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第二学期物理期末检测题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6-10-13 17:24:30

篇一:2016年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5小题,共60分)
1.关于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
B.在物体下落的过程中,如果重力做的功相等,物体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一定相等
C.用手托住一个物体匀速上举时,手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与物体所增加的重力势能之和
D.在同一高度,将物体以初速v0向不同的方向抛出,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物体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一定相等
2.对于平抛运动,下列条件可以确定飞行时间的是(不计阻力,g为已知) ( )
A、已知水平位移B、已知水平初速度
C、已知下落高度 D、已知合位移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做功多,则说明受力物体的位移一定大
B.力对物体不做功,则物体一定没有位移
C.力对物体做正功,力与位移方向一定相同
D.力对物体做负功,力与位移不一定方向相反
4.对曲线运动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在时刻变化
B、速度的大小不断发生变化,速度的方向不一定发生变化
C、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在这一点的受力方向
D、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5.某质点在恒力 F作用下从A点沿图1中曲线运动到 B点,到达B点后,质点受到的力大小仍为F,但方向相反,则它从B点开始的运动轨迹可能是图中的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以上三条曲线都不可能
6.一木块沿着粗糙鞋面上滑,此木块受力的个数为()
A.2个B.3个C.4个D.5个
7.一物体从某高度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大小为vt,则它运动时间为()
8.物体在下列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直升飞机载物匀速上升 B.起重机匀速下放物体
C.物体沿光滑斜面加速下滑 D.电梯载物匀加速上升
9.在同一高度将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分别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三球:
A.运动时间相同B.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C.落地时重力的功率相同 D.落地时的动能相同
10关于功率的概念,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B由P=W/t,可知,W越大,功率越大
C由P=FV可知,力越大,速度越大,则功率越大
D某个力对物体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一定大
11.甲、乙二物体在同一地点分别从4h与h的高处开始作自由落体运动,若甲的质量是乙的4倍,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二物体落地时速度相等 B.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
C.甲、乙二物体同时落地 D.甲在空中运动时间是乙的4倍
12.在下面列举的各个实例中,哪些情况机械能是守恒的?()
A.汽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
B.抛出的手榴弹或标枪在空中的运动(计空气阻力)
C.拉着物体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
D.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小球碰到一个弹簧,把弹簧压缩后,又被弹回来
13.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着的物体,从A点开始在大小不变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到B点,物体经过A、B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则在此过程中()
A.拉力的方向一定始终与滑动摩擦力方向相反 B.物体的运动一定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C.拉力与滑动摩擦力做的总功一定为零 D.拉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合力一定始终为零
14.材料相同的A、B两块滑块质量mA>mB,在同一个粗糙的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运动,则它们的滑行距离sA和sB的关系为()
A.sA>sB B.sA = sB C.sA<sB D.无法确定
15.某人在高h处抛出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落地时速度为v,该人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二、填空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6.把物体的重量与其上升高度的叫做功。
17.重力做功与物体运动的无关,只与运动的和
18.重力势能是地球与物体所组成的“系统”所共有的,而不是地球上的物体有的。
19.用某起重机将重量无2.0×104N的物体匀速地提高了35m,起重机的钢绳对物体做了
20.用200 N的拉力将地面上一个质量为10 kg的物体提升10 m(重力加速度 g = 10 m/s2,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是_________J;物体被提高后具有的重力势能是_________J(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物体被提高后具有的动能是_________J。
三、计算题。(共30分)
21.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接近圆,半径为3.84×105km,公转周期是2.36×106 s
,月
球绕地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是多大?
22.一位质量m=60Kg的滑雪运动员从高h=10m的斜坡自由下滑。如果运动员在下滑过程受到的阻力f=50N,斜坡倾角为30度,运动员在下滑过程中,所受几个力做的功各是多少?这些力做的总功是多少?
篇二:2016年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二物理
本试卷共6页,1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 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与考号相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意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事 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项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座位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某电路中电场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图所示,能发射电磁波的电场是()
2. 一列平面简谐波,波速为20 m/s,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某一时刻这列波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列波的周期是0.2 s
B.质点P、Q此时刻的运动方向都沿y轴正方向
C.质点P、R在任意时刻的位移都相同
D.质点P、S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同
3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玻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
D.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4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B.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C.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
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5.图中矩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以ad边为轴匀速转动,产生的电动势瞬时值为e = 5sin20t V,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此交流电的频率为10/πHzB.当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5V
C.当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为0
D.线圈转动一周,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一次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每小题 4 分,共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
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6.质量为m的小球A,在光滑平面上以速度v与质量为2m的静止的小球B发生正碰,碰后A球的速率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那么碰后B球的速率可能是下面的哪个:()
A、v02v4v5v B、0 C、0 D、0 3333
7.下列运动过程中,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相等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 C.平抛运动 D.匀减速直线运动
8.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a、b、c三种色光,如分别让这三种色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光
屏上产生干涉条纹,比较这三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光的频率最小
B.在水中a光的传播速度最小
C.a光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最大
D.若光束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若a光能发生全反
射,则b.c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9.如图所示,N为钨板,M为金属网,它们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各电池的电动势E和极性已在图中标出,钨的逸出功为4. 5 e V,现分别用能量不同的光子照射钨板(各光子的能量也已在图上标出),那么下列图中电子不能到达金属网的是:(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题共6 小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
重要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 (1)(4分)读出下面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测量数据。
(a)游标卡尺读数:; (b)螺旋测微器读数: 。
(2)(6分)某一电学黑箱内可能有电容器、电感线圈、定值电阻等元件,在接线柱间以如下图所示的“Z”字形连接(两接线柱间只有一个元件)。为了确定各元件种类,小华同学把DIS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中的电流传感器(相当于电流表)与一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串联后,分别将AB、BC、CD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计算机显示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别如图a、b、c所示,则AB间是,BC间是 ,CD间是 。
B A C D
a
b
12.(6分)某同学对实验室的一个多用电表中的电池进行更换时发现,里面除了一节1.5V
的干电池外,还有一个方形的电池(层叠电池),如图甲所示。为了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室中提供有下列器材:
A.电流表G(满偏电流10mA,内阻10Ω);
B.电流表A(0~0.6 A~3A,内阻未知);
C.滑动变阻器R(0~100Ω,1A);
D.定值电阻R0(阻值990Ω);
E.开关与导线若干。
(1)该同学根据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请你按照电路图在
答卷上的实物图上完成实物连线。 ...
O 0.1
0.2 0.3 0.4 0.5 2 丙 甲 乙
(2)丙图为该同学根据上述设计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1-I2图线 (I1为电流表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数),则由图线可以得到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 V ,内阻r= Ω。
13.(9分)用细线吊着一个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半径为R匀速圆周运动;圆周运动
的水平面距离悬点h,距离水平地面H。若细线突然在A处断裂,求小球在地面上的落点P与A的水平距离。
14.(9分)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现有每个电
子的动能都是Ee=12.89eV的电子束与处在基态
的氢原子束射入同一区域,使电子与氢原子发生
迎头正碰。若某对碰撞,碰撞前电子和氢原子的
总动量为零;碰撞后,氢原子受到激发,跃迁到
n=4的能级。求这对碰撞后电子与受激氢原子的总动能。(电子的质量me与氢原子的质量mH之比为me) ?5.445?10?4。mH
15.(12分)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x轴上的P(a,0)点以速度v,沿
与x正方向成60°的方向射入第一象限内的匀强磁场中,并恰好垂直于y轴射出第一象限。求:
(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2)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是多少?
16.(14分)用质量为m、电阻为R的薄金属条制成边长为L的闭合正方形框abb?a?。如图所示,金属方框水平放在磁极的狭缝间,方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设匀强磁场仅存在于相对磁极之间,其他地方的磁场忽略不计。可认为方框的aa?边和bb?边都处在磁极之间,极间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框从静止开始释放,其平面在下落过程中保持水平(不计空气阻力)。求:
篇三:2015-2016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检测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期末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在答题卡上涂黑,选对的得2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我们在宾馆常会用到旅行用的牙膏如图所示,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牙膏盖子中间的尖锐物是为了增大压强
B.这支新牙膏受到的重力是3牛
C.挤压牙膏时可反映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牙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2.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正确的是( )
A.雪橇从山坡上滑下越来越快,是因为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人推木箱没有推动,是因为人对木箱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
C.窗外有风时窗帘飘到窗外,是因为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D.放在桌面上的书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相互平衡
3.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如图(a)所示,有一玻璃器皿,在其侧面的高、中、低部,有三 个完全相同的孔,用三张相同的橡皮膜以同样的方法分别将三个 孔封住,然后往器皿中加入水,使水面高过最上面的孔,观察三 张橡皮膜越往下突起越大,如图(b)所示.针
对这一现象,同学 们经过讨论形成了下面四个问题.你认为最有探究
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为什么在不同位置橡皮膜的凸起程度不同?
B.橡皮膜所受的压强与水的深度有什么关系?
C.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什么关系?
D.液体压强与橡皮膜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5.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下的小球拿至A点,然后释放,小球将在A、C
两点之间往复摆动,如果不考虑空气对小球的阻力,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始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小球在B位置的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
C.当小球摆至B位置时,如果细线突然断裂,则小球将竖直下落
D.当小球摆至C位置时,如果小球所受的力同时消失,小球将静止在C位置
6.下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7.李女士乘电梯从1层到17层,在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李女士的( )
A.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不断增大C.机械能增大 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8.我国海域通过放置浮标以监测我国领海的水文变化,监测变化,从春季至夏季,海水温度上升、体积膨胀导致密度下降,此过程中,若浮标体积保持不变,则( )
A.浮力变大,露出海面体积变小
B.浮力变小,露出海面体积变大
C.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小
D.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大
9.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大,做的有用功一定越多
B.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D.功率一定小,机械效率也一定低
10.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绳子受的
拉力分别为F1、F2,保持甲、乙两绳自由端的速度相同,把相同的物体匀
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轴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和F2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B.F1和F2大小不相等,F1和F2的功率相同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物体运动的时间相同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F1和F2做的功相同
11.个和尚挑水吃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如图所示,甲图中和尚们商量出新的挑水方案:胖和尚一人挑两小桶,瘦和尚和小和尚两人合抬一大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图中水桶B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他的肩往后移动一点距离
B.乙图中水桶B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后面水桶B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C.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将水桶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D.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让瘦和尚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12.汽车中悬线上挂一个小球,当汽车运动时,悬线将与竖直方向成
某一固定角度,如图所示,若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一个跟其相对静止的
物体M,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和物体M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
A.汽车一定向右做加速运动
B.汽车一定向左做加速运动
C.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一定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D.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可能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3.如图所示是本学期物理课中的几个实验装置.其中能够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装置是 ;装置(c)可以用来验证 .装置(a)中,手移开后,薄塑料片 下落(选填“会”或“不会”),这是因为塑料片受到的作用.
14.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1) (2) .
14题图 15题图16题图
15. 联想团队研究发现,手指对电脑键盘的最佳按力为0.6N.如图所示,若敲击键盘时
2手指和键盘的接触面积为1cm,则敲击键盘时手指对键盘的压强为 Pa.
16.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重为2 N ,将一个重力为1.2 N 、体积为2×10-4m3的长方体实心物体A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一半浸入烧
杯的水中,则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为 N .当把细线剪断后,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 N ,台秤的示数为N .
17.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和压力分别是pA、FA和pB、FB,则ppB FA FB(选填“>”“=”“<” )
17题图 18题图19题图
18.如图所示,物体A以20c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水平拉力F=_______N,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w。(滑轮、弹簧测力计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的摩擦不计)
19. 如图所示是某装置利用浮力进行自动控制的原理图AOB 为一杠杆(质量忽略不计), OA: OB=1 :2。 A 端用细线挂一空心铝球,质量为2.7kg。 当铝球一半体积浸在水中,在B 端施加3.5N 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 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则铝球实心部分的体积为m3 ,铝球受到的浮力为N ,铝球空心部分体积为3。 (ρ铝=2.7×103kg/m3 , g =10N / kg )
三、作图与实验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1分。按题目要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
20.如图所示,请画出茶壶受到的重力G的示意图,若人在倒茶水时,以O为支点,请画出作用在A点上的最小动力F及其力臂L.
21.琳琳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经历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A、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
B、在杠杆的两边挂上钩码,并移动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
C、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并重新调节,再次使杠杆平衡;
D、如此多次测量,得到多组数据。
(1)琳琳进行步骤A的调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步骤C中,当琳琳改变动力的大小后,为使杠杆重新平衡,接下来的操作步骤是(多选)( )
A.改变动力臂大小 B.改变阻力大小 C.改变阻力臂大小 D.调节平衡螺母
(3
分析上表,用F1、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平衡条件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琳琳进一步做如图所示的实验时,发现不再满足(3)中得到的规律,请你对此作出评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小刚同学想探究“漂浮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木块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他思考:可把实验分解为2个内容进行,即先测量漂浮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再测量木块排开液体重力.
(1)首先,如何用测力计测量漂浮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呢?他作了如下的思考: ①画出漂浮木块的受力示意图.请你帮她在图(丙)中画出木块的受力示意图. ②只要用测力计测量的大小,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即可知道F浮= ,
(2)其次,如何测量木块排开液体重力呢?他做了如下的实验:
①如图甲所示,将水倒入溢水杯中直至有水从溢水口溢出为止;
②待溢水口不再溢水后,在溢水管下放一小桶,如图乙所示
③如图丙所示,将木块放进溢水杯,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
④实验后,小刚分析:只要用测力计测出2个物理量,即可求出G排的大小,这2个物理量分别是 , ,G排的表达式是 最后,小刚总结实验时思考: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在实验(1)的第②个步骤中测量该力大
(2)第三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3=(3)从表中分析得出滑轮组机械效率与 无关。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6第二学期物理期末检测题》出自:百味书屋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223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閻愮懓鍤仦鏇炵磻閸忋劍鏋�
娑撳秴鐤侀崘鍛啇娑撶偓濮� | 閺傚洦銆傜痪鐘绘晩 | 閹舵洝鐦旈崚鐘绘珟 閿涘矁顕懕鏃傞兇闁喚顔堥敍姝渆00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