法规, 就极可能走向违法犯罪道路, 进而对整个社会造成一定危害。因此在学期教育阶段, 开展军事化教学模式探索研究, 对于学前教育的推进发展和他们良好意志品质地形成, 都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学前教育电大毕业论文推荐范文6篇
第一篇: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需求及社会支持
第二篇:学前教育军事化模式初探
第三篇: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第四篇:学前教育财政体制和政策的完善建议
第五篇:如何对幼儿开展声乐启蒙教育
第六篇: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探讨

学前教育电大毕业论文(精选6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学前教育电大毕业论文(精选6篇)相关关键词:电大 学前教育 毕业论文 精选,模板,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稍作修改即可成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学前教育电大毕业论文(精选6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28570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免费论文网 卡耐基范文网 最近更新 公文素材库 文库114 范文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公文驿站 公文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