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班主任如何做好家访前和家访后的工作
班主任如何做好家访前和家访后的工作
摘 要: 家访是一座桥,一座架起教师与学生心灵间亲密沟通
的桥梁。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家访前和家访后两方面阐述
如何开展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家访前 家访后
当今班主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具体表现在:(1)安全工作涉及
的面广,比以前更为复杂;(2)家长对教育的管理要求过高和观念
的转变要求班主任更为慎重地做好家长的感情投资和处理家长的
突发事件;(3)学生在新时期的一些个性变化要求我们既把学生当
孩子,又把学生当成人;(4)从培养人的素质的角度要求我们培养
好班干部,用学生身边的榜样影响教育学生,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5)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教育将产生更深远的潜移默化作
用。
就当班主任的年限来说,我是一个新的班主任,是个新手,从刚
接班起,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指导下,一直都很注重家校联系。为此,
我就家访前和家访后谈谈体会。
一、家访前要注意的事项
1.善于把握时机。在学生取得成绩或退步明显时、后进生稍有进
步时及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反馈情况,从而
达到平时教育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2.家访前应该拟好家访题目。即家访工作的目标,简言之,通过
篇二:班主任如何正确进行家访工作
家访漫谈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切实做好家访工作。本人从事班主任工作二十年来,进行了无数次家访,下面就谈一下自己在家访工作中的点滴体会。
一、 要做好家访前的准备工作。
每次家访前把学生的有关成绩和平时表现以及其他教师的意见,综合起来列出一个简要提纲,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见到学生家长,才能有话可说,语言切合实际,保证有效家访。
二、 要选择合适的家访时间。
首先家访前要与家长约好,以免影响家长的工作。其次,家访时间的长短要掌握好,问题解决了,就适时告辞。
三、 家访时要注意策略,切勿告状。
特别是对缺点多的学生,应从优点入手,然后在之处不足,要求家长协助教育,达到家访的目的。
四、 家访时,要求家长确实负起应有的责任。
很多家长把子女的教育完全托付给学校、托付给老师,家访时要求家长多做一些实际的检查辅导工作,使他们要重视子女的教育。
五、 家访前要有思想准备,家访时要控制感情。 家访时也可能会遇到特殊家长,他们袒护自己的子女,对此教师要尽量挖掘孩子的闪光点,有根有据的指出其不足或错误,真心实意的同家长交换意见。
总之,要使家访成功,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和家长的心理特点,分层次进行,为家访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使家长在愉悦的谈话中,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达到共同教育好子女的目的
篇三:班主任做好家访的五项原则
班主任做好家访的五项原则
[关键词]班主任 家访 五项原则
家访是班级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班主任要经常沟通家庭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教育力量,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家庭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教育力量互通情报,统一认识,使“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落到实处,努力创造一种良好的校内外环境。那么,如何有效的进行家访活动?
一、坚持重要职责原则
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家访在班级工作中的重要性。家访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之一。一些年轻的班主任,由于缺乏一定的经验,家访效果不理想,逐渐对家访产生厌倦心理,对做好家访缺乏信心,对自己的能力失去自信。班主任要消除这种心理障碍,树立信心。要学会冷静思考问题,寻找失败的原因,改进家访的方法和技巧。要知道成功的家访能换来社会、家庭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
二、坚持经常化原则
班主任家访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不见行动,不能心血来潮,随意进行,要坚决克服懒惰思想,让家访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班主任要随时了解学生在校的思想状态、学习情况,随时做好记录,随时向家长汇报,互相沟通。班主任要制定出家访计划,建立家访制度和家访档案。
三、坚持家访内容具体化原则
班主任在家访活动中不能无的放矢,要有明确的家访目的,做好充分准备。班主任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品质、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身体状况。同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关于班主任如何做好家访工作》出自:
百味书屋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2349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