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综物理解析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6-10-13 11:32:32

篇一:2016年高考四川卷理综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1. 韩晓鹏是我国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运动员。他在一次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
沿“助滑区”保持同一姿态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1900J,他克服阻力做功100J。韩晓鹏在此过程中 A.动能增加了1900J B.动能增加了2000J C.重力势能减小了1900J D.重力势能减小了2000J 【答案】C
【解析】由题可得,重力做功1900J,则重力势能减少1900J ,可得C正确D错误。由动能定
理:
WG?Wf??Ek
可得动能增加1800 J,则A,B错误。 2. 如图所示,接在家庭电路上的理想降压变压器给小灯泡L供电,如果将原、副线圈减少相同
匝数,其它条件不变,则 A.小灯泡变亮 B.小灯泡变暗
C.原、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比值不变 D.通过原、副线圈电流的比值不变 【答案】B
【解析】由变压器相关知识得:
PUIn1
?1?2?1 ① P2U2I1n2
原,副线圈减去相同的匝数n后:
?n1?nn1? ?n2?nn2
②-①可以得出:
n1n?1?n(n1?n)2
???0
n2n?2n(n?n)22
n1
则说明的比值变大,则可得出C、D选项错误。
n2
对应的
②
P1
变大,由于原线圈电压恒不变,则P1不变,那么P2减小,电灯泡实际功率减P2
小,小灯泡变暗,则选B。
3. 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
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km,远地点高度约为2060km;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786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3,则a1、a2、a3的大小关系为
A.a2>a1>a3 【答案】D
【解析】由于东方红二号卫星是同步卫星,则其角速度和赤道上的物体角速度相等,可得出:
a??2r
由于,r2?r3,则可以得出:a2?a3; 又由万有引力定律:
Mm
G2?ma r
由题目中数据可以得出:
r1?r2
则可以得出a2?a1, 故整理,得出选项D正确。 4. 如图所示,正六边形abcdef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一带正电的粒子从f点沿fd
方向射入磁场区域,当速度大小为vb时,从b点离开磁场,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b,当速度大小为vc时,从c点离开磁场,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c,不计粒子重力。则 A.vb:vc?1:2 ,tb:tc?2:1 B.vb:vc?2:1 ,tb:tc?1:2 C.vb:vc?2:1 ,tb:tc?2:1 D.vb:vc?1:2 ,tb:tc?1:2 【答案】A
【解析】由题可得带正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受洛伦兹力做匀速圆周运动,且洛伦兹力提供作圆周
运动的向心力,由公式
2?rv24?2
qvB?m?mr2,T?vrT
可以得出vb:vc?rb:rc?1:2, 又由
2?mT?
qB
且粒子运动一周为2?,可以得出时间之
比等于偏转角之比。由下图看出偏转角之
比为2:1。
则tb:tc?2:1,可得选项A正确,B,C,D
错误。
B.a3>a2>a1
C.a3>a1>a2 D.a1>a2>a3
5. 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n。如图甲所示,O是圆心,MN是法线,AO、
BO分别表示某次测量时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该同学测得多组入射角i和折射角r,作出sini-si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A.光由A经O到B,n=1.5 B.光由B经O到A,n=1.5 C.光由A经O到B,n=0.67 D.光由B经O到A,n=0.67 【答案】B
【解析】在本题可以得出,介质折射率的计算为空气中的角度和介质中角度的正弦值之比,空气
中角度较大,对应正弦值较大,对应图乙中,由折射率计算公式
甲
M
O
N
乙
B
n?
si0.9
??1.5 sini0.6
又由于题目中所说的入射角为i,可以得出光线是从B?O?A。 故选项B正确,A,C,D错误。
6. 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P、Q是传播方向上相距10m的两质点。波先传到P,
当波传到Q开始计时,P、Q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 A.质点Q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B.该波从P传到Q的时间可能为7s C.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m/s
D.该波的波长可能为6m 【答案】AD
【解析】读图可知,质点P的振动图像为虚线,质点Q为实线。从0时刻开始,质点Q的起振
方向沿y轴正方向,所以A选项正确。由题可知,简谐横波的传播方向从P到Q,由图可知,周期T=6s,质点Q的振动图像向左平移4s后与P点的振动图像重合,意味着Q比P的振动滞后了4s,即P传到Q的时间?t可能为4s,同时由周期性可知,从P传到Q的时间?t为(4+nT)s ,n=0,1,2,…,即?t=4s,10s,16s,…,所以B选
?x
项错误。由v?,考虑到简谐波的周期性,当?t=4s,10s,16s,…时,速度v可能
?t
为2.5m/s,1m/s,0.625m/s,…,所以C选项错误。同理,考虑周期性,?=vT 可得,波长可能为15m,6m,3.75m,…,所以D选项正确。故此题答案选择AD。
7. 如图所示,电阻不计,间距为L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
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导轨左端接一定值电阻R。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MN置于导轨上,受到垂直于金属棒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外力F与金属棒速度v的关系是F=F0+kv(F0、k是常量),金属棒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棒中感应电流为i,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A,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UR,感应电流的功率为P,它们随时间t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有( )
【答案】BC
【解析】设金属棒在某一时刻速度为v,由题意可知,感应电动势E=BLv,环路电流
EBLB2L2
I=?v,即I?v;安培力FA?BIL?v,方向水平向左,即FA?v;R两R?rR?rR?r
BLRB2L22
v,即UR?v;感应电流功率P?EI?端电压UR?IR?v,即P?v2。 R?rR?r
分析金属棒运动情况,由力的合成和牛顿运动第二定律可得,
FB2L2B2L2
即加速度a?合。因为金属棒从静止出F合=F?FA?F0?kv?v?F0?(k?)v,
R?rR?rm
发,所以F0?0 ,且F合?0 ,即a?0 ,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
FB2L2
(1)若k?,F合?F0,即a?0,金属棒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v?at,
mR?r
说明v?t,也即是I?t,FA?t,UR?t,P?t2,所以在此情况下没有选项符合;
B2L2
(2)若k?,F合随v增大而增大,即a随v增大而增大,说明金属棒在做加速度增大
R?r
的加速运动,速度与时间呈指数增长关系,根据四个物理量与速度的关系可知B选项符合;
B2L2
(3)若k?,F合随v增大而减小,即a随v增大而减小,说明金属棒在做加速度减小
R?r
的加速运动,直到加速度减小为0后金属棒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四个物理量与速度关系可知C选项符合;
综上所述,B、C选项符合题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8分)
8.(17分)
I.(6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将弹簧放置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左端固定,右端在O点;在O点右侧的B、C位置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计 时器(图中未画出)与两个光电门相连。先用米尺测得B、C两点间距离s,再用带有遮光片的滑块压缩弹簧到某位置A,静止释放,计时器显示遮光片从B到C所用的时间t,用米尺测量A、O之间的距离x。
(1)计算滑块离开弹簧时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是______。 (2)为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还需要测量______。
A.弹簧原长 A.增大
B.当地重力加速度 B.减小
C.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
(3)增大A、O之间的距离x,计时器显示时间t将______。
C.不变
s
【答案】(1)v? (2)C (3)B
t
II.(11分)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待测电源(电动势约3V,内阻约2Ω),保护电阻R1(阻值10Ω)和R2(阻值5Ω),滑动变阻器R,电流表A,电压表V,开关S,导线若干。 实验主要步骤:
(ⅰ)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 (ⅱ)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记下电压表的示
数U和相应电流表的示数I;
(ⅲ)以U为纵坐标,I为横坐标,作U—I图线(U、I都用
国际单位);
(ⅳ)求出U—I图线斜率的绝对值k和在横轴上的截距a。 回答下列问题:
(1)电压表最好选用______;电流表最好选用______。
A.电压表(0-3V,内阻约15kΩ) C.电流表(0-200mA,内阻约2Ω) 连接情况是______。
A.两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的接线柱 B.两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两端的接线柱
C.一条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左端接线柱,另一条导线接在电阻丝左端接线柱 D.一条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右端接线柱,另一条导线接在电阻丝右端接线柱 (3)选用k、a、R1、R2表示待测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的表达式E=______,r=______,代入数值可得E和r的测量值。 【答案】(1)A、C (2)C (3)ka,k?R2 【解析】(1)电压表内阻越大,分得的电流越小,误差也就越小,所以选内阻较大的A电压表;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最小时通过电流表电流最大,此时通过电流表电流大小约为
E
I??176mA,所以选量程为200mA的C电流表。
R1?R2?r
(2)由电路分析可知,滑片右移电压表示数变大,意味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阻值增大,考查A选项两导线都接在金属柱两端上,接入电阻为0?;考查B选项若两导线都接电阻丝两端,接入电阻为最大阻值,不会变化;考查C选项一导线接金属杆左端,一导线接电阻丝左端,则滑片右移时阻值增大,符合题意;考查D选项一导线接金属杆右端,一导线接电阻丝右端,则滑片右移阻值减小,不符合题意。
(3)由E?U?I(r?R2),得U??I(r?R2)?E,对比伏安特性曲线可知,图像斜率大小
EE
?,由题意知与横轴截距k?r?R2,所以电源内阻r?k?R2;令U?0,得I?
r?R2k
为a,所以a?I?
B.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
D.电流表(0-30mA,内阻约2Ω)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发现电压表示数增大,两导线与滑动变阻器接线柱
E
,则E?ka。k
篇二:2016年高考四川卷理综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1. 韩晓鹏是我国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运动员。他在一次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
沿“助滑区”保持同一姿态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1900J,他克服阻力做功100J。韩晓鹏在此过程中 A.动能增加了1900J B.动能增加了2000J C.重力势能减小了1900J D.重力势能减小了2000J 【答案】C
【解析】由题可得,重力做功1900J,则重力势能减少1900J ,可得C正确D错误。由动能定
理:
WG?Wf??Ek
可得动能增加1800 J,则A,B错误。 2. 如图所示,接在家庭电路上的理想降压变压器给小灯泡L供电,如果将原、副线圈减少相同
匝数,其它条件不变,则 A.小灯泡变亮 B.小灯泡变暗
C.原、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比值不变 D.通过原、副线圈电流的比值不变 【答案】B
【解析】由变压器相关知识得:
PUIn1
?1?2?1 ① P2U2I1n2
原,副线圈减去相同的匝数n后:
?n1?nn1? ?n2?nn2
②-①可以得出:
则说明
n1n?1?n(n1?n)2???0 n2n?2n(n?n)22
②
n1
的比值变大,则可得出C、D选项错误。 n2
P1
对应的变大,由于原线圈电压恒不变,则P1不变,那么P2减小,电灯泡实际功率减
P2
小,小灯泡变暗,则选B。
3. 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
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km,远地点高度约为2060km;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786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3,则a1、a2、a3的大小关系为
A.a2>a1>a3 【答案】D
【解析】由于东方红二号卫星是同步卫星,则其角速度和赤道上的物体角速度相等,可得出:
a??2r
由于,r2?r3,则可以得出:a2?a3; 又由万有引力定律:
Mm
G2?ma r
由题目中数据可以得出:
r1?r2
则可以得出a2?a1, 故整理,得出选项D正确。 4. 如图所示,正六边形abcdef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一带正电的粒子从f点沿fd
方向射入磁场区域,当速度大小为vb时,从b点离开磁场,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b,当速度大小为vc时,从c点离开磁场,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c,不计粒子重力。则 A.vb:vc?1:2 ,tb:tc?2:1 B.vb:vc?2:1 ,tb:tc?1:2 C.vb:vc?2:1 ,tb:tc?2:1 D.vb:vc?1:2 ,tb:tc?1:2 【答案】A
【解析】由题可得带正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受洛伦兹力做匀速圆周运动,且洛伦兹力提供作圆周
运动的向心力,由公式
2?rv24?2
qvB?m?mr2,T?vrT
可以得出vb:vc?rb:rc?1:2, 又由
2?mT?
qB
且粒子运动一周为2?,可以得出时间之
比等于偏转角之比。由下图看出偏转角之
比为2:1。
则tb:tc?2:1,可得选项A正确,B,C,D
错误。
B.a3>a2>a1
C.a3>a1>a2 D.a1>a2>a3
5. 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n。如图甲所示,O是圆心,MN是法线,AO、
BO分别表示某次测量时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该同学测得多组入射角i和折射角r,作出sini-si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A.光由A经O到B,n=1.5 B.光由B经O到A,n=1.5 C.光由A经O到B,n=0.67 D.光由B经O到A,n=0.67 【答案】B
【解析】在本题可以得出,介质折射率的计算为空气中的角度和介质中角度的正弦值之比,空气
中角度较大,对应正弦值较大,对应图乙中,由折射率计算公式
甲
M
O
N
乙
B
n?
si0.9
??1.5 sini0.6
又由于题目中所说的入射角为i,可以得出光线是从B?O?A。 故选项B正确,A,C,D错误。
6. 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P、Q是传播方向上相距10m的两质点。波先传到P,
当波传到Q开始计时,P、Q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 A.质点Q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B.该波从P传到Q的时间可能为7s C.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m/s
D.该波的波长可能为6m 【答案】AD
【解析】读图可知,质点P的振动图像为虚线,质点Q为实线。从0时刻开始,质点Q的起振
方向沿y轴正方向,所以A选项正确。由题可知,简谐横波的传播方向从P到Q,由图可知,周期T=6s,质点Q的振动图像向左平移4s后与P点的振动图像重合,意味着Q比P的振动滞后了4s,即P传到Q的时间?t可能为4s,同时由周期性可知,从P传到Q的时间?t为(4+nT)s ,n=0,1,2,…,即?t=4s,10s,16s,…,所以B选
?x
项错误。由v?,考虑到简谐波的周期性,当?t=4s,10s,16s,…时,速度v可能
?t
为2.5m/s,1m/s,0.625m/s,…,所以C选项错误。同理,考虑周期性,?=vT 可得,波长可能为15m,6m,3.75m,…,所以D选项正确。故此题答案选择AD。
7. 如图所示,电阻不计,间距为L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
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导轨左端接一定值电阻R。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MN置于导轨上,受到垂直于金属棒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外力F与金属棒速度v的关系是F=F0+kv(F0、k是常量),金属棒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棒中感应电流为i,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A,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UR,感应电流的功率为P,它们随时间t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有( )
【答案】BC
【解析】设金属棒在某一时刻速度为v,由题意可知,感应电动势E=BLv,环路电流
EBLB2L2
I=?v,即I?v;安培力FA?BIL?v,方向水平向左,即FA?v;R两R?rR?rR?r
BLRB2L22
v,即UR?v;感应电流功率P?EI?端电压UR?IR?v,即P?v2。 R?rR?r
分析金属棒运动情况,由力的合成和牛顿运动第二定律可得,
FB2L2B2L2
即加速度a?合。因为金属棒从静止出F合=F?FA?F0?kv?v?F0?(k?)v,
R?rR?rm
发,所以F0?0 ,且F合?0 ,即a?0 ,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
FB2L2
(1)若k?,F合?F0,即a?0,金属棒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v?at,
mR?r
说明v?t,也即是I?t,FA?t,UR?t,P?t2,所以在此情况下没有选项符合;
B2L2
(2)若k?,F合随v增大而增大,即a随v增大而增大,说明金属棒在做加速度增大
R?r
的加速运动,速度与时间呈指数增长关系,根据四个物理量与速度的关系可知B选项符合;
B2L2
(3)若k?,F合随v增大而减小,即a随v增大而减小,说明金属棒在做加速度减小
R?r
的加速运动,直到加速度减小为0后金属棒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四个物理量与速度关系可知C选项符合;
综上所述,B、C选项符合题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8分)
8.(17分)
I.(6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将弹簧放置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左端固定,右端在O点;在O点右侧的B、C位置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计 时器(图中未画出)与两个光电门相连。先用米尺测得B、C两点间距离s,再用带有遮光片的滑块压缩弹簧到某位置A,静止释放,计时器显示遮光片从B到C所用的时间t,用米尺测量A、O之间的距离x。
(1)计算滑块离开弹簧时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是______。 (2)为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还需要测量______。
A.弹簧原长 A.增大
B.当地重力加速度 B.减小
C.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
(3)增大A、O之间的距离x,计时器显示时间t将______。
C.不变
s
【答案】(1)v? (2)C (3)B
t
II.(11分)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待测电源(电动势约3V,内阻约2Ω),保护电阻R1(阻值10Ω)和R2(阻值5Ω),滑动变阻器R,电流表A,电压表V,开关S,导线若干。 实验主要步骤:
(ⅰ)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 (ⅱ)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记下电压表的示
数U和相应电流表的示数I;
(ⅲ)以U为纵坐标,I为横坐标,作U—I图线(U、I都用
国际单位);
(ⅳ)求出U—I图线斜率的绝对值k和在横轴上的截距a。 回答下列问题:
(1)电压表最好选用______;电流表最好选用______。
A.电压表(0-3V,内阻约15kΩ) C.电流表(0-200mA,内阻约2Ω) 连接情况是______。
A.两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的接线柱 B.两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两端的接线柱
C.一条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左端接线柱,另一条导线接在电阻丝左端接线柱 D.一条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右端接线柱,另一条导线接在电阻丝右端接线柱 (3)选用k、a、R1、R2表示待测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的表达式E=______,r=______,代入数值可得E和r的测量值。 【答案】(1)A、C (2)C (3)ka,k?R2 【解析】(1)电压表内阻越大,分得的电流越小,误差也就越小,所以选内阻较大的A电压表;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最小时通过电流表电流最大,此时通过电流表电流大小约为
E
I??176mA,所以选量程为200mA的C电流表。
R1?R2?r
(2)由电路分析可知,滑片右移电压表示数变大,意味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阻值增大,考查A选项两导线都接在金属柱两端上,接入电阻为0?;考查B选项若两导线都接电阻丝两端,接入电阻为最大阻值,不会变化;考查C选项一导线接金属杆左端,一导线接电阻丝左端,则滑片右移时阻值增大,符合题意;考查D选项一导线接金属杆右端,一导线接电阻丝右端,则滑片右移阻值减小,不符合题意。
(3)由E?U?I(r?R2),得U??I(r?R2)?E,对比伏安特性曲线可知,图像斜率大小
EE
?,由题意知与横轴截距k?r?R2,所以电源内阻r?k?R2;令U?0,得I?
r?R2k
为a,所以a?I?
B.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
D.电流表(0-30mA,内阻约2Ω)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发现电压表示数增大,两导线与滑动变阻器接线柱
E
,则E?ka。k
篇三:2016年四川理综物理高考试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韩晓鹏是我国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运动员。他在一次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沿“助滑区”保持同一姿态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1900J,他克服阻力做功100J。韩晓鹏在此过程中
A. 动能增加了1900J
B. 动能增加了2000J
C. 重力势能减小了1900J
D. 重力势能减小了2000J\
答案:C 解析合外力做功为1800J动能增加1800J 重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势能变化多少所以重力势能减小了1900J
2. 如图所示,接在家庭电路上的理想降压变压器给小灯泡L供电,如果
将原、副线圈减少相同匝数,其它条件不变,则
A. 小灯泡变亮
B. 小灯泡变暗
C. 原、副线圈两段电压的比值不变
D. 通过原、副线圈电流的比值不变
答案 B 解析: 降压变压器 n1:n2>1 减小相同的匝数后n1:n2>n1-k : n2-k ,副线圈电压变小,小灯泡变暗
3. 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
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
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 km,远地点高度约为2060 km
;
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786 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3,则a1、a2、a3的大小关系为
A.a2>a1>a3
B. a3>a2>a1
C. a3>a1>a2
D. a1>a2>a3
答案D 解析 万有引力提供加速度,a1>a2 ,又因为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赤道角速度相等,轨道半径同步卫星更大,所以同步卫星加速度大于赤道上物体的加速度。
4.如图所示,正六边形abcdef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一带正电的粒子从f点沿fd方向射入磁场区域,当速度大小为vb时,从b点离开磁场,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b,当速度大小为vc时,从c点离开磁场,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c,不计粒子重力。则
A.vb:vc=1:2,tb:tc=2:1
B.vb:vc=2:1,tb:tc=1:2
C.vb:vc=2:1,tb:tc=2:1
D.vb:vc=1:2,tb:tc=1:2
答案 A 解析 通过作图玄长的中垂线和速度的垂线相交找出圆周运动的半径比为r1:r2=1:2,所以速度之比为1:2;圆心角分别为120°和60°,因为周期相同,所以时间之比即为圆心角之比1:2
5.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n。如图甲所示,O是圆心,MN是法线,AO、BO分别表示某次测量时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该同学测得多组入射角i和折射角r,做出sin i-sin r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光由A经O到B,n=1.5
B.光由B经O到A,
n=1.5
C.光由A经O到B,n=0.67
D.光由B经O到A,n=0.67
答案 B 解析 :如第二图可知sini/sinr<1,所以入射角<折射角,因此光线由B经O到A,n=0.9/0.6=1.5
6.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P、Q是传播方向上相距10 m的两质点,波先传到P,当波传到Q开始计时,P、Q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
A.质点Q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B.该波从P传到Q的时间可能为7 s
C.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 m/s
D.该波的波长可能为6 m
答案 AD 如图可知Q开始向上振动,因为周期为6s,PQ间差(2/3+n)λ,所以B答案错误,D答案正确。
7.如图所示,电阻不计、间距为l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导轨左端接一定值电阻R。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MN置于导轨上,受到垂直于金属棒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外力F与金属棒速度v的关系是F=F0+kv(F、k是常量),金属棒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棒中感应电流为i,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安,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UR,感应电流的功率为P,它们随时间t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有
答案 BC 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F-F安)/m,由题知F=F0+kv,F=B2L2V
R总物体可做匀加速,加速
度增大的加速,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B为加速度增加的加速运动,C为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匀速。
三、非选择题(共4题,共68分)
8.(17分)
Ⅰ.(6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将弹簧放置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左端固定,右端在O点;在O点右侧的B、C位置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与两个光电门相连。先用米尺测得B、C两点间距离x,再用带有遮光片的滑块压缩弹簧到某位置A,静止释放,计时器显示遮光片从B到C所用的时间t,用米尺测量A、O之间的距离x。
(1)计算滑块离开弹簧时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是_______。
(2)为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还需要测量_______。
A.弹簧原长 B.当地重力加速度 C.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
(3)增大A、O之间的距离x,计时器显示时间t将_____。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答案:(1)tX解析:因为气垫导轨不考虑摩擦力,所以B到C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2)动能定理可知Ep=mv,t2X12所以需要m; (3)AO距离增大,速度越快,时间越短。
Ⅱ.(11分)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待测电源(电动势约3 V,内阻约2 Ω),保护电阻R1(阻值10 Ω)和R2(阻值5 Ω),滑动变阻器R,电流表A,电压表V,开关S,导线若干。 实验主要步骤:
(i)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
(ii)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和相应电流表的示数I;
(iii)以U为纵坐标,I为横坐标,做U–I图线(U、I都用国际单位);
(iv)求出U–I图线斜率的绝对值k和在横轴上的截距a。
回答下列问题:
(1)电压表最好选用_____;电流表最好选用_____。
A.电压表(0~3 V,内阻约15 kΩ) B.电压表(0~3 V,内阻约3 kΩ)
C.电流表(0~200 mA,内阻约2 Ω) D.电流表(0~30 mA,内阻约2 Ω)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发现电压表示数增大。两导线与滑动变阻器接线柱连接情况是_____。
A.两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接线柱
B.两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两端接线柱
C.一条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左端接线柱,另一条导线接在电阻丝左端接线柱
D.一条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右端接线柱,另一条导线接在电阻丝右端接线柱
(3)选用k、a、R1和R2表示待测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的表达式E=______,r=______,代入数值可得E和r的测量值。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四川理综物理解析》出自:百味书屋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190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点击展开全文
不宜内容举报 | 文档纠错 | 投诉删除 ,请联系邮箱:be00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