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 导航

高一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6-11-05 12:51:37
经典文章

篇一:高一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阐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共有的基本特征。 描述历代政治制度变化的大致轨迹。

难点:教学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以往所学得的知识,充分利用课外获得的诸种相关信息,以充实和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帮助学生从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精华的立场出发,锻炼研读古文的能力,也应当指导学生学会查阅有关的工具书。

(一)、1、“王”的出现与“帝”的传说 (1)、早期国家的出现

氏族(按血缘关系结成的集团)—部落(若干氏族组成部落)—部落联盟—国家。 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开始迈入早期国家的历史阶段。 (2)、早期国家的突出标志

金属器具的使用、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形成以及贫富分化现象的发生。 (3)、“王”的出现与“帝”的传说

①、“王”的出现:早期政治权力是一种强权,早期的政治领袖兼有军事首长的身份;城的出现不仅带有浓厚的军事防御色彩,而且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也反映了阶级对立尖锐化的社会现实;

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反映社会权力集中,体现出早期政权和神权的集合。

②、“帝”的传说:神话史料价值值得重视,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是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或者说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领袖。黄帝通过战争平定四方,确定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

2、夏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公年前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后,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公年前约1600年为商所灭。

3、商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宗族关系)都是政治实体;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公年前约1046年为周所灭。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巩固西周统治。

2、对象:王族、功臣、先代帝王后代(主要的封国有鲁: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晋:成王弟唐叔虞的封国。卫:武王弟康叔的封国。齐:周王的舅舅姜氏师尚父的封国。燕:文王庶子召公世的封国。

3、义务:服从周王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4、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造成了周后期诸侯割据争霸,社会动荡。 (三)、西周的宗法制

①、目的: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固。 ②、内容:是一种继承和分配制度。

③、实质:a、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④、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周天子为天下大宗,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于是,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这种宗法制度,是由父系家长制的氏族组织变质和扩大而成】;b、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c、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⑤、作用影响:宗法制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的等级尊卑观念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性质的制度。在家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根据大宗小宗而形成严格的等级制。

(五)、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六)、礼乐制度

“礼”是西周文化的主构架。“礼”讲究敬天法祖,也对现世人提出了要求,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准则。“乐”是辅从于“礼”的,在维护“礼”的同时,对“礼”进行了文化装饰,使等级森严的“礼”得以具备征服人心的感染力。“礼”“乐”合用,曾被看做是维护等级差别的统治阶级的工具。礼的内容是尊崇上天和先祖,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礼乐的使用范围是有严格的限制的。礼的作用是维护政治安定,保证社会和谐。

(一)、1、秦的统一及意义: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数百年的割据混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王朝。

2、帝国版图扩大

(1)扩大:北击匈奴,修直道、长城,加强了北部边防;修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平定岭南,设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这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平西南夷,开“五尺道”,任命官吏,这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

(2)意义: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国家一体格局的形成。 (二)、海内为郡县(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1)内容: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郡设郡守(分掌行政)、郡尉(分掌兵事)、监御史(负责监察)。县隶属于郡。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县级以下有“乡”、“里”两级基层地方行政机构,还有负责地方治安的“亭”。

(2)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最主要区别: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而分封制中受分封诸侯国君主可以世袭,且在封国内有官吏任免权。 (3)郡县制实施的意义:是中央集权形成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使大一统政体更加巩固。 (三)、百官公卿(秦朝的中央行政制度) (1)、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①皇权至高无上,大权总揽一人之手;②皇位世袭制。赢政自称始皇帝,规定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并废除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等。

(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职(三公九卿制):为了管理这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秦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史称“三公”。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协助丞相并负责监察。他们各有分工,互相钳制。中央各部门具体事务的“九卿”,主要有掌管礼仪制度议论政事的“奉常”,有负责持从警卫的“郎中令”,有主管司法侦察审讯的“廷尉”,有管理国家财政经济的?治粟内史”,有管理皇室财务和官营手工业的?少府”等。

(3)、议政方式:国家有军政要务,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等方式参与讨论,供皇帝用作裁决的依据。 (四)、挟书令

焚书坑儒目的:防止有学识素养的人士对时政展开批评。挟书令:与焚书令一脉相承,都与法家专制思想有关。强化思想的统一;钳制了思想,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五)、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如西汉的“汉承秦制”。

(一)1: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皇帝的意志。即所谓“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

2:特点:是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君主的理念,往往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立法、行政和司法,国家变成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成为一个人的政治。君臣关系实质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 (二)、君权和相权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君权与相权发展的总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2、汉至宋代抑制或分散相权的主要措施

(1)汉代: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并形成“中朝”与“外朝”, “中朝”时重要政事在宫廷之内就先自做出了决策,实际成了“决策”机构。而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外朝”,则逐渐演化成了执行机构,丞相权力受到削弱。

(2)唐代:三省六部制,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六部是指吏、户、礼、兵、刑、工,是尚书省下的行政执行机构。并在门下省设政事堂,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3)宋代:设中书门下;“参加政事”(副丞相),分散相权。 (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秦朝设御史府,以御史大夫为长官,御史中丞为佐贰,兼掌秘书与监察之职。

(2)汉武帝时创刺史制度。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 (3)汉代以后:监察制度逐渐走向健全。完备的监察制度,加强了皇权。但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

(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过“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阶段)

(1)、世官制(秦)。世官制是官职世袭的制度,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2)、察举制(汉武帝创立):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即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举荐的标准,要看德行和才能。察举制具有封闭的特征。

(3)、九品官人法:魏晋南北朝时代,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规定设立专典选政的中正官;中正官主要负责品定士人的资格,作为任官的依据。九品中正制之初,有选贤的用意,但是不久就被门阀左右,成为世族把持政权的工具,以致出现了“上品无

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4)、科举制:科学制是考试选官的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于隋,完善于唐,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科举制度实际上是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掌权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但是,科举制度又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垄断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这种制度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而以严格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五)、行省的设置

1、地方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秦汉: 郡、县(汉中后期州郡县)。 隋:州、县。 唐:道、州、县。 宋:路、州、县。

元:省、路、府、州、县。 明:有承宣布政使司、府、县。 清:省、道、府、县。

2、元实行行省制(10个) (1)、地方行政区划: 省、路、府、州、县级制。

两个单列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二是宣政院(藏、川、青)。 (2)、中央节制行省的措施

①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央,军政要务呈报枢密院。

②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政策,也不能调动军队。 ③行省官员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④中央监察机构监督,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3)、影响

行省制度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特点

一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减弱。

二是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的特点:中央都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一)、1、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明太祖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的教训,消除丞相之权对皇权可能存在的威胁。(2)目的:为了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加强皇权。(3)废除:1380年,明太祖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并规定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并明确规定成为定制。丞相制度永远废除。 (4)影响:君主专制达到了高集权度,但也导致皇帝政务繁忙。

2.内阁的创立——(1)原因:丞相废除后,皇帝政务繁多,需要辅臣帮助处理国家事务;为了强化君主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的需要。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政务的助理机构。(2)特点:①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②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皆由皇帝决定。③阁臣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3) 变化影响:为防止内阁威胁皇权,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但后来宦官参政导致明朝政治日益黑暗。 (二)、军机处(雍正年间设置)

1、军机处——(1)、清初设立军机处的背景:皇太极仿明朝设立内阁和六部。奏章票似由内

阁负责,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受到极大地限制。(2)、设立: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因军事需要设军机房。后更名军机处,以亲信满汉宫员充任军机大臣。(3)、职责: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皇帝的旨意,把它下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些都说明了明清皇权的空前加强。(4)、特点:具有简、速、密的特点。办事速度快,效率高;政治决策封闭性明显。(5)、影响:提高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上传下达,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2、密折制度:雍正帝还在通常的奏折之外,命令地方大臣密折奏事以加强皇帝对地方控制。 3、明清以来的政治趋势:中央集权逐步加强,而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清朝边疆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1)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2、清朝在中央设立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重视边疆地区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对蒙古、西藏和新疆地区的统治成效显著。

3、影响:康、雍、乾时期,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近代中国版图在这一阶段基本奠定。

4、改土归流——(1)背景:元代在西南地区主要实行土司制度。土司制度妨碍国家统一,破坏地方经济发展,不利社会安定,是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2) 改土归流:从明代开始,已经出现废除土司以实行流官统治的做法。到了清代,特别是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进行大规模“改土归流”,由朝廷改派流官取代土司直接统治。到乾隆时代,很大一部分土司被废,改为流官。(3) 影响:“改土归流”,改变了西南地区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也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及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难点: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一)、国门洞开

1、近代列强侵华的背景原因:①、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国成为他们的理想目标。 ②、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更加腐化,经济凋弊,生产萎缩。 2、简单经过(西方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打开了中国的大门)——①、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并通过《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首先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美、法等国也加入了侵华的行列。②、1894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③、甲午战后,列强争先恐后地对中国进行政治借款和经济投资,疯狂在中国设厂开矿,修建铁路,以攫取利润。④、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等1l国签订《辛丑条约》。

此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3、主要不平等条约内容——(1)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宁波、广州、厦门、上海,协定关税。(2)中日《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3)《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拆毁炮台,准许各国派军队驻扎要地;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修订商约。

4、主要不平等条约特征:①屈辱性;②不平等;③侵略程度逐步加深。

5、列强侵华的罪行及危害:(1)严重践踏中国国家主权。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杀害了数以百万计的无辜百姓;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丧心病狂地毁灭中华文明遗产。(2)政治上,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1843年的虎门条约规定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等方面的主权完整。(3) 经济上,列强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总之,中国的大门被全方位打开,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原因:①19世纪末,殖民地成为帝国主义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资本输出的日益扩大,对海外殖民地的掠夺更加强烈;②日本强迫清政府签定《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加剧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从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瓜分狂潮的经过:(1)1895年的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2)1897年11月,德国派军队占领了胶州湾。12月,俄国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随后,法、英、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3、瓜分狂潮的危害: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4、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瓜分狂潮的中断)——(1)“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原因:①、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②、打败西班牙、占领菲律宾以后,美国也想染指中国的港湾,但它的军事实力无法与列强抗衡;③、出于美国工商界拥有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2)“门户开放”政策目的:企图用“机会均等”的手段,防止列强瓜分中国,以保持整个中国市场对美国的商品的开放,从而为美国利用其经济优势与其他列强争夺创造条件。(3)“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①、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夺取的特权;②、要求在其他国家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美国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③、要求中国内地全部开放,使列强都享有投资的权利。(4)“门户开放”政策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5)“门户开放”政策的结果:各国反应不一,最后都基本接受。(6)“门户开放”政策的影响:①、“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此后,美国在列强对华侵略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它开始更积极地谋取侵略中国的霸权地位。②、对中国名义上尊重中国领土主权与完整,实际上是列强共同支配和宰割中国;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③、承认了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缓和了列强在华争夺日趋激烈的矛盾,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妥协方案,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1、原因:①英军入侵:1841年,英军先后侵占香港岛、攻占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根本原因)。②腐败的清政府无法领导反侵略战争,不能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③中国人民基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承担起反侵略战争的重担。

2、经过:①1841年5月,占据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导火线)。②两次包围四方炮

台,第二次侵略者借用中国官员的力量解围,说明清朝统治已腐败至极,但人民反侵略行动并未因此中止。

3、意义: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 (2)、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1)国际背景: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对外商品和资本输出以及争夺殖民市场的需要,列强掀起一个新的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西北(俄英侵略新疆)、西南(英国侵略西藏)。(2)俄英侵略新疆:俄英竞相拉拢和控制阿古柏政权,企图以此作为支解中国新疆的工具。沙俄还直接出兵侵占伊犁。

2、左宗棠收复新疆:为驱逐阿古柏,收复新疆。①1875年,清政府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②1876年左宗棠率军西征,确定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仅用半年,收复北疆大部分领土。③1878年初,取得收复新疆(除伊犁外)的重大胜利,粉碎了俄英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④1880年,左宗棠被再次任命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他在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曾纪泽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迫使沙俄签订了《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被俄国割去了霍尔果斯河以西的领土约7万平方公里。

3、新疆设立行省: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设立,加强了清政府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3)、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1、黄海海战——(1)黄海海战的爆发:蓄谋已久的日军,在黄海海面突然袭击执行运兵任务后返航的中国北洋舰队,北洋舰队缺乏准备,仓促应战。 (2)黄海海战的经过: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英勇善战。海军提督丁汝昌裹伤督战;“致远”舰、“经远”舰以舰艇作炮弹,舍舰炸敌;“靖远”舰、“定远”舰管带临危受命,代替旗舰、提督指挥,日舰率先逃离战场。 (3)黄海海战的结果:黄海海战后,北洋水师主力尚存。李鸿章命北洋水师避入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使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后海陆两路夹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①、背景: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全国人民坚决反对割地议和,怒斥清政府投降卖国。台北人民鸣锣罢市,抗议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声称“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②、经过:1895年5月日军在台湾登陆后,台湾人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反割台斗争。参加台湾保卫战的力量主要有两支:一支以邱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另一支是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③、结果: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加上由于清政府严密封锁沿海地区,不准接济台湾抗日军民。10月,台湾全部沦陷。④、意义:坚持斗争了五个月,歼灭了三万多名日军,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此后,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从未停止过。

(4)、义和团反帝运动

1、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的原因——根本原因: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最终由山东冠县起义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和表现——直接原因:山东巡抚的血腥镇压,山东义和团转移到直隶,与当地义和团一起,向京津地区发展。主观原因:义和团英勇抵抗清政府的镇压。客观原因:清政府采取“抚而用之”的政策。并命载勋和刚毅统率义和团,对外宣战。义和团运动发展壮大,标志着义和团运动到达了顶峰。

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原因——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②主观原因:“扶清灭洋”口号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应有的警惕.③根本原因: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也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4、义和团运动的意义: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加速了腐朽的清政府的垮台。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日军的军事侵略原因:⑴、灭亡中国,称霸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⑵、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方针;⑶受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为了摆脱危机;⑷、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过程: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扶持“伪满洲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⑵、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日军失踪,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很快,平津沦陷。日军向华东和华北两个方向发动攻击,妄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⑶、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爆发。11月,上海失守。12月,南京沦陷。日军对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手无寸铁的中国市民进行了长达6周的杀戮,30万人被害,其中包括惨遭蹂躏的2万名妇女。⑷、占领徐州、广州、武汉,使中国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3、侵华日军的暴行:⑴“南京大屠杀”。⑵ 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残无人道地用活人进行试验,并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⑶制造了许多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 4、日军的殖民统治(指沦陷区)——⑴、目的:为巩固和扩大占领区。⑵、表现:政治上“以华制华”,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经济上进行掠夺,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它的附庸经济。文化教育上推行奴化教育,以实现其同化的目的。

5、日本侵华的影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面对强大的敌人,中国军民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显示出了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关内关外的抗日运动 背景:九一八事变后,九一八事变后,由于中国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国军民自发起来,维护国家主权,抵抗日本侵略,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表现——⑴、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立即发表宣言,号召中国工农红军和人民“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1935年又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⑵、东北军民:组织抗日义勇军,1936年在中共领导下发展为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⑶、国民党爱国军队:一二八事变中,蔡廷锴、蒋光鼐率领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抵抗,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日军进犯山海关,东北军奋起还击,爱德馨等全营殉国;日军进犯长城时,二十九军宋哲元部英勇抵抗;日军进犯察哈尔省时,冯玉祥、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

2、关内的救亡运动高涨——⑴、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⑵、1935年,爱国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后在中共领导下深入工厂农村、军队进行抗日宣传(1935年随着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⑶、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在中国共产党的斡旋下,蒋介石被迫接受张、杨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原因:①、中日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7年,为灭亡中国,日军相继发动了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只有全民族抗战才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 ②、日本侵略的形势,使国民政府不得不抗日。8月14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实行自卫,抵抗暴力”。这是全民族抗战

能够实现的最主要前提。③、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2)经过: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序幕;②、卢沟桥事变,日军开始全面侵华;③、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呼吁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④、八一三事变,日军侵占上海、威胁南京。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⑤、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⑥、9月,国民党中央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从此,抗日战争发展成为有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2、 全民族抗战的表现——①抗战旗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抗战地域: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③参战人员:全国各阶级、各阶层。④党派团结: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在抗日基础上团结一致。⑤军队合作: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⑥抗战基础:广大群众。是抗日战争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⑦主要表现:国共合作抗日。 ⑧重要性: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团结抗战是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重要保证。

3、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①、淞沪会战:粉碎了敌人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②、太原会战:中共领导的一一五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③、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④、1938年10月武汉会战失败后,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⑤、国民党正面战场继续抗战:1940年5月,在湖北枣宜会战中,张自忠将军牺牲。(全国军人的楷模)。⑥、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结果: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制优势敌人的进攻。1938年10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说明了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英勇抗战。但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实行片面抗战路线。抗日战争只能是一场持久战。

4、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⑴、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⑵、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日军的一次又一次“扫荡”、“蚕食”和“清乡”。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了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歼敌4万多人,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⑷、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少数民族的抗日武装队伍,在反“扫荡”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⑸、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背景下中国抗日战争——①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②1942年1月,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蒋介石任最高统帅,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③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2、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大”(1945年春在延安)——(1)背景: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目的:为了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2)内容: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3)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抗日战争的胜利:①1945年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②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③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④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关东军;美、英等国在太平洋集结重兵,准备在日本登陆。⑤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⑥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4、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5、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原因:①由于百余年间帝国主义压迫和反对帝国主义斗争造成的民族觉醒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这种民族觉醒和凝聚力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②在中共倡导、推动并坚持和发展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抗战,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③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是抗日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根本原因。④中国人民与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人民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加快了抗日战争决定性胜利的进程。

6.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战场。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援助了中国人民。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打击和牵制了日本的大部分陆军和大量海空军,消耗了日本大量实力(日军在中国战场被歼150万,占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70%),打乱了其侵略部署,在战略和战役上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欧洲和太平洋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专题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历程。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1、原因——根本原因: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与盘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外部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入,导致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丧失生计。外国的入侵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其它原因:西方宗教的影响。起义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将西方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以此发动组织群众。

2、太平天国前期的兴起和发展 (1)、兴起过程:金田起义(1851年初,建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全在东乡称天王)→永安建制,分封诸王(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初步建立政权)→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发布文告(1852.4《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1953年)→定都天京(1853年初,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建立了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2)、发展(太平天国的全盛)——北伐(1853年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北伐):为推翻清政府,失败,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西征(为巩固天京大本营,1853年太平天国派赖汉英率兵西征):胜利;控制了安徽、江西和湖北大部分地区,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天京突围(为了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打垮了威胁天京的江南和江北大营,巩固了天京,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3、《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冬颁布)—— (1) 性质: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农民基本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是太平天国反封建的革命纲领。(2) 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

篇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

必修一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公元前2070

2

建亲戚,以藩屏周”。

3

4

5、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6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赢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包括: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7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

事物。太尉掌军事。 8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9

10西汉汉武帝时用布衣为相

11尚书台的权力,成为决策的中枢机构。

12唐朝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14隋唐时期,还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13

。后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削弱相权。

17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领六部,以枢密院

18.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①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郡国二制并行。郡守和丞相分别是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汉武帝

监察区,长官为

刺史。

②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成州、郡、县三级

④唐太宗分全国为

⑤北宋初年,宋太祖削减地方节度使权力,派文臣

做地方官。路—州—县三级。⑥元朝除河北、山西、山东

路、府、州、县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的重大变革,

1

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

中书省和丞相,杀丞相胡惟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2.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史称

。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3.皇太极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

第二单元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①1840----184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②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③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④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确立

2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居于出超地位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打开中国的大门;直接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4禁烟运动的高潮是林则徐在广东的虎门销烟,以此为借口,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占了香港岛

5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定海战役中,葛云飞牺牲.

6.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海5处为通商口岸;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从中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7.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9.第二次鸦片战争始于1856年,结束于1860年。其间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了《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10.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洗劫并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

11.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规定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

12.到19世纪80年代,俄国共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

13.19世纪末,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14.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15.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1894年丰岛海战。李鸿章一味避战求和致使平壤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和威海卫战役中均告失败。

16.平壤战役中回族将领左宝贵壮烈牺牲;黄海大战中邓世昌牺牲,黄海大战役后,日本取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日本在旅顺对当地的和平居民实行野蛮的大屠杀。

17.1895年的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19.《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20.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性质:反帝爱国运动。(注意:不反封建)

21.1900年6月初,八国组成侵略联军。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拆除北京至大沽炮台。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2.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3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的激战,史称凇沪会战。营长姚子青牺牲,副团长谢晋元坚守仓库,上海失守。

24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会战:凇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均失败。胜利的战役有: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总体失败

25日军的滔天罪行:①1937年,南京大屠杀,被杀的总计三十万人以上。②1941年,日军在河北制造潘家峪惨案,③日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

26.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主动出击日军,取得百团大战的重大胜利。

27.中国政府派远征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取得胜利

28.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八年抗战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9.193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

2.1851年的广西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政权的初步建立;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同清朝对峙,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3.太平天国北伐的目的是推翻清朝,西征的目的是巩固天京,东征的目的是断绝清朝的财源,充实自身的经济力量,东征(领导者——秦日纲)过程中摧毁了清政府建立的江南和江北大营,标志着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4.《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制度是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产品分配方式是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5.《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愿望。它没有真正实行的原因是: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使它没有真正实行。

5.1859年洪仁玕 提出了《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6.1856年,天京变乱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石达开出走。

7.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了清军的江北大营,还取得了三河镇大捷。

8.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9.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主观方面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方面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第2课辛亥革命

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进行了所谓“新政”和“预备立宪”的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也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 2日本东京和上海成为资产阶级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两个中心。民主革命思想家有:章炳嶙、邹容、陈天华

3.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4.1905年,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它阐发为“民族”(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创立民国)、“民生”(平均地权)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其中民权主义为核心思想

5.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在武昌率先发动起义,湖北新军中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史称 “辛亥革命”。

6.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7.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8.1912年2月,在袁世凯威逼下,宣统帝颁布退位诏书,清王朝结束。

9.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的标志是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0.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1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3、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胜利

1.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2.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线是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从6月起,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运动主力军由学生转移到工人。

4.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运动。

5.五四运动中学生是先锋,工人是主力。

6.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7.1920年,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陈独秀任书记。不久在北京也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李大钊任书记。

8.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党今后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还决定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

9.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大会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中共二大中心任务是制定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0.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11.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一大,大会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大会还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

12.1925年的五卅运动掀起反帝爱国运动的新高潮。

13.1926年7月,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

14.北伐期间各地人民的反帝斗争成果最大的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

15.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对抗。

16.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全面破裂,标志着国民大革命失败。

17.国民大革命失败主观原因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18.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领导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9.1927年,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0.毛泽东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称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1.1931年冬,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毛泽东当选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定都瑞金。

22.1934年10月,红军被迫进行长征,其原因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博古、李德“左”倾冒险主义。

23.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4.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5.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

26.1937年8月,中共在陕北洛川开会,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也是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八路军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27.1941年,中国共产党制定各项政策和措施,在民主政权中,实行团结各抗日的阶级、阶层;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还开展大生产运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开展整风运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28.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毛泽东作了报告,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29.1945年8月,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30.1946年,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的开始。

31.内战初期,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的重点进攻

32.1947年,中共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各解放区掀起了土地改革运动。

33.1947年6月,刘邓率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4.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中共中央领导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35.1949年,中共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36.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覆灭。

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毛泽东当选主席。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会议决定改北平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3.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一届人大选举国家毛泽东为主席、刘少奇为委员长

5.二届人大上,刘少奇当选为主席,朱德为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为总理

6.在第三届人大上,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7.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8.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一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9.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省级民族自治区五个,最早建立的是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最恰当的制度。

10.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刘少奇案。

11.1967年,由张春桥等策划,王洪文为首的造反派组织,非法夺取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

1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此后为刘少奇案平反。

13.1982年,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4.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建立村民民主自制制度

15.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进一步完善。 16.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更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7.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18.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发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呼吁。19.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

20.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他进行了会谈

21.1984年中英两国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7年中葡两国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22.台湾成立海基会。祖国大陆成立海协会。1993年两会会长在新加坡进行会谈。“汪(汪道涵)辜(辜振甫)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23.1995年初,江泽民就现阶段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进程提出八项主张。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建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另起炉灶”(使中国改变过去半殖民地的地位),“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2新中国成立仅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最早同中国建交的是苏联。

3新中国建立初期,最突出的外交成就是中苏建交和毛泽东、周恩来访问苏联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4.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5.1954年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会议。

6.1955年,亚非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7.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这一事件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的标志。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得益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帮助。

8.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篇三: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实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

王族、功臣

5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其官职职责分工明确,即互相配合又互

第二单元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外国的入侵

2、中国人民的抗争

海海战(邓世昌)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第三单元 抗日战争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

二、辛亥革命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胜利

级民主革命。

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稚走向成熟。

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的成立:

2、意义:为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

3、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二、文革中遭到了破坏

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高一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18845.html 转载请保 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