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 导航

演讲稿:一封温暖的来信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8-10-24 10:12:11
经典文章

演讲稿:一封温暖的来信

  1988年,我在川北苍溪县一所乡中学任教导主任。那年暑假,我到龙山镇休养身体,不料天气不作美,持续的阴雨天,把心情搞得“湿漉漉”的。为了驱走心里的“阴霾”,多些“阳光”,我决定到附近的文柏村走一走。

  文柏村是个“旱梁子”,党支部书记王建文带领干部群众苦干实干,把“旱梁子”变成了“粮囤子”,成为苍溪农村的一面红旗。那一天,雨后初晴,我踩着松软的泥土,从村的这头走到村的那头,一边走一边与村里的干部群众摆谈。

  经过深入了解,文柏村人不仅吃饱了肚子,还广开门路挣了不少票子。第二天,我抛开一切杂事,将采访的情况写成了调查报告《粮囤子拴上钱串子》,完稿后,我反复斟酌,总感觉不满意,但又不知该如何修改。后一想,既然写出来了,就寄出去吧!因父亲那时正担任村组干部,村里订了好多份省委机关刊物,其中《学习与建设》(《四川党的建设》前身)杂志成了我必读的刊物。于是,我没有多想,就把稿子寄了过去。

  在从邮局回来的路上,我猜想着稿子十有八九会被编辑老师丢进废纸篓。不料,一月后,邮递员给我送来一份沉甸甸的惊喜,我竟然收到了杂志社编辑部张小敏老师给我写的信,信中说:“你这篇文章,反映了中国国情,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是一篇好文章。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组成的‘我们的党支部’征文评选委员会经过认真评选,《粮囤子拴上钱串子》被评为二等奖。我受组委会委托,已给苍溪县委书记赵洪银同志去了贺信。希望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当晚,我失眠了。我一次又一次地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读着小敏老师的来信,心中满是惊喜、怀疑和感激。惊喜的是,我的作品竟得到了省委机关刊物的肯定;怀疑的是,总觉得自己的能力似乎远不足以获得如此褒奖;感激的是,党刊老师们对一个默默无闻的投稿人给予的无限关怀与鼓励。

  一封信,汇成了我心中幸福的“海洋”,“海水”拍打着我的青春时光,浸润着我的希望。

  不久,一个下雨天,县委书记赵洪银打着伞,拿着小敏老师的信,来学校找到我。他对我说:“小伙子,不简单啊!在全省获了大奖,为苍溪人民争了光!我代表县委感谢你!”刚说完,赵书记便紧紧握住了我那双沾满粉笔灰的手,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只记得心跳得厉害,手抖得厉害,不知该作何回应。看见洪银书记远去的背影,才后悔有好多话还没来得及说。

  几月后,我被调到赵洪银书记身边工作。从那时起,我更加热爱阅读《学习与建设》杂志。每期杂志快送达的那几天,我总是魂不守舍,想象着捧着新杂志的情景。杂志一到,我总是在第一时间,一字不漏地读完,甚至把个别篇目抄到笔记本上。除了读,我还积极地给杂志投稿,我的长篇通讯《雪梨大王卢履清》被1990年第3期《学习与建设》杂志采用,还被评为好稿。从那时起,我笔耕不辍,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作家》《四川日报》等数十家报刊发表通讯、散文、歌、报告文学数千件,后又出版了《热流》《紫色土》等作品集,由一个基层通讯员逐渐成长为中国作协会员。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一转眼,我已步入半百之年,回望来路,如果没有党刊老师们的厚爱,就没有我的今天。感谢30年前那封温暖的来信,因为它让我认定了方向,它给了我自信和阳光。

演讲稿:一封温暖的来信》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183549.html 转载请保 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创业小项目 创业找项目 最近更新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