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 导航

碟中谍4影评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6-10-14 07:46:37
经典文章

篇一:碟中谍4 影评

《碟中谍4》影评

《碟中谍4》正式全称为《碟中谍:幽灵协议》(Mission Impossible:Ghost Protocol),是一部2011年末上映的影片。影片由《超人总动员》导演布拉德·伯德执导。除了延续“碟中谍”系列的惊险剧情、高科技谍战等元素外,该片还承担了延续“汤姆?克鲁斯不老神话”的大任。这部精彩的影片的成功抓住了观众的心理,节奏紧凑,高潮不断,人物鲜明。从第一场脱狱,到炸毁克里姆林宫,再到攀登迪拜塔和阻止导弹,大场面和小笑料一波接一波。汤姆·克鲁斯此番能够在票房大获成功,也因他纯粹陶醉于这部影片中的冒险之举,49岁的阿汤哥坚持自己出演所有的特效镜头,拍摄间隙徒手攀爬迪拜塔尖,只因他觉得好玩,只有这样无可救药的疯子才能拍出这样让人叹为观止的大片。

这次影片选择了皮克斯动画出身的导演布拉德·伯德,他是让阿汤哥重振雄风大获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个名字虽然陌生,也有人质疑这种“演员作品”跟导演无关,但从《007之大破量子危机》便可知动作片中导演水平的重要性。所以说,当评价《碟中谍4》的导演布拉德·伯德时,他之前的一些作品,虽然是动画片却依旧成为了这部戏成功的有力佐证。不论是想象力丰富,团队合作花样百出的《超人总动员》,还是气质优雅,痴迷巴黎城中追逐桥段的《料理鼠王》。都可以证明他足可以胜任这部电影的。也因为此,前者基于想象力打造的场景,以及后者对于动作场面的痴迷给了阿汤哥这次太多的新意。于是,经典动作场面般的亡命迪拜塔冒险,以及风驰电掣的沙尘暴追击都是足可以铭记的典型桥段,看得人血脉喷张,爽快无比。

影片开头镜头首先一个大远景,然后慢慢下移,出现“火车西站”的字幕,一个黑衣男子仓皇奔逃,身后有两名男子对他开枪射击,将我们带到这个紧张纷呈的故事中。随后,男子跳下高楼落在橡胶气垫上,同时开枪反手射击,摆脱了黑衣人的追击。这时男子拐进了一条小巷中,迎面走来一名身着风衣的美丽女子,正当男子掏出手机查看的时候,女子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枪射击,男子被子弹击中身体缓缓倒下,这时女子刚好走到男子跟前接住男子的身体,两人以拥抱的姿势短暂接触,同时女子手中的刀也插进了男子的身体要害。随后女子毫不拖泥带水的利落走掉。这时镜头下移,落在了男子手中滑落的手机上,手机上是那名女子的信息——杀手莫洛。这一段紧张的剧情很快就将观众带入到故事情节

中,此处短暂运用了对比蒙太奇的手法,将男子紧张疑惑怀疑的表情和动作与女子淡漠冷静狠决的开枪进行对比,产生强烈的反差和冲突,营造紧张感。

而影片中最精彩的部分,毫无疑问是在迪拜高塔的戏。汤姆克鲁斯一行人的任务是拦截交易,并且调换密码。他们策划让简扮成莫洛,将假密码卖给亨德里克斯。并修改酒店大楼的电梯和摄像头等信息,让他们进入假的房间且不被察觉。但因为防火墙是军用级别的,所以汤姆克鲁斯需要从迪拜大楼的窗户外面潜入到第一百三十层的服务器机房。摄影机的取景角度十分刁钻,从汤姆克鲁斯的头上方拍摄,从这座世界最高的大楼上俯视,十分惊心动魄。而主角阿汤哥只能用一双看起来一点也不可靠的吸力手套徒手攀爬,让观众为阿汤哥捏了一把汗。随后后影片运用交叉蒙太奇的手法,将莫洛进入电梯,简准备去见亨德里克斯,西蒙他们操作电脑等等镜头交叉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极其紧张的氛围。最后简扮成的莫洛进入亨德里克斯的房间,交换金钱和密码,而汤姆克鲁斯扮成亨德里克斯和莫洛周旋取得密码。整个故事的情节非常快,张弛有序,每一帧的剪辑都很利落,没有丝毫多余,节奏紧凑,高潮不断。

《碟中谍4》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商业娱乐谍战片,无论是场面,动作,情节,演员都非常赞,让观众过足瘾。

篇二:碟中谍四影评(观后感)

《碟中谍4》观后感

学院:***学院 班级:***111

姓名:*** 学号:***

毫无疑问,《碟中谍4》的精彩程度足以秒杀任何一部动作大片。真刀真枪的实景拍摄,老中青俊男美女的绝色混搭,身临其境的冒险桥段,高潮迭起的动作场面和无所不能的高科技都让人血脉喷张,欲罢不能。这是部真正意义上的大片一部有着时代先锋气质的动作大片。该片算不上完美,但非常过瘾。 《碟中谍4》的最大看点和亮点是异常生猛的动作戏。动画导演出身的布拉德-伯德更加擅长把握节奏,这让《碟中谍4》避免了被诸多导演用滥的慢镜。片中惊险镜头接二连三,危机此起彼伏,导演却并未刻意卖弄动作,即时画面带来的快节奏真实可信,紧张无比。

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动作场面比比皆是。影片开场时特工哈纳韦的矫健身手和流畅动作让人想起伯德此前执导的动画电影《超人特攻队》。用高科技武装到眼球的特工哈纳韦最终失手,这一桥段完好定位了本片任务难度,将影片预热。伊森-汉特的越狱桥段尽管老套,三下五除二的几段打斗却让大家重新见识了传说中的“哥”。随后一场克里姆林宫的爆炸惨案和轿车遇袭坠河桥段让影片渐入佳境。

迪拜阿利法塔的动作戏是该系列电影中难得一见的亮点,其紧张刺激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年《碟中谍》里伊森-汉特潜入IMF总部窃取特工名单那场戏。这段采用IMAX设备拍摄的动作戏没有华丽的爆破,没有子弹横飞,没有电光火石,但紧迫的时间,扑面而来的沙暴,八百米多的阿利法塔和生猛的伊森让这段戏成了影片的标志和高潮。伊森从阿利法塔上不慎滑落的桥段,纵身而下的桥段,以及人肉抛物线的戏都让影片紧张至极。这段戏的摄像景深极深,高细节的画面让人身临其境。八百米的画面景深让人叹为观止,真刀真枪的实景拍摄让这段戏倍加真实。这一桥段重新确立了动作大片的标杆,把诸多同类影片远远甩在身后。 导演布拉德-伯德除在动作戏上下足功夫外,他擅长发挥的喜剧桥段也为影片增色良多。一如此前伯德执导的《超人总动员》中诸多拿超人行头和各种高科技开涮的喜剧桥段,《碟中谍4》也有着无数对高科技进行的揶揄与思考,这些喜剧桥段充满惊喜和妙趣。

影片开场后,向第一集针孔设备高度致敬的电子美瞳帮助特工哈纳韦顺利拿

到密码后,却因人机配合慢了半拍当场毙命。随后高科技产品带来的段子更多:黑客入侵电子系统会因延时造成尴尬,不够成熟的裸眼3D最终导致一场混乱,本该自毁的磁碟卡壳失灵,火车外用来验证特工身份的眼部扫描系统造成诸多困扰,高科技蜘蛛人手套突然断电,悬浮电子设备会因温度失灵??诸多桥段在彰显次世代高科技迷人魅力的同时,警醒世人过分依赖科技的悲壮下场。

喜剧桥段传达出科技并非无所不能的观点,让人能从心底得到认同。 结语

大概由于《碟中谍》过于完美,编导未在剧情上向前作看齐。但不得不承认,《碟中谍4》是近年来难能一见的火爆大片,导演煞费苦心营造的娱乐性、趣味性和可看性在同类影片中堪称翘楚。片中主角个个身怀绝技,不论怎样摸爬滚打,上天入地,照样满血,神采奕奕。正如《滚石》杂志给出的评语一样——“本片可信度基本为零,但却妙趣横生”。

篇三:碟中谍四影评

周六晚

电影大师分析

《碟中谍4》影评:虽不完美 但很过瘾

学院:电气学院 班级:自动化103 姓名:刘英帅 学号:100802301

毫无疑问,《碟中谍4》的精彩程度足以秒杀任何一部动作大片。真刀真枪的实景拍摄,老中青俊男美女的绝色混搭,身临其境的冒险桥段,高潮迭起的动作场面和无所不能的高科技都让人血脉喷张,欲罢不能。这是部真正意义上的大片一部有着时代先锋气质的动作大片。该片算不上完美,但非常过瘾。

特工凶猛

《碟中谍4》的最大看点和亮点是异常生猛的动作戏。动画导演出身的布拉德-伯德更加擅长把握节奏,这让《碟中谍4》避免了被诸多导演用滥的慢镜。片中惊险镜头接二连三,危机此起彼伏,导演却并未刻意卖弄动作,即时画面带来的快节奏真实可信,紧张无比。

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动作场面比比皆是。影片开场时特工哈纳韦的矫健身手和流畅动作让人想起伯德此前执导的动画电影《超人特攻队》。用高科技武装到眼球的特工哈纳韦最终失手,这一桥段完好定位了本片任务难度,将影片预热。伊森-汉特的越狱桥段尽管老套,三下五除二的几段打斗却让大家重新见识了传说中的“哥”。随后一场克里姆林宫的爆炸惨案和轿车遇袭坠河桥段让影片渐入佳境。

迪拜阿利法塔的动作戏是该系列电影中难得一见的亮点,其紧张刺激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年《碟中谍》里伊森-汉特潜入IMF总部窃取特工名单那场戏。这段采用IMAX设备拍摄的动作戏没有华丽的爆破,没有子弹横飞,没有电光火石,但紧迫的时间,扑面而来的沙暴,八百米多的阿利法塔和生猛的伊森让这段戏成了影片的标志和高潮。伊森从阿利法塔上不慎滑落的桥段,纵身而下的桥段,以及人肉抛物线的戏都让影片紧张至极。这段戏的摄像景深极深,高细节的画面让人身临其境。八百米的画面景深让人叹为观止,真刀真枪的实景拍摄让这段戏倍加真实。这一桥段重新确立了动作大片的标杆,把诸多同类影片远远甩在身后。

影片随后动作戏延续了此前《碟中谍3》的生猛,各种豪车冲撞和贴身肉搏处处彰显着动画导演的与众不同。此外,导演巧妙避开了让伊森维亚坠落的俗套,这次将这一任务交给了特工勃兰特。

全新的特别行动

小组阿汤是该系列里雷打不动的镇片之宝。自第三集起,阿汤便收起了在第

二集中迷人的笑容,让影片延续第一集中的团结紧张。第四集中阿汤更是一酷到底,行事干脆利落,颇具大哥风范。尽管阿汤年近五旬,有了明显爱尔兰裔的老态,但他身材保持很好,没有多余赘肉。一如当年在《壮志凌云》中一样,编导特地设置了一场赤裸上身的桥段让广大妇女尖叫。

《碟中谍》的最大亮点是特别行动小组成员彼此间的互信和怀疑,这种非同寻常的伙伴关系在第三集时得以重现。有趣的是,此前几部革命队伍中的的害群之马都是在严重破坏社会安定团结的情况下被英明神武的特工伊森揪出,第四集里伊森则在遇到特工布兰特后立即对其身份表示怀疑。

新发展出来的特工勃兰特是该片一大亮点。亦师亦友,惺惺相惜的双雄关系总能为此类影片带来足够亮点。《碟中谍》里,吉姆与伊森情同父子的微妙关系,以及后来吉姆的无情背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惜的是,吴宇森未能在续集《碟中谍2》中发挥这一优势,大胆为伊森发掘出伙伴关系。《碟中谍3》尽管伊森的团队带有年龄阶梯,但都各干各的,彼此不熟。《碟中谍4》里的勃兰特的工作与伊森有过交叉,从内心对伊森有愧,因而他的作用不单只是衬托伊森的英明神武,该角色成了该片最大亮点。

杰瑞米-雷纳很大程度上挽救了该片票房。片中阿汤尽管有票房号召力,但他对“科学教”的过分执着和一张有点发矬的老脸让他自《世界之战》后在美国本土号召力骤减。凭《拆弹部队》名声大振的杰瑞米-雷纳事业则正处于上升期,他的加盟顶起了该片在美国本土的进账。有趣的是,《拆弹部队》里雷纳积极拆弹,《碟中谍4》里他还在拆弹。

《碟中谍4》里女性地位明显提高。《碟中谍系列》中,第一、二两集里的女性需受男性保护,第三集中尽管李美琪扮演的女特工火力凶猛,但伊森的女徒琳赛却死于非命。第四集一改女性在该系列里的悲催地位,火辣性感的黑美人宝拉-巴顿在片中火力全开,矫健的伸手让她为广大妇女大报冤仇。

英国谐星西蒙-佩吉在片中戏份较上集明显增多。他在片中颇具喜感,一改此前打酱油的地位。

本片反派角色塑造不够给力是本片一大遗憾。反派自始至终是个极易消失的鬼影,缺乏足够心理描写和作案动机,最后的决斗也让人感觉伊森缺乏尊老爱幼的道德血液。

高科技的立面体

导演布拉德-伯德除在动作戏上下足功夫外,他擅长发挥的喜剧桥段也为影片增色良多。一如此前伯德执导的《超人总动员》中诸多拿超人行头和各种高科技开涮的喜剧桥段,《碟中谍4》也有着无数对高科技进行的揶揄与思考,这些喜剧桥段充满惊喜和妙趣。

影片开场后,向第一集针孔设备高度致敬的电子美瞳帮助特工哈纳韦顺利拿

到密码后,却因人机配合慢了半拍当场毙命。随后高科技产品带来的段子更多:黑客入侵电子系统会因延时造成尴尬,不够成熟的裸眼3D最终导致一场混乱,本该自毁的磁碟卡壳失灵,火车外用来验证特工身份的眼部扫描系统造成诸多困扰,高科技蜘蛛人手套突然断电,悬浮电子设备会因温度失灵??诸多桥段在彰显次世代高科技迷人魅力的同时,警醒世人过分依赖科技的悲壮下场。

喜剧桥段传达出科技并非无所不能的观点,让人能从心底得到认同。 当消费品成为配角

赤裸裸的广告营销会招致观众反感,因而美国电影中很少有生硬的广告推销。广告商更乐于在影片中通过展现生活方式达到推广消费目的。全世界最大的植入广告片非《变形金刚》电影版莫属,但《碟中谍4》也不甘示弱。

《碟中谍》电影系列的广告植入呈递增态势,到了第四集消费品成了高调亮点。该系列前两部影片并无明显广告植入,到了第三集加入了刚刚上市的兰博基尼等奢侈产品。第四集的广告植入相对更加切合实际,无比强大的iphone 4和各种宝马豪车让人看后恨爹不成刚。

《碟中谍4》基本是iphone 4与宝马车的极端性能展示平台。片中特工人手一部iphone 4,用途广泛,堪比瑞士军刀。当然,许多影迷看后惊呼自己的iphone 4软件功能不如影片中强大。这种手机可以满足美国顶尖职业特工各种需求,迪拜沙暴中依然好使。

此外,《碟中谍4》还对宝马车的安全性和概念车能进行了良好展示。为展现宝马气囊的安全性,导演在最后让伊森开宝马车做自由落体。宝马i8概念车在片中的亮相风头完全超越上集的兰博基尼。这款跑车有种未来派的新鲜感觉。

该片广告植入尽管颇多,但导演巧妙地让各种消费产品成为电影中的有机组成,让观众可以欣然接受。这种做法远比生硬地给银行卡拍特写高明。

结语

大概由于《碟中谍》过于完美,编导未在剧情上向前作看齐。但不得不承认,《碟中谍4》是近年来难能一见的火爆大片,导演煞费苦心营造的娱乐性、趣味性和可看性在同类影片中堪称翘楚。片中主角个个身怀绝技,不论怎样摸爬滚打,上天入地,照样满血,神采奕奕。正如《滚石》杂志给出的评语一样——“本片可信度基本为零,但却妙趣横生”。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碟中谍4影评》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252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免费论文网 卡耐基范文网 最近更新 公文素材库 文库114 范文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公文驿站 公文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