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 导航

高中乘法口决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6-10-14 11:52:35
经典文章

篇一:加减乘除法口决表

减法口决表

乘法表

乘法表

篇二:乘法口决

《5的乘法口诀》案例

《5的乘法口诀》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由于要参加威海市优质课评选,我精心地设计了每一个教学环节,力求使我的课堂体现突破与完美。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系列活动,充分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亲身体验统一理解乘法的意义——建立表象。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进一步感知乘法的意义。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乘法的意义,让“5的口诀”这个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起丰富的表象,我选择了让学生课堂中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我设想学生在这样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师生之间互相启发、交流、评价,定能得到正确的结论;通过合作,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定会更加高涨,潜能定会充分发挥,学习的过程一定会充满情趣。案例描述:

一、我说你猜

课前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好不好?师:我在想一个数,请你用提问的方式来猜猜他是几? 学生:他在几十到几十之间?比60大吗???

二、创设情境 1 、谈话激趣

同学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

生:喜欢。(齐声)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场非常精彩的杂技表演——

(随音乐出示情景图)

大家看他们都在干什么?

生:在骑车子,在玩手绢??

2 、谁能根据这个画面提一个数学问题?看谁的问题最有研究的价值!

生:有多少辆车子?有多少个人在耍杂技?有多少个红灯笼?有多少个黄灯笼?有多少个红手绢?自行车共有几个轮子???

大家真聪明,编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为了解答方便,咱们把它们编成儿歌来找答案好不好?

生:好!

出示课件:

1 辆小车 2个轮,上面共有 5个人,

2 辆小车 4个轮,上面共有 10个人,

3 辆小车(

)个轮,上面共有()个人,

你能接着往下编吗?

生:能。(齐声)

小组合作接着往下编,要看着图中共有几辆车。组长把想法记录在单上。

(汇报交流)

生: 4 辆小车 8 个轮,上面共有 20 个人,

生: 5 辆小车 10 个轮,上面共有 25 个人,

他们编得对不对呀?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 4 辆车有 8 个轮,有 20 个人的? 生:我是一个一个数的。

生:我是用 2+2+2+2 得 8 ,

生:我是用的五五二十五这句口诀算出来的!

哇!你太聪明了!你怎么知道这句口诀的?

生:我妈妈都教我背了!

看,把口诀背下来多方便呀!一句五五二十五一下子就知道得数了,这样算得真快是吧? 那我们也一起来编一些乘法口诀好不好呀?

第一句: 1 辆小车 2个轮,上面共有 5个人,也就是说第一辆车上有一个 5 ,我们写成算式就是: 1 × 5=5 ,用口诀来说就是:一五得五,一起说一遍。

第二句写成算式是几个 5 ? 2 × 5=10 ,用口诀怎么说:

生:二五得十,二五一十

我们平时习惯说是:二五一十,一起说一遍。

解释口诀: 2 个 5 相加可以简单地说成“二五”,得数是 10 可以直接说成“一十”,编成口诀就是“二五一十”。“得”字在什么情况下用呢?也就是积不满 10 情况下,它是起到占位置的作用。 你能根据儿歌或是乘法算式试着往下编乘法口诀吗?小组一起编一编,组长把你们编的记下来。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谁来说一下你们组编的口诀?生板演

3× 5=15和 5× 3=15,三五十五,

4× 5=20和 5× 4=20,四五二十;

5× 5=25,五五二十五

教后反思:

在这样的学习中合作,学生们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而是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而进行合作,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智慧,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带来的快乐。在这堂课的学习中,学生不仅仅获得的知识,更多的是享受到合作带来的快乐。

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合作习惯,从而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提高课堂学习效益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思考与探索来谈些体会。

一、明确分工,培养合作意识,形成合作雏形。我根据全班学生的性别、能力、特长、学习基础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动、协调和谐”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同组异质小组,每组四个组员各有分工。小组长负责每次学习的组织与安排,用一些简短的口令来组织组员开始学习,如:“请回过身来。”“从我开始一个一个往下说。”;一个同学负责填写相关的文字资料;两个同学负责整理小组内的意见准备全班交流。这样组内每个学生分工明确,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团结协作的意识。每个学生担任的工作可定期轮换,让每个孩子去尝试,去体验学习的乐趣,从中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还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同时,也形成了小组合作的雏形,为小组学习顺利有效的开展打下基础。

二、恰当运用,培养合作习惯,形成合作能力

小组讨论的问题要富有思考性。过于肤浅直观的问题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过于深奥生僻的问题,超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无从下手,望而生畏,这些都会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因此老师要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适合于学生合作、讨论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多种评价,激发合作兴趣,体验合作成就

小组学习的评价应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评集体和评个人相结合的形式展开。在小组学习时,组内的学生都是小老师,及时对组内发言的同学指出错误和不足,在自己组内展开表扬与批评。而在全班交流这一环节中,则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表扬与批评,进行组际间的竞争,这时小组里每个成员都可以作为小组代表发言,而他发言质量的好坏就代表了整个小组的水平。这样就促使在小组学习时小组内每个组员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去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深深体验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另外,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引导分不开的。教师要教会学生合作,既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又要耐心听取别人的发言,进而修正或完善自己的想法。教师要自身参与,及时了解学生的合作学习进程,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协调和表扬。从而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期望,激励学生积极讨论、交流,提高合作效率,体验合作成就,从而提高继续合作的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培养好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才能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才能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最大参与。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多项交流与合作,实现教与学、人与环境的最佳组合。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粗浅的体会,今后在教学中还将不断实践反思,更好的运用小组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5的乘法口诀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1.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2.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读下面的算式,再说说含义

4×3 3×3 5×2 2×4

二、新课

(一)、谈话导入新课:我们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可以用乘法算。为了使乘法算得又对又快,我们可以根据相同的两个数和它们的积编出乘法口诀,记熟了乘法口诀,就能很快说出它们相乘的积。今天我们先学习5的乘法口诀。

(二)、教学例1

1.指导学生看图,说说摆一把小伞用几根小棒?

2.数一数5位同学摆小伞一共用多少根小棒?(请数得快的小朋友说说是怎样数的)

3.强调:数数的时候可以5个5个的数,填写5连续加5。板书:(略)

4.编5的乘法口诀

(1)讲解:摆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就是1个5,用乘法算式板书:1×5或5×1,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5=5,5×1=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板书)

(2)摆两把小伞用几根小棒?(10根)

用以上方法完成算式和口诀,引导学生说老师板书:(略)

(3)小结:5的乘法口诀有5句。以上我们写的1×5、2×5、3×5等等可以用这些口诀计算。让学生齐读、墨读、熟记5的乘法口诀。

(三)尝试应用口诀计算。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习题。

教学分析

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会用口诀计算,教学时组织学生数一把小伞用几根小棒组成。从学生数、说的过程中引入5的乘法口诀教学生动、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同时使学生满怀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结合乘法的意义通过直观让学生明白口诀的来源。如借助把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再摆1把小伞,求一共用多少根,先算出2个5的和,强调2个5根,再写出乘法算式。然后引出口诀“二五一十”。学生归纳口诀的过程,能比较好的理解口诀的来源和它表示的意思。

《5的乘法口诀》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51页例1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1.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学会口诀,运用口诀熟练计算。

2.通过展示的国旗来引导学生认识五的乘法口诀,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初步知道5的乘法口诀,并比较熟练地用口诀求积。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自主观察突破重点。

难点:根据观察红旗,写出乘法算式并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教师引导突破难点。

教法与学法:教法:尝试指导法。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15面小国旗(自主制作)。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西游记》嘛?

生:喜欢

师:好,老师也非常喜欢《西游记》。上课之前老师给同学们讲个小故事。我们都知道孙悟空很了

不起,本领可大了,会七十二变。有一天,孙悟空遇到了很多的妖怪,一个人打不完。怎么办呢?聪明的孙悟空拔了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就变出了五只小猴子。又拔了一跟,又变出了五只,他连续拔了五根,每根都变出了五只小猴子,结果把妖怪打的落花流水。

师:(提问)老师的故事讲完了,问题来了。孙悟空拔了五根毛,每根毛变出五只猴子,那一共变

出几只猴子呢?

生:25只…..20只….

师:好有的同学说25只,有的同学说20只。那到底是多少只?老师先留一个悬念。只要你把今天

的本领学好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解决的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加油!来学习今天的5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5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出示道具(红旗),让同学们数一数红旗上有几颗星星。

师:(提问)老师这里有一面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出示其一)同学们请睁大你们的小眼

睛,数一数红旗上有几颗五角星。

生:5颗。

师:5颗。也就是几个五?

生:一个五。

师:一个五?那有哪个小朋友知道,一个五用乘法算式如何表示?

生:…………………….

师:看来同学们被老师的问题难道了。那现在请注意听讲,一个五用乘法算式就表示成为(教师板书)1×5=5或5×1=5。这里你1表示的是一面国旗,5表示的是五颗星星,也就是说一面国旗上有5颗星星。

2.同上,出示两面国旗,贴在黑板上。

师:(提问)那老师这回贴两面国旗。同学们数一数一共有几颗五角星?

生:10颗。

师:那我们用加法算式如何表示?

生;5+5=10

师:回答的非常正确。那我们把5+5=10,怎么列出乘法算式呢?

生:5×2=10或2×5=10(教师板书)

3.出示三面小国旗,同样数一数有几颗星星。

师:现在老师啊,贴上三面国旗。现在,五角星一共有几颗?

生:15颗。

师:没错,我们在两面国旗的时候先列出的是加法算式,然后再列出乘法算式。现在,难度加大了。

我们直接列出乘法算式?怎么列呢?

生:3×5=15或5×3=15(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回答的又准确又迅速,奖励每一大组一颗星星。

实施奖励制度,一提高同学们学习的激情。直接把四面国旗贴出,同样数一数一共有多少颗星星。 师:我们刚才知道了,三面国旗的时候用乘法算式如何表示。那四面国旗的时候,怎样列出乘法算

式?谁能又快又准的把乘法算式说出来?(点名)

生甲:4×5=20或5×4=20(教师板书)

师:回答非常干脆,继续努力!奖励一颗小星星。

5.与4面国旗的处理方法相同。

师:现在老师最后贴出5面国旗。请同学们自习地观察有几颗五角星?怎样列出乘法算式?(点名) 乙生:5×5=25(教师板书)

师:真不错,回答的非常正确。不过下次要自信一点。

6.师生互动,寻找规律。

师:现在我们把5的乘法算式列出来了。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从这五组算式可以找出什么特点或

规律?

生1:算式中有因数1、2、3、4、5。

师:那它们相差几?

生1:1

师:对极了!发现的很准确。奖励一颗小星星。(教师板书+1)。这位同学的意思是1+1=2、2+1=3…….以此类推。还有哪位同学发生其它的?

生2:我发现了算式中都有5。

师:你真棒!也奖励你一颗小星星。我们这五组算式都有一个共同因数5。还有没有其它的? 生3:我发现它们的得数都相差5。

师:请在说一遍。

生3:我发现它们的得数都相差5。

师:你的眼睛真犀利。不过下次声音要响亮。也奖励你一颗小星星。她发现了,乘法算式的积都相

差5。(教师板书+5)根据我们同学发现的规律可以看出,这五组乘法算式中都有一个共同因数5,且它们有另一个因数1、2、3、4、5,还有它们的积都相差五。我们可以把这里的因数1、2、3、4、5可以看成一面国旗、两面国旗、三面国旗、四面国旗、五面国旗。共同因数5,可以看成每面小红旗上的五颗星星。它们的积,表示的是一面国旗的时候是5颗星星,两面国旗的时候是10颗……(以此类推)

7.推导口诀。

师:我们看这两组算式,5×1=5,1×5=5。为了以后的计算方便,我们就把两个算式推导出一句口诀。也就是一五得五。这个时候有的同学就有疑问了,为什么不能说成五一得五得五呢?在我们的乘法口诀里规定,较小的数字写在前面,较大的数字写在后面。如果写成或说成五一得五,那就是错的。(教师板书:五一得五 X)

师:那谁能根据2×5=10或5×2=10,编出一句口诀?

生:二五一十。

师:咦?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得字没有了,是不是?那谁能告诉老师“一五得五”中的“得”字是

什么意思?什么代表什么符号?

生甲:“得”字代表乘号……..

生乙:它是自己跑来的?…………

生丁:它是本来就有的…………

师:有人说你是代表乘号,有什么说它是跑来的,还有人它本来就有的。同学们的想法很可爱,也

很奇特。现在,竖起你们的小耳朵,听老师讲是什么意思。这个得字,它的意思是“得出”。

篇三:高中数学知识口诀大全

高中数学知识口诀大全【转】

一、《集合》

集合概念不定义,属性相同来相聚, 内含子交并补集,高中数学的基础。 集合元素三特征,互异无序确定性。 集合元素尽相同,两个集合才相等。 书写采用符号化,表示列举描述法。 元素集合多属于,集合之间谈包含。 0 和空集不相同,正确区分才成功。 运算如果有难处,文氏图儿来相助。

二、《常用逻辑用语》

真假能判是命题,条件结论很清楚。 命题形式有四种,分成两双同真假。 若p则q真命题,p是q充分条件, q是p必要条件,原逆皆真称充要。 逻辑联词或且非,或命题一真就真, 且命题全真才真,非命题真假交换。 量词一般有两个,全称量词所有的, 存在量词有一个,若要否定变形式。

三、《函数》

基本函数有三个,指数对数幂函数。 函数表示有三种,表格图象解析式; 性质奇偶与增减,观察图象最明显, 若要详细证明它,还须将那定义抓。 遇到指数与对数,两者互为反函数。 底数非 1 的正数,1 两边增减变故。 若求函数定义域:分母不能等于 0,

偶次方根须非负,零和负数无对数;

正切函数角不直,余切函数角不平; 其余函数实数集,多种情况求交集。 两个互为反函数,单调性质都相同; 图象互为轴对称,y=x 是对称轴; 求解非常有规律,反解换元定义域; 反函数的定义域,原来函数的值域。 幂函数性质易记,指数化既约分数; 函数性质看指数,奇母奇子奇函数, 奇母偶子偶函数,偶母非奇偶函数; 图象第一象限内,函数增减看正负。 两曲线的交点数,就是方程的解数。 函数值两端异号,区间中间有零点。 二分法基本思想,一个区间分成两, 确定符号定区间,重复进行求出解。

四、《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是函数,象限符号坐标注。函数图象单位圆,周期奇偶增减现。 同角关系很重要,化简证明都需要。 正六边形顶点处,从上到下弦切割; 中心记上数字 1,连结顶点三角形; 向下三角平方和,倒数关系是对角, 顶点任意一函数,等于后面两根除。 诱导公式就是好,负化正后大化小, 一直化到是锐角,化简证明少不了。 二的一半整数倍,奇数化余偶不变,

将其后者视锐角,符号原来函数判。 两角和的余弦值,化为单角好求值, 余弦积减正弦积,换角变形众公式。 和差化积须同名,互余角度变名称。 计算证明角先行,注意结构函数名, 保持基本量不变,繁难向着简易变。 逆反原则作指导,升幂降次和差积。 条件等式的证明,方程思想指路明。 万能公式不一般,三角函数代数化。 公式顺用和逆用,变形运用加巧用; 1 加余弦想余弦,1 减余弦想正弦, 幂升一次角减半,升幂降次它为范。

五、《向量》

向量本是一工具,数形之间作桥梁。 代数三角成一体,物理数学皆相连。 向量平行随处移,不管起点在哪里。 长度一样不相等,还有方向要相同。 向量运算加减法,加上数乘与点乘, 若要运算不出错,几何意义加坐标。 向量不是代数式,运用性质要合适, 若是一味去模仿,要出差错欠思量。

平行垂直最重要,符号表示要记牢, 若用坐标来计算,公式看清不混淆。 共线共面定理好,证明中间少不了, 基本定理更方便,全部变成基底来, 长度为 1 又垂直,正交单位基向量。空间向量解立几,运算过程程式化, 坐标建立右手系,长度单位要一致。 方向向量法向量,直线平面特征量。 线面之间要求角,特征向量求点乘, 若把距离来计算,特征量上求投影。

六、《复数》

虚数单位一出现,数系扩充到复数。 一个复数一对数,横纵坐标实虚部。 对应复平面上点,原点与它连成箭。 代数运算的实质,有 i 多项式运算。 i 的正整数次慕,四个数值周期现。 一些重要的结论,熟记巧用得结果。 虚实互化本领大,复数相等来转化。 利用方程思想解,注意整体代换术。 几何运算图上看,加法平行四边形, 减法三角法则判,乘法除法的运算, 除非两个都实数,否则大小不能比。 复数实数很密切,须注意本质区别。

七、《数列》

等差等比两数列,通项公式与求和。 两个有限求极限,四则运算顺序换。 数列问题多变幻,方程化归整体算。 数列求和比较难,错位相消巧转换, 取长补短高斯法,裂项求和公式算。 归纳思想非常好,编个程序好思考。 一算二看三联想,猜测证明不可少。 还有数学归纳法,证明步骤程序化。

八、《不等式》

解不等式的途径,利用函数的性质。 对指无理不等式,化为有理不等式。 高次向着低次化,步步转化要等价。 数形之间互转化,帮助解答作用大。

证不等式的方法,实数性质威力大。 求差与0比大小,作商和1争高低。 思路清晰用综合,直接困难分析好。 非负常用基本式,正面难则反证法。 还有重要不等式,以及数学归纳法。 图形函数来帮助,画图建模构造法。 一作二证三计算,三角形中求答案。 方程思想整体求,化归意识动割补。 计算之前须证明,移出图形先画图。 立体几何辅助线,常用垂线和平面。 射影概念很重要,对于解题最关键。

十、《平面解析几何》

线性规划最优解,约束条件来定界, 目标函数要建准,整点问题要验证。

九、《立体几何》

学好立几并不难,空间概念最关键, 点线面体是一家,柱锥台球代表它。 作图规则要牢记,不同平面几何图, 看得见的作实线,挡住部分画虚线。 点在线面用属于,线在面内用包含, 四个公理是基础,推证演算全靠它。 空间之中两直线,平行相交和异面。 线线平行同方向,等角定理进空间。 判断线和面平行,面中找条平行线; 已知线和面平行,过线作面找交线; 要证面面两平行,面中找出两交线, 线面平行若成立,面面平行不用看; 若是面面已平行,线面平行是必然; 面与二面都相交,则得两条平行线。 判断线面的垂直,线垂面中两交线, 两线垂直同一面,相互平行共伸展; 两面垂直同一线,一面平行另一面; 要让面面相垂直,面过另面一垂线; 面面垂直成直角,线面垂直记心间。 线线线面和面面,三对之间循环现。 距离都从点出发,角度皆为线线成。

有向线段直线圆,椭圆双曲抛物线, 数虽无形胜有形,数形结合就是行。 笛卡尔的观点对,点和有序实数对, 两者一一来对应,开创几何新途径。 两种思想相辉映,化归思想打前阵; 都说待定系数法,实为方程组思想。 三种类型集大成,画出曲线求方程, 给了方程作曲线,曲线位置关系判。 参数方程极坐标,解决问题添新招, 坐标建立要适合,参数意义要用好。 四件工具是法宝,坐标思想参数好; 平面几何不能丢,几何意义帮大忙。 解析几何是几何,得意忘形学不活。 图形直观数入微,数学本是数形学。

十一、《算法初步》

算法其实早就见,乘法口诀小学会, 求根公式人人知,谁都没当一回事。 算法不给精确解,只说怎样得到解。 算法特点要明确,运算步骤应有限, 每一语句都确定,不能理解有歧义, 一个算法若确定,运算结果就一定。 算法表述常见三,一是文字来表述, 二是利用流程图,三是写成伪代码。 流程图中四种框,名称功能要掌握。

基本结构有三种,顺序选择又循环。 基本语句有多种,能使表述更普通。 赋值语句最常见,不能相混与平常; 输入输出不能少,条件结果靠它找; 条件选择两语句,固定格式要牢记。

十二、《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分步分类两原理,贯穿始终的法则。与序无关是组合,要求有序是排列。 两个公式两性质,两种思想和方法。 归纳出排列组合,应用问题须转化。 排列组合在一起,先选后排是常理。 特殊元素和位置,首先注意多考虑。 不重不漏多思考,捆绑插空是技巧。 排列组合恒等式,定义证明建模试。 关于二项式定理,中国杨辉三角形。 两条性质两公式,函数赋值求系数。

十三、《统计与概率》 统计思想要清楚,样本估计代总体。 抽样方法有三类,适用类型先确定。 抽签方法最实用,公平简单易操作, 编码可以任意编,号签统一搅均匀。 随机数法也方便,计算器或计算机, 编制数表皆相宜,只要规则事先定。 若是总体数量少,两种方法皆可用。 若是总体数量大,抽样方法是系统。 先将总体来编号,等距分组不能忘, 要是分组有多余,简单抽样来帮忙。 要是差异太明显,分层抽样不能忘。

总体分布的估计,样本频率来刻画。 计算极差来分组,组距组数要合适, 要知频率是面积,纵轴单位会标注。 估计总体特征数,均值方差标准差。 概念清楚理解准,公式记牢计算对。 独立检验要熟悉,生活当中经常见, 回归分析要了解,给出公式会计算。 概率问题较麻烦,理解题意概念清。 古典概型等可能,几何概型看前提。 随机事件是基础,互斥独立要分清, 互斥事件用加法,相互独立用乘法, 正面考虑若困难,对立事件来帮忙。 条件概率最易错,两种方法相对比, 一是直接用公式,同时发生记成积, 二是建立新空间,基本公式就搞定。 随机变量被引进,概率分布要会求, 不管二项超几何,期望方差都可求。 二项分布最常见,独立重复不能少, 概率期望和方差,简化公式要记牢。

十四、《导数及其应用》

导数概念要理清,专门刻画变化量, 放大放大再放大,逼近逼近再逼近, 几何意义在切线,物理应用求速度。 常见函数的导数,定义证明会推导。 导数的四则运算,记住法则计算巧, 简单函数的复合,记住公式会运算。 导数应用比较广,单调极值及最值。 导数恒正单调增,导数恒负当然减; 求出导数为零点,左增右减极大值,

左减右增是极小,同增同减非极值; 若是加上端点值,最大最小皆晓得。 曲边梯形求面积,定积分应用最先, 基本思想分四步,先把区间来等分, 以定代变曲变直,求和得到近似值, 逼近思想求极值,结果便是面积值。 定积分几何意义,围成面积代数和。 微积分基本定理,计算积分常用它, 关键求出原函数,代入坐标再作差。

十五、《推理与证明》 思维过程称推理,组成都有两部分。 合情推理有多种,归纳类比最常用。 特殊情况到一般,归纳特征不能忘, 推理具有猜测性,使用结论先证明。 类比推理有规律,观察比较加联想,

类比性质加维度,概念方法也可比。 演绎推理三段论,推理证明当结论, 一般向着特殊走,反例找到结论错。 直接证明两大类,由因导果综合法, 执果索因是分析,过程分析综合写。 间接证明反证法,正难则反是常理, 书写格式要规范,反设归缪再存真。 归纳法有两大类,个别现象推整体, 所得结论不确切,判断可真亦可假。 穷举有限诸个体,断言一定为真话。 命题涉及自然数,依赖数学归纳法。 它的使用分步走,验设推证都不落。 验证初始结论对,开始要把基础打, 假设 k 对是条件,无此言它皆废话, 推证 k+1 成立,便知命题真与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中乘法口决》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277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免费论文网 卡耐基范文网 最近更新 公文素材库 文库114 范文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公文驿站 公文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