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 导航

武汉市经济发展状况前景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6-11-05 12:51:08
经典文章

篇一:武汉市经济发展状况前景

武汉市在全国城市中的经济地位演变及发展趋向分析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大武汉战略》课题组

一、20世纪80年代初期武汉市的经济地位及经济增长原因简析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在这个时期,国家战略东移的格局尚不明显,武汉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老工业基地“余威”尚存,经济实力在全国城市中仍居于前列。但由于对外开放力度不大,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与沿海地区拉开差距。这一时期武汉市的经济地位呈现以下特点:

(一)武汉经济发展总量水平居第二梯队城市前列,但与第一梯队城市差距很大,而且增长率也居第二梯队城市后列。

(二)武汉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和增长率排名均居中,但与排在前几位的城市相比却差距较大。

(三)武汉市的工业化水平与其老工业基地的身分比较相符。

(四)武汉市的开放竞争力处于中下游水平。

这个时期,武汉市经济增长较快,但又不及沿海中心城市。可分别从投资、消费和出口三个方面来分析:1981年~1985年中,武汉的投资增长率远低于其他大多数城市,居第14位,消费增长率也明显低于广州、青岛、西安、上海等城市,位居第7,这是造成武汉这几年经济总量的增长率低于另外9个城市、位居第10的主要原因。

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武汉市的经济地位及经济增长原因简析

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我国工业化由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全国实施沿海战略,位于内地的老工业基地武汉市的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与沿海中心城市的差距显著拉大。这一时期,武汉市在全国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呈现为以下特点:

(一)在多数城市的经济增长不断加速的情况下,武汉在80年代后半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反而放慢了,武汉的位次继续下降。

(二)武汉市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就自身而言虽然是不断增强的,但其增长速度在整个80年代不断下降,其财政能力与排在前几位城市的差距继续扩大,在沿江城市中居于中游,在中西部地区居首位。

(三)武汉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工业化水平与中西部以外的其他城市相比并不具有特别的优势,特别是在5个沿江城市中,武汉市的产业结构层次是较低的。

(四)80年代后半期与前半期相比,武汉市的开放竞争力有所提高。

三、20世纪90年代武汉市的经济地位及经济增长原因简析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武汉在这一时期的改革开放力度加大。但由于武汉的开放总体上落后于沿海开放城市的格局已经形成,加上本期国家战略重点继续东移,武汉这一时期的经济实力与沿海中心城市的差距依然很大。这一时期,武汉市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有以下特点:

(一)90年代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其经济总量水平在19个副省级城市中的排位一改80年代不断下降的趋势,出现了上升的态势,而且与排在前列的城市的差距有所缩小。

(二)武汉市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得到应有的提高。

(三)与GDP的大幅度增长相伴随的是,武汉市的工业化水平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说明在这期间武汉市第一产业发展很快,而产业结构提升速度很慢,产业结构很不合理。

(四)武汉市的开放竞争力相对于其他城市而言是趋于不断减弱的,无论是利用外资的能力,还是进出口,武汉市都没有其他城市发展的快。

(五)武汉的企业有自己一定的优势,企业经济效益处于中等水平,但武汉有实力的重点大型企业严重缺乏。 从1994年~1999年19个副省级城市的投资、消费及出口增长情况看,武汉市的投资增长率居第6位,消费增长率居第3位,均处在较前列。就武汉市自身而言,本期的投资增长率和消费增长率分别比1985年~1988年间提高了9.7个和5.2个百分点,这是导致武汉市本期的经济增长率大大高于上期的重要原因。比较90年代武汉市的投资增长率、消费增长率和出口增长率,可以看出,武汉市90年代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投资和消费,当然投资的作用更大一些。 20世纪80~90年代武汉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21世纪初期武汉市经济发展趋向分析

20多年来,武汉市在全国城市中的经济地位有所下降,原因在于一些新兴城市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武汉,同时,武汉的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和工业化水平相对下降,开放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均处于弱势地位。在沿江城市中(上海除外),武汉的经济总量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但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和工业化水平一直呈现相对下降的趋势,其开放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武汉在中西部城市中的经济总量一直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但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是下降的。武汉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和工业化水平在整个中西部地区也呈现出相对下降的趋势,开放竞争力与重庆几乎不相上下,而利用外资的能力居于首位。纵观武汉市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武汉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武汉市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布局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改善。武汉市的非农产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不仅影响了武汉市经济发展的速度,而且使武汉工业化水平日趋下降。其原因在于武汉的老工业企业转型慢,高新技术产业少。而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较弱可能是产业结构调整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武汉市对外经济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消费来拉动。这反映了武汉的产业缺乏足够的国际竞争力,武汉的对外贸易对经济没能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三是武汉市未能充分把握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而充分吸引外资,外资对武汉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远远小于一些新兴城市。这反映了武汉的开放环境与其他城市相比缺少优势。

四是武汉缺乏有市场影响力的企业。武汉有实力的重点大型企业过少,特别是知名大企业和知名品牌较少,致使武汉企业缺乏足够的市场力量,竞争力不强。

进入新世纪后,武汉市进一步加大了各项改革的力度并已初见成效。为了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武汉市做出了多种战略部署。

一是投资的较快增长、旺盛的消费需求和出口状况的不断改善将会有力地拉动武汉市在21世纪初的经济增长。 进入21世纪以后,武汉市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数十个省、市级重点工程项目已经上马或初步完工。如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出口加工区、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阳逻武汉新港、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体育中心体育场、武汉绕城公路和市内铁路、“武汉外滩”等。2001年武汉市的基本建设项目77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77个。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大。

继20世纪90年代年均20.33%的消费增长率之后,21世纪的头几年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武汉居民的消费欲望有增无减。特别是武汉商业业态的不断完善,商品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武汉居民旺盛的消费欲望转变为现实消费。为了满足居民不断增强的消费需求,2001年武汉市新建了26个大中型综合超市,新增注册44个商品交易市场。房地产业产销两旺的格局更是大大带动了武汉消费的增长。

进入新世纪,武汉市继续实施“开放先导”战略,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在对国际市场和本地产品的比较优势做出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同时,深化外贸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形成贸易出口主体和方式多元化的格局。这必将增强本地企业的外向度,提高本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出口增长。

二是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企业竞争力将在国际化分工中迅速增强,武汉市将成为当之无愧的华中制造业中心。 21世纪初,武汉市的国有企业改革将继续深化,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完全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将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市场竞争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由于国际化分工呈现深入我国腹地的趋势,作为中部地区的经济、金融和科技中心的武汉在中西部具有较大的优势,而且武汉市政府及时提出把武汉发展成为华中地区现代制造业中心的战略规划,这将促进武汉市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各种经济成分的齐头并进。事实上,武汉市一批产业规模和竞争能力居全国前列、经营国际化的大企业、大集团正在发展壮大,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也逐步浮出水面。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食品饮料产业、造纸印刷包装产业、电器机械及器材产业、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等六大支柱产业正在成为“武汉新工业的旗帜”。市政府明确提出,通过5年的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规模化经营的‘武汉制造’品牌产品,塑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名牌企业”。

三是武汉经济圈的发展将使武汉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调动、聚集资源,专业化分工将进一步深化,武汉市将在与周边城市的良性互动中日益强大起来。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加快武汉经济圈建设,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一战略部署的实施对于武汉产业结构的提升、资源的供给、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武汉经济实力的增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经济圈的意义首先在于,经济圈内不同城市之间分工与协作的深化会促进经济圈整体效率的提高,增强经济圈内企业或城市相对经济圈外的企业或城市的竞争力。经济圈内的城市通过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和梯度发展可以改变原有的产业布局大而全、小而全和产业结构严重趋同的现象,作为经济圈龙头的武汉市可以通过向周边城市输出传统产业来促进自身现有产

篇二: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经济

国民经济发展

湖北是经济强省,2012年GDP达22250.16亿元,增速达11.3%,快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九位;人均GDP38878元人民币,折合6158美元,居中国中部省份第一位。

湖北消费水平较高,201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96.80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居全国第六位。城镇实现零售额7795.57亿元,增长16.8%;乡村实现零售额1401.24亿元,增长11.7%。全省城镇居民收入22903.8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全省企业在岗职工工资达到37672元,年均增长18.9%。 2012年全省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04.17亿元,比上年增长27.6%。产业结构稳步升级,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848.77亿元、11190.45亿元和8210.94亿元,分别增长4.7%、13.2%和10.8%。三大产业结构为12.8:50.3:36.9。

截至2012年12月,湖北省有11个国家级开发区分别是: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东湖高新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即光谷,含东湖综合保税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4月在开发区内设出口加工区。含武汉出口加工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含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孝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农业

2012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848.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粮食种植面积418.0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5.8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7.29万公顷,减少1.58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5.73万公顷,增加2.7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2441.81万吨,比上年增产53.28万吨,增长2.2%;棉花总产量53.15万吨,增产0.57万吨,增1.1%;油料产量319.66万吨,增产14.95万吨,增长4.9%。

第二产业

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2012年年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1230家,比上年净增1312家,增长13.2%。完成工业增加值955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

工业产品结构改善,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增加值270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8.3%。工业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年全省工业完成销售产值31012.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2%,钢铁、汽车、石化、电力、食品、电子信息、纺织、装备制造、建材等重点行业实现销售产值超千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3%。全年全省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602.90亿元,增长10.6%;其中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利润576.90亿元,下降1.0%。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全省资质以内建筑企业2774家,完成施工产值6865.67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实现利润291.18亿元,增长25.8%;

第三产业

湖北第三产业较为发达,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2012年全省完成货物周转量4693.6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1%;旅客周转量1576.97亿人公里,增长8.6%。邮电通信业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55.26亿元,增长22.9%。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2.77万公里;固定电话用户1003.6万户,减少16.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554.1万户,新增600.4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为96.2部/百人。计算机宽带互联网用户708万户。

全年全省国内旅游人数34230.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1%;国内旅游收入2553.55亿元,增长32.2%。入境旅游人数264.72万人次,增长24.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2.03亿美元,增长28.0%。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257.85亿元,比年初增加4110.26亿元。个人存款13607.35亿元,增加2190.77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032.24亿元,比年初增加2818.67亿元。短期贷款6448.58亿元,增加1283.16亿元;中长期贷款11720.67亿元,增加1320.28亿元。

社会

人口

2010年,全省常住人口为5723.7740万人(全省户籍人口为61759720人)其中,男性为29392920人,占总人口的51.35%;女性为27844820人,占总人口的48.6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56;0-14岁的人口为7963523人,占总人口的13.91%;15-64岁的人口为44070111人,占总人口的77.00%;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204106人,占总人口的9.09%;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45634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502384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676244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090961人。湖北有汉族、土家族、苗族等55个民族。 湖北省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省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教俱全。全省有7个省级爱国宗教组织,即省佛教协会、道教协会、伊斯兰教协会、天主教爱国会、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基督教协会,全省正式开放宗教活动场所1744处。

佛教:归元寺(佛教重点寺院)、宝通寺(佛教重点寺院)、莲溪寺、正觉寺、古德寺、木兰山等;

道教:武当山,长春观(道教龙门派道观),木兰山等;

基督教:武汉是中国内陆基督教新教最早传入之地。现有荣光堂(格非堂)、崇真堂、基督教武昌堂、嘉诺撒仁爱修女小教堂、圣米迦勒堂等;

交通

湖北历来为中国水陆交通运输的枢纽。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武九铁路、武康铁路交汇于武汉市,京九铁路联络线(武麻铁路联络线)与武汉相连,以及京广高速客运专线、沪汉蓉铁路快速大通道使武汉市成为名副其实的“九省通衢”。内河运输在省内居重要地位,以长江、汉江为两大水运干线,全省一半以上县、市处于航运线上,是中国内河航运最发达的省区之一。

铁路干线四通八达。京广铁路是中国铁路运输最繁忙运输线之一,纵贯省东部,

过境物资运输量远大于省内物资装卸量。1990年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1673公里,其中复线占1/4以上。横穿鄂西北山区的襄渝铁路中的十堰-重庆段是中国第3条电气化铁路。

公路分布不平衡状况有了极大改善。“十五”期间,全省新增高速公路1000公里,一、二级公路4609公里,长江、汉江大桥10座,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5000公里,等级公路比重达到91%,实现省会武汉到各市通达高速公路,市州到县(市)全部通达二级以上公路。公路建设以“六路六桥”为主,完成高速公路1000公里以上,完成长江大桥6座,同时完成一、二级公路4609公里。 民用航空事业发展迅速。武汉市是中国航空运输中心之一。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航空港,设计为4E级国家一级民用兼国际备降机场,是全国十大机场之一。空中航线共107条。省内有航线通往宜昌和恩施,省外有航线通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

航空

湖北省拥有的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宜昌(三峡国际机场)、襄阳(刘集机场)、恩施(许家坪机场)等民用机场,还有在建的十堰(武当山机场)、神农架机场,以及规划的武汉第二机场和鄂东机场,其中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辟有多条国内和国际航线,宜昌三峡机场也开通了宜昌——香港航线及至日本的国际包机。 陆路

湖北境内的铁路线有京广线、京九线,武九线、襄渝线、汉丹线、焦柳线、长荆线、及宜万线,高铁有武广高铁、武深高铁、京广高铁、汉宜高铁、郑武高铁等,省会武汉有直达省内各地的列车,此外还有直达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昆明、哈尔滨、广州等全国各地市的列车。

湖北省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公路网,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公路四通八达,可一直延伸到深山之中,同时也将铁路和水路运输连接起来。湖北省高速公路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建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719公里,初步形成了“四纵三横一环”的高速公路网。“四纵”分别是京港澳高速湖北段(京珠高速)、大广高速湖北省北段、菏泽至广州高速湖北省中段(随岳高速)、二广高速湖北省(樊魏、襄荆、荆东高速),“三横”分别是福银高速湖北段(汉十、十漫高速)、沪渝高速仙桃至宜昌段(汉宜高速)、沪渝高速湖北段(黄黄、武黄、汉宜高速),“一环”是武汉绕城高速公路。根据规划目标,到“十二五”末,湖北省高速公路将超过6000公里,届时将形成布局合理、衔接紧密、辐射周边、畅达全国、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五纵五横二环”高速公路网络。

水运

“九省通衢”、“千湖之省”的湖北有着得“水”独厚的优势:通航河流229条,通航里程8385公里,居全国第6位,其中,千吨级以上航道1091公里,港口51个,船舶运力300余万载重吨,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1.6亿吨,在全国是名副其实的水运大省。

篇三:武汉经济的发展现状

武汉经济的发展现状

武汉市宏观经济统计表

武汉商业高度发达,2007年商品零售总额达1518.3亿元,位居中国16个副省级城市第五,全国第七。武汉市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现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武汉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着力推进产业技术升级、集群发展,重点发展钢铁、汽车及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环保、烟草及食品、家电、纺织服装、医药、造纸及包装印刷十大主导产业。同时运用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重点发展钢铁化工机环保产业聚集区、汽车及机电产业聚集区、光电子及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食品工业聚集区、都市工业聚集区。

武汉自然人文景观丰富,素有“历史文化古城”之美誉,现有定点旅游景区(点)26处,其代表性的景点是:全国最佳风景名胜之一的黄鹤楼,国家级东湖风景区,以五百罗汉、玉佛及悠久历史著称的归元寺,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古琴台、辛亥首义军政府地地址红楼等。此外,新开发的道观河风景区、木兰湖旅游度假区已初具规模,金银湖旅游度假区、武汉高尔夫球场正在兴建之中。2008年,武汉市旅游外汇收入及国内旅游收入都有大幅上升。

2008年武汉市旅游业统计表

武汉历史文化

武汉拥有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历史精神文件有8类62项,其中非常重要的和影响极大地有:开启武汉文化之源的盘龙文化;从一场革命到一笔珍贵文化遗产的首义文化;蕴含着深厚传统文化内涵的黄鹤文化;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传统忠孝精神的木兰文化等等。

武汉市文化产业统计表

武汉技术环境

武汉是中国最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城市前列,拥有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69所普通本专科高校,100万在校大学生,成人高校在校大学生近12万。各类科研机构106所,国家实验室1个(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3

个,在汉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士47名。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十分丰富,武汉大学及其东侧的“武汉·中国光谷”所在地武汉东湖地区是中国较大的智力密集区,在光通讯(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激光(华中科技大学)、微电子技术(武汉理工大学)、农药学(华中师范大学)、地质及地质资源和新型材料(中国地质大学)等领域,科技开发实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东湖风景区

东湖主要景点为寓言园、音乐喷泉、行吟阁、长天楼、九女墩、湖光阁、磨山新景区、武汉植物园,湖北省博物馆和湖北艺术馆,周边的著名大学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南湖位于武昌南部,是武汉市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湖,北临东湖、沙湖,南临汤逊湖、黄家湖,周边有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科技学院5所大学。广阔的水域为发展漂流、溜索、赛艇、潜水、溯溪、溪降、游泳、帆船、冲浪、划船、垂钓、跳水等体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武汉市长江流域古老文化发祥地、荆楚文化的发源地,并结合了近代中西文化,拥有3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武汉境内江流、湖泊绿树青山密布,自然风光绚丽多彩,人文景观璀璨夺目,拥有上百处旅游景点,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武汉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名胜景点,因此1986年12月8日被国家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被国家、省、市三级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有87处,其中有“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52处、“古建筑及历史缪建筑物”17处,“石窟、石刻”2处、“古文化遗址”9处、“古墓葬”7处。以上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这其中有闻名遐迩的黄鹤楼、归元寺、古琴台、岳飞等,也有流芳千古的革命遗迹——武昌起义军政府、“八七会议”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还有代表古老文化的盘龙城、放鹰台、钟子期、张衡墓楚王墓群等,此外尚有一批古色古香的寺观塔亭。还有名列全国44个重点风景区之一的东湖风景区。

与其它著名的旅游城市的对比

武汉的景点资源的知名度不如西安,北京,南京,杭州。华山的知名度,兵马俑的世界影响,华清池的历史影响,还有大唐400年的历史,白居易的长恨歌的文化感染,使得西安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商务游客和外地游客。南京的秦淮河的文化沉淀和知名度,中山陵的影响,也比武汉的景点知名度高,杭州,西湖的影响,也不用说了。这就提出了一个对比,武汉,如何打造景点的知名度,提高这些资源的历史文化分量,提高它的影响力的问题。黄鹤楼相对,要知名一些,但是,黄鹤楼,全不能和一个城市的印象契合。因为,西湖,杭州的重合度很高,南京秦淮河,北京故宫和长城,西安和大唐。但是,黄鹤楼和武汉,并不是能够让人一下子重合起来。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黄鹤楼在武汉。

武汉和上海,成都,青岛,大连,这些城市相比,又缺乏明确的旅游形象定位。大家的感受是都市的上海,休闲的成都,海滨风光的大连和青岛,这些能够给人一个旅游形象的定位。到上海,感受一种国际都市的感觉,到成都,体现一种悠闲的老成都的生活,青岛,大连,海滨风光。武汉呢?要想做好旅游业,让别人来消费,我们必须给别人一个来消费的理由。很明显,武汉,无法激起别人目的性旅游愿望。因为,他的城市形象非常模糊。我们说自己是江城,大都市,不过这些,每个城市都能这样说,不能算是买点。这样的结果,武汉不能有效的吸引高端旅游客人。

武汉的旅游市场,相对落后。制度建设,整体协调,交通,旅游,景点,酒店,旅游购物市场能使缺乏一个整体的互动。各哼各的音,各唱各的调。整个旅游也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个个割裂的孤立个体,相互影响,不是方便了游客,而是使游客感到不便。例如,在上海,你能在酒店看到旅游手册,司机也可以给你介绍,只要愿意。旅游手册,对于景点,购物,消费,娱乐等等,都有详细的说明。但在武汉的很多宾馆,我们根本看不到这样的东西。在西安,的士司机就是一个导游似的。武汉的酒店,宾馆,会场等等,也没有形成很好的商务气氛。这些也都是现在存在的问题。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武汉市经济发展状况前景》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1882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免费论文网 卡耐基范文网 最近更新 公文素材库 文库114 范文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公文驿站 公文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