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屋 导航

改革开放的论文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2017-04-16 05:47:31
经典文章

篇一: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

前言:

改革开放的进程

一、1978年12月,具有战略价值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根本上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及重大调整。经济建设取代了阶级斗争,改革开放取代了闭关自守。 二、1979年,在中国首创经济特区。以深圳为代表的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试验田和向世界展示的窗口。

三、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 四、1984年,提出并实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商品意识、商品经济得到宣传和落实,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多元所有制主体纷纷出现并得到中国法律的承认与保护。“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破茧而出,极大地改变了国营、集体经济大统大独的局面。

五、1986年,以税制改革及政府分权、放权为契机,全民所有企业、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全面推进。

六、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执政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策、路线正式确立,成为10年改革最成功的经验和法宝。“

七、1988年,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再次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向社会、世界传递了重要的信息:中国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建设中,务必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要在世界高科技、尖端科技占有一席之地、重要之地。

八、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前,已逾古稀之龄的邓小平再一次南巡,组织和倡导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第二次“大讨论”与思想“大解放”,结束了“姓社姓资”毫无意义的争论。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九、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前,香港国归祖国,“一国两制”成功实施,开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先例。令人遗憾的是,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历史伟人邓小平同志于1997年2月19日21:08分离开了我们。“

十、1998年,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完成了1万公里,开启了全新的“中国高速”时代。1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达5.4万公里,仅位列美国6万公里之后,排名世界第二。 十一、2001年,历尽艰辛与克服阻挠,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应当说这是朱镕基政府的最大功劳和亮点

十二、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

十三、2005年,在中国延续并实施2600多年的农业税被取消,建国后的《农业税条例》废止,农民在封建社会期盼的轻税薄赋终于得以部分实现,农民种地从此不但不交税、不交费,反而得到多种补贴。

十四、2006年,中国数字展示的中国奇迹向世界宣告并证明了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综合国力与实力的巨大提升。中国的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10名以后上升到第四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在2010年前三季度GDP总量超过日本,第四季度有望继续并达到前三季度水平,从而历史性的成为世界第二大独立经济体。)

十五、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进一步完善、丰富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发展学说”。

十六、2008年8月至9月,举世瞩目的奥运会、残奥会圆满成功。

十七、2008年9月,“神七”飞船、伴飞小卫星标志着新中国的航天事业登上了世界第一集团的高度,航天领域“三足鼎立”局面正式构建。

十八、2008年9月,在如火如荼上演的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真正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十九、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再一次唱响了“三农”改革的号角。 二十、2009年3月1号 ,嫦娥一号顺利升空,中国在航天事业上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十一、2009年10月1号,共和国迎来六十华诞,国家领导人和各族群众在首都见证了又一次共和国壮观的阅兵式。

二十二、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举办了第第41届世界博览会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里,中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增长了6.7倍,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2.居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

3.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逐步改善。。

4.扶贫工作成效明显。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奇迹背后有哪些宝贵经验

十个结合,一般指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的十个方面的结合。这十个方面的结合,回答了如何才能使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胡锦涛说,中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概括而言就是“十个结合”。

一是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

二是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三是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坚持执政为民、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在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作用中体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四是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

五是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

六是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七是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八是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九是必须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

十是必须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7年10月15日)

胡锦涛 )

重大意义

一是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二是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三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社,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篇二:改革开放论文

联系实际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中国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京举行。这次会议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和中华国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转折点,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的历史性转折。

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增强了。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竣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人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人的精神面貌文化素质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得以屹立于世界之林, 改革开放是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虽然改革开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我们也不能沾沾自喜,止步不前,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从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还远远没有完成,改革开放,总体上很成功,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失误失衡,总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任重道远 。

我的家乡河北省衡水市位于河北省南部。是一个经济不太发展的小城市,从以前到现在它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历史变化,是一个国家的缩影,是无数家庭的见证。下面就从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用、精神娱乐方面、文化教育方面、经济体制以及医疗体制方面的变化来谈谈我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一.改革开放前后的衣食住行

(1)衣: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当时衣服大都是自己手工做的,颜色也几乎是黑白蓝,比较单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当年的真实写照。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2) 食:改革开放前吃饭必须靠粮票、油票等去换。我小的时候还记得在家里见过那时的5市斤的粮票。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消费水平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而逐步提高,在温饱问题完全解决后,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逐步从追求数量为主转入了以追求质量为主的阶段,人们开始在吃上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3)住: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土坯房,后来就用砖瓦建土砖房。而且在乡政府和村集体组织下,家家接通了自来水、数字电视、网线,过上了现代化的城市生活。(4) 行:过去,从我们乡里到县城不足二十公里,听家里老人说以前自行车都很少,人要去哪完全靠步行,后来家家都有了自行车,摩托车,再后来几乎家家都有了车,大大方

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而且近年来,围绕新农村建设,我市依托国家政策扶持,累计投人多笔资金,大力实施城乡道路畅通工程,城乡公交也开通了,不仅到了全县所有乡,还开到了部分村,许多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坐车。更大的收益是,过去由于交通闭塞、销售困难的农副产品,也随着道路的畅通销售到更多的地方,为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人。 (5)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档到高档、从单一向全面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始终是低水平的。以前一个村子里也没有几家有电视机,而且还是黑白的,当时,人们为了买一台彩电或冰箱,全家人要省吃俭用好几年;如今,农村居民家里几乎家家都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脑、空调、汽车等,生活已经从“基本生存型”转向了“享受发展型”。

二.改革开放前后的精神娱乐事业变化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娱乐方式非常单一,刚刚能给解决温饱问题,人们买书都不太舍得。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精神文明得到很大发展。影视歌舞、读书看报、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上网冲浪、旅游远足、运动健身等这些过去属于富人的娱乐项目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前几年我们镇里还建了一座现代化的文化活动中心可为本乡农民提供图书、影视、歌舞、棋牌,甚至培训、上网等全方位服务,我妈妈她们几乎天天都去广场上去跳广场舞,而且还有几个乡镇之间联合举办的友谊比赛,大大丰富了百姓的娱乐生活。

三.改革开放前后的文化教育事业变化

改革开放前,全村的中小学校舍设施十分简陋,文化设施非常落后。当时的家长甚至老师也不怎么重视文化教育,许多人上个三四年级就会退学。如今,村里所有小学、中学现已全都合并到镇上,新建了宽敞的校舍,更新了教学设备,并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免学杂费、书费的待遇,学生上学时还由学校专设校车接送。不过这一待遇我们没有赶上。

四.改革开放前后的经济体制变化

改革开放就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开始从单一农业经济迅速向多种经济发展转移,推动了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增长。村里有了企业家、养殖户。我们村是一个大型工业村,几乎家家都靠小型机械制造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有的自己做起了生意当上了小老板,不但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还给年轻人提供了更好的经济基础,带来了更多的就业的机会。

五.改革开放前后的医疗体制变化

农村人“看病难”一直是个有目共睹的现象。城里人得病有医疗报销,可是农村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制度,因此,许多人得小病的时候大都不舍得花钱去看而导致病情恶化,等到病情较严重必须去医院看的时候人们才去,医院动辄几万元的医疗费用令大多数人望而却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中国的经济水平迅速发展,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从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到遍及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得到较好的诠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成为可能。农村合作医疗优惠政策的推行,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使农民看病终于也有了医疗保障制度,而且根据情况报销一部分费用。过去的“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加之家庭收入和生活条件飞速提高,居民平时从细微之处开始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的家乡取得了很多成就,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其中也存在着些许问题。比如人口老龄化严重,空巢老人现象。由于计划生育的限制中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很多空巢老人,但是在农村虽然有一些养老补贴等但是养老福利设施等还不健全,可能一个镇上只有一两个养老院,一个床位,一铺难求,不能够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

解决人口老龄化我们应该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的组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最佳效用。具体建议是:第一完善居家养老环境。完善具有尊老敬老传统的家庭养老体系。第二在城镇建设规划中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建设。逐步建成适合城乡不同特点、多层次、多功能、多项目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第三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发展福利性公共养老设施,形成对家庭养护困难老人的救助保障体系。第四,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起城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总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国家的号召,更是我们黎民百姓的选择。国之责,民之行,每个人都需要积极应对。我相信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就能化解各种难题,跨过任何障碍。

三十年沧桑巨变,三十年努力拼搏,盼小康,祖祖辈辈盼了多少代,奔小康,风风雨雨奔了多少年,今天,小康已经来到了家家户户,小康生活就在我们身边。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的家乡会变的越来越美丽,人们的生活会变的越来越富裕。当然,我伟大的祖国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篇三:改革开放相关论文(学生手写,可作论文参考)

论文格式: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

论改革开放三十五年的成就与思考

张厚楚,02012223

摘要:改革开放的改革开放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

改革开放的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的出现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未来之路;

关键词:定义、目的、意义、成就、问题、未来;

自从1978年起,改革开放便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实行了三十五年有余,并且,改革开放给中国文化,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带来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的。那么,也许有人要问,改革开放是什么?为什么要改革开放?它又是干什么的?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整个中国都陷入了一种混乱不堪的状态,政治、经济都陷入了奔溃的边缘。而与之相反的,世界范围内却掀起了一场关于经济、关于科技的大革命和大腾飞。在这样的国内外环境之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面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由此出现在中国大地并且进入每个国人的生活与工作中。

其实,从那时起,邓小平同志便对改革开放有了明确定义:改革开放姓“社”不姓“资”,它不是否定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是我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它要做什么呢?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系的细枝末节的修改,而是对其根本性的改革。它要大幅度的改变落后的生产力,要多方面的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系列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思想方式。

这样一项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决策,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多大的影响呢?

先来看看它那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这项基本国策的支持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过三十五年努力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在完善过程中,资源配置由原来的行政分配逐步过渡到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农村经济体

改革不断深入 。2006年起,我国

面取消了农业税,农民负担大幅度降低。在国企中,企业改革不 断改革。改革逐步确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的基本框架,国有经

发挥了主导作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不断完善,国

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

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的主体地

位进一步巩固。对于资

的所有制,在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完善社会

务、改进政府监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民航、

铁路、文化、出版

金融等重要领域的政策限制实现重要突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服务

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

设步伐加快。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日臻完善。整顿和

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

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社会保障改革

的力度不断加强,初步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健全。,市场价格机制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更加令人欣喜的是我国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最近35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之下,中国的GDP以每年接近于10%的速度增长,在世界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并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35里,中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增长了6.7倍,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逐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提高3倍以上。扶贫工作成效明显。1978年全国的绝对贫困人口约有2.5亿。联合国和国际有关组织认为,在消灭贫困方面,中国

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使发展中国家的典范。

但是,改革开饭毕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套路可以照搬。改革进程也不可能一路顺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开放中的很多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那解决。所以,我们也必须对于改革开放35年来的改变引发深刻的思考。

首先,是工作重心的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的重中之重便是“经济经济改革”。35年以来,中国经济不仅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我们是否发现,在改革 经济的同时,我们的很多东西是否也发生了改变或者丢失?我们又是否考虑过,要实现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仅仅需要改革的只是经济吗? 首先,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改恶开放以来,我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政治体制改革。但是从现实中可以看出,后者是滞后于前者的。当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我们才考虑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而且往往是推而不动或大推小动,甚至越改越令人不满意,例如,机构改革越改越臃肿。可以说,政治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阻力。

然后,技术创新落后于制度创新。

这里所谓的“技术创新”是指直接进入生产领域的技术发明、创新、运用,不是科学家的实验室或档案柜里的“科研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不断进行,可以说制度创新是明显的。但是,技术创新相对于制度创新是严重滞后的。技术创新滞后于制度创新的后果就是当制度创新所带来的效率完全发挥出来之后,经济发展的动力就趋于消失。 最关键的,是文化与思想。

毋庸置疑,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经济是必不可缺的条件。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真正的基石是什么?是在历史沉淀下不断积累的文化与思想。而改革开放在改革和开放的同时,新兴事物与全球多元文化的涌入,对我国本土文化以及思想造成了极大冲击。这造成了社会上对于物质文明的过度追求以及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忽视。西方的庸俗、有害的价值观念和腐朽的生活方式毒害了一些人,引发了一些人的自私自利心理。一些人“一切向钱看”,为了钱、利而不择手段。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与趋利原则泛用于其他领域,甚至影响到党内政治生活。市场机制不健全所造成的市场经济秩序的紊乱,引起了一些人思想上的混乱,一些人缺乏理想信念,甚至丧失伦理道德等。这造成了社会上对于物质文明的过度追求以及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忽视。所列之负面影响虽然只是程度不同地存在于我国社会的部分领域或有限的人群构不成社会思想文化的主流。但它对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思想腐蚀却是不可轻视的。它削弱民族精神,败坏社会风气,淡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政治理想,甚至导致腐败和犯罪现象发生,干扰民

改革开放的论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129364.html 转载请保 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百味书屋

© 百味书屋 m.850500.com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ainglaoda@qq.com