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 导航

2017淮安中考成绩查询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7-03-20 05:37:23
经典文章

篇一:淮安市外国语学校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淮安市外国语学校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月考

语文试题

一(20分)

1.请给下面一段话中的加点字注音,并改正这段话中的两个错别字。(4分)

倘若我们是跋涉千里的夜行者,母亲必是那夜暮里温柔的灯,远远地为我们

亮着,轻唤我们;倘若我们只是笨拙的演员,母亲必是那热烈的掌声,给予我们..

自信;倘若我们是条嘻戏的小鱼,母亲必是那碧绿的湖水,在包容我们的同时,

也将我们的快乐涟漪般扩散。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都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

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分)

前不久,①我市妇联立足城乡社区、面向百万家庭,组织开展了寻找淮安“最美家庭”、“最美女性”。②通过全媒体造势、全方位寻找、多维度推介,引导广大群众传递“美”、发现“美”,在润物细无声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自觉践行者。

3.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4分)

【选段一】又见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虎形黑大汉,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

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从半空中跳将下来。手起斧落,早

砍翻了两个行刑的刽子,便望监斩官马前砍将来。众士兵急待把枪去搠时,哪里

拦挡得住?众人且簇拥蔡九知府逃命去了。

【选段二】玉帝大恼。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哪吒太子,点二十八宿、

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

普天星相,共十万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罗地网下界,去花果山围困,定捉获那厮

处治。

①选段一中的“虎形黑大汉”和选段二中的“那厮”分别指的是谁?(2分)

②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共同的品质?形成这种品质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4.诗、文名句填空。(共8分,每题1分。请注意: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

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即可,若答两题以上,则只批阅最前面的两道题。)

必答题:

①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②晓战随金鼓, ▲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③ ▲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④ ▲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⑥ ▲ ,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选答题:

⑦绿树村边合, ▲ 。(孟浩然《过故人庄》)

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李清照《醉花阴》)

⑨ ▲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⑩ ▲ ,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

二(70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5—6题。(4分)

次北固山下(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请品析颔联中“阔”字的妙处。(2分)

6.请说说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揭示了怎样的哲理。(2分)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0题。(16分)

【甲】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

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

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

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柳宗元《捕蛇者说》)

【乙】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

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

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①。手把文书口称敕②,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

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③。 (白居易《卖炭翁》)

注:①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太监手下的爪

牙。②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③直:通“值”,价值。

7.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①以尽吾齿 ②又安敢毒耶 ③心忧炭贱愿天寒 ④回车叱牛牵向北 ....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②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9.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甲文中“其余,则熙熙而乐”的“乐”的理解。(4分)

10.甲段中描写的悍吏和乙段中描写的宫使在形象特征上有哪些相同之处?(4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3分)

北京的门墩

①“小小子,坐门墩,哭着喊着要媳妇??”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唤起了

许多北京人对于过去温馨生活的回忆与想象。在含笑默想的同时,老北京形态各

异的门墩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门墩是什么?北京的门墩有哪些样式?北京的门

墩有什么特点呢?

②门墩,又称“门座”或“门台”,是中国老式住宅四合院中用来支撑正门门槛、门框和门扇的石头。

③北京现存的门墩多为明清时的遗物,它们不但数量众多,其形状和图案也多种多样。北京门墩的类型大致有箱形、鼓形、狮形、虎形、柱形等。按照我国传统的礼制,北京门墩的形状,因级别、地位乃至贫富而有所不同。鼓形、箱形多用于小型四合院的大门门框两侧。狮形、虎形和柱形则多见于皇族、官府机构的门框两端。

④这些门墩,不仅凸显了主人家的地位等级,还能表现主人的喜好追求,寄托祈求吉祥的寓意。为此,门墩图案的设计,题材颇为讲究。在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有些门墩的图案或为琴棋书画,或为翠竹荷花。前者是历代文人雅士所喜爱的“四艺”,反映了宅主的高雅情趣;后者是历经霜雪而不凋的凌云翠竹与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荷花,表明户主的人生追求。还有一些门墩,其图案以神话传说或民间谚语为题材,传达主人希望长寿、富贵、夫妻美满、家族兴旺的美好心愿。如在门墩上雕刻着女娃撒金钱,戏弄三足蟾的图案。金钱代表富贵,蟾是多产多育的象征,意为“富贵多子”。更多的门墩,它们的图案是以人物、草木、动物、几何图案等为素材,将它与读音相同或相近的事物联系起来,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如“狮”和“事”谐音,雕两只狮子和如意的图案意为“事事如意”。门墩上雕有蝙蝠和鹿的图案,“蝙蝠”与“福”谐音,“鹿”与“禄”谐音,祈求“福禄双全”。

⑤门墩至今仍然流传,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11. 阅读全文,说说北京的门墩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是什么。 (4分)

12. 阅读全文,简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3. 请借助文中的相关知识,具体解说下面材料中门墩图案的寓意。(5分)

北京四合院的门口有一个门墩,门墩下面中心位置雕刻一个花瓶,瓶内插着两支沉甸甸的谷穗,花瓶的下方雕有翘首遥望的鹌鹑。

(四)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9分)

缸中日月

张金刚

①【A】缸,或泥或陶,或大或小,或精致或粗糙,或年轻或老迈,皆如农家一员,静坐屋里屋外,角角落落。承载着农人的辛勤与汗水,存储着季节的收获与更迭,与数辈几代相伴日月,见证千滋百味的岁月流年。

②不知是何材质煅烧,是何工艺打造,何时陆续进家,缸,就这样融入农家,参与着琐碎的烟火生活。缸,无言,却如睿智的老者,用或空洞或殷满的肚量激励着农人的干劲,过出火红的日子;缸,无声,却如魔术般神奇,占气候之天时,与时间交挚友,融调料入食物,发酵、腌制出醇厚的美味,积淀成舌尖上的故乡。③缸,堪称农家的脸面;撩开缸,便可知家况。新脱粒的小麦、玉米、芝麻、谷类,刚下场再上房,晾晒风干,绽放一片金黄。【B】满满地盛入簸箕,扬高、倾倒,但闻“刷”的一声延音,粒粒粮食如疾雨般欢快地滑入缸底;接续,慢慢堆积;留在簸箕里的顽皮颗粒,跳跃、滚动,拨动着喜悦的心弦。

④一家人,欢聚忙乱,片刻间,丰收的粮食,盛满了大缸小缸,冒着尖儿;用手抹平、轧实,盖上盖子,便储下了一年的收获、来年的希望。取粮时,打开

别人家粮缸的大小、多少,或者干脆揭盖观瞧,咂舌夸赞一番,主人家自是喜笑颜开。

⑤母亲攒下的生鸡蛋,洗净、控干;将盐、花椒、大料放入水中,熬煮、晾凉;取小缸清冼、抹净、晾干。将鸡蛋整齐码入缸内,灌入盐水,没顶,盖盖儿;只待腌过时日,捞出煮食。腌制越久,味道越美;略带臭味,越品越香。煮熟的咸鸡蛋,用水拔凉,敲开剥食;或纵切两片,用筷挑食。蛋清细腻滑润,蛋黄鲜艳流油,或泛青呈黑,滋味悠长,令人回味。时常受缸内腌鸡蛋的牵引,回到老家,亲近那口缸;母亲总会颤巍巍捞出,煮好,给我带上,那滋味铭记一生。⑥秋末冬初,大小缸集中亮相。罢园的黄瓜、豇豆、辣椒、韭菜、番茄,精切细作,佐以配料,分别腌制在缸缸罐罐中,打造出五彩缤纷的精制小咸菜,清新爽脆、风味独特,成为食粥、吃肉、卷饼的绝配。最隆重的当属腌萝卜、制泡菜。将成堆的新鲜萝卜洗净、晾干,分层码入大缸、撒上块盐即可;芥菜、洋芋、胡萝卜、大白菜、卷心菜等随意搭配,精心调味即成。菜在缸中奇妙地发酵成酸爽利口的腌泡菜,丰富了农家一年的餐桌。

⑦杀年猪,腌腊肉,好似过年的序曲。方块五花肉、条状排骨肉,大锅煮好;糖色着色,沸油炸烧,裹上细盐,盛于缸内,灌上猪油;腌制的腊肉,美味喷香,随时可炒、烩、炖食。生活清苦的童年,母亲会趁农闲翻山越岭,采摘大量酸枣,泡在大缸内,制成清淡的酸枣醋;舀上一勺直接饮用,酸爽解暑。新摘的柿子,麻涩难食;置于缸内,在院中围上秸秆、锯末,定时点燃加热沤制数日,柿子便可变得甘甜爽脆,颇为神奇。

⑧这些缸,一如农人的品性,朴实无华、默然无语,盛放着农家的智慧和日子。小城一酒店院内,放置两口大缸,清水悠悠、浮萍朵朵、游鱼款款;白天映着红日,夜里盛着皎月。我甚是欣喜,一时勾起了无尽的遐思。忽觉这缸,已植

14. 文中说缸“见证千滋百味的岁月流年”“积淀成舌尖上的故乡”,请概括文中写了哪些“舌尖上”的滋味。(5分)

15. 请赏析第④段中加框的词语“漾”的表达效果。(4分)

16. 请从A、B两处中任选一句,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缸的特点的。(5分)

17. 阅读全文,结尾画波浪线句子中蕴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5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8分)

捉 贼

张爱国

?天地间一片死寂,只有大朵大朵的雪花落地的“沙沙”声。虽然裹着厚厚的棉袍棉裤,但还是无法抵御彻骨的寒气。我弓腰缩背,双手紧拢,踩着没过脚踝的雪,跟着父亲走向村外的后岗。父亲仿佛看出了我的怨气,说:“今晚一定

能捉住那个贼。”

?“不就几捆稻草吗?大半夜还出来受冻!”我没好气地说,我总以为父亲是小题大做。

?“你说的轻巧,没了稻草,开春后咱家大牯牛吃什么?”父亲说着就愤愤起来,“再说了,不要脸的贼你不捉住他,还不知要祸害多少人呢!”

?到了后岗,父亲用手电筒四下照了照,茫茫雪地里,只有我家一大一小两个草堆,顶着厚厚的雪,静静地矗立着。我和父亲钻进小草堆洞里,茫然地看着黑咕隆咚的雪的世界。

?草堆洞里虽然比外面暖和了许多,但绝比不上家里,更比不了暖和的被窝,我的双脚很快就冻得生疼。“今晚不会有贼了吧?”我说——我想让父亲同意我们早点撤退,可父亲却传出了轻微的鼾声——他天天劳作不闲,今儿又推了一整天的磨,实在太困了。

?不知过了多久,雪停了,却下起了冰子,纷纷扬扬地撒进草堆洞。草堆洞俨然成了冰窖,没有一丝温度。我正要推醒父亲回家,却见一窝微弱的灯光向这边慢慢移来。很快,我看到了,是两个孩子,一大一小,提着防风的煤油灯,径直来到我家大草堆前。

?“从里面拉,轻点,别拉倒了草堆。”小个子低声对大个子说,还挥了挥右臂——半截的右臂!天啊,她不是孩子,是矮婶啊!我忘记了推醒父亲:矮婶怎么会干这种事?怎么干这种事还带着儿子小江——小江比我还小一岁啊。

?小江双手抓着一捆稻草使劲往外拉,一个没注意,重重地滑倒在雪地里。矮婶急忙上前扶起,叫他接着拉。小江嘴里却愤愤地嘀咕着什么,站立一旁,不愿拉了。寒风中,母子俩僵持着,浑身颤抖——小江上身穿一件破棉袄,下身是一件旧单衣,而矮婶上下身穿的都是破旧的单衣。

?矮婶放下煤油灯,用左手吃力地拉着小江刚刚拉过的那捆稻草,可稻草压得太紧,她发了好几次力也拉不下。小江终于不忍,上去帮忙,母子俩好不容易才拉下了一捆稻草。然后,他们又合力拉下一捆。矮婶提起一捆稻草就要回家,小江却犹豫着说:“娘,再拉一捆吧,够牛吃三天了。”矮婶看看草堆,摇着头说:“算了吧,你四伯家的牛也要吃草呢。”说完,母子俩就提着稻草一前一后地往回走。

?我已经决定不叫醒父亲让他们走了,可父亲却突然醒来,一声大叫,明亮的手电筒的光就照上了三四丈开外的母子俩身上。我急忙抓住要往外冲的父亲,与此同时,父亲刚出口的“不要脸的??”也硬生生地吞回了半句——他也似乎明白了什么,慢慢地坐回原地。

⑴手电筒的灯光里,矮婶怀抱稻草,弯着腰,脸紧紧地贴着稻草,一动不动。呼呼的北风已掀翻她单薄的衣服,枯瘦的后背整个地裸露在寒风中,任由密密的冰子肆无忌惮地击打。小江更是吓坏了,提着稻草,浑身颤抖得异常厉害。

⑵“是矮婶。”我贴着父亲的耳朵低低地说。

⑶“哦,拿草的是二柱三柱吧??你们??”父亲关了手电筒,大声地说,

篇二:四市合卷试题(淮安市2017届第一次统测试卷)

2016~2017学年度苏北四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的诱惑。

A.顺应坚不可摧形形色色 B.顺应牢不可破形形色色

C.顺遂坚不可摧应有尽有 D.顺遂牢不可破应有尽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根据“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对目前住房的满意率为38.24%。他们的住房环境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B.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我们发展道路上的坚实根基,我们要永怀对传统文化的珍惜和崇敬。

C.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国际上产生了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相关学者呼吁人们都来关注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问题。

D.奥运会期间,中国队传统强项都遭遇了一定的波折,射击项目的新规则导致不确定性陡然增加,多名中国射手在决赛中错失金牌。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为什么写作高手总有写不完的有趣事儿呢?奥秘就在朱熹的诗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里,写作高手往往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我无意感叹老之将至,而只想说,岁月无情,我们应当加倍地珍惜人生,珍惜友情。

C.许多暴走者,是自认为体重超标者,他们抱着坚定的减肥信念,走上漫漫长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日复一日地坚持着。

D.在奋斗过程中,我们必定会经历许多挫折和失败,只要我们做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树立信心,鼓足勇气,就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分别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帘外雨潺潺?。闭帘细听窗

外雨声,犹能得雨之真味。细雨斜飞,无论飞落何处,隔窗听来, ▲ 。雨声渺渺而带哀色,似最能震颤心灵深处暗藏的忧伤心弦,并与之一起律动,一起摇撼着灵魂。人生的苦闷遂纷至沓来,心灵饱受淋漓之苦。此种雨声带来的感受虽不得意, ▲ 。似乎天地荒芜, ▲ 。

①皆似飘风一般不知其所终

②但隐隐然自有一种淡而高远的孤清 ③则是觉察人生苦闷后的洒脱

④只有淅沥的雨声与听雨者自己才是宇宙中唯一的存在

A. ④①③② B.④③①② C. 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5.下列三组是推荐给中学生阅读的书目,每组书目拟一个标题。所拟标题与各组书目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第一组:《武夷山脉》《中国地理百科》《瓦尔登湖》《徐霞客游记》

第二组:《不抱怨的世界》《积极思考的力量》《马克思传》《哲学的故事》

第三组:《白鹿原》《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些人,那些事》《风中的院门》

A.钟灵毓秀 他山之石 人间百态

B.自然风物 人生智慧 人间百态

C.钟灵毓秀 人生智慧 百家争鸣

D.自然风物 他山之石 百家争鸣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家谱记

归有光

有光七八岁时,见长老,则牵衣问先世故事。盖缘幼年失母,居常不自释,于死者恐.

不得知,于生者恐不得事,实创巨而痛深也。

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源远而末分,口多而心异。自吾祖及诸父而外,贪鄙诈戾者,往往杂出于间。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

平时招呼友朋,或费千钱,而岁时荐祭,则计杪忽。俎豆壶觞,鲜或静嘉。诸子诸妇,班行少缀。乃有以戒宾之故,而改将事之期;出庖下之馂,以易新荐之品者,而归氏几于不祀矣。

小子顾瞻庐舍,阅归氏之故籍,慨然太息流涕曰:?嗟乎!此独非素节翁之后乎?而何以至于斯!?父母,兄弟吾身也。祖宗,父母之本也。族人,兄弟之分也。不可以不思也。人之生也,方其少,兄弟呱呱怀中,饱而相嬉,不知有彼我也。长而有室,则其情已不类矣。比其有子也,则兄弟之相视,已如从兄弟之相视矣。方是时,惟恐夫去之不速,而孰念夫合之难,此天下之势所以日趋于离也。吾爱其子而离其兄,吾之子亦各念其子,则相离之害遂及于吾子,可谓能爱其子耶?

有光每侍家君,岁时从诸父兄弟执觞上寿,见祖父皤然白发,窃自念吾诸父昆弟,其始一祖父而已。今每不能相同,未尝不深自伤悼也。然天下之事,坏之者自一人始,成之者亦自一人始。仁孝之君子能以身率天下之人,而况于骨肉之间乎?古人所以立宗子者,以仁孝之道责之也。宗法废而天下无世家。无世家而孝友之意衰,风俗之薄日甚,有以也。 .

有光学圣人之道,通于六经之大指。虽居穷守约,不录于有司,而窃观天下之治乱,.

生民之利病,每有隐忧于心。而视其骨肉,举目动心,将求所以合族者,而始于谱,故吾欲作为归氏之谱,而非徒谱也,求所以为谱者也。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居常不自释 释:宽解 .

B.贫穷而不知恤 恤:救济 .

C.以仁孝之道责之也 责:责备 .

D.不录于有司 于:表被动 .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幼时丧母,是归有光毕生憾事,他了解祖先及家族旧事只能去问家族里年长的人。

B.归有光出生后,家道衰落,族人人心离散,归氏家族连祭祀祖先的活动都不举行了。

C.兄弟成家后,各自只想着自己的小家和孩子,归有光认为这样做会殃及子女。

D.归有光认为家族衰落的根源在于家族的宗法被废弃,以致秩序混乱,道德滑坡。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4分)

(2)比其有子也,则兄弟之相视,已如从兄弟之相视矣。(4分)

9.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归有光写作《家谱记》的意图。(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①秋江晚泊

刘禹锡

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

暮霞千万状,宾鸿次第飞。

古戍见旗迥,荒村闻犬稀。

②轲峨艑上客,劝酒夜相依。

注:?作于被贬夔州途中。?轲峨:孤高状。艑:船。

(1)请赏析首联“空”字的妙处。(3分)

(2)分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3)概括尾联表达的情感。(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2)春冬之时, ▲ ,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

(3) ▲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4)醉不成欢惨将别, ▲。 (白居易《琵琶行》)

(5) ▲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后生可畏,▲ ?(《论语·子罕》)

(8)天若有情天亦老, ▲ 。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时 光

周家兵

①就这样静默着对坐,傍晚时分,四十来岁的我和八十多岁的奶奶在爷爷留下来的老宅里。屋子里,每一样物品,在夕阳残余的光辉下,挣扎着发光。不知从哪里偶尔传来的吱吱唧唧的老鼠声,会让我和奶奶的目光四处搜寻。

②吃着奶奶亲手炒制的蚕豆,?咯嘣??咯嘣?时断时续的响声中,弥漫着豆子的清香味。这蚕豆从下种、栽苗、松土、施肥、捉虫、掐尖、扬花、挂果到摘收,都是八十多岁的奶奶一手操办的。奶奶住不惯高楼大厦,走不动城市坚硬的马路,吃不下鱼肉荤腥的大餐;她一生在乡下劳作,喜欢步行,喜欢泥土,喜欢家畜,喜欢开阔的田园,喜欢树上的鸟叫和田野里窸窸窣窣的虫鸣。奶奶可以嘟嘟囔囔地跟小鸡小鸭们唠叨上一天,彼此不懂,却能心领神会。

③堂屋的大门开着,外面慢慢暗下来,屋里光线更加不足。我们谁也没有起身去开灯或点灯。我知道奶奶的床头还保留着那盏煤油灯,奶奶常挂在嘴边说,煤油的味道真香。无数个夜晚,奶奶在煤油的香味里慢慢沉入梦乡。

④奶奶起身去厨房,用葫芦水瓢舀来半瓢井水,递给我。咕咚咕咚,一阵喉结声响过后,清泉在我心里荡漾,两边嘴角还流淌着溢出的调皮泉水。

⑤夜色像柔软的绸缎,包裹在四周。奶奶的话从漏风的嘴里飘过来:?我在乡下能干很多事情,这些鸡、鸭、羊和那些小兔子都是我养的。?说着这话的时候,黑白相间的大花狗从大门口耀武扬威地闯进来,在我身边突然使劲摇晃着浑身的毛发。不知是虫子还是早来的露水,零零星星地溅到我身上。狗身上的腥臭味毫不顾忌地钻进鼻孔,进入肺里,胃里一阵暗自汹涌。奶奶伸出粗糙皲裂的右手,抚摸着,从狗头上经过肥厚的背脊直到尾巴处,末了还捏着狗尾巴轻轻左右摇晃一番。花狗扭过身躯,用温热的舌头舔舔奶奶的手,顺势将尾巴从奶奶手里轻柔地抽出,摇摆着轻抚奶奶的脸颊。奶奶咧嘴笑了,说,有我的小花狗陪伴,我就不怕。

⑥天终于黑透了,像门前场子外面树上熟透的李子。我们彼此都看不清对方的面容,但我能感受到奶奶停不下来的双手,还有时不时站起来走动的脚步声。

⑦我还是忍不住拉亮电灯,老屋里所有的一切瞬间尽现,像面见陌生人时羞涩纯朴的乡村少年。家里干净的物什闪着亮晶晶的光,我知道,那光里亦有奶奶的灵魂。奶奶站在木桌旁边,手中拿着空空的葫芦水瓢,闲适从容地呈现在我面前。桌上有三条刚从菜园摘

下来的黄白青绿相间的本地黄瓜,这是奶奶和我吃剩的晚餐。准确地说,这顿晚餐还有刚刚我一饮而尽的那半瓢甜津津的井水。

⑧奶奶到另一间厢房里收拾床铺。床上的铺盖,都是奶奶亲手缝制的棉制品。干净整洁的房间,我想,那是奶奶在努力打扫时光里的孤独和苦楚,擦拭命运里的阴霾,尽量让每一个日子都变得明亮、欢快而健康。奶奶微笑着对我说,早点休息,这段时间好好在老家休养,什么也别想,养身的同时也要养心。

⑨二十多年前,我从这里走出去,到深圳打拼。身体像一把在温盐水中浸泡的镰刀,在快节奏的城市里日夜不停地锈蚀。病历,从我颤抖的手中,不知不觉地遗落在堂屋的地上。

⑩今夜,我闻到了久违的黄瓜的清香,从堂屋一直弥漫到卧房。

(选自《散文百家》2014年10期,有删改)

12.文中的奶奶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13.文章用不少文字描写了豆子、煤油、黄瓜的香味,其用意是什么?请加以概括。(4分)

14.文章第⑤节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15.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以“时光”为题的妙处。(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经典的尴尬:《文选》在宋代的嬗替

凌郁之

①《文选》风靡于唐朝,成为唐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经典,引导并塑造着唐代文学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对《文选》的追摹,才成就了唐代文学的高潮。杜甫劝子读书云:?熟精《文选》理。?应可理解为唐代诗人的普遍取向。宋初,《文选》仍是文人学习、模仿和推重的范本。著名文人宋祁,即曾手抄《文选》三编。王得臣在《麈史》一书里记其幼时,先君令其日课《文选》。

②但是,庆历以后,文风丕变,流行五百年的《文选》的影响,呈式微之势。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呼‘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至庆历后,恶其陈腐,诸作者始一洗之。?于此可见宋代文坛风尚的变迁。

③庆历前后文学趣味的转向表明,一个时期以为雅的东西,到另一时期则可能走向它的反面。虽然《文选》曾经是、现在仍是最高典范,但它毕竟已被文人用得?烂熟?了。任何一种风尚,一旦至于烂熟,必归于俗,必遭厌弃。否弃《文选》,是符合美学上所讲?陌生化?理论的。

④而否弃《文选》之所以发生在庆历以后,其原因在于,宋代文学经历了七八十年的发展,随着宋代文人时代感与文学自信的进一步加强,随着范仲淹、梅尧臣、欧阳修等当代典范的树立,宋代文人已不屑于步唐人之后尘,而以学《文选》为陈腐,也就在情理之

篇三:淮安市高三 语文答案(淮安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淮安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 2016.11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B(“顺应”是顺着某种趋势去适应;“顺遂”是事情合乎人愿,进展顺利。从语境看,“天性”应与“顺应”搭配,与“顺遂人愿”无关。“牢不可破”指坚固得不可破坏,形容事情或观念已固定,难以破除或改变;“坚不可摧”指极为坚固,不能摧毀。语境中的“家园”不能用“坚不可摧”来修饰。“形形色色”形容事物品类繁多、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从语境看,“诱惑”不能用“应该有的”来修饰)

2.(3分)D(A句式杂糅:应改为“根据??调查报告”,或“??调查报告显示”;B成分残缺:“永怀”缺宾语,应在句末加“之情”;C搭配不当:“日益严重的生态”应改为“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3.(3分)A(B所引诗句表达的是豪情,而不是感伤。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是指为了追求,宁可憔悴瘦去,也无怨无悔;而句中“瘦”,恰恰是追求的目的。D“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王维的《终南别业》,意为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漫步信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两句诗刻画的是隐居者自由惬意的形象,与全句语境不符)

4.(3分)C(从材料首句两个分句的意义和结构可知,第一处横线必须选第③句;从第三处横线前的句子“虽不得意”,可知后面第三处必须选第②句;据此可排除其它三项)

5.(3分)B(第一组书目主要关注的是自然科学地理方面的书目,讲述世界各地的自然景象;第二组书目关注的是名人传记和哲学思想类的书目,可以给学生的人生进行指导;第三组属于文学名著,关注的是人间百态)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3分)C (责:要求)

7.(3分)(B项“而归氏几于不祀矣”,意思是祭祀活动混乱不堪,几乎等同于没有祭祀活动,而不是不举行祭祀活动)

8.(1)(4分)亲人去世不去相互安慰,有喜事不去相互庆贺;到家只知偏爱自己的妻子儿女,出门就欺骗父母兄弟。(吊,私,诳,每点1分,句意通顺1分)

(2)(4分)等他们有了子女,那么兄弟间相待的情感,已经如同堂兄弟间相待的情感。(比,视,从兄弟,每点1分,句意通顺1分)

9.(4分)①凝聚族人;②扭转世风。(“凝聚族人”,2分;“扭转世风”,2分;如果答出“纪念先人”、“宣传教化”或“恢复家族秩序”,每点可给1分)

【参考译文】

我七八岁时,见到家中的长辈,就拉着他的衣服询问先人旧事。大概是因为我幼年时就失去了母亲,平时不能宽解自己,对于死去的人恐怕不能了解他的事迹,对于活着的人恐怕不能成事,实在是受了很大的创伤,内心十分痛苦。

归氏家族到我出生时,一天天地更加衰败。家族历史悠久而最终分离,人口众多但人

心离散。从我的祖辈到各位叔父以来,贪婪粗鄙狡诈暴戾的人,常常有很多从家族中出现。大概上百人聚集在一起,竟没有一个知道学习的。大概十个学习的,却没有一个懂得礼义的。亲人贫穷却不知道救济,愚昧迟钝却不知道教育。亲人去世不去相互安慰,有喜事不去相互庆贺;到家只知偏爱自己的妻子儿女,出门就欺骗父母兄弟。平时招待朋友,有时能破费千钱,但是在一年中重要的节日,祭献祖先时,却谋划甚微。祭祀盛食物用的礼器、酒壶酒杯,很少有洁净美好的。家中的男女祭祀时站队都连不成队列。更有甚者,竟然有因为请人观礼的缘故,改变将要举行祭祀的日期;用厨房里吃剩下的残羹剩肴,来替换新供上的祭品,归氏家族几乎到了没有祭祀的境地。

我回去看老宅,阅览了归氏的旧书,慷慨激愤叹息流泪说:“唉,这些人难道不是素节翁的后人吗?为什么到了这个地步呢!”父母是我们兄弟生命共同的来源。祖宗是我们父母的根本。族人都有兄弟的情分。不能忘记啊。人刚出生,当他们年幼时,兄弟在亲人怀中呱呱哭泣,吃饱了就一起嬉戏,不分彼此。年长有了家室后,那么他们的情感已经不像这样了。等他们有了子女,那么兄弟间相待的情感,已经如同堂兄弟的情感。在这时,只担心兄弟分离的不迅速,哪里还会想着亲人聚集的难处,这也是天下的形势趋向于分离的原因。假如我爱自己的子女却离散了自己的兄弟,我的子女也各自想着自己的子女,那么亲人离散的害处就殃及到我的子女,这能说是爱自己的孩子吗?

我每次侍奉父亲,一年里重要的节日跟着各位叔父、兄弟端着酒杯祝寿,看到祖父须发皆白,暗中想我的各位叔父兄弟,都是始于同一祖父罢了。现在却常常不能同心,未曾不深深独自感伤。然而天下的事,破坏它的人是从一个人开始,成就它的人也是从一个人开始。仁孝的君子能凭自身带领天下的人,更何况骨肉之间呢?古代的人立大宗的嫡子为继承人的原因,就是用仁孝的道理来要求他。调整家族关系的制度废除了,天下就没有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了。没有了世家,那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情意就衰微了,社会风尚的浮薄就一天比一天厉害,有道理啊。

我学习圣人的道理,通晓儒家六经的大概旨意。虽然我过着贫困简朴的生活,不被官府录用,但私下观察天下治乱,老百姓休养生息的利弊,常在内心有所忧虑。我看看自己的亲人,内心有所触动,打算寻求用来使族人凝聚的办法,而族人凝聚开始于家谱,所以我想要写归氏的家谱,不仅仅是记载,更是用来寻求写家谱的意义。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1)(3分)空,空阔、旷远,形象描绘了江面上雨后空阔迷蒙的景象,表达作者孤寂之情。(每点1分)

(2)(4分)①选取典型景物(暮霞、宾鸿、古戍、旗、荒村、犬稀);②富有层次(由高到低,由远及近;暮霞、宾鸿是仰观,旗迥、荒村是远眺,闻犬稀是近听);③视听结合(古戍、旗迥、荒村是视觉,犬稀是听觉);④动静结合(宾鸿飞是动景,古戍、旗迥、荒村是静景);⑤比喻(宾鸿自况自喻);⑥白描。(答出四点即可)

(3)(4分)仕途遭贬的失意;旅居异地的孤寂;秋夜难捱的愁苦。(答出两点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1)陟罚臧否(2)则素湍绿潭(3)别时茫茫江浸月(4)万里悲秋常作客

(5)纵一苇之所如(6)赢得仓皇北顾(7)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8)人间正道是沧桑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2.(4分)①热爱乡土(故土);②勤劳朴实;③充满爱心;④坦然面对生活;⑤洞悉人生要义,深知人要养身还要养心。(答出四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13.(4分)①表现奶奶怡然自乐的生活情态;②表现乡村生活的美好纯朴;③表现亲人共处的温暖纯情;④表现物欲之外的恬淡纯净;⑤表现心物一体的超脱纯真。(答出四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14.(6分)①比喻,将夜色比作柔软的绸缎,表现“我”回到故乡所感受到的温馨。②拟人,写出了大花狗威风。③对比,刻画出狗对“奶奶”与“我”的亲疏不同态度。④细节和场景描写,表现了作者感受到的乡村生活的纯朴美好,渗透着与亲人共处的温暖纯真之情。(答出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15.(6分)①以时光为序来结构文章(从“傍晚时分”写到“外面慢慢暗下来”,再到“终于黑透”直至入夜);②寓示“我”回家养病和“奶奶”相处的时光;③暗示“奶奶”经历的时光给予“我”灵魂的滋养;④启示人们要懂得放下,珍惜和善待美好的时光。(答出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6.(6分)首先(1-2段)指出《文选》由唐代、宋初备受推崇,到庆历后地位跌落的现象;然后(3-6段)具体分析《文选》地位跌落的原因;最后(第7段)表明《文选》作为文学总集仍具历久弥新的特点。(每点2分)

17.(6分)①《文选》被文人用得“烂熟”而走向“俗”,从而遭厌弃;②宋代文人文学自信进一步加强(不屑于步前人后尘),产生具有转移风气意义的文学群体;③宋代文人深刻切入生活,舍弃了带有六朝绮靡特点的《文选》(选择了朴素淡雅的主导风尚)。(每点2分)

18.(6分)(1)体例编排,内容取舍,选文风格;(2分,答出两点即可)(2)作用:①作为《文选》地位变化的典型标志,与杜甫等人的推重形成对比,说明《文选》地位的变迁;②苏轼指出《文选》的不足,证明了宋代文人的文学自信与新的文学审美标准的形成。(4分,每点2分)

七、作文(70分)

【立意点提示】

(1)无论眼界高低,无论处境好坏,所闻所感都有其美好与局限性;

(2)不必艳羡他人通晓古今中外,纷繁之中有杂乱;

(3)不必自卑于所见甚浅,踏实平淡也有韵味;

(4)热爱并理性客观地对待自己所处的世界;

(5)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

(6)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

淮安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文附加题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20.(6分)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今释此时而自必于汉以击楚/且为智者固若此乎

21.(2分)司马光;编年体

22.(2分)①深得汉王信任;②深受汉王敬重;③重信义。(答对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项羽获悉龙且已死,非常害怕,立刻派遣盱台人武涉去游说齐王韩信说:“目前楚、汉二王成败之事,关键就在您了。您向西依附汉王,汉王即获胜;向东投靠项王,项王即成功。倘若项王今日遭覆灭,那么接着就轮到灭您了。您和项王曾经有过交情,为什么不反叛汉王来与楚王联合,三家瓜分天下各立为王呢?现在放弃这个良机,自下决心投靠汉王来进攻楚王,作为智者,难道原本就是这个样子吗?”韩信辞谢道:“……汉王授给我上将军的官印,拨给我几万人马,脱下他的衣服让我穿,推让他的食物给我吃,并且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能达到今天这个地位。人家如此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人家是不吉利的。我即使死了也不会改变跟定汉王的主意!望您替我向项王致歉。”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5分)A D(A项诸葛亮一句话也没说,蔡中、蔡和自己写信给曹操;D项“以王利发的遭遇为线索”错)

24.(1)(6分)“短儿”指小红丢的绢子被贾芸捡到,当成了定情之物。(2分)“金蝉脱壳的法子”是指宝钗假装跟林黛玉捉迷藏,巧妙地将偷听的嫌疑转嫁到黛玉身上。(2分)性格:心思缜密;城府深;成熟稳重。(2分,答出两点即可)

(2)(4分)①查理到了印度后,贩卖人口(放高利贷,走私漏税,变得冷酷、狭隘、无情);②他跟各种肤色的女人鬼混,把欧也妮忘得一干二净;③为了高攀门第,他与侯爵奇丑的女儿订了终身。(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5. ①《平凡的世界》保存了那一时代的生活情况和风貌;②保存了原初的感情和价值观;③作品的语言反映那个时代的情感和表达方式。(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5分)

26. ①具有强大的现实性;②语言自然,富有情感;③准确表现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生产和劳动的关系;④体现了当代中国普通人自觉的传统文化意识。(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5分;答出三点即可)

27. ①真实反映现实生活;②表现充满正能量的情感与价值观;③把现实生活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很好地勾连起来。(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5分)

命题:葛志锦 张 倩 沈 一 于秀权 审校:宋明镜 陈淮高 韩维加 梁建洲

2017淮安中考成绩查询》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112266.html 转载请保 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