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 导航

《口述历史与城市记忆》阅读答案及评分标准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7-01-07 06:21:26
经典文章

篇一:南京市、盐城市201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南京市、盐城市201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Ⅰ试题

(满分160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殷红/期望甚殷 应聘/供不应求 折本/斗折蛇行 ......

B.税率/鲁莽草率 偏裨/大有裨益 罚没/湮没无闻 ......

C.行善/高山景行 颤栗/颤颤悠悠 强横/强人所难......

D.假期/久假不归 拗口/脾气执拗 可恶/从恶如崩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今年12月以来,大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气象机构预测,近期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对驱散大雾天气起到积极作用。

B.在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传输途径和服务渠道。

C.根据规划,未来5年,我国将至少发射100个左右航天器,包括卫星、飞船、探测器等,绝大多数为我国生产、使用,也有小部分将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D.中国科协召开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大会,通过缅怀钱学森与科协的点滴过往,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继承、学习其科学精神,为中国科技事业发挥力量。

3.阅读下面文字,概括“巨蟒”发电过程的三个主要环节,每个环节不超过6个字。(4分)

一根取名“巨蟒”的巨大橡胶管能为低成本海浪发电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巨蟒”两端密封,里面装满水。将“巨蟒”固定在海面以下,一端朝海浪袭来的方向。海浪拍打到“巨蟒”一端使之受挤压,管子内部就形成激突波(即内部压力波)。激突波在管内传动,而海浪则在管外以同速流动,这样就对管子形成了越来越大的挤压,于是激突波也越来越大。随之,激突波使得固定在“巨蟒”另一端的涡轮启动,于是电能产生,并通过一根电缆传送到海岸上。 ①

4.仔细阅读下面材料,结合相关内容,运用排比手法拟写一段话,赞扬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或展望其美好前景。不超过50字。(5分)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嫦娥”探月,“神舟”载人,令世界瞩目。特别是前不久的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夏侯详字叔业,谯郡人也。年十六,遭父艰,居丧哀毁。三年庐于墓,尝有雀三足,飞来集其庐户,众咸异焉。服阕,刺史殷琰召补主簿。

宋泰始初,琰举豫州叛,宋明帝遣辅国将军刘勔讨之,攻守连月,人情危惧,将请救于魏。详说琰曰:“今日之举,本效忠节;若社稷有奉,便归身朝廷,何可屈身北面异域。且今魏氏之卒,近在淮次,一军未测去就,惧有异图。今若遣使归款,必厚相慰纳,岂止免罪而已。若谓不然,请充一介。”琰许之。详见勔曰:“将军严围峭垒,矢刃如霜,城内愚徒,实同困兽,士庶惧诛,咸欲投魏。仆所以逾城归德,敢布腹心。愿将军弘旷荡之恩,垂霈然之惠,解围退舍,则皆相率而至矣。”勔许之。即日琰及众俱出,一州以全。

齐明帝为刺史,雅相器遇。及辅政,招令出都,将大用之。每引详及乡人裴叔业日夜与语,详辄末略不酬。帝以问叔业,叔业告详。详曰:“不为福始,不为祸先。”由此微有忤。出为

征虏长史、义阳太守。

建武末,荆州中兵参军刘山阳先在州,山阳副潘绍欲谋作乱,详伪呼绍议事,即于城门斩之,州府乃安。迁司州刺史,辞不之职。

高祖义兵起,详与颖胄同创大举。凡军国大事,颖胄多决于详。及高祖围郢城未下,颖胄遣卫尉席阐文如高祖军。详献议曰:“穷壁易守,攻取势难;顿甲坚城,兵家所忌。诚宜大弘经略,询纳群言。军主以下至于匹夫,皆令献其所见,尽其所怀,择善而从,选能而用,不以人废言,不以多罔寡。又须量我众力,度贼樵粮,窥彼人情,权其形势。”高祖嘉纳焉。

天监二年,抗表致仕,诏解侍中,进特进。三年,迁湘州刺史。详善吏事,在州四载,为百姓所称。州城南临水有峻峰,旧老相传,云“刺史登此山辄被代。”因是历政莫敢至。详于其地起台榭,延僚属,以表损挹之志。六年,病卒,时年七十四。

(节选自《梁书》)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阕,刺史殷琰召补主簿阕:停止,终了 .

B.仆所以逾城归德,敢布腹心 腹心:指亲信 ..

C.由此微有忤忤:违反、不顺从

D.天监二年,抗表致仕 致仕:辞官 ..

6.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夏侯详多谋善断的一项是(3分)

①今若遣使归款,必厚相慰纳 ②不为福始,不为祸先

③详伪呼绍议事,即于城门斩之④迁司州刺史,辞不之职

⑤又须量我众力,度贼樵粮 ⑥详于其地起台榭,延僚属

A.①⑤⑥B.②③④ C.①③⑤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夏侯详十六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夏侯详极为伤心,葬了父亲之后,就在父亲的墓旁结庐居住,为父亲守孝,这一住就是三年。

B.宋泰始初年,殷琰举豫州之众反叛,在受到刘勔讨伐危急之时,夏侯详去向刘勔求和,经过他的努力,刘勔最终答应了夏侯详的请求。

C.高祖起义兵之时,夏侯详与萧颖胄一同来抵抗高祖。当时凡是军国大事,萧颖胄多和夏侯详共同商讨,而且大多数由夏侯详来决断。

D.夏侯详胸怀坦荡,在任湘州刺史时,当时传说刺史登临城内一座山将免官去职,历任的刺史们都不敢登这座山,而夏侯详却无所顾忌。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且今魏氏之卒,近在淮次,一军未测去就,惧有异图。(4分)

译句:

(2)及辅政,招令出都,将大用之。(3分)

译句:

(3)及高祖围郢城未下,颖胄遣卫尉席阐文如高祖军。(3分)

译句: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幽州夜饮

张 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注: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

(1)“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这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2)诗歌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3)清人姚范评论最后一联“托意深婉”,请作具体分析。(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不思其反。 (《卫风·氓》)

(2)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3)行拂乱其所为,▲ ,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5)▲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6)▲ ,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7)箫鼓追随春社近,▲ 。 (陆游《游山西村》)

(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 (林则徐题联)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八月十日灯下所记

冯 至

⑴晚间八点半钟左右,隔壁有人走过来说,方才听到广播,说日本接受波茨坦协定提出的条件,决定投降了。消息有些突然,使人半信半疑。外边落着点点滴滴的雨,我撑开一把雨伞,走到巷口,想看看外边有没有什么动静。街上一切如恒,行人在雨中走来走去,有的缓慢,有的匆忙,并没有显出与往日不同的样子。我在巷口站了一些时,对这消息有些怀疑。同时我却想,消息如果是真的,它这时必定在市中心已经搅起波澜,等到波澜扩张到这偏僻的巷口,也许要有相当的时间吧。最后,我有些不耐烦,与其这样等待着,不如多走几步,去迎接那个波澜。我于是在巷口的杂货铺里买了一只洋烛,把它燃起,仰仗着一点微弱的烛光,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这被雨淋得泥泞不堪的街道。走到一家报馆门前,看见已经贴出一张纸,举起烛光一照,上边果然写着“日本已于今日投降”几个大字。我心里说,这应该是真实了。同时远远也仿佛听到骚动和欢呼的声音。

⑵我面对着这几个大字自言自语地说:“八年的战斗,如今就这样结束了吗?”我想到这里,深深地喘了一口气,好像放下了一个长年的重担,同时又感到,整个的世界也在喘了一口气。

⑶这样的“喘一口气”,我在八年内不曾有过,全中国也不曾有过。但是在8年前,“八一三”的前夕,却有过一次。

⑷那时我在上海附近黄浦江边的吴淞镇。从七七事变发生以来,紧接着是日侨的撤退,日舰驶入扬子江,平津的陷落,全国的情绪一天比一天紧张,上海一有战争首当其冲的吴淞镇便对于这一切感觉得最锐敏。所以镇上的居民起始是三三两两,最后是成群搭伙,都先先后

后地离开这里。使这座一向繁华的市镇,忽然成为一片好像是刚从地里挖掘出来的死城。

⑸我因为工作的关系,不能离开这里,但是当我在8月12日的早晨又走到镇上时,镇上忽然活跃起来,与昨天完全不同了。茶馆里、饭馆里、商店的廊檐下,麇集着许多服装一致的兵士。可是茶馆里没有茶,饭馆里没有饭,商店里没有货物。我看着这些兵士是新鲜的,这些兵士看这个市镇也是新鲜的。

⑹他们以好奇的眼光在一条条空旷的街巷中走来走去,我也以好奇的心情走遍全镇 。我分明知道,战争随时都可以爆发,但在它还没有爆发之前,却好像很沉重地悬在空中,要落,却又落不下来。这时忽然在街上出现了一个农夫,挑着一担西瓜,他也带着诧异的神情,东张西望,他大半是从远方挑着这担西瓜到这里来卖的,并不知道这里已经起了这么大的变化。⑺他把这担西瓜放在一座桥上,经过一个时期的踌躇,最后仿佛若有所悟,向这来来往往的兵士一招手,大声喊道:“弟兄们,把这一担西瓜分着吃了吧,反正我也不愿意再挑回去了。”他刚说完这句话,在他周围已经聚集起十几个兵士。

⑻我看到这幅景象,心里感到轻松而爽朗,真好像一段新的历史要从此开始。我想,这段历史只要一开端,过去的许多耻辱都会从此勾销,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回到我工作的地方,把一切的事作一个最后的结束。到了下午,开往上海的火车已经停止了,我只好跳上一只黄浦江上的小船,离开这一有战争便首当其冲的吴淞镇。船在日本军舰的中间穿过,军舰上常常有日本的军官拿出望远镜向四方瞭望。我在船上还不住的想,吴淞镇的居民把一座空空的市镇丢给那些兵士,谁会想到呢,远远来了一个农夫挑着一担西瓜替他们对兵士尽了一些地主之谊。

⑼船到上海,已经是万家灯火,当我回到家里向家人述说这一天的经历时,闸北一带的炮声已经响起来了。我听着炮声,深深地喘了一口气,好像放下了一个长年的重担,这重担是比“九一八”还早便已经压在我们身上了。同时感到,整个的中国也喘了一口气。

⑽一个人在这时是多么幸福:当自己喘一口气的时候,也真实地感到,几万万人都在同样喘一口气。

1945年,昆明。

(选自《冯至作品新编》,有删改)

11.第(1)段中叙写了作者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后怎样的心理活动?(4分)

12.第(2)段中画线句子“深深地喘了一口气”在文中的深刻含义是什么?(5分)

13.第(7)段中画线的内容刻画了一个卖瓜农夫的形象,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14.这篇文章始终抓住“喘了一口气”来行文,请探究这样写的好处。(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口述历史与城市记忆

金光耀

口述历史在保存历史记忆方面具有其他形式的文献资料无可替代的价值,成为历史记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来源。人类在发明文字前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就是通过口述保存历史记忆的最早形式。

在很大程度上,历史记忆是由于人们接受了对历史事件的叙述而形成的。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中起着决定的关键性的作用,从而出现了对历史的宏大叙事的传统。但在这样背景下形成的历史记忆显然是不够全面的。

我们知道,文献、档案等文字资料主要集中于政府层面和社会精英的政治活动,通常成为宏大叙事的资料来源。而即使对这些政治活动尤其是其细节,光靠档案或文字资料有时也是无法了解其详的。而丰富的历史细节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历史真相和本质的认识,有时甚至

还会改变对历史本身的看法。至于社会生活尤其是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传统意义的档案资料则记录更少。市民的日常生活、社会习俗、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是城市记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就需要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予以记录和保存。因此,口述历史在保存城市记忆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口述历史提供的信息也会有误差或失真。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就客观而言,人脑不是电脑,人的记忆因时间久远发生误忆甚至失忆,可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主观方面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或是受个人经历、情感等因素影响,或是因时代变动导致后来的认识覆盖了先前的认识,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口述者提供的信息失真,但作为当事人而言,是无意识的。另一类则是为了“隐恶扬善”,刻意遮蔽个人的不光彩一面,而着意提升个人的光辉形象。上述因素提醒我们对个别的口述历史应该谨慎对待。但当我们就同一个话题访谈一个群体,尽管这个群体中的个体间的口述存在差异、矛盾甚至冲突,这些不同的叙述却会产生抵消效应,从而可以提供较为接近历史真相的叙述。这有点像“盲人摸象”,摸象者提供的信息是相互矛盾的,但综合起来却是关于大象的较为完整的信息。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即便集体记忆也有发生偏差和失误的时候。“文革”期间因为存在过各种票证,许多东西需凭票供应,因此在绝大多数城市人中便有猪肉凭票供应的记忆。而事实上,在文革期间有些城市的猪肉是不凭票敞开供应的。之所以会产生凭票供应的记忆,是因为人们将“票证时代”的记忆与对“文革”的苦难记忆、创伤记忆、灾害记忆混同起来,从政治价值判断出发形成了失真的记忆。这告诉我们,历史学家在口述历史积淀为历史记忆的过程中应该主动地发挥积极作用,使口述历史能够真正承担起传承城市记忆的重任。

成千上万的老年人是传承城市历史记忆的重要群体。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老年人开展专题性的口述历史采访,主动保存历史记忆,这也是让老年人“老有所为”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有组织的大规模口述项目可以做单兵作战无法做到的事情,可以对具有相同背景的老年人群体就同一个题目开展口述采访,这样一个访谈不是能很好地保存起我们的城市记忆吗?

(节选自《文汇报》2011年10月13日)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6.口述历史在保存城市记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依据是什么?(6分)

17.作者认为应如何开展口述历史的工作?(6分)

七、作文(70分)

18.人的生存状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你或你熟悉的人有着怎样的生存状态?你认为怎样的生存状态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你对生存状态有什么体验和思考?

请以“生存状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南京市、盐城市201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Ⅱ(附 加 题)

(满分40分,时间30分钟)

一、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夫文者,非仅辞章之谓也,圣贤之文以载道,学者之文蕲①弗叛道。故学文者必先濬②文之源而后究文之法濬文者何在读书在养气夫六经道之渊薮也故读书先于治经。愚意欲画以岁月,《易象》《诗》《书》《春秋》《三礼》诸书以渐而及,不必屑屑拘牵疏,务融液其大旨所在。 (邵长蘅《与魏叔子论文书》)

【注】①蕲:通“祈”,求,追求。②濬:通“浚”。

20.请概括作者所认为的一篇好文章应具有的两个条件。(2分)

篇二:淮安市阳光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调查语文试题

淮安市阳光学校2015—2016学年度高三教学质量调查

语文试题I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横线中最恰当的一组成语是( )

①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 ,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②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想办法加以克服,而不会 ,被困难吓倒。 ③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这景色让我久久。 ④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 ,人民苦不堪言。

A.不以为然 诚惶诚恐 难以释怀 青云直上

B.不以为然 惊慌失措 难以释怀 扶摇直上

C.不以为意 惊慌失措 难以忘怀 扶摇直上

D.不以为意 诚惶诚恐 难以忘怀 青云直上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订正更迭关健不胫而走

B.孺子震惊画像鳞次栉比

C.安详勾销观摩满腹经伦

D.候爵融洽编纂计日程功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B.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进皮肤美白细腻。

C.作家莫言以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民间故事和历史史实融入小说创作,被评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荣誉称号。

D.马航对这次MH370客机失联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必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待,不能强词夺理推脱责任。

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绝句《渔村夕照》中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晒网柴门返照景,桃花流水认前津。 ,远吊怀沙作赋人。

A.蓑笠无踪失钓船 B.买鱼沽酒湘江去

C.湘妃独对君山老 D.洞庭秋夜浪无踪

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要成为一个创作的艺术家,除了要知道吸收许多知识之外,也要懂得排拒许多知识才行的啊!

①因为不尽相同,所以艺术品才会有这样多不同的面貌。

②创作本身原来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排他性。

③在艺术的领域里,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极致,就需要先明白自己的极限,需要先明白自己和别人不尽相同的那一点。

④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就是在某一方面的表现能够达到极致的人。

⑤而因为要走向极致,所以就不可能完全跟着别人的脚步去走,更不可能在自己的一生里走完所有别人曾经走过的路。

A. ①④⑤②③B. ②③①⑤④C. ①②④⑤③ D. ②④⑤③①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甄冲拒婚记

南朝·刘义庆

甄冲,字叔让,中山人,为云社令。未至惠怀县,忽有一人来通云:“社郎①须臾便至。”年少,容貌美净。既坐,寒温②云:“大人见使③,贪慕高援,欲以妹与君婚。故来宣此意。”甄愕然曰:“仆长大,且已有家,何缘此理?”社郎复云:“仆妹年少,且令色少双,必欲得佳对,云何见拒?”甄日:“仆老翁,见有妇,岂容违越?”相与反覆数过,甄殊无动意。社郎有恚色,云:“大人当自来,恐不得违尔。”

既去,便见两岸上有人,著帻,捉马鞭。罗列相随,行从甚多。社公寻至,卤簿导从④如方伯,乘马舆,青幢赤络,覆车数乘。女郎乘四望车,锦步障数十张,婢子八人来车前,衣服文彩,所未尝见。便于甄旁边岸上张幔屋,舒荐席。社公下,隐膝几,坐白旃坐褥,玉唾壶,以玳瑁为手巾笼,捉白麈尾。女郎却在东岸,黄门白拂夹车立,婢子在前。社公引佐吏令前坐,当六十人,命作乐,器悉如琉璃。

社公谓甄日:“仆有陋女,情所钟爱。以君体德令茂,贪结亲援。因遣小儿,已具宣此旨。” 甄日:“仆既老悴,已有室家,儿子且大。虽贪贵聘,不敢闻命。” 社公复云:“仆女年始二十,姿色淑令,四德克备。今在岸上,勿复为烦,但当成礼耳。” 甄拒之转苦,谓是邪魅,便拔刀横膝上,以死拒之,不复与语。社公大怒,便令呼三斑两虎来,张口正赤,号呼裂地,径跳上。如此者数十次,相守至天明,无如之何,便去。

(节选自《唐前传奇笺释》,名家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注】①社郎:社,即社公、土地神。社郎,即土地神的儿子。②寒温:即“寒暄”。③大人:这里指社郎的父亲社公。使:即“使君”,这里尊称县令甄冲。这个句子可译为“家父见过您”。④卤簿:王公大臣等出行时的仪仗队。导从:前后护卫的人。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便于甄旁边岸上张幔屋,舒荐席舒:铺开 .

B.社公下,隐膝几 几:几案 .

C.仆长大,且已有家长:成长 .

D.女郎却在东岸 却:退到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君体德令茂,贪结亲援久之,能以足音辨认 ..

B.欲以妹与君婚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

C.已有室家,儿子且大 不出,火且尽 ..

D.无如之何,便去 作《师说》以赠之 ..

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叙述了甄冲不贪美色,不畏强暴,不慕富贵,拒绝土地神社公的婚聘,不肯舍弃自己的家室的故事。

B.小说成功地描写一个威武不屈、刚强不阿的士大夫形象。虽然是通过神鬼怪异之事来表现,却表现了人们的生活理想。

C.本文的人物对话极具个性,语言简洁传神,主人公甄冲坚持己见,不为权贵所动的个性特点就是通过对话来展现的。

D.选文第二段浓墨重彩极力铺张渲染,主要是想以此表现土地神社公的富贵权势以及他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丑恶本性。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仆既老悴,已有室家,儿子且大。虽贪贵聘,不敢闻命。(4分)

译文: ▲

(2) 仆女年始二十,姿色淑令,四德克备。今在岸上,勿复为烦,但当成礼耳。(3分) 译文: ▲

(3) 如此者数十次,相守至天明,无如之何,便去。(3分)

译文: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幽州夜饮

张 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注: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

(1)“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这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人姚范评论最后一联“托意深婉”,请作具体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2)▲,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3)吾师道也, ▲ 。(韩愈《师说》)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5)▲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6)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7)君子坦荡荡, ▲。(《论语》)

(8)金樽清酒斗十千, ▲ 。(李白《行路难》)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采浆果的人

迟子建

①金井是个小农庄。一个收浆果的人来了,他的一番吆喝,让秋收的人们扔下了手中农具,奔向森林河谷,采摘浆果。

②曹大平夫妇的心情跟阳光一样明朗。他们边采边计划卖浆果的钱的用途。他们决定涉水渡河,把竹篮给装满了。河水凉得他们直打寒战,随着河心的临近,水涨到他们腰际了,他们有些站不稳,但他们咬着牙,互相鼓励,坚持着。突然,曹大平的腿抽筋了,他栽歪了一下身子,水花朝他打来,他呻吟着,惊恐地看着白花花的水从脖颈下跃过。他的女人紧紧地拉住丈夫不撒手,她也栽歪了身子,挎着的竹篮趁机从她胳膊肘那儿溜走了。他们相互搀扶着哆哆嗉嗉地回到岸边。曹大平一回去就发烧了,他的女人唉声叹气的,她既不能采浆果,又不能去秋收,只能守着他。

③金井有个头发全白的“苍苍婆”,三十年来,她的男人一直瘫在炕上靠着她的服侍而活着。苍苍婆的眼睛,没有老年人的那种混浊,依然那么明亮,清澈逼人,好像她的眼底浸着一汪泪,使她的眼睛永远湿润而明净。

④开始的几天,苍苍婆还认认真真地采上一天的都柿,交给收浆果的人,换来几十块钱。可是接下来的日子,当她独自在林中垂下老迈的腰,手指触到皱纹累累的已经蔫软的都柿的时候,她的心凄凉了。她尝了一粒都柿,真是甜极了,这甜让她曼觉凄凉,苍苍婆就很想喝上一碗酒。山上没酒,她自然把采来的都柿当酒吃,竞一发而不可收,吃空了盛都柿的盆子。收浆果的人为了安慰她,曾丢给她一张十元钞票,让她买酒,苍苍婆捡起钞票,运足一口气,又把它吹回地上,苍苍婆说:“钱是什么,不就是一张落叶么?蚂蚁合伙举过落叶,这样的叶子它们没见过,留着给蚂蚁们举着玩,当遮阳伞使吧!”说完,她就一摇一摆地走了。

⑤苍苍婆在晚饭后摇摇晃晃地去大鲁二鲁家了。大鲁二鲁是金井人中惟一还在秋收的人。他们是一对智障的双胞胎兄妹,大鲁是男的,二鲁是女的。他们已是中年人了。满嘴酒气的苍苍婆亢奋地叫道:“大鲁二鲁,别秋收了,采浆果去吧,能拿现钱!大鲁过年时就能买新鞋穿了,二鲁也能买件花衣裳了!”大鲁说:“苍苍婆,爸妈死前告诉大鲁了,下了霜就秋收,大鲁都点了哭了!”二鲁也说:“春天撒了种,秋天就得收庄稼,二鲁也记看呢!苍苍婆说:“你们真是一对傻瓜,这天响睛响睛着呢,晚个十天八天秋收,你种到土里的东西也不能长翅膀飞了;可你要是不采浆果,就得不到现钱,等你们收完秋去采,收浆果的人早就走了,你们一分钱也挣不到!”

⑥大鲁二鲁不为所动,在他们看来,秋收才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刨完了土豆,又砍了白菜和大头慕,把它们运回来,腌了两缸酸菜和一缸咸菜,然后把余下的菜下到窖里。之后,他们把遗落

在地里的菜帮也捡起来,装进麻袋,拉回家堆在仓房旁,作为猪饲料。最后,他们踏着更浓重的霜,去了大草甸子,用绳子把猪草背回来。

⑦就在大鲁二鲁扛回猪草的这个夜晚,天空下起了大雪。金井人一年的收获,就这么掩埋在大雪之下了。人们脸上满是凄苦的表情。他们冬天吃什么?他们的牲畜和家禽吃什么?苍苍婆望着大鲁二鲁这户惟一收获了庄稼的人家,她的心中先是涌起一股苍凉,接着是羡慕,最后便是弥漫开来的温暖和欣慰。

⑧二鲁的脖颈上有一囤火红的野刺莓。金井的女孩,最喜爱穿这样的项链来戴。看来在秋收的间隙,大鲁二鲁也采了浆果。只不过他们只采了很少的一种,并且为它们做了最美的镶嵌。 (节选自中篇小说《采浆果的人》,有删改)

12.第②节描写曹大平夫妇涉水渡河的情节在小说中有何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苍苍婆吃都柿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大鲁二鲁的形象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说叙写了金井人采浆果的故事,请探究作品的寓意。(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口述历史与城市记忆

金光耀

口述历史在保存历史记忆方面具有其他形式的文献资料无可替代的价值,成为历史记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来源。人类在发明文字前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就是通过口述保存历史记忆的最早形式。

在很大程度上,历史记忆是由于人们接受了对历史事件的叙述而形成的。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中起着决定的关键性的作用,从而出现了对历史的宏大叙事的传统。但在这样背景下形成的历史记忆显然是不够全面的。

我们知道,文献、档案等文字资料主要集中于政府层面和社会精英的政治活动,通常成为宏大叙事的资料来源。而即使对这些政治活动尤其是其细节,光靠档案或文字资料有时也是无法了解其详的。而丰富的历史细节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历史真相和本质的认识,有时甚至还会改变对历史本身的看法。至于社会生活尤其是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传统意义的档案资料则记录更少。市民的日常生活、社会习俗、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是城市记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就需要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予以记录和保存。因此,口述历史在保存城市记忆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口述历史提供的信息也会有误差或失真。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就客观而言,人脑不是电脑,人的记忆因时间久远发生误忆甚至失忆,可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主观方面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或是受个人经历、情感等因素影响,或是因时代变动导致后来的认识覆盖了先前的认识,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口述者提供的信息失真,但作为当事人而言,是无意识

篇三:淮安市阳光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调查语文试题

淮安市阳光学校2015—2016学年度高三教学质量调查

语文试题I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横线中最恰当的一组成语是( )

①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 ,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②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想办法加以克服,而不会 ,被困难吓倒。 ③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这景色让我久久。 ④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 ,人民苦不堪言。

A.不以为然 诚惶诚恐 难以释怀 青云直上

B.不以为然 惊慌失措 难以释怀 扶摇直上

C.不以为意 惊慌失措 难以忘怀 扶摇直上

D.不以为意 诚惶诚恐 难以忘怀 青云直上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订正更迭关健不胫而走

B.孺子震惊画像鳞次栉比

C.安详勾销观摩满腹经伦

D.候爵融洽编纂计日程功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B.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进皮肤美白细腻。

C.作家莫言以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民间故事和历史史实融入小说创作,被评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荣誉称号。

D.马航对这次MH370客机失联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必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待,不能强词夺理推脱责任。

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绝句《渔村夕照》中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晒网柴门返照景,桃花流水认前津。 ,远吊怀沙作赋人。

A.蓑笠无踪失钓船 B.买鱼沽酒湘江去

C.湘妃独对君山老 D.洞庭秋夜浪无踪

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要成为一个创作的艺术家,除了要知道吸收许多知识之外,也要懂得排拒许多知识才行的啊!

①因为不尽相同,所以艺术品才会有这样多不同的面貌。

②创作本身原来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排他性。

③在艺术的领域里,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极致,就需要先明白自己的极限,需要先明白自己和别人不尽相同的那一点。

④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就是在某一方面的表现能够达到极致的人。

⑤而因为要走向极致,所以就不可能完全跟着别人的脚步去走,更不可能在自己的一生里走完所有别人曾经走过的路。

A. ①④⑤②③B. ②③①⑤④C. ①②④⑤③ D. ②④⑤③①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甄冲拒婚记

南朝·刘义庆

甄冲,字叔让,中山人,为云社令。未至惠怀县,忽有一人来通云:“社郎①须臾便至。”年少,容貌美净。既坐,寒温②云:“大人见使③,贪慕高援,欲以妹与君婚。故来宣此意。”甄愕然曰:“仆长大,且已有家,何缘此理?”社郎复云:“仆妹年少,且令色少双,必欲得佳对,云何见拒?”甄日:“仆老翁,见有妇,岂容违越?”相与反覆数过,甄殊无动意。社郎有恚色,云:“大人当自来,恐不得违尔。”

既去,便见两岸上有人,著帻,捉马鞭。罗列相随,行从甚多。社公寻至,卤簿导从④如方伯,乘马舆,青幢赤络,覆车数乘。女郎乘四望车,锦步障数十张,婢子八人来车前,衣服文彩,所未尝见。便于甄旁边岸上张幔屋,舒荐席。社公下,隐膝几,坐白旃坐褥,玉唾壶,以玳瑁为手巾笼,捉白麈尾。女郎却在东岸,黄门白拂夹车立,婢子在前。社公引佐吏令前坐,当六十人,命作乐,器悉如琉璃。

社公谓甄日:“仆有陋女,情所钟爱。以君体德令茂,贪结亲援。因遣小儿,已具宣此旨。” 甄日:“仆既老悴,已有室家,儿子且大。虽贪贵聘,不敢闻命。” 社公复云:“仆女年始二十,姿色淑令,四德克备。今在岸上,勿复为烦,但当成礼耳。” 甄拒之转苦,谓是邪魅,便拔刀横膝上,以死拒之,不复与语。社公大怒,便令呼三斑两虎来,张口正赤,号呼裂地,径跳上。如此者数十次,相守至天明,无如之何,便去。

(节选自《唐前传奇笺释》,名家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注】①社郎:社,即社公、土地神。社郎,即土地神的儿子。②寒温:即“寒暄”。③大人:这里指社郎的父亲社公。使:即“使君”,这里尊称县令甄冲。这个句子可译为“家父见过您”。④卤簿:王公大臣等出行时的仪仗队。导从:前后护卫的人。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便于甄旁边岸上张幔屋,舒荐席舒:铺开 .

B.社公下,隐膝几 几:几案 .

C.仆长大,且已有家长:成长 .

D.女郎却在东岸 却:退到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君体德令茂,贪结亲援久之,能以足音辨认 ..

B.欲以妹与君婚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

C.已有室家,儿子且大 不出,火且尽 ..

D.无如之何,便去 作《师说》以赠之 ..

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叙述了甄冲不贪美色,不畏强暴,不慕富贵,拒绝土地神社公的婚聘,不肯舍弃自己的家室的故事。

B.小说成功地描写一个威武不屈、刚强不阿的士大夫形象。虽然是通过神鬼怪异之事来表现,却表现了人们的生活理想。

C.本文的人物对话极具个性,语言简洁传神,主人公甄冲坚持己见,不为权贵所动的个性特点就是通过对话来展现的。

D.选文第二段浓墨重彩极力铺张渲染,主要是想以此表现土地神社公的富贵权势以及他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丑恶本性。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仆既老悴,已有室家,儿子且大。虽贪贵聘,不敢闻命。(4分)

译文: ▲

(2) 仆女年始二十,姿色淑令,四德克备。今在岸上,勿复为烦,但当成礼耳。(3分) 译文: ▲

(3) 如此者数十次,相守至天明,无如之何,便去。(3分)

译文: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幽州夜饮

张 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注: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

(1)“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这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人姚范评论最后一联“托意深婉”,请作具体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2)▲,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3)吾师道也, ▲ 。(韩愈《师说》)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5)▲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6)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7)君子坦荡荡, ▲。(《论语》)

(8)金樽清酒斗十千, ▲ 。(李白《行路难》)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采浆果的人

迟子建

①金井是个小农庄。一个收浆果的人来了,他的一番吆喝,让秋收的人们扔下了手中农具,奔向森林河谷,采摘浆果。

②曹大平夫妇的心情跟阳光一样明朗。他们边采边计划卖浆果的钱的用途。他们决定涉水渡河,把竹篮给装满了。河水凉得他们直打寒战,随着河心的临近,水涨到他们腰际了,他们有些站不稳,但他们咬着牙,互相鼓励,坚持着。突然,曹大平的腿抽筋了,他栽歪了一下身子,水花朝他打来,他呻吟着,惊恐地看着白花花的水从脖颈下跃过。他的女人紧紧地拉住丈夫不撒手,她也栽歪了身子,挎着的竹篮趁机从她胳膊肘那儿溜走了。他们相互搀扶着哆哆嗉嗉地回到岸边。曹大平一回去就发烧了,他的女人唉声叹气的,她既不能采浆果,又不能去秋收,只能守着他。

③金井有个头发全白的“苍苍婆”,三十年来,她的男人一直瘫在炕上靠着她的服侍而活着。苍苍婆的眼睛,没有老年人的那种混浊,依然那么明亮,清澈逼人,好像她的眼底浸着一汪泪,使她的眼睛永远湿润而明净。

④开始的几天,苍苍婆还认认真真地采上一天的都柿,交给收浆果的人,换来几十块钱。可是接下来的日子,当她独自在林中垂下老迈的腰,手指触到皱纹累累的已经蔫软的都柿的时候,她的心凄凉了。她尝了一粒都柿,真是甜极了,这甜让她曼觉凄凉,苍苍婆就很想喝上一碗酒。山上没酒,她自然把采来的都柿当酒吃,竞一发而不可收,吃空了盛都柿的盆子。收浆果的人为了安慰她,曾丢给她一张十元钞票,让她买酒,苍苍婆捡起钞票,运足一口气,又把它吹回地上,苍苍婆说:“钱是什么,不就是一张落叶么?蚂蚁合伙举过落叶,这样的叶子它们没见过,留着给蚂蚁们举着玩,当遮阳伞使吧!”说完,她就一摇一摆地走了。

⑤苍苍婆在晚饭后摇摇晃晃地去大鲁二鲁家了。大鲁二鲁是金井人中惟一还在秋收的人。他们是一对智障的双胞胎兄妹,大鲁是男的,二鲁是女的。他们已是中年人了。满嘴酒气的苍苍婆亢奋地叫道:“大鲁二鲁,别秋收了,采浆果去吧,能拿现钱!大鲁过年时就能买新鞋穿了,二鲁也能买件花衣裳了!”大鲁说:“苍苍婆,爸妈死前告诉大鲁了,下了霜就秋收,大鲁都点了哭了!”二鲁也说:“春天撒了种,秋天就得收庄稼,二鲁也记看呢!苍苍婆说:“你们真是一对傻瓜,这天响睛响睛着呢,晚个十天八天秋收,你种到土里的东西也不能长翅膀飞了;可你要是不采浆果,就得不到现钱,等你们收完秋去采,收浆果的人早就走了,你们一分钱也挣不到!”

⑥大鲁二鲁不为所动,在他们看来,秋收才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刨完了土豆,又砍了白菜和大头慕,把它们运回来,腌了两缸酸菜和一缸咸菜,然后把余下的菜下到窖里。之后,他们把遗落

在地里的菜帮也捡起来,装进麻袋,拉回家堆在仓房旁,作为猪饲料。最后,他们踏着更浓重的霜,去了大草甸子,用绳子把猪草背回来。

⑦就在大鲁二鲁扛回猪草的这个夜晚,天空下起了大雪。金井人一年的收获,就这么掩埋在大雪之下了。人们脸上满是凄苦的表情。他们冬天吃什么?他们的牲畜和家禽吃什么?苍苍婆望着大鲁二鲁这户惟一收获了庄稼的人家,她的心中先是涌起一股苍凉,接着是羡慕,最后便是弥漫开来的温暖和欣慰。

⑧二鲁的脖颈上有一囤火红的野刺莓。金井的女孩,最喜爱穿这样的项链来戴。看来在秋收的间隙,大鲁二鲁也采了浆果。只不过他们只采了很少的一种,并且为它们做了最美的镶嵌。 (节选自中篇小说《采浆果的人》,有删改)

12.第②节描写曹大平夫妇涉水渡河的情节在小说中有何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苍苍婆吃都柿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大鲁二鲁的形象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说叙写了金井人采浆果的故事,请探究作品的寓意。(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口述历史与城市记忆

金光耀

口述历史在保存历史记忆方面具有其他形式的文献资料无可替代的价值,成为历史记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来源。人类在发明文字前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就是通过口述保存历史记忆的最早形式。

在很大程度上,历史记忆是由于人们接受了对历史事件的叙述而形成的。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中起着决定的关键性的作用,从而出现了对历史的宏大叙事的传统。但在这样背景下形成的历史记忆显然是不够全面的。

我们知道,文献、档案等文字资料主要集中于政府层面和社会精英的政治活动,通常成为宏大叙事的资料来源。而即使对这些政治活动尤其是其细节,光靠档案或文字资料有时也是无法了解其详的。而丰富的历史细节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历史真相和本质的认识,有时甚至还会改变对历史本身的看法。至于社会生活尤其是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传统意义的档案资料则记录更少。市民的日常生活、社会习俗、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是城市记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就需要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予以记录和保存。因此,口述历史在保存城市记忆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口述历史提供的信息也会有误差或失真。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就客观而言,人脑不是电脑,人的记忆因时间久远发生误忆甚至失忆,可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主观方面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或是受个人经历、情感等因素影响,或是因时代变动导致后来的认识覆盖了先前的认识,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口述者提供的信息失真,但作为当事人而言,是无意识

《口述历史与城市记忆》阅读答案及评分标准》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64180.html 转载请保 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