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 导航

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心得体会参考范文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21-10-16 16:38:10
经典文章
 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在万众瞩目下成功发射。自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成功发射,到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冲破地球引力飞向太空,再到2021年6月17日中国空间站阶段首批航天员进入太空,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圆满实现,而中国人在太空“安家”的愿望也正在一步一步实现。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心得体会参考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心得体会参考范文【一】

  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指出,希望中国航天人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强、创新超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认真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结合学习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伟大载人航天精神,党员干部当涵养“两股劲”。

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心得体会参考范文

  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中涵养一股韧劲。航天员训练时需要承受8个G的抗压,经受独自一人72小时不休息的抗疲劳抗寂寞训练,大地测量队员足迹踏遍天涯海角、高山荒漠,纵使面对“生命禁区”也眉头不皱一下。天大地大,使命和任务最大,只要任务有需要,就没有吃不下的苦,就没有打不下的山头。党员干部也当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涵养这种不怕吃苦、勇于吃苦、以苦为乐的精神,涵养特别敢战斗、能战斗、会战斗的精神,在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一脚泥水、一把汗水的“吃苦”中,在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的战斗中,精准把握民心民情民意,做出符合实际、实事求是的措施、办法。关键时刻敢于“扬眉剑出鞘”,朝着“硬骨头”举起铁榔头。以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誓要攻下“娄山关”、拿下“腊子口”的韧劲,团结带领人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阔步前进。

  从“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中涵养一股拼劲。作为国之重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从来没有“救世主”,没有外人现成的技术资料和全面帮助可供使用,靠的就是一代代航天人的拼劲。中国载人航天之路是一条建立在完全独立自主基础上的自主创新道路。也正因此,我们牢牢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540多名航天员,其中27人在执行任务或训练时罹难,但任何困难吓不倒中国航天人进军太空的不屈意志和如磐决心。航天人每一次夜以继日的攻关、每一次不眠不休的演练、每一次攻坚克难的冲锋,背后都是一颗对党绝对忠诚、为祖国载人航天事业奉献一切的赤子之心。“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每一次舍小家为大家的别离,每一次开启星辰大海的探索,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点滴进步。当前,在党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很多工作可能需要10年、20年,乃至几代人持续压茬推进、不懈拼搏。党员干部当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以时不我待的担当,在“功成不必在我”的无私奉献、“功成必定有我”的自信实干之中,拼出一条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人民的光明大道。

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心得体会参考范文【二】

  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就充满着遐想,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渐渐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太空。但质疑的声音也逐渐传来:探索外太空是否是劳民伤财呢?

  时至今日,由于地球资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强国纷纷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外太空,而太空广阔无垠,拥有丰富的空间资源,如高真空、太阳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gps导航系统便离不开航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航天技术在开发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资源以获取、传输和转发信息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的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军用航天器的迅速发展,各种军用卫星、载人航天器、弹道导弹与反弹道导弹等空间新式武器形成了一体化的太空战场军事系统,并将在联合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众所周知,没有稳固的国防,我们的幸福生活就难以保障。

  没有今天的投入就不会有我们明天的。航天事业的进步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航天科技的应用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只有社会不断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心得体会参考范文【三】

  虽然起步晚了几十年,但中国的神舟飞船总体性能优越,其“三舱一段”的结构与总体方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可用空间大,智能化程度高,适用性强,可一船多用。

  同国外废弃轨道舱的做法不同,神舟的轨道舱可留轨半年,作为一颗科技卫星继续进行空间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这种独创性的大胆设计,为今后实施飞船和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托举神舟飞天的运载火箭,可靠性和安全性分别达到98%和99.7%。如同它那个让中国人倍感自豪的名字长征一样,几十年来,它始终是令中国人自豪的伟大创造。

  1992年,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的时候,尽管我们已经掌握大推力火箭和返回式卫星技术,但对于载人航天,却几乎一切从零开始。

  短短十几年中,现代化的航天城拔地而起;高技术集成的指挥控制中心开始启用;苍凉戈壁滩,建起了国际一流的发射场;茫茫大草原,建成了安全可靠的着陆场……

  载人航天,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创举之一。从长征火箭、神舟飞船到“飞天”舱外航天服,载人航天征程中涌现的一个个奇迹,无一不是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征程上的标志性创造。

  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华民族,在我们实现梦想的飞天之路上,曾一度远远地走在了美、俄等航天大国的后面。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从梦想到现实,其间跨越的何止千山万水?

  这跨越的基石,就是独立创造的精神。

  一个民族的智慧、一个国家的创造力,往往需要一些标志性成果来证明。神舟一次次圆满飞行,一次次向世人昭告,中华民族完全有能力凭借自己的创造能力,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面对太空,神舟的航程才刚刚开始。但,如同一台永不停歇的助推器,中国人特有的创造精神必将托举着已经起飞的神舟飞得更高、更远。

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心得体会参考范文【四】

  1.超燃!回顾中国载人航天之路,致敬中国航天人。

  2.可惜错过了宣布发射成功那一刻再回来看的时候已经开始鼓掌了,平安归来!!

  3.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两弹一星凯歌声。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一体两翼还相续。

  4."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必将极大地鼓舞全国人民和全球华人,成为科技强国的一个裡程碑,使团结复兴、爱我中华的声音变为时代的强音。

  5.正是中国航天人的光辉实践,给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创造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6.中华儿女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7.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祝福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航成功。

  8.用今天的努力创造中国航天的未来

  9.传递四海佳音情送四面八方。

  10.飞船,请带上我的梦想一起飞翔吧!

  11.“神十三”载人,飞天梦实现。神似嫦娥,舒广袖,长空随意翩迁。三秦儿女齐赞,敬献鲜花百万。祝福明天前景,更比朝霞灿烂。

  12.祝福中国航天,用歌声致敬中国航天!

  13.无论如何,真心很自豪!我爱祖国

  14.欣闻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谨向全体参研参试人员和航天员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15.祝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整个团队都很年轻,设计师也很年轻,这就是中国的活力与动能。

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心得体会参考范文【五】

  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习近平总书记致贺电,向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并参加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的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指出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强、创新超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空间站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为基本构型,“天和”号核心舱位于整个空间站中端,是我国目前研制的最大航天器,也是21世纪以来最重的航天器,其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航天开启空间站新时代,“结伴星辰”不再是遥远的梦想,站在探索未知宇宙的新起点上,与梦想同行的航天人,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勇气,乘空间科技东风展翼飞翔,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功立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谱写载人航天新篇章。

  逐梦星空,点燃核心技术引擎,运载火箭使命必达。伴着隆隆巨响,长征火箭托举着天和核心舱拔地而起,这是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首次应用性发射,也是2020年5月5日成功首飞后的第二次飞行。“胖五”是专门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而研制的新型运载火箭,这次成功发射的背后更有着一级半直接入轨、超大整流罩、“零窗口”发射、大直径舱箭分离、大推力直接入轨“5大绝技”支撑,集中体现了我国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成果。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再到“北斗”“探月”“探火”,中国航天的奋斗历程深刻启示我们,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要靠自己拼搏。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定不移走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航天报国初心、牢记航天强国使命,心无旁骛啃硬骨,十年磨剑破卡点,不断加强新型推进技术、深空探测技术、人工智能控制技术、新型航天材料等方面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实现一个又一个“从0到1”的突破,在逐梦奋斗中再创航天事业新的辉煌,抢占世界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筑梦星空,适应空间操作环境,航天英雄无畏冲锋。1992年,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目前已圆满完成第一步、第二步全部既定任务,实现11名航天员共14人次太空飞行和安全返回,为第三步空间站建造奠定了良好基础。进入空间站阶段,对航天员和航天乘组的要求会更高,需要在队伍选配、能力训练、人才储备等方面及时做好调整应对。天和核心舱将先后迎接天舟货运飞船和神舟载人飞船的访问,关键技术验证后与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实施交会对接,完成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在轨组装,对于航天员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强化针对性训练,引导航天员熟练掌握空间站技术、机械臂技术、医疗健康等基础知识,培养提升常态化出舱活动、空间站在轨组装、舱外维修维护、故障果断处置、科学应用载荷操作等能力,确保全面适应长期在轨驻留的太空环境。根据空间站运营需要,我国第三批航天队伍转变单一从空军飞行员里选拔的思路,丰富了航天员乘组类型,增加了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两类航天员。要强化航天后备人才培养,为青少年播下热爱科学的种子,拓宽航天员选拔视野,引导更多“喜欢看星星”的孩子成长为“触摸星空”的优秀人才,为航天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圆梦星空,创建科学研究平台,太空母港未来可期。2011年发射“天宫一号”飞行器成功完成了航天员的短期驻扎任务并且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航天员中期驻扎任务并掌握空间补给技术,“天和”核心舱的成功发射则开启了航天员长期驻扎开展空间科学技术研究的序幕。空间站是长期在轨运行的“太空母港”,天然的高真空、微重力、超洁净环境为开展各类科学技术研究创造了地球上无法提供的优越条件,先后已有17个国家正式确认参加中国空间站的科学实验,支持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等活动。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生动诠释了多边主义,充分体现了开放包容,是推动构建外空命运共同体的鲜活写照。外空有巨大的潜力也需要规范的秩序,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和平、共赢的外空国际合作理念,将中国空间站打造成全人类在外空共同的家,诚挚发出“携手翱翔太空,谋求共同利益”的邀请,聚焦空间天文、空间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航天医学、空间物理、应用新技术等前沿科学领域,规范开展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让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科学家们能够探索更加辽远的星空,携手作出有益于全人类的丰硕科学成果,在共同应对风险挑战中奔向未知的星辰大海。

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心得体会参考范文【六】

  “神箭”在弦,再度问天。自古以来,人类就向往探索宇宙,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逐日……远古的传说,是中华儿女朴实的向往,却印证着中华民族的丰富联想与智慧。回首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我国航天人胸怀航天报国之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取得了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员空间出舱和空间交会对接等一系列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这“飞天一跃”,将不断指引我们去“击破万里苍穹、目标星辰大海”,彰显了航天工作者自力更生、不甘人后的进取精神,凝集着中华儿女的殷切期望,凝结着航天工作者夜以继日、刻苦攻关的辛勤汗水,凝聚着国家和民族追求科技进步的澎湃力量。

  space

  自力更生、攻坚克难。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对于加强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升国际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航天事业奋斗历程,就是一段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历程,“中国创造”突破了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巨大跨越,成为中国科技创新日益深化的生动缩影。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航天科技工作者的默默付出,离不开亿万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自力更生、接续奋斗。

  自强不息、勇攀高峰。放眼当今的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发展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各国在发展战略部署上都以增强综合国力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航天技术就是重要内容之一。载人航天是世界高新科技中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它的覆盖面广、影响力深,丰富的应用场景已超乎人们的想象,中华儿女以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精神打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一定能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我国航天事业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独特的制度优势,无数航天人前赴后继、自强不息、不懈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航天科技成果。

  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自主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航天技术的发展,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自主创新”见证了几十年航天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一次次重大的跨越,牢牢抓住了航天技术主动权,助力我国跻身于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推动了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当前,国内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无论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需要航天技术的助力,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才能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我们才能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天河漫漫,纵使太空遥不可及,但是浩瀚星空永远是地球无可取代的邻居,探索永无止境。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石刻,三名宇航员携带14亿中国人的赤诚和勇敢,追问星河、直飞云霄、不负期待,这意味世界航天事业发展又有了新的里程碑,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心得体会参考范文【七】

  ?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系统最为复杂、难度、要求最严的系统工程。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空间站将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

  ??每次飞行任务都是一项“大工程”,背后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心血智慧。为确保任务顺利实施,各系统各单位全力备战,以优异成绩迎接未来。

  ??巴丹x沙漠深处,x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灯火通明,人影绰绰,工作人员穿行在飞船箭体与测试仪器之间,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业被形容为“千人一发箭”,任何环节都事关成败,谁都不能掉以轻心。作为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的航天母港,x卫星发射中心用一丝不苟的态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数十人的吊装团队协同执行任务,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错,吊装对接误差更是小而又小。每个产品只允许一次吊装落位成功,没有重来的机会,不能有丝毫闪失。吊装对接火箭,一圈数十个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对准连接。”基地工作人员石创峰承担吊装工作,为了做到既快又稳,他自创训练方法,在吊钩上系着焊条,操作吊车从高空将其插入啤酒瓶口里。练到最后,他和同事挥动笨重的吊车铁臂,就像挥动自己的手臂一样灵活自如。

  ??飞行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团队把保护航天员生命安全作为底线,在神舟十三号发射、飞行、对接、停靠、返回等任务各阶段,都准备了确保航天员安全的预案和举措,还将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全力保证航天员安全往返天地间。

  ??只有真正了解载人航天工程的起点在哪里、道路在哪里,才能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

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心得体会参考范文【八】

  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就充满着遐想,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渐渐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太空。但质疑的声音也逐渐传来:探索外太空是否是劳民伤财呢?

  时至今日,由于地球资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强国纷纷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外太空,而太空广阔无垠,拥有丰富的空间资源,如高真空、太阳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gps导航系统便离不开航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航天技术在开发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资源以获取、传输和转发信息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的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军用航天器的迅速发展,各种军用卫星、载人航天器、弹道导弹与反弹道导弹等空间新式武器形成了一体化的太空战场军事系统,并将在联合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众所周知,没有稳固的国防,我们的幸福生活就难以保障。

  没有今天的投入就不会有我们明天的。航天事业的进步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航天科技的应用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只有社会不断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心得体会参考范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25089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免费论文网 创业找项目 最近更新 公文素材库 文库114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